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建設國際音樂之都 成都需要一支中國一流、世界知名的交響樂團

2020-12-16 紅星新聞

11月7日晚,新加坡籍著名指揮家洪毅全執棒,將帶領四川交響樂團在成都城市音樂廳帶來一場高水準的交響音樂會,也宣告為期一周的第五屆中國西部交響樂周落下帷幕。在本屆中國西部交響樂周期間,葉小鋼、關峽等著名作曲家創作的《花山歌潮》《多彩和鳴·高原之聲》等原創作品陸續上演,其中一些作品為文化和旅遊部「時代交響——中國交響音樂作品創作扶持計劃」2018-2019年度扶持作品。

7日,「西部交響樂發展座談會暨2019中國交響樂(成都)峰會」在新華賓館舉行,來自交響樂團團長、作曲家、指揮家、演奏家、樂團管理人員在內的150餘人參加。在接受紅星新聞採訪時,大家對成都建設「國際音樂之都」所表現出來的綜合實力高度讚揚,但是也希望成都在做好硬體的同時,軟實力也要跟上。「希望成都能夠打造出一支中國一流、國際知名的交響樂團。」杭州愛樂樂團名譽團長鄧京山坦言道。

↑論壇現場

7天14支優秀樂團帶來14場高水準音樂會

紅星新聞了解到,為促進西部交響樂事業繁榮發展,中國西部交響樂周自2010年開始由西部各省(區、市)輪流承辦,每兩年一屆。本屆中國西部交響樂周是在新中國成立70周年之際舉辦的一次交響樂盛會,匯集了四川交響樂團、四川愛樂樂團、陝西交響樂團、昆明聶耳交響樂團、重慶交響樂團、甘肅交響樂團等12支西部交響樂團,同時邀請了天津交響樂團、青島交響樂團進行交流演出,參演藝術家超過1800人。

本屆中國西部交響樂周期間,葉小鋼、關峽等著名作曲家創作的《花山歌潮》《多彩和鳴·高原之聲》等原創作品陸續上演,其中一些作品為文化和旅遊部「時代交響——中國交響音樂作品創作扶持計劃」2018-2019年度扶持作品。「這短短的7天裡,14支優秀交響樂團、14場精彩音樂會、1800餘名參演藝術家,現場觀眾逾2萬餘人,同期直播觀眾達40萬人/場。國內著名指揮家卞祖善、湯沐海、譚利華、餘峰、邵恩、陳燮陽、張國勇等與各參演團隊聯袂合作;關峽、卞祖善、譚利華、敖昌群四位專家在四川省圖書館舉辦了4場公益講座,普及和推廣交響樂;9支參演樂團以室內樂、講析音樂會等多種形式開展9場「三進」惠民演出活動等等,共同把本屆交響樂周打造成為『音樂的盛會、時代的交響』。」相關負責人介紹道。

值得一提的是,為了提供地方樂團各聲部樂手的合奏水平,從而提供整體演出質量。中國交響樂發展基金會專門成立了「聲部訓練專項基金」,由專家組推薦優秀樂手參加申請樂團的分聲部排練、小課、音樂會排練,音樂會演出等等。

建設「國際音樂之都」 成都需要一支中國一流、世界知名的交響樂團

在7日當天的峰會上,以「音樂節與走出去」為主題,音樂家們共同圍繞交響樂團建設發展、城市交響樂團對城市發展的重要性、創作演出具有中國風格、中國氣派、中國特色的原創交響樂作品等議題進行深入的研討。「7天時間,14場音樂會,說實話,我們起初擔心成都的觀眾能不能接受,但是演出期間我們發現成都的觀眾非常優秀,很懂交響樂,讓我們有些意外。」中國交響樂發展基金會理事長陳光憲告訴紅星新聞,「西部發展交響樂,首先需要聚集音樂人才,不能只靠高收入來吸引,更重要的是這座城市的音樂環境,發展的方向等等。其次需要大量高質量的音樂演出、音樂節,尤其是音樂節,不僅能擴大城市的知名度,吸引眾多人關注,而且還能成為城市的一張名片。比如說瑞士的琉森音樂節,這座城市很小,之前也不知名。但是通過音樂節,被世界所熟悉。」

