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朋友打我」,教孩子「打架」這事,咱們該提上日程了!

2021-03-03 堂媽家庭育兒

 1 

其實這個話題,是我老公之前分享的。為什麼我想在這裡繼續聊一下呢?

因為,昨天在小區溜達時,一位孩子的媽媽,特別擔憂地跟我說:「我家孩子被其他小朋友打了一下,雖說打得不重,他也不敢還手,但總這樣也不行啊。」

確實如此,打架看似小問題,卻影響孩子性格成長,家長不願孩子當狼,也不忍心孩子當羊,失去自我保護能力。

有一次孩兒爸從幼兒園接六六回來,跟我說孩子被一個小朋友打了,故意抓了她的臉。

我很氣!問他怎麼和女兒說的。

 2 

孩兒爸說他很早之前看到一個「教孩子會打架」的帖子,非常贊同那樣的處理方式。

於是,他效仿著和女兒溝通。

問女兒打回去了嗎?女兒低下了頭。孩兒爸知道女兒沒敢還手,就抱了抱她,說爸爸知道你難過、委屈,但是以後在外面受欺負,記得要還手,打不打和打不贏是兩回事

打輸了,我向你檢討,是爸爸教的不好,但不能退縮。只要別人不動手打你,咱也不動手。然後,女兒特別認真地答應了爸爸。

 3 

我也認同讓孩子打回去。

安全感雖然可以來自家庭的庇護、謀生技能,和值得信賴的朋友等,但讓人感到安全的最基本能力,還是學會保護自己的身體。

人不犯我娃,我娃不犯人;人若犯我娃,我娃必犯人。一個懦弱、忍氣吞聲的孩子是無法在弱肉強食的社會中立足的。

後來和朋友聊起這件事,有的朋友和我家的教育理念有分歧,說我們這是教孩子以暴制暴,等同於用一個野蠻行為回擊另一個野蠻行為,孩子以後變壞怎麼辦?


難道不打回去,忍著就沒有變壞的可能了嗎?有多少「乖孩子」忍耐到極限又「黑化」的?

「打架」或許是可怕野蠻的,但面對被打只會退縮,會更糟糕。

就像某些在退縮中長大的成人,從來不敢約自己喜歡的人,從來不敢要求升職加薪,小時候也不敢去商店獨自買玩具。

況且,在兒童教育專家馮德全看來,打架有助於孩子逐漸適應集體活動。

在和小朋友的對打中,學會如何避免激怒對方、降低痛苦、調節情緒、互相原諒。

 4 

有前提地教會孩子「打架」,可以避免她「學壞」,又可以避免被欺負時只會退縮。

以下是我們家用的方法:

