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詞的第一個裡程碑--柳三變的詞

2020-12-17 史讀書

宋代統治者結束了唐代末期和五代軍閥割據、長期裂變的混亂局面,而宋太祖趙匡胤是靠「陳橋兵變」取得政權的,因此宋朝為防止其部下效仿,採取了重文輕武的政治措施。因此宋人熱衷於讀書考試,在客觀上推動了文化的發展,宋代文學家很多都博學多才,在詩、詞、散文各個領域都取得了很高的成績。

圖片來源於網絡

今天我們要說的是宋詞。宋詞是中國詞史上的黃金時代,詞作、詞派眾多,名家輩出,佳作如林。宋詞有獨特的風格特色,與唐詩成為我國古典詩歌的兩朵奇葩。

北宋前期,詞人多沿襲晚唐五代的詞風,以美麗芬芳的語言抒寫深摯的情感,而在塑造優美的意境上,又比前人有新的發展。代表人物有晏殊、晏幾道和張先等人。晏殊的詞繼承前人的特點,亦有所創新。因其位高權重,而又富有文學修養,他的詞往往又一種清新閒雅的風致,蘊藉深細的道理,而有別於晚唐五代詞濃烈的女人味、脂粉氣。晏幾道是晏殊的兒子,他的詞在內容上與晚唐五代詞沒有多大區別,,但在格調上,晏幾道的詞較為高雅,語言優美,委屈婉轉。張先,他的詞以善於鍊字見長,尤善用「影」字,人稱「張三影」。他的詞採清麗,給人以華美之感。他的貢獻主要在詞體方面,他現存的167首詞中,有23首慢詞,其中有不少佳作,這些慢詞傳播久遠,促進了慢詞的創作,為柳永大量創作慢詞開了先序。

圖片來源於網絡

宋初的詞人雖各有成就,但總體來說,未脫離晚唐五代詞的影響,因此沒有形成自己獨特的風格。到了柳永,以其大量富有個性的慢詞創作,才標誌著宋詞走向成年,走向成熟。因此柳永成為宋代前期成就最高的詞人,成為宋詞發展的第一個裡程碑。

柳永,原名三變,出生於書香世家,他的父親,哥哥都是進士,受家人影響,他早年勤奮讀書,熱衷科舉,但他性格狂放不羈,在上京赴考時,沉醉於歌樓妓館,為歌妓填詞,詞作中坦率表露自己與歌姬的戀情,並自視甚高,認為功名唾手可得。沒想到後來名落孫山,他憤怒屈辱,卻又無可奈何,但仍狂放如故。他作「才子詞人,自是白衣卿相」、「忍把浮名,換了淺斟低唱。」而當時的統治者卻容不得他這種狂妄的態度,聽了這首詞,便在他的考卷上批道:「且去淺斟低唱,何要浮名!」從此柳永屢試不中,自嘲為「奉旨填詞柳三變」,成為一個專業創作的詞人。中年時期,柳永到處漫遊,拜訪名臣顯宦,希望求得一官半職,但都失敗了。後來改三變為永,終於考試及第,但只當了小官。後來又因作詞歌頌「祥瑞」闖禍,求援無門,被多次下放,最後死在旅途中。

圖片來源於網絡

仕途上的柳永雖然慘敗,但他的文學之路卻別開生面,為世人承認。

他的詞主要寫城市風貌和市民生活,其形式多直率抒情,語詞通俗。如《望海潮》:

東南形勝,三吳都會,錢塘自古繁華。煙柳畫橋,風簾翠幕,參差十萬人家。雲樹繞堤沙。怒濤卷霜雪,天塹無涯。市列珠璣,戶盈羅綺,競豪奢。

重湖疊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裡荷花。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釣叟蓮娃。千騎擁高牙。乘醉聽簫鼓,吟賞煙霞。異日圖將好景,歸去鳳池誇。

這首詞運用鋪敘的手法,多層次多角度地展示杭州城商業的繁華、湖山的壯麗、人民的安閒、官吏的政績,盡顯太平盛世的宋代城市生活。他的詞忠實反映了北宋的城市生活,勝過那些只關注個人的詞人,所以受到百姓的熱烈歡迎。

望海潮

他的詞善於體察市民的精神狀態與情感,寫戀情、離情,真率而大膽、熱烈而細膩,並以郎才女貌代替門當戶對的婚姻標準,反映了市民的審美趣味和婚姻觀。如《雨霖鈴》:

寒蟬悽切,對長亭晚,驟雨初歇。都門帳飲無緒,留戀處,蘭舟催發。執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噎。念去去千裡煙波,暮靄沉沉楚天闊。

多情自古傷離別,更那堪冷落清秋節。今宵酒醒何處?煙柳岸曉風殘月。此去經年,應是良辰美景虛設。便縱有千種風情,更與何人說!

