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曾是雲南最高學府的一校之長,是一代學子抹不去的深刻記憶。當他華麗轉身為政一方,卻迷戀於山珍海味,流連於深宅大院。」
12月7日,雲南衛視《清風雲南》播出反腐專題片《失色人生》,主角正是曾任雲南大學校長、保山市長等職,後於今年8月在西南林業大學黨委書記任上落馬的吳松。
吳松,男,漢族,1958年8月出生,雲南鎮雄人,博士研究生學歷。曾任雲南大學黨委副書記、校長;玉溪市委副書記(正廳級);保山市委副書記、代市長、市長;西南林業大學黨委書記。2020年8月3日,雲南省監察委員會對吳松涉嫌違法犯罪問題政務立案,進行監察調查。
在吳松擔任西南林業大學黨委書記的2018年5月,時任西南林業大學校長蔣兆崗一度潛逃失聯,引發廣泛關注。
今年8月3日,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援引雲南省紀委監委消息:西南林業大學原黨委書記吳松涉嫌嚴重違紀違法,目前正在接受紀律審查和監察調查。
從個人履歷上看,這位曾經的校長有著輝煌過去——「擔任雲南大學校長以來,吳松同志在教育哲學、高教管理及大學教學改革等方面發表了一系列有影響的觀點,並在學校辦學實踐中取得顯著成效。」可再光鮮的履歷,最後也由「西南林業大學原黨委書記吳松涉嫌嚴重違紀違法,接受紀律審查和監察調查」畫上句號。
始於學校 「終於學校」,吳松的故事令人唏噓,究竟是什麼將一個過去備受尊敬的「樹人者」拉下了講臺?
本色
1982年,懷著對哲學的熱愛,吳松進入雲南大學政治系哲學專業學習。
他在雲南大學時的同事回憶,做了校長之後,吳松經常是白天從事行政的工作,晚上就加班、熬夜,從事學術方面的一些學習、研究。
天道酬勤,那些年吳松不僅在學校辦學實踐中取得顯著成效,學術上也成果頗豐,先後出版了二十餘本專著、合著、或編著,成為雲南省思想政治教育領域的專家。
吳松自己也說,雲南大學給了他才能發展和才華施展的舞臺、空間。從1982年考入雲南大學,到2007年卸任雲大校長調往玉溪工作,他在雲大度過了自己人生中最好的25年。
然而2004年,一件校園暴力案件,把雲南大學推上了風口浪尖。吳松認為,他本該順風順水的職業生涯遭遇了猝不及防的一擊。
吳松曾經立志,要始終堅守農民底色、黨員本色、教師特色,努力打造自己的多彩人生。在他還是一個真正清高的知識分子的時候,他曾做到過。
褪色
帶著來自高校的光環,也帶著光環下揮之不去的陰影,2007年年底,吳松離開雲大,調任玉溪市委副書記,從教育系統轉到地方任職。
在玉溪任職期間,吳松業績平平。期間,他曾裝修自家住房,工程老闆陳某聽說後,主動承擔了吳家的裝修工程。原來,陳某在吳松任雲大校長期間,做過會澤苑的裝修。吳松在工程款撥付上幫過他的忙,不過吳家房子裝修完了,陳某卻遲遲沒有收下30萬元的裝修款。
吳松心裡清楚,做生意的人,最後落腳點都是一個利字,陳某不收這30萬,就是為了跟自己搞好關係。
遺憾的是,當時這件事情並沒有引起吳松應有的警惕,他對自己也有所鬆懈,不再像在高校時那樣一心撲在工作上了。
在懺悔書中,吳松反思到:到了地方政府工作以後,學習風氣逐漸發生了轉向,學而不真,學而不勤,學而不思,學而不用。正能量的東西少了,負面的東西多了,思想漸漸跟不上工作發展和自我改造的需要,滑坡和蛻變就在所難免了。
