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人神彩:100位世界著名哲學家肖像》與中國畫像

2020-12-11 全國文化產業信息平臺

繪畫乾坤 ——《哲人神彩:100位世界著名哲學家肖像》與中國畫像

□ 【德】大衛·巴拓識 彭蓓 / 譯

要了解一種文化,就必須去親身體驗它。文化是一種教人完善自身的過程,它給人帶來一種自身的質的進步。雖然我們各人都植根於某一種文化,但我們也能理解其他的文化。文化不僅有助於我們作為個人或群體繼續發展,也是人類交流溝通的基本要素。我們總是被捲入世間的喧囂和利益中,但純粹的文化的贈與行為又將我們從中解脫出來,允許我們躍入一個更深刻、更進步、更清晰的存在中,讓我們開始理解某些事物。由此,我們就真正成長起來了。最近,哲學家薛曉源出版了一本關於世界哲學家肖像的著作,以藝術的形式呈現世界哲學的光輝。

《哲人神彩:100位世界著名哲學家肖像》

作者:薛曉源

出版社:中國畫報出版社

在這裡,尤其是在薛曉源的藝術作品中,文化傳播的因素呈現出一種特殊的形式。在他的視覺藝術中,這位藝術家不但運用了中國傳統繪畫技法,也超越了中國傳統圖案的世界。薛曉源沒有描繪海棠、鳴禽、竹子等這些中國傳統的喜聞樂見的主題,而是用畫筆勾勒出中國和其他國家著名的思想家、偉人和文化史上的著名人物,例如音樂家、詩人、作家、教育學家等等。觀看薛曉源的作品,就好像踏上了一次精神上的世界旅行。沿途我們看到那一座座思想家們樹立起的精神豐碑,那也是人類精神的一座座裡程碑,從古代延伸到尚未來臨的未來。而作為一位哲學家,薛曉源對德國哲學家們頗感興趣,他向我展示了一幅最近畫的德國現代哲學家哈貝馬斯的肖像。他用中國式的線條來傾訴這些擁有智慧的大師們的內在人格。從寬闊的世界性視野出發,薛曉源以中國藝術實踐為基石,用有力的、富有節奏感的筆觸,重新詮釋了中國、德國以及其他地區最具有代表性的文化記憶。他用繪畫表達了一種暗示性的、難以用語言表達的人物的整體印象。這些畫作帶著不可磨滅的、最終也是無法言說的深度,向偉大的前人致敬。

我注意到薛曉源多年來形成了一種非常獨特的風格。這種風格形成與他作為一位哲學文化出版者的工作性質也許有關。由此,他獨特地通過一種傳統的中國繪畫技法,把偉大的思想家和藝術家投射到一種可以被描述為瞬間情景性表達的「波動的變化」中去:這些歷史過往的人物,在畫家創作的瞬間與畫家產生共鳴,這種共鳴被畫筆瞬間記錄下來,並且作為線條被永久儲存起來。準確地說,這是一種充滿活力的「圖像式的記憶」,這種記憶被墨水記錄在宣紙上,它是靜止的,但一旦我們看到它,它的顏色和形式就清晰地顯現出來,並且立即進入一種與畫家畫下它時感受到的情感共鳴中去。我們甚至可以說,這是畫家用繪畫召喚的人物原型的生命能量,從而在觀者的內心中引發了一種超越單純客觀描述的共情。簡而言之:每張畫像就是一個情景,它不僅描繪了一個主題畫像,也描繪了畫家創作過程本身。由此我們注意到中國畫與音樂的相似之處,也就是說每一筆和整個繪畫的過程都有獨特的時間感和節奏感。

薛曉源創作了一幅中國明代偉大思想家王陽明的畫像。王陽明是一位劃時代的思想家,是中國傳統精神的代表人物。作為一名長期研究中西文化的學者,如果沒有學習過王陽明的思想,就不能理解中國。正如第一位將王陽明的著作翻譯成英語的譯者陳榮捷(1901—1994)說的:「王陽明不僅是一位(中國)哲學家,而且是一位傑出的將軍,一位無與倫比的戰略家,一個書法家,他還是一個劃時代的詩人,一個箭術大師。他的思想不僅深刻地影響了中國歷史,而且深刻地影響了明代的美學。」觀看薛曉源作畫的過程給我帶來了新的思想上的啟發。要知道對一個非華裔的研究者,要想理解中國哲學,就必須以跨文化比較的角度來看待中國哲學。這是一條艱難但充滿希望的道路,因為一方面我們要學會去將自己從本源文化固有的觀念中解放出來,避免去把一些固有的概念和理念投射、或是嫁接到中國文化背景上的概念與理念上去。另一方面,之所以充滿希望,是因為這種觀念的解放和與另一哲學文化產生的精神共鳴又能引導我們去拓展思想的地平線,去探索新的理念。

