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看黃色書籍、收158萬的手鐲…雲南一高校原黨委書記貪腐細節披露)
從高級知識分子
墮落為腐敗官員
農民底色、黨員本色、教師特色三色盡失……「他曾是雲南最高學府的一校之長,是一代學子抹不去的深刻記憶。當他華麗轉身為政一方,卻迷戀於山珍海味,流連於深宅大院。
吳松,男,1958年8月出生,漢族,雲南鎮雄人,博士研究生學歷。他曾任雲南大學黨委副書記、校長,玉溪市委副書記(正廳級),保山市委副書記、代市長、市長;西南林業大學黨委書記。今年8月3日晚間,雲南省紀委監委網站發布消息:西南林業大學原黨委書記吳松涉嫌嚴重違紀違法,目前正在接受紀律審查和監察調查。
本 色
主持人:為什麼選擇學馬列?吳松:報專業我就喜歡政治理論。主持人:您覺得哲學對於樹立三觀有很好的一種輔助和修正作用是嗎?吳松:沒錯,沒錯。可以說馬克思主義哲學就是我們科學的世界觀、人生觀和方法論。天道酬勤,那些年吳松不僅在學校辦學實踐中取得顯著成效,學術上也成果頗豐,先後出版了二十餘部專著、合著和編著,成為雲南思想政治教育領域的專家。
辦案人員:那時候意氣風發,有理想有抱負。去上課的時候,吳松只需要帶一個水杯,拿一支粉筆,不需要帶任何書,所有內容知識已經裝在他心裏面。主持人:從學生到助教,然後到教授,到博導,一直到校長,我想你的經歷應該(在雲大)算算是絕無僅有的?吳松:當校長來講是絕無僅有的。雲南大學給了我才能發展和才華施展的舞臺、空間。雲南大學教職工:(吳松)42歲當校長應該是(雲大)最年輕的校長了。雲南大學教職工:經常是白天從事行政工作,晚上基本上在加班、熬夜,在從事學術方面的一些研究、一些學習。
從1982年投入雲南大學政治系哲學專業,到2007年現任雲大校長調往玉溪工作,吳松在雲大度過了人生中最好的25年,他曾經立志要始終堅守農民底色、黨員本色、教師特色,努力打造自己的多彩人生。他一度也曾做到了。進入千禧之年後,不論在雲南教育界還是政壇,吳松都算得上一顆備受矚目的明星。然而2004年,一件震驚全國的校園暴力案件,把雲南大學推上了風口浪尖。吳松認為他本該順風順水的職業生涯遭遇了猝不及防的一擊。雲南大學教職工:他當時就是從校長轉為了主持工作的副校長,思想壓力、思想負擔是看得出來的。吳松:如果不是馬加爵事件,我不會離開雲大。主持人:是主觀上想離開,還是組織調動的離開。吳松:就是一提雲南大學就想到馬加爵,一提到吳松就想到馬加爵,就是我在人生旅途上一個巨大的汙點,或者說是巨大的陰影,老是擺脫不掉。
褪 色
帶著來自高校的光環,也帶著光環下揮之不去的陰影,2007年年底,吳松離開雲大調任玉溪市委副書記,從教育系統轉到地方任職。
在玉溪任職期間,吳松業績平平。期間,他曾裝修自家住房,工程老闆陳某聽說後,主動承擔了吳家的裝修工程。原來,陳某在吳松任雲大校長期間,做過會澤苑的裝修。吳松在工程款撥付上幫過他的忙,不過吳家房子裝修完了,陳某卻遲遲沒有收下30萬元的裝修款。吳松:具體的這些事我不放在心上,所以就一直拖,拖了幾年後,特別是我調到保山之後,就把這個事情擺下了。主持人:做生意的人,最後落腳點都是一個利字,他為啥不收這30萬?吳松:為了跟我搞好關係,在某種意義上也是,通過這30萬來對我進行一種長久地、間接地圍獵吧。遺憾的是,當時這件事情並沒有引起吳松應有的警惕,他對自己也有所鬆懈 ,不像在高校時那樣一心撲在工作上了。辦案人員:他覺得去到地方(玉溪)了,也不是一把手,他是副書記,去了以後就經常跟一些老鄉在一起吃喝。辦案人員:沒有說去思考從這個崗位轉換到另外一個崗位,會面臨著哪些風險,自律性不強。對風險的一些分析研判,包括防範的意識不強。在懺悔書中,吳松反思道:到了地方政府工作以後,學習風氣逐漸發生了轉向,學而不真,學而不勤,學而不思,學而不用。正能量的東西少了,負能量的東西多了,思想漸漸跟不上工作發展和自我改造的需要,滑坡和蛻變就在所難免。2009年12月,吳松調任保山市委副書記、代市長,後來成為市長。主政一方 ,身邊的環境也變得更複雜了。吳松:說好話的人,前呼後擁的人多了,前來請託辦事的人也多了,很多企業家、老闆、商人都要來找我辦事。吳松寫道:多種因素驅使自己的生活觀發生了改變,認為自己如果還像過去那樣「寒酸」「老土」就會有損形象,也丟了市長的面子。於是,生活作風上也發生了從樸素到奢靡的變向。
