提到飛機餐,就不得不說說最近大家熱議的多家航空公司飛機餐「縮水」問題了。有乘客表示,最近乘坐的幾次航班中,以往的正餐變成了點心、水果或小零食。「本來還在糾結吃飯還是吃麵,結果被一小包海苔餅乾打發了。」
8月19日,國航發布了關於部分航線客艙服務調整的公告,提出「在實際飛行時間70分鐘(含)以下的航班上,只配備小瓶瓶裝飲料,飲料由乘務員在登機前放置在座椅物品袋內。在確保安全的前提下可能配備無需回收的簡餐,簡餐由乘務員在登機過程中為旅客發放,或由旅客自取。」
「在實際飛行時間在70分鐘以上120分鐘(含)以下的航班上,經評估後確認無法在著陸前40分鐘完成餐食發放與回收的,餐食種類將調減為一種或使用無需回收的餐食呈現方式。」
民航專家李曉津介紹,飛機餐減配的大背景是近期出現了某些安全事故隱患,即飛機降落期間乘務員還在送餐,飛機顛簸導致乘務員跌倒摔傷,嚴重的骨折。隨著航班越來越多,這一安全問題也越來越突出。為了確保人員安全,民航局要求適當簡化配餐流程,平衡好安全和服務問題。
對於乘客不滿意見,李曉津表示:「從保證安全角度,乘客肯定不願意看到飛行過程中乘務員、旅客因為吃個盒飯而受傷。不過飛機餐突然『縮水』,乘客有些不滿意,這也很能理解,所以飛機餐減配需要一個充分的宣傳過程,這是目前比較欠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