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病先防乃中醫治未病的核心思想,健康的關鍵在於平時增強身體的免疫力。
正所謂:正氣內存,邪不可幹。暑退秋涼,很多正氣不足的朋友不適應早晚涼熱驟變,出現感冒咳嗽鼻炎的症狀,紛紛前來求助中醫獲取養生秘訣。
指導專家
深圳市寶安中醫院(集團) 陳柏書 博士
下面給大家介紹風池、曲池、百會和身柱四個養生穴位,養生方法學起真正做到「未病先防」。
1、風池
在項後枕骨下,與乳突後凹陷處。
【操作】:先用右手拇食指岔開,分按兩側風池,兩指同時用力一捏一松25下;換左手捏拿風池25下。
【主治】:頭痛、頭暈、失眠、感冒、高血壓、發熱、頸項強直、目赤痛、目眩、流淚、青光眼、視神經萎縮、鼻衄、耳鳴、腰背酸痛、中風等。
2、曲池
屈肘成直角在肘紋外端,凹陷中,掌心向內取穴。是手陽明大腸經上一個重要穴位。
【操作】:用左右手拇指交換按壓捻揉左肘曲池50下
【主治】:發熱、高血壓、肩肘臂痛、咽喉腫痛、上肢不遂或抽搐、扁桃腺炎、關節炎、月經不調等。
3、百會
兩耳尖連線與頭正中線的交點處。在人的最高處,因此人體各經上傳的陽氣都交會於此。
【操作】:端坐在椅子上,用手掌按摩百會穴,每次按順時針方向和逆時針方向各按摩50圈,每日2-3次。
【作用】:疏通經絡,提升督脈的陽氣。
4、身柱
正坐位,在上背部取穴,位於第3胸椎棘突下。低頭時於頸項後正中線摸到最高突、可隨頸左右轉動的椎骨,是第7頸椎,依次往下循摸,數3個凸起骨頭,即是第3胸椎棘突。
【操作】:對於容易感冒、頑固性咳嗽的人群(尤其反覆感冒咳嗽的兒童),可讓人協助行艾條懸灸,把艾條置於距離身柱穴皮膚3~5cm處,艾灸約20~30分鐘,以皮膚微微潮紅為度,每日行1~2次。注意用火安全及溫度把握,避免燙傷皮膚。
【作用】:身柱穴處於督脈中央,能夠補充督脈陽氣,使得人體陽氣充足而抵禦寒邪。而且,身柱穴在肺俞之間,能夠補益肺氣、調暢呼吸,從而起到止咳平喘之效。在夏末秋初,正是陽氣漸減、陰氣漸增的時候。艾灸身柱穴,可以補益陽氣、抵禦秋涼,讓我們健康地進入秋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