↑陳光憲

在鄧京山眼中,則是對成都充滿了「羨慕」。「成都有4支交響樂團,全國僅次於北京。有3個音樂廳,據說還有2個在建,我們杭州沒有專業的音樂廳。前段時間,你們還承辦了中國音樂金鐘獎,政府對音樂事業的支持,讓我們音樂圈的人都非常吃驚。」當然,對於成都建設「國際音樂之都」,對於交響樂在這座城市的發展,鄧京山也提出中肯的建議。「高水平音樂賽事、音樂演出,毫無疑問能夠拓展本地音樂家的視野,但需要他們對自己的目標更加清晰。你們要打造『國際音樂之都』,肯定需要一支中國一流、世界知名的交響樂團。成都這幾支樂團都非常努力,但是離這個目標還有一段距離。我相信你們硬體這麼好,加上政府的大力支持,軟體遲早能達到。」

↑鄧京山

對此,四川交響樂團團長吳靈峰深表贊同。作為2017年才開啟職業化改造和專業化建設發展之路的川交來說,短短兩年多的時間裡,取得了巨大的進步。「職業交響樂團在自身藝術水準的發展壯大上是需要歷經歲月的洗禮和傳承,各個細節都需要有一套嚴格的標準,職業交響樂團,必須讓自己先職業、專業起來,嚴格貫徹各種細節,才能在舞臺上交出一份漂亮的答卷。」吳靈峰告訴紅星新聞,比如這次那麼多優秀的指揮家,就對樂團成員幫助很大。「在嚴格的排練過程中,把大師們對音樂的理解,嚴謹的作風和精湛的技藝,手把手地傳遞給樂團的演奏員們,讓他們有機會得到高層次的藝術磨鍊,加深、加強對職業樂團的理解。」