主持人:前呼後擁的那種感覺和在學校氛圍不一樣。吳松:相比較而言就是一種導致自己飄飄然,忘乎所以的感覺,在大學裡面不僅沒有前呼後擁、吹喇叭、抬轎子,反而自己心裡對這種事情還反感,還嗤之以鼻。在大學當校長,你講得再好,教授們都說是錯的,因為大學的思維是批判性的、求異性的,但是到了地方政府這個環境,到了地方政府自己的心態也就發生了變化。短短數載,這位曾經以馬克思主義哲學為理論基礎和行動指南的思想教育專家 ,近30年的信仰已經搖搖欲墜了。主持人:你覺得在當下是什麼東西誘惑了你,或者刺激了你,能讓你把30年(研究)的東西放下。吳松:主要兩個方面,一是沒有學通,沒有學透,沒有學全,沒有學好;二是光顧著學哲學,沒有把哲學和政治、和法學、和道德倫理結合起來。辦案人員:雖然說研究馬列主義哲學長達近30年,他是否真的把這些東西內化於心,外化於行,又或者說他只是把這個學習研究當做他一個往上走的一個手段、政治資本,這個是有待考量的。
變 色
到保山工作的前三年,因為工作關係,接待應酬、迎來送往耗費了吳松大量的時間和精力,請客送禮,觀光旅遊,溫泉spa,風味吃喝,吳松樂此不疲。亂花漸欲迷人眼,校園之外的精彩世界慢慢地迷失了吳松的心智。吳松:騰衝的熱海溫泉呀,可以把人泡得骨酥筋軟;翡翠玉石可以晃得人眼花繚亂,使人迷的心智忘乎所以。
吳松被留置後,辦案人員在吳松的辦公室、家裡找到數量眾多的玉石掛件、玉石擺件,他對玉石的迷戀或者說是物慾的萌發就是從那個時候開始的。蒼蠅不叮無縫的蛋,嗅覺靈敏的投機者和圍獵者們紛至沓來,吳松全然放下了知識分子的清高,和各色人等混跡在了一起。主持人: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但是(到保山以後)有些三教九流的人你也在交往,當時是出於一種什麼樣的心態和心理。吳松:到了地方工作以後,自己心裏面有一個意識,就是自覺不自覺地要放下身段,要跟大家、跟老百姓交往。這個出發點是好的,你不能收錢,你收錢就出問題了。在交朋結友方面沒有好好的去思考,沒有為自己設防,交友不慎交到了壞人。所以這個就是血的教訓。在保山某酒店,這個豪華包間裡,吳松與他的所謂好友,一群文化水平不高唯利是圖的不法商人把酒言歡。
辦案人員:他很享受這種被人吹捧,被人擁戴的這種感覺,所以說他就交友不加以區分,只要說兩句好聽的,他什麼飯都敢吃,什麼酒都敢喝。可以說沒有原則,沒有底線。漸漸地,以前飲食清淡常常吃食堂的吳校長,變成了味道至上,喜歡山珍海味的吳市長,曾經低調樸實的知識分子,變成了好張揚,好擺譜,好崩面子,好組飯局的江湖大哥。胡吃海喝,吃壞了身體,更吃壞了思想,吃壞了心態。吳松:你文憑沒我高,學歷沒我高,你付出的沒我多,憑什麼你車比我好,你房子比我大,憑什麼我幫你們辦事,你們都大大的發財,而我卻是窮光蛋。這種心理反差就會導致私慾上升。
此時的吳松,既沒有了學習知識的原動力,也沒有勤學苦學理論的強大定力 ,雖然還是和以前一樣的熱愛讀書,但讀書的品位已一落千丈。熱衷於追求低俗刺激,甚至看起了有嚴重政治錯誤傾向的境外書籍和黃色書籍。辦案人員:他可能覺得自己到了保山以後,仕途也就到頂了,然後追求的東西可能也就慢慢的庸俗化了。主持人:你覺得你最揪心的悔恨和痛點是什麼?吳松:農民底色變淡了,教師的特色變散了,而最根本的是黨員的本色變暗了 。就是思想滑坡,信仰缺失。吳松老鄉觀念極重,凡是昭通籍老鄉,都對其熱情有加。紹某就是吳松的老鄉之一,2010年,邵某聽說保山市教職園區有建設意向,於是找到吳松幫忙,希望自己新組建的公司能夠拿下這個項目。為此,他投其所好,送給吳松一隻價值158萬元的翡翠手鐲。吳松欣然收下了這隻手鐲,並在後來利用職權幫助邵某的公司順利拿下教師安居工程開發項目。辦案人員:邵某是一個空手套白狼的人,他對這個(新組建的)公司是沒有任何出資的,就是因為他和吳松有這層關係,所以(公司)給了他20%的股份,後面事情辦成以後,邵某從這家公司裡面退股出來了。