這是柳永離京與情人的話別之作。上片寫景,下片抒情。全詞運用情景交融和鋪敘的手法,將離情寫得熱烈、深摯而細膩,不僅成為賦別得名篇,更流傳到高麗等國外。

雨霖鈴

他的詞語言通俗,多用市井口語,生動活潑,故也為大眾市民喜愛。如《定風波》:

自春來,慘綠愁紅,芳心事事可可。日上花梢,鶯穿柳帶,猶壓香衾臥。暖酥消,膩雲嚲,終日懨懨倦梳裹。無那!恨薄情一去,音書無個。

早知恁麼,悔當初、不把雕鞍鎖。向雞窗、只與蠻箋象管,拘束教吟課。鎮相隨,莫拋躲。針線閒拈伴伊坐。和我,免使年少,光陰虛過。

詞中寫的是相思之情,運用了「可可」、「無那」、「恁麼」、「伊」、「個」等宋代口語,一反士人含蓄言情等寫法,將戀情寫得袒露無遺,因此也受到晏殊等人鄙夷。他用口語來寫相思之情,如見伊人切切絮語,使讀者感到分外真切,但也有鄙俗之處。李清照就曾評價柳永「詞語塵下」。其中雖有文人偏見在內,但也真實反映出了柳永某些詞作的缺陷。

戚氏

柳永詞的另一個貢獻,就是大量創作慢詞。宋初張先已經開始寫慢詞了,但仍以令詞為主。而柳永大量創作慢詞,使慢詞流行了起來。柳永寫慢詞的第一種方法是「變舊聲作新聲」。即將晚唐五代流傳下來的小令擴展字數為慢詞。第二種是採用市井歌曲創作新調。如《戚氏》。《戚氏》為柳永首創的詞調,全調212字,為當時最長的慢詞:

晚秋天,一霎微雨灑庭軒。檻菊蕭疏,井梧零亂,惹殘煙。悽然,望江關,飛雲黯淡夕陽間。當時宋玉悲感,向此臨水與登山。遠道迢遞,行人悽楚,倦聽隴水潺湲。正蟬吟敗葉,蛩響衰草,相應喧喧。

孤館,度日如年。風露漸變,悄悄至更闌。長天淨,絳河清淺,皓月嬋娟。思綿綿。夜永對景,那堪屈指暗想從前。未名未祿,綺陌紅樓,往往經歲遷延。

帝裡風光好,當年少日,暮宴朝歡。況有狂朋怪侶,遇當歌對酒競留連。別來迅景如梭,舊遊似夢,煙水程何限。念名利,憔悴長縈絆,追往事、空慘愁顏。漏箭移,稍覺輕寒。漸嗚咽,畫角數聲殘。對閒窗畔,停燈向曉,抱影無眠。

全詞三疊,運用鋪敘的手法,寫羈旅之愁。既按時間的順序鋪敘,又按空間轉換的鋪敘,還有交叉鋪敘,顯得明快流暢,而又變化多端。詞中領字的運用,將鋪敘中的轉折之處聯接起來,起了承上啟下的作用,使文章更為貫通,渾然一體。

柳永的詞雖然以俗詞為主,但也不乏雅詞。畢竟是傳統文學出生的文人,身上也還留著傳統雅文學的痕跡。他的一些抒懷詞作也寫得相當文雅,如《八聲甘州》的「漸霜風悽緊,關河冷落,殘照當樓」就寫得境界闊大,語詞文雅。

柳永是宋朝前期一個富有獨創性的詞人,雖然人格上有缺陷,創作上有缺點,但他擴大了詞境,豐富了詞體,豐富了詞的創作技巧,一定程度改變了詞壇的欣賞趣味,為詞壇作出了傑出的貢獻,因此他的詞成為了宋詞發展的第一個裡程碑。

(文章節選自宋遼金元文學史)