↑吳靈峰

紅星新聞記者 任宏偉 圖片由主辦方提供

編輯 楊渝彤

相關焦點

  • 音樂之都,成都!
    除了眾多川籍表演藝術家的參與,由四川音樂學院交響樂團、成都樂團與杭州愛樂樂團組成的超過200人的交響樂團陣容,成都大學生合唱團、四川音樂學院合唱團以及四川師範大學音樂學院組成的200餘人的合唱團也在當晚悉數亮相。
  • 聖彼得堡交響樂團要來了!「蓉城之秋」上演成都首秀
    這支擁有84年歷史的俄羅斯傳統勁旅首度來成都演出,屆時樂團將在指揮大師尼古拉·阿列克謝耶夫的率領下帶來穆索爾斯基的《圖畫展覽會》和蕭士塔高維奇的《第十五號交響曲》。值得一提的是,這場音樂會也是第25屆「蓉城之秋」成都國際音樂季以來的一場重磅音樂會,目前已開啟預售。
  • 9月26日 國際一流小提琴邀請賽將在音樂成都啟幕
    據了解,來自烏克蘭、韓國、日本、緬甸、中國等國際一流音樂藝術院校的14名選手成功入圍2017成都光亞小提琴邀請賽。其中,就讀於奧地利表演藝術大學的日本選手Daichi Nakamura曾參加2015、2016年成都光亞小提琴邀請賽並獲得第三名,2017年8月榮獲歐洲代表性音樂比賽之一的勃拉姆斯國際音樂比賽小提琴第一名,他將再戰2017成都光亞小提琴邀請賽,目標直奔第一名而來。
  • 中國八大音樂院校最強的專業
    1 中央音樂學院:鋼琴系 院校介紹: 中央音樂學院一所培養高級專門音樂人才的高等學府,全國藝術院校中唯一一所國家重點大學和 「211工程」建設院校,國家首批「雙一流」世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國家建設高水平大學公派研究生項目實施高校
  • 上海音樂學院探索國際化辦學推進「雙一流」建設
    不久前,作為我國第一所獨立建制的高等音樂學府,上海音樂學院宣布與德國漢堡音樂與戲劇大學聯合培養高級演奏家,這項國際化辦學成果將為國內頂尖音樂表演人才培養打開一扇新的大門。記者日前從上音獲悉,該校如今已與2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33所世界一流音樂院校達成了深度合作。
  • 來上海交響樂團,用音樂溝通世界
    1956年正式定名為上海交響樂團。這支樂團不僅是最早廣泛介紹西方音樂、最早演奏中國管弦樂作品、最早培養中國音樂人才、最早培養中國交響樂聽眾的樂團,更在而後跨越三個世紀的跌宕起伏中,始終秉持著國際視野和海納百川的城市精神,逐步成長為一個匯聚全球頂尖演奏家、最能代表中國音樂詮釋能力的世界級樂團。 上海交響樂團引領了交響樂在中國發展的每個重要歷史階段。
  • 長江之韻·2020世界知名音樂院校交流展演季活動啟動
    由武漢音樂學院國家級音樂實驗教學中心主辦的第四屆「長江之韻·世界知名音樂院校交流展演季」將於11月10日拉開帷幕。本屆交流展演季由8個國家19所世界知名音樂藝術院校參加交流展演,向全球觀眾奉獻18場高水平音樂會,以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用音樂助力疫情控,「以藝抗疫」步履不停,同舟共濟、深化國際交流與合作。
  • 一張國際化名片怎能少了它!蘇州要有自己的交響樂團啦!
    中國蘇州2016年4月8日電 /美通社/ -- 請陳燮陽做藝術總監!樂手選撥要在法國巴黎愛樂大廳,以及美國耶魯大學音樂學院進行!涉及到如此高雅的藝術,一貫低調的蘇州人也罕見地高調了起來。沒錯,咱大蘇州要有自己的交響樂團了,並將2016年底用首演為蘇州人迎來新的一年。
  • 中國五大最高水準交響樂團 齊聚北京國際音樂節
    ,邀請了世界著名指揮家執棒,並邀集國內藝術水準最高的五個交響樂團為主力陣容,三個星期內共同完成這場紀念馬勒的音樂盛宴,這在北京舞臺過去是沒有過的。中國樂團集體登上這世界最重要的古典音樂節,演奏的作品是交響樂團演奏的試金石——馬勒的作品,這對於中國交響樂的實力是一次極好的檢閱。北京國際音樂節藝術總監餘隆對記者說:「北京國際音樂節能夠在這麼短的時間邀集中國五大交響樂團共同參與紀念馬勒的交響樂演出,這說明中國樂團的演奏已經達到了與國際樂團同步的藝術水準。
  • 中國少兒音樂教育知名品牌「曉雯音樂」來成都啦
    「曉雯音樂」是一家國際連鎖教育機構,三十餘年的風風雨雨成就了「曉雯音樂」,她是改革開放的見證者、參與者、受益者。從溫州的一間弄堂教室到現在遍布全國26個省、市、自治區近500家分校,以及國際市場。先後為社會培養輸送了300餘萬音樂兒童,每年在校生達10萬餘人,上海設管理、研發中心。