當然,我們在這裡討論的是繪畫創作本身作為一種反思行為所具有的特性,它總是給我們帶來新鮮和獨一無二的感受:我們知曉王陽明的文本,也詳知他的生平故事,我們看過他與他的學生之間的對話記錄,我們讀過他的哲學信件。所以,可以在我們的意念中去感受王陽明,去想像他是一個怎麼樣的人物。畫家帶領我們走進他的意念中,去感受那個他自己意識中的王陽明。在此我感謝畫家,這裡的「感謝」(Danken),始於思想(Ge-Danken),在此我們甚至可以回顧到海德格爾相關的思考上,作為「被收集的、集合起來的回想」。

在同一個語境中,畫家創造性的行為與他當時帶有的思想,最終改變了我對完成後的畫作的感知:我意識到被描繪出來的王陽明的形象,對我產生了一種類似於自然形成的事物給我帶來的感受。這幅肖像雖然只是平面的,但在它的背後,在筆觸之後隱藏著一種自然的崇高,這種崇高在這裡以王陽明的形象為代表展現出來——這是一種對我們所有人來說共有的、不可分的崇高,它存在於我們緊密不可分的思想和行動中。

在這一刻,理解打開了它的大門。這是一種生命的能量——或者說,是「氣」。「氣」這個詞在中國的哲學觀中是一種豐富而不會消融的生命的能量。根據萊布尼茨的說法,可以把它翻譯成「vis vitalis」。這種氣在畫家那裡,在我這裡,也在讀者您那裡。這種無差別地存在於你、我和所有生命和意識過程中的氣,在此被藝術地表現出來。因此可以說,我觀看的不只是一幅畫,我看到的是畫之後的氣,而薛曉源畫的王陽明,在這樣的情景中就成了一幅連接我們的氣的作品,它是一個氛圍的承載者。當他在繪畫創作的時候,這種氣氛曾經充盈在他周圍的空間中。然在創作的過程中,這個氛圍也將一切聯繫起來。這樣,我開始通過筆觸去觀視,去觀視一個更深層的現實,去感受這份禮物帶來的氣的氛圍。由此,一份文化的禮物就為我打開了一扇通往中國精神世界的大門。■

(本文有刪節,作者系哲學博士,北京外國語大學教授)

此文章為原創,任何個人或機構在未經過同意的情況下不得擅自轉載或引用用於商業用途。如有用於商業用途的目的,請提前聯繫我同意後方可操作。聯繫郵箱:vip@zgmsbweb.com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轉載自中國美術報,所發內容不代表本平臺立場。全國文化產業信息平臺聯繫郵箱:yaoyanan@rmrbgg.cn,地址:北京市朝陽區金臺西路2號人民日報社新媒體大廈