相關焦點

  • [柳三變]左手詩詞,右手美人
    柳永是北宋一大詞家,在詞史上有重要地位。他發展了詞體,擴大了詞境,豐富了詞的表現手法,對詞的解放與進步作出了巨大貢獻。一生佳作極多,許多篇章用悽切的曲調唱出了盛世中落魄文人的痛苦,真實感人,另有一些篇章描繪了都市的繁華景象及四時節物風光,除此之外,還有遊仙、詠史、詠物等題材。他的詞,講究章法結構,詞風真率明朗,語言自然流暢,有鮮明的個性特色。
  • 《宋詞三百首》中姜夔的這首絕妙詞,借柳抒情,有迴環宕折之妙
    《宋詞三百首》中的這首絕妙相思詞,借柳抒情,有迴環宕折之妙初春已至,萬條垂下綠絲絛。古來文人墨客,對於柳樹的讚美不在少數。因諧音「留」而寓意深刻。清代納蘭性德一首《臨江仙寒柳》詞精妙絕倫,「西風多少恨,吹不散眉彎。」
  • 一代詞客是柳七——柳永對兩宋詞壇的貢獻
    柳永(約984年—約1053年),原名三變,字景莊,後改名柳永,字耆卿,因排行第七,又稱柳七,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生於沂州費縣(今山東費縣),北宋著名詞人,婉約派代表人物。
  • 蘇軾這首詞,是宋詞「豪放」風格的開端,是詞史重要裡程碑,絕了
    由於蘇東坡寫封信朋友說:「近卻頗作小詞,雖無柳七郎(即柳永)風味,亦自是一家,呵呵。數日前獵於郊外,所獲頗多。作得一闋,令東州壯士抵掌頓足而歌之,吹笛擊鼓以為節,頗壯觀也」(《與鮮于子駿書》)。你看,作這一首詞時,柳永詞正盛行天下,敢與當代詞風叫板,蘇東坡非常自信!我們一起來看一下這首詞:老夫聊發少年狂,左牽黃,右擎蒼,錦帽貂裘,千騎卷平岡。
  • 「宋詞四大家」中身世最好的一位,仕途的不幸,成就他的藝術天賦
    門道提醒:農曆二月十五前面的文章裡,門道君給各位看官介紹了宋詞四大家中的三位:蘇軾、李清照、辛棄疾,而最後一位宋詞大家是柳永,柳永的身世非常的好,出生官宦之家,他仕途的不幸,才成就了他的藝術天賦在詞的創作領域得到充分的發揮。
  • 鐵血獅群 ‖《宋詞百家品鑑絕句500首》第3輯
    短調長詞多豔遇,開宗立派譽京城。七絕·柳永(新韻)孫德江蟾宮失意上青樓,三變婉約歌妓喉。註:柳永(987年-1053年),字耆卿,本名三變,字景莊,後改名永,排行第七,又稱柳七。福建崇安(今福建省武夷山市)人,北宋著名詞人,婉約派創始人物。以畢生精力作詞,並以「白衣卿相」自詡。對宋詞的發展有重大影響。柳永出身官宦世家,少時學習詩詞,有功名用世之志。
  • 柳永的一首詞,美景寫悲情,堪稱相思「登頂之作」
    柳永的一首詞,美景寫悲情,堪稱相思「登頂之作」美好的愛情值得祝福,錯過的愛情讓人惋惜。古人云:「問世間,情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許」,親情血濃於水,愛情卻是難以割捨。有些朋友可能會發現宋詞中有很多的蝶戀花,這裡給大家解釋一下,「蝶戀花」是宋詞中的詞盤字,就像是我們現在歌曲的曲子一樣,詩人按照韻律,把詞填進去,題目蝶戀花後面的部分才是作者的內容,在宋代,配上有節奏的曲子,詞是可以來演唱的。宋詞和唐詩有著區別,當我們看到詞盤名字的時候,就可以大體知道這首詞寫的是什麼了內容,宋詞相對唐詩來說更具有表演藝術。
  • 北宋文人的自我牴牾:看不起詞卻又喜歡寫詞
    晏殊宋詞在宋初文壇的尷尬處境今天的我們在談論古詩詞的時候,往往會唐詩宋詞並稱,甚至因為宋詞結構錯落有致、聲調抑揚頓挫、措辭優美雅致等特點,比起唐詩來,有不少人更偏愛宋詞。晏殊與柳永:太平宰相與白衣卿相柳三變既以詞忤仁宗,吏部不敢改官,三變不能堪,詣政府。晏公曰:「賢俊作曲子麼?」三變曰:「只如相公亦作曲子。」公曰:「殊雖作曲子,不曾道:『針線慵拈伴伊坐。』」柳遂退。
  • 明代最美的詞,意境優美,詩情蕩漾,全詞清新柔和,完全不輸宋詞