  • 26所世界知名音樂院校將在武漢推送15場音樂會
    楚天都市報10月14日訊(記者揭明玥 通訊員劉夜)今天,記者從武漢音樂學院獲悉,為搭建一流藝術交流平臺,展示世界知名音樂院校人才培養、藝術表演、藝術創作、理論研究優秀成果,加強國際交流與合作,推進「雙一流」建設,由該校國家級音樂表演實驗教學示範中心主辦,「長江之韻」·2018世界知名音樂院校交流展演季
  • 經典新聲,青春啟航 中國愛樂-青少年交響樂團首演
    初心:展示中國青少年的音樂與精神中國愛樂樂團,是中國目前最優秀、最具活力的職業交響樂團之一。肩負著在世界舞臺上展現中國交響樂藝術和中外文化交流的職責,同時,中國愛樂積極承擔著音樂普及、音樂教育等社會責任。
  • 23天,5個國家,上海交響樂團140周年世界巡演圓滿收官
    細微之處無不體現職業和專業  每年,上交世界巡演都有一個慣例,那就是有意識地加入具有中國元素的音樂作品,讓「中國之聲」呈現在國際一流音樂節的舞臺。此前《梁山伯與祝英臺》和《北平胡同》已徵服不少國外觀眾,此番帶去的陳其鋼管弦組曲《五行》,「水」叮咚婉轉,「土」悠遠空靈,飽含中國人文哲思,同樣令國外樂迷沉醉。
  • 中國交響樂團合唱團簡介
    中國交響樂團合唱團是直屬國務院文化部領導下的專業音樂藝術表演團體,目前擁有成員60名,均是國內各高等音樂院校的優秀畢業生。  中國交響樂團合唱團自解放初期代初至今在國內外重大比賽中多次獲獎,並多次代表國家在世界各大音樂廳進行演出,得到了國際音樂屆的高度讚揚。
  • 生於十三五|一座國際水準的音樂廳帶來什麼?一個地標,一個很成都的...
    倘若將藝術作為衡量城市文明發展進步的重要標杆的話,那麼成都城市音樂廳,正是可以承載藝術的載體。 「音樂廳投用剛好一年了,這一年的時間裡,各種多元的、國際一流的、殿堂級的音樂表演在成都有了舞臺」,成都城市音樂廳董事長王義平感慨。 當前,成都正著力打造「三城三都」,加快建設世界文化名城。
  • 打響上海文化品牌丨5國7城一路圈粉,「中國交響之聲」驚豔世界
    上海交響樂團140周年世界巡演亦隨之劃上圓滿句號。圖說:餘隆攜上海交響樂團在逍遙音樂節亮相 上交供圖上海交響樂團這支亞洲最古老樂團於8月中旬起拉開為期三周的世界巡演。先後登上了美國拉維尼亞音樂節、英國愛丁堡國際藝術節、瑞士琉森音樂節、奧地利格拉芬內格音樂節、阿姆斯特丹皇家音樂廳夏季音樂季等國際一流音樂節。
  • 陳正哲| 向世界奏響中國「好聲音」!
    為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及十九屆四中全會精神, 圍繞學校第三次黨代會提出的「國內一流、國際知名高水平傳媒大學」的建設目標
  • 中國交響樂團歷久彌新
    另一臺大型交響音樂會《意象·宋詞》嘗試對中國音樂之根進行解讀,通過中國音樂尋找傳統文化之根。這臺音樂會的曲目創作力圖發掘宋詞的文脈與韻律,重組遙遠悠長的和聲,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譜寫中外交流篇章。    有山河壯麗,也有曲徑通幽,國交在對交響樂的探索上,採取開放的態度。
  • 上海銀行攜手上海交響樂團點亮音樂夢想
    圖片來源:微攝        中國金融網訊   從上海打響「文化品牌」,再到譜寫「人民城市」的新篇章,上海作為國際大都市的城市文化建設步入了快車道。活動先期面向上海銀行客戶子女,入選的學員將接受大師班專業指導,並有機會在擁有頂級品質的上海交響樂團音樂廳演出,其中部分選手更有機會直通下一屆上海夏季音樂節「學生節日樂隊」,成為求學道路上的寶貴經歷。        「大師班」在英文中稱為「masterclass」,通常是由某個領域富有成就的專家或知名人士開設的短期課程。
  • 世界一流大學建設的中國模式及其國際影響
    二十年後,中國大學在世界一流大學榜單上的表現向世界證明,「中國大學的成功可以成為各個國家學習的榜樣,它代表了大學可以在擁有強勁的投資、政府引導、好的領導力,以及改革與現代化的意願條件下,在相對較短的時間裡躋身世界知名大學的行列」[1],繼而引發全球對世界一流大學建設「中國模式」的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