通過前期運作,後期退股套現的形式,邵某前前後後貨從這家房地產公司獲利達800萬,而吳松卻因為收了那個手鐲的緣故,一直被邵某糾纏不休。多年以後竟荒唐地通過把手鐲賣給同學的方式,歸還了邵某160萬的手鐲款。吳松:送了我手鐲以後,實際上就早我心裡種下了一個心魔,就因為他(邵某對我)頤指氣使,老是指揮我為他辦事。最大的心魔還不是手鐲,還是我個人的私慾膨脹了,見到好東西就想要,見到便宜就想佔。邵某用一隻手鐲套住了吳松的手,而另一個老鄉甘某則用一手地道的家鄉菜俘虜了吳松的胃。辦案人員:這個人也投其所好說今天老家帶了點你愛吃的東西,我就在家裡面燒菜給你吃,你過來就行了,他把市長約好了,那他就要約其他人了,你看市長都是我家的座上賓,那我在保山做事情,你們要不要給我點面子,對不對?除了吃家常菜,2013年以來,吳松先後收受甘某送予的價值25萬元的犀牛角一隻,價值14萬多元的象牙工藝擺件一對,為其在承接保山市道路建設項目等方面提供幫助。
經過辦案人員調查,2010年至2015年,吳松在保山任市委副書記、市長期間還先後收受商人鄭某、陳某、李某錢物,並以借為名,收受私營企業主廖某大眾途銳越野車一輛,利用職權,大搞權錢交易。吳松在保山任市長五年,政績上幾乎毫無作為,保山社會經濟發展停滯不前,不僅如此他在任職期間修身不嚴,用權不嚴,律己不嚴,帶頭崇尚享樂主義和奢靡之風,屢踩法紀的紅線,屢破法紀的底線,嚴重破壞了保山的政商關係,汙染了保山的政治生態。主持人:你覺得你作為一個市長,作為一級政府官員,在這些商人面前,你又扮演著一種什麼樣的角色?吳松:為他們服務,為他們說話,為他們辦事,扮演了不光彩,不正當的角色。主持人:我的感覺是他們也把你當做了一顆棋子。吳松:你這個就說得好,棋子,對對。種心魔,擺棋子,就是他們的目的。大夢初醒,為時已晚。經查,吳松違反黨的政治紀律和政治規定,違反中央八項規定精神,違反組織紀律,違反廉潔紀律,違反群眾紀律,違反生活紀律,違反國家法律法規。其利用擔任雲南大學黨委副書記、校長,中共保山市委副書記、市人民政府市長,中共西南林業大學黨委書記的職務便利,為他人在土地規劃調整、項目開發、工作調動等方面提供幫助,謀取利益,涉嫌受賄594萬餘元。吳松:今天是(被留置)的第79天了。主持人:你有沒有想過有一天,你會被組織宣布留置?吳松:想過。主持人:你還是有心理準備的,什麼時候開始有這樣的一種心理準備?吳松:從去年紀委監委對我進行走讀式談話以後,我就一直在考慮這個問題。所以,我在懺悔書一開始我就寫道,仿佛冥冥之中會有這一天似的。組織是強大的,甚至是無所不能的,在大數據、雲計算,許多現代高科技手段的支持下,任何腐敗分子在組織面前都是赤身裸體的,更是不堪一擊的。領導幹部的黨性修養、思想覺悟、道德水平不會隨著黨齡的增加和年齡的增長而自然提高,也不可能一次充電永遠滿格,更不會因為才高明顯而絕塵拔俗 。2020年10月20日,吳松被開除黨籍、開除公職。另據微信公眾號「雲南省人民檢察院」11月11日消息,西南林業大學原黨委書記吳松涉嫌受賄一案,由雲南省監察委員會調查終結,移送檢察機關審查起訴。日前,雲南省人民檢察院依法以涉嫌受賄罪對吳松作出逮捕決定。案件正在進一步辦理中。
他的命運三步曲始於學校
也終於「學校」
翻開其長達63頁特殊的人生答卷
將得出怎樣的結論?
完整視頻如下
↓
吳松簡歷
吳松,男,1958年8月出生,漢族,雲南鎮雄人,博士研究生學歷,1975年7月參加工作,1981年12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75年7月至1978年3月,昭通地區鎮雄縣民辦教師;1978年3月至1982年2月,雲南大學政治系哲學專業學習;1982年2月至1992年3月,雲南大學政治系教師;1992年3月至1995年5月,雲南大學教務處副處長;1995年5月至1996年12月,雲南大學教務處處長;1996年12月至2001年1月,雲南大學黨委委員、副校長;2001年1月至2004年7月,雲南大學黨委副書記、校長;2004年7月至2005年10月,雲南大學黨委副書記、副校長(主持行政工作);2005年10月至2007年12月,雲南大學黨委副書記、校長;2007年12月至2009年12月,玉溪市委副書記(正廳級);2009年12月至2010年1月,保山市委副書記、代市長;2010年1月至2015年11月,保山市委副書記、市長;2015年11月至2018年8月,西南林業大學黨委書記;2018年8月至2020年8月,西南林業大學二級教授。
來源:都市時報、清風雲南、雲南省紀委監委網站、雲南省人民檢察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