    詩和詞的主要區別之一,就是詩歌通常用來表達詩人的志向抱負,而詞更多的是抒情,表達自己的情感。中國的詩歌起源於周王朝,鼎盛時期是在唐朝,而詞則起源於隋唐,流行於宋朝。所以唐詩宋詞在我國歷史上是十分著名的。實際上在我國的別的朝代,詩詞也是很發達的。
  • 《宋詞》自稱「奉旨填詞柳三變」執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噎出自他手
    柳永,原名三變,字景莊,後改名永,字耆卿,因排行第七,又名柳七。北宋最偉大詞人之一,仁宗時期的進士,因為所填「鶴沖天」中有「忍吧浮名,換了淺斟低唱」而仁宗不喜,所以讓他去填詞,柳永自稱「奉旨填詞柳三變」,以畢生精力作詞。
  • 明詞視域下重觀唐宋詞的三種方式
    事實上,明詞作為唐宋金元詞在時間上的接續者,是我們在通代視域下重審唐宋詞的一個重要參照系。它所積累的知識資源與經驗視角有助於我們轉換思維方式,重新探究唐宋詞研究中僅靠同時代文獻無法解決的難題,重新評價唐宋詞研究中的一些「平庸」問題,理解並反思現有唐宋詞研究話語中的明清詞學元素,在最大程度上激發唐宋詞研究的活力。
  • 沉默老師伴你讀《宋詞選》之二十:《鳳棲梧》柳永
    詞中意微風中佇立在高樓上,極目遠望,無盡春愁從天邊黯然升起。草色朦朧,夕陽西下,沒有人能理會我憑欄遠望的心意。想要狂放地喝個大醉,對著酒杯歌唱,勉強歡樂卻沒有滋味。詞是文學史上一種特殊的詩體,最早源於古樂府,興起於唐代,經過晚唐五代的發展,至宋代已極為繁榮。如果將宋詞比作浩瀚的星河,那麼柳永稱得上是這浩瀚星河中閃耀著別樣光芒的一顆星辰。自幼出身官宦世家的他,被寄予厚望,也曾有功名治世之志。
  • 十首寫春天的宋詞:人生不止苟且,還有好詞和遠方
    「詞中抒寫了作者初仕的得意情態和後來倦於宦遊、春末思歸的苦悶心緒,但都非常含蓄,只是在精心描繪的意境中微微透出,讓讀者於言外得之,因此這是一首較好地體現了作者自己的藝術主張的佳作。」(《宋詞鑑賞辭典》)古人講究風雅寄託,但又忌諱說破,「怨而不怒,哀而不傷」是最好的。「落盡梨花春又了。滿地殘陽,翠色和煙老。」
  • 「奉旨填詞、白衣卿相」,柳永的詞在宋朝到底是個什麼水平?
    在宋詞領域,辛棄疾作品的藝術成就可以說是集前人大成,融會貫通,一氣行之,其他人難以匹敵,但是他於詞牌這種體制的發展並沒有什麼突破。唐詩中上官儀、宋之問、沈佺期詩名遠沒有李白、杜甫、王維大,但他們是格律詩成型的關鍵人物。於藝術上次之,於詩詞史上地位卻一點也不輕。
  • 宋詞中最美的八首愛情詞,感情真摯、催人淚下
    今天,我們就來一起欣賞一下宋詞中的愛情詞,看一看哪一首更能打動你。1、《江城子》蘇軾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千裡孤墳,無處話悽涼。縱使相逢應不識,塵滿面,鬢如霜。這首詞不用過多解釋,最後兩句實在太著名了。4、《釵頭鳳》陸遊紅酥手,黃縢酒,滿城春色宮牆柳。東風惡,歡情薄。一懷愁緒,幾年離索。錯、錯、錯。春如舊,人空瘦,淚痕紅浥鮫綃透。
  • 《宋詞三百首》:唯一一首不是宋代的詞,文人氣息太濃厚!
    《宋詞三百首》是文化的瑰寶,其中選錄的都是經典中的經典。比如我們最為熟悉的李清照的「人比黃花瘦」;蘇軾的「一蓑煙雨任平生」;歐陽修的「庭院深深深幾許」等等,這都是大家的經典作品。但是這其中有一個非常特殊的人,他的詞是唯一一首不是宋代的詞。而這首詞也成為了《宋詞三百首》中最為特別的一首。
  • 郭宣成:就北宋詞壇而言,可分為哪三個時期
    、景祜以後,直至英宗、神宗、哲宗三朝,是北宋詞的創造時期,大詞人柳永、蘇軾以及秦觀等,是推動宋詞發展的關鍵人物;其三,由哲宗末年,歷徽宗一朝,直至汴京淪陷,是北宋詞的總結期,出現「集大成」的周邦彥,北宋滅亡後的南渡詞人裡,李清照、朱敦儒的主張和風格,與北宋詞的聯繫較為緊密,故在此也一併敘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