2009年12月,吳松調任保山市委副書記、代市長,後來成為市長。主政一方,身邊的環境也變得更複雜了。
吳松回憶,到了保山以後,說好話的人、前呼後擁的人多了,前來請託辦事的人也多了。很多企業家、老闆、商人,都要找他辦事。
這種社交場上的前呼後擁,和他在學校時的氛圍完全不一樣。
吳松形容:「相比較而來就是一種導致自己飄飄然、忘乎所以的感覺。在大學裡面呢,不僅沒有前呼後擁,吹喇叭、抬轎子,反而,自己心裡對這種事情還反感、還嗤之以鼻。在大學當校長,你講得再好,教授們都說是錯的,因為大學的思維是批判性的、求異性的。但是到了地方政府這個環境,自己的心態也就發生了變化了。」
短短數載,這位曾經以馬克思主義哲學為理論基礎和行動指南的思想教育專家,近30年信仰已經搖搖欲墜了。
變色
到保山工作的前3年,因為工作關係,接待應酬、迎來送往,耗費了吳松大量的時間和精力,請客送禮、觀光旅遊、溫泉SPA、風味吃喝,吳松樂此不疲。亂花漸欲迷人眼,校園之外的精彩世界慢慢地迷失了吳松的心智。
吳松說:「騰衝的熱海溫泉呀,可以把人泡得骨酥筋軟;翡翠玉石可以晃得人眼花繚亂。使人迷了心智,忘乎所以。」
被留置後,辦案人員在吳松的辦公室、家裡,找到數量眾多的玉石掛件、玉石擺件,他對玉石的迷戀、或者說是物慾的萌發,就是從那個時候開始的。
蒼蠅不叮無縫的蛋,嗅覺靈敏的投機者和圍獵者們蜂擁而上。吳松也全然放下了知識分子的清高,和各色人等混跡在了一起。
他說,到了地方工作以後,最開始他只是覺得自己應該放下身段,要跟大家、要跟老百姓交往。這個出發點本身是好的。
吳松:「但是你不能收錢,你收錢就出問題了。」
在保山某酒店的豪華包間裡,吳松經常與他的所謂好友——一群文化水平不高、唯利是圖的不法商人把酒言歡。
他很享受這種被人吹捧、被人擁戴的這種感覺。只要說兩句好聽的,他什麼飯都敢吃、什麼酒都敢喝,原則和底線已經被拋在腦後。
漸漸地,以前飲食清淡、常常吃食堂的吳校長變成了味道至上、喜歡山珍海味的吳市長。
曾經低調樸素的知識分子變成了好張揚、好擺譜、好繃面子、好組飯局的江湖大哥。胡吃海喝,吃壞了身體,更吃壞了思想,吃壞了心態。
此時的吳松,既沒有了學習知識的原動力,也沒有了勤學苦學理論的強大定力。雖然還是和以前一樣,熱愛讀書,但是讀書的品味已經一落千丈,熱衷於追求低俗刺激,甚至看起了有嚴重錯誤政治傾向的境外書籍和黃色書籍。
吳松說,自己最揪心的悔恨和痛點是身上農民底色變淡了,教師特色變散了,而最根本的是黨員底色變暗了。這讓他思想滑坡、信仰缺失。
吳松老鄉觀念極重,凡是昭通籍老鄉,都對其熱情有加。
邵某,就是吳松的老鄉之一。2010年,邵某聽說保山市教職員區有建設意向,於是找到吳松幫忙,希望自己新組建的公司能夠拿下這個項目。為此,他投其所好,送給吳松一隻價值158萬元的翡翠手鐲。
吳松欣然收下了這隻手鐲,並在後來利用職權幫助邵某的公司順利拿下了教師安居工程開發項目。
而實際上,邵某完全是在空手套白狼,他在這個新組建的公司沒有任何出資,只是因為他和吳松有這層老鄉關係,所以該公司給了他20%的股份,在事情辦成以後,邵某就從這家公司裡面退股出來了。
通過前期運作、後期退股套現等形式,邵某前前後後從這家房地產公司獲利達800萬元,而吳松卻因為收了那個手鐲的緣故,一直被邵某糾纏不清。多年以後,竟荒唐地通過把手鐲賣給同學的方式,歸還了邵某160萬元的手鐲款。