相關焦點

  • 《哲人神彩 : 100位世界著名哲學家肖像》
    中國外文局副局長劉大為致辭2018年10月11日上午10點,《哲人神彩: 100位世界著名哲學家肖像》在德國法蘭克福書展中國外文出版發行事業局(中國國際出版集團)展廳(Hall 4.《哲人神彩: 100位世界著名哲學家肖像》是作者薛曉源教授以中國國畫的畫法,精心刻畫的中外100著名的哲學家的肖像,並用中英文對照的形式為每一位哲學家撰寫了簡短的傳記及其基本哲學思想。薛曉源教授用國畫的技法描繪了世界歷史中偉大哲學家之風骨的繪畫作品,讓世界哲學在中國繪畫藝術中得到呈現與對話。中國外文局副局長劉大為先生對與會嘉賓及觀眾致以熱烈的歡迎。
  • 世界著名哲學家國畫肖像集亮相法蘭克福國際書展
    塔姆(左)與中國畫報出版社社長於九濤(右)籤約《哲人神彩》德語版。新華社記者 胡尊元攝新華網法蘭克福10月13日電(記者 胡尊元)中國圖書《哲人神彩 : 100位世界著名哲學家肖像》11日上午在德國法蘭克福書展舉行新書首發儀式暨藝術展開幕式。
  • 心摹神遊精神的澄明之境——讀薛曉源世界著名哲學家文藝家肖像...
    毋庸置疑,哲學家在人類發展史上,起到了難以估量的作用。幾千年來,中西哲人以非凡的創造力和天才思維,為人類文明的發展打開了一個又一個窗戶,這是通往隱秘世界的精神之窗,也是天與人、宇宙與萬物溝通與對話之窗。哲人的思想始終是人類走向未來的明燈,指引芸芸眾生祛除迷惘,明淨心智,渡至智慧彼岸。誠如老子《道德經》開篇所言:「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
  • 十大著名哲學家,經典名言
    本期給大家推薦了十個著名的哲學家,我 ,分別挑選了幾個比較好的哲學名句。1.約翰.洛克1632—1704,英國哲學家1.你擔心什麼,什麼就控制你。擴展資料在1900年8月25日,尼採死於肺炎,伊莉莎白將他與父親的墳墓並列安葬6.蘇格拉底,公元前469—公元前399年古希臘著名哲學家1.最熱烈的愛情會有最冷漠的結局。
  • 二十位哲學家對生命的點撥
    微課推薦  20位哲學家醍醐灌頂的生命策略   普通人學習哲學,並不是要做學問,而是想從哲學中獲得啟示,再匹配到自己的人生經驗上,不斷地思索、懷疑、反思······從而組織成自己的哲學,找到應對各種問題的方法。
  • 當古今哲人都被畫進一本書裡 馮友蘭的「哲學三史」離你更近了
    馮友蘭早年先後就讀於北京大學哲學系和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哲學系,在哥大師從美國哲學家約翰杜威,杜威稱讚他是「真正的學者材料」。中國現代哲學家、哲學史家張岱年稱:哲學家最可貴的品質就是具有追求真理的熱誠,勇于堅持真理,也敢於放棄成見而接受真理。馮友蘭先生從宣揚「理在事先」、「理在事上」轉而肯定「理在事中」的正確觀點,表現了一個真正哲學家的誠懇的「慎思明辨」的態度和寬廣的胸懷。
  • 歷史上著名的5位哲學家,中國有一位,他的思想傳承千年
    人類歷史上最偉大的5位哲學家。5,阿維森納,他的全名是Abū'Alīal-usaynnbn'AbdAllāhibnSīnā,其最後兩個詞被拉丁化為西方歷史上更常見的形式。他出生在波斯帝國。公元980年至1037年。除了他作為哲學家的地位,他還是世界上傑出的醫生。
  • 世界歷史上最著名的十大聖人,三位來自中國
    世界上最著名的十大聖人,三位來自中國 聖人可以說是世界上最偉大的一種人,他們對於人類思想的影響是很重大,雖然過去了數百年甚至數千年,但依舊存在於我們生活之中。世界十大聖人,為世界的發展和思想進步做出了不可替代的貢獻。時至今日,他們仍站在人類的至高點。
  • 哪個中國哲學家能讓德國發狂,季羨林認為沒有另外哲學家同他相比
    哪個中國哲學家能讓德國發狂呢?季羨林在《老子在歐洲》中寫道,老子在歐洲,自來就走紅運,沒有另外一個中國哲學家可以同他比的,連在中國同他並稱的莊子也望塵莫及。同時,在德國以外的歐洲國家裡,以前對老子雖也喜歡,但沒有像德國那樣發狂。
  • 悼百歲哲人張世英:永久地思辨,永遠的再出發
    當代著名哲學家、北京大學哲學教育終身成就獎獲得者張世英先生,於2020年9月10日上午逝世,享年100歲 【記者追憶】復旦、華東師大哲學院(系)和國際哲學團體聯盟會,策劃了「」24位世界前沿哲學家訪談」,張世英先生是五位中國哲學家之一(其餘為杜維明、陳來、楊國榮、李文潮),總策劃的我有幸負責訪談張世英先生,此後共有四次拜訪,有時就是探望聊天。
  • 百歲哲人張世英追思會:父親的萬有相通與美在自由