吳松:「送了我手鐲之後,實際上就在我心裡種下了一個心魔。(就因為這個手鐲)所以他(邵某對我)頤指氣使,老是指揮我為他辦事兒。最大的心魔還不是手鐲,還是我個人的私慾膨脹了,見到好東西就想要,見到便宜就想佔。」
邵某,用一隻手鐲套住了吳松的手,而另一個老鄉甘某則用一手地道家鄉菜,俘虜了吳松的胃。
甘某投其所好,常以從老家帶了吳松愛吃的東西為由,請吳松到家中吃飯。對外,則扯著吳松這面大旗,給自己尋求好處。
除了吃家常菜,2013年以來,吳松先後收受甘某送與的價值25萬多元的犀牛角一隻,價值14萬多元的象牙工藝擺件一對,為其在承接保山市道路建設項目等方面提供幫助。
經過辦案人員調查,2010年至2015年,吳松在保山任市委副書記、市長期間,還先後收受商人鄭某、陳某、李某錢物,收受私營企業主廖某大眾途銳越野車一輛,利用職權大搞權錢交易。
大夢初醒,為時已晚。
吳松後來說,自己作為一個市長,作為一級政府官員,在這些商人面前,扮演著的其實一直是為他們服務、為他們說話、為他們辦事的不光彩、不正當的角色。自己,也不過只是這些不法商人的一顆棋子罷了。
吳松在保山任市長5年,政績上幾乎毫無作為,保山經濟社會發展停滯不前。不僅如此,他在任職期間,修身不嚴,用權不嚴,律己不嚴,帶頭崇尚享樂主義和奢靡之風。屢踩法紀紅線,屢破法紀底線,嚴重破壞了保山的政商關係,汙染了保山政治生態。
經查, 吳松違反黨的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違反中央八項規定精神,違反組織紀律、違反廉潔紀律、違反群眾紀律、違反生活紀律,違反國家法律法規。
其利用擔任雲南大學黨委副書記、校長, 中共保山市委書記、市人民政府市長,中共西南林業大學黨委書記的職務便利,為他人在土地規劃調整、項目開發、工作調動等方面提供幫助,謀取利益。涉嫌受賄594萬餘元。
2020年10月20日,吳松被開除黨籍、開除公職。2020年10月29日,吳松被移送檢察機關,依法審查起訴。
吳松簡歷
吳松,男,1958年8月出生,漢族,雲南鎮雄人,博士研究生學歷,1975年7月參加工作,1981年12月加入中國共產黨。
1975年7月至1978年3月,昭通地區鎮雄縣民辦教師;
1978年3月至1982年2月,雲南大學政治系哲學專業學習;
1982年2月至1992年3月,雲南大學政治系教師;
1992年3月至1995年5月,雲南大學教務處副處長;
1995年5月至1996年12月,雲南大學教務處處長;
1996年12月至2001年1月,雲南大學黨委委員、副校長;
2001年1月至2004年7月,雲南大學黨委副書記、校長;
2004年7月至2005年10月,雲南大學黨委副書記、副校長(主持行政工作);
2005年10月至2007年12月,雲南大學黨委副書記、校長;
2007年12月至2009年12月,玉溪市委副書記(正廳級);
2009年12月至2010年1月,保山市委副書記、代市長;
2010年1月至2015年11月,保山市委副書記、市長;
2015年11月至2018年8月,西南林業大學黨委書記;
2018年8月至2020年8月,西南林業大學二級教授。
簡歷來源:雲南省紀委監委網站
瀟湘晨報綜合清風雲南、雲南省紀委監委網站、掌上春城報導
【來源:瀟湘晨報】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