    追思會開幕式上,從右至左,北大哲學系系主任仰海峰主持,北大文科資深教授葉朗主旨發言,北大黨委書記邱水平致辭,中國泛海控股集團董事長、副總裁張建軍致辭 【導讀】12月18日是百歲哲人張世英先生去世100天。
  • 山東肖像漫畫家李波,他為明星畫像深受追捧
    李波,1964年生,資深媒體人,兩獲中國新聞獎一、三等獎。新聞、肖像漫畫家。一幅漫畫改變命運李波是山東青州市人,他的母親曾是位軍醫,轉業後分配到了青州郵電局,父親是位公務員。小學時,李波就迷戀上了連環畫,母親總是鼓勵他多多練手,而父親很是反對,認為這是不務正業。
  • 陳嘉映:哲人不王
    君主既然不會傻到變成哲人的工具,那幹嗎非要遇明主呢?哲人何不取彼現世統治者而代之,當真去當哲人王?但讓我們想想,仲尼果若有天下,真就能開出萬世太平來嗎?哲學家也有當了王的,最出名的是羅馬皇帝奧勒留,一位優秀的羅馬皇帝,如是而已。孔子和柏拉圖的從政以失敗告終,這倒沒什麼,做事情總是有成有敗的;可以一問的倒是,他們有過成功的希望嗎?後世曾實現過孔子或柏拉圖的政治理想嗎?
  • 理想國與哲人王
    羅素又說,無數青年讀了這類著作,燃燒起雄心,要做一個萊庫格斯或者哲人王。只可惜,對權勢的愛好,使人一再誤入歧途。順便說一句,在理想國裡,是由哲學家來治國的。倘若是巫師來治國,那些青年就要想做巫師王了。我很喜歡這個論點。我哥哥有一位同學,他在「文化革命」裡讀了幾本哲學書,就穿上了一件藍布大褂,手裡掂著紅藍鉛筆,在屋裡踱來踱去,看著牆上一幅世界地圖,考慮起世界革命的戰略問題了。
  • 盤點中國最著名的五位哲學家,你都認識嗎?
    老子老子(本名李耳),字聃,或字諡伯陽,出生於周朝春秋末期楚國苦縣,世界百位歷史名人之一,中國古代思想家、哲學家、文學家和史學家,道家學派創始人和主要代表人物。在道教中,被尊為道教始祖,稱「太上老君」。
  • 柏拉圖:真正的哲學家適合做統治者
    哲學王思想是柏拉圖政治哲學的核心,著名的「洞穴喻」以形象生動的方式表明了柏拉圖政治哲學的基本理念,這就是:理想的國家具有唯一性,真正的哲學家適合做統治者;囚徒缺少的是自由而不僅僅是知識;理想國家須以洞穴之中的世界相應於可感世界,而洞穴外面的世界則比作理智世界。可是原文可作許多不同的解釋。柏拉圖明確聲稱囚徒與我們相像,即是說他們代表人類的狀態;而囚徒被拉出洞穴的過程則類似於通過教育而獲得啟蒙的過程。我們可以把上升之途和對上面事物的觀照解釋成是靈魂上升到理智世界的過程。洞穴之喻對於後來的政治和教育理論影響甚巨。
  • 北京大學哲學系舉行100周年慶典
    近日,中國現代教育史上最古老的哲學系——北京大學哲學系100周年慶典在北京大學百周年紀念講堂隆重舉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委員劉延東發來賀信。她希望北大哲學系以建系100周年為契機,繼續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全面落實教育規劃綱要,繼承優良傳統,堅持育人為本,突出辦學特色,不斷改革創新,努力提升人才培養質量,培養造就更多的優秀人才和思想名家;堅持服務社會,推動學術創新,推出更多對理論創新和文化傳承創新具有重大影響的標誌性成果,打造中國氣派、中國風格、世界水平的精品力作
  • 西方哲人都怎麼看孔子?黑格爾說他不是哲學家,只是個格言家
    黑格爾對孔子的評價總體來說是低的,在他看來,孔子就是一個「格言家」,與其說他告訴了我們該如何看待世界,不如說他在勸誡我們該如何生活,在其著作《哲學講演錄》中,黑格爾說:孔子只是一個世間的智者,他的言論只是一種常識道德。
  • 影響世界的4位哲學家,沒告訴我們怎麼活,只告訴了我們怎麼死
    世界上最有影響力的6位哲學家都是誰? 如果非要做一個排名的話,那麼以下這6位肯定是為在榜單之內的。 他是一位來自法國的哲學家,從17世紀20年代開始,笛卡爾就提出了一種非常科學的哲學思考方法,他認為在這個世界只有在觀察到的情況下,才能通過推理和來證明,這也讓他成為了歐陸「理性主義」的先驅。 笛卡爾的「理性主義」到底是在說什麼呢?
  • 林語堂說,什麼使中國人成為哲學家的?不是孔子,而是老子
    著名作家林語堂說過:「道家及儒家是中國人靈魂的兩面,中國的文人很幸福,往往得意的時候是個儒家,失意的時候是個道家。 」中國傳統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先秦有諸子百家,只有儒家和道家的學說得以廣泛流傳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