首先,讓孩子知道手不是用來打人的,避免她學壞。

告訴孩子手是用來問好的,還可以玩遊戲,創造音樂,學習,數數,還能幫助人以及做其他更多的事。

其次,讓孩子知道被欺負不是自己沒用,每個人都會遇到欺負人的壞小孩,爸爸媽媽理解你的心情,幫助孩子走出自我否定的低落情緒。

同時告訴孩子,雖然手不是用來打人的,但在被打時,可以用來保護自己,要大膽地用回擊行為告訴壞孩子「別想欺負我」

如果有暴力行為,一定要告訴家長或老師。爸爸媽媽和老師,甚至任何一個長輩都會「站出來」。


除了內心變強大,身體素質也要跟上

日常生活中要有意識地鍛鍊孩子的身體,比如陪孩子玩打鬧遊戲,這件事情最好由爸爸來做,靠強健的身體和自信的膽識面對壞小孩,不會吃虧。

出門在外靠朋友,有意識地提高孩子交朋友的能力,朋友多了,壞小孩也不會輕舉妄動。

同時孩子上幼兒園後,家長要注意觀察孩子的情緒和身體是否受到傷害。

只有這樣,當他們再次遇到同樣的問題,才能依靠自己的力量去解決矛盾,贏得尊重。

相關焦點

  • 怕孩子被欺負,又怕孩子暴力,該怎麼教孩子了解打架這件事?
    孩子打架,幾乎是每個家長都會面臨的難題,怕孩子出去惹事,又怕孩子被打了還不敢還手,該怎麼把握這個教育的度?其實,我們只需要正確認識孩子打架這件事情,然後再給予孩子積極的引導,就能迎刃而解了。有家早教機構曾出過這樣一個事:老師帶領一群孩子做操,圍成一圈躺在地上,有個小男孩比較調皮,扭來扭去,一直在亂動,結果就踢到了對面小女孩的頭。
  • 腎臟好的人,手部會有「標記」,若你沒有,養腎或許該提上日程了
    腎臟好的人,手部一般會有「標記」,若你沒有,養腎或許該提上日程了,這篇文章就分別跟大家講一下。腎臟好的人,手部會有哪些「標記」?出汗是身體排毒的一種方式,是正常的,但如果沒有運動,在安靜狀態下,手部無緣無故出汗,還會發粘,這或是盜汗引起的,跟腎功能下降有關,並非正常的出汗,或許是腎臟虧虛了。
  • 小孩子和同伴打架怎麼辦?不是教孩子打回去,而是要懂得三不原則
    但是遇到小孩子和同伴之間打架,讓孩子打回去就有點過了。另外,有些家長經常抱怨,現在的小孩不懂得忍讓。於是,便把問題歸到獨生子或是「溺愛」的問題上。其實並非這樣,歸根結底是家長對孩子間的矛盾介入太多了。有些是沒必要介入,有些是介入不當,這就容易把孩子間的矛盾放大化。除此外,也沒有給孩子留出自己解決矛盾的機會。
  • 孩子在幼兒園被打怎麼辦?除了打回去,父母還應教孩子做這件事
    你還在每天送孩子上學前,交代孩子不要和別人打架嗎?今天說說一個老問題:孩子在幼兒園被人欺負了怎麼辦?這個問題正在困擾住我家樓下的李大姐。她的孫子點點九月份上了幼兒園,誰知沒開心幾天,就不願去了,每天早上出門都會流眼淚。
  • 「孩子在幼兒園被打了,我就要教他打回去!」
    小寶寶們之間的相處,就像八點檔的狗血劇,無法用常理邏輯思考,展示著這世間最變幻莫測的人際關係——上一秒嘰嘰喳喳,嘻嘻哈哈,教孩子打回去,打不贏心理壓力更大。可打架也不是那麼簡單的,這是技術問題加性格問題。有些寶寶性格就是比較溫和的,你怎麼教他可能都打不下手,只會徒增他心理壓力。
  • 小朋友打架了怎麼處理,專家來支招
    大家好,我是楊楊媽,今天來分享一個挺特殊的小案例,有一天看新聞說,有兩個孩子在遊樂園玩,結果打架了。打架之後,這個被打的一方的母親就非常非常的憤怒。哪怕打人的一方的父母已經很誠摯的去道歉了,被打孩子這一方的家長還是大打出手,既打了孩子又打了對方的家長。
  • 「同學打你,你就要反擊」,父母教孩子「打回去」真的有用嗎?
    文/晚會兒育兒經(本文原創,版權歸作者所有)小時候常常聽父母說「如果同學打你,你就打他,知道嗎?」,這是很多父母教育孩子不受欺負的一種方法,但是小孩子一起玩耍,難免會有打架的時候,可是父母這樣教孩子打回去,真的有用嗎?孩子這樣做下次就不會被欺負嗎?
  • 看過了很多育兒書,我仍然選擇教孩子「打回去」
    小孩子玩耍,一會兒相互離的很遠,一會又猛地撞上了;一會兒很開心的抱在了一起,一會兒忽又打了起來,真的是風雲變幻莫測,做老母親的,真的是一刻也不敢眼光離了孩子。除了常有的磕磕碰碰等突發情況和打架等偶然狀況之外,還有一個事情那是每天都要上演的,就是搶玩具。
  • 剛開學就被小朋友打了!面對滅霸,要教孩子打回去嗎?
    打回去?萬一豆豆學會了暴力處理事情怎麼辦……不打回去?以後會不會總被人欺負?豆豆會不會因此變得懦弱? 我這學兒童心理學的小姨可不能坐視不管,這事兒我必須得解。 所以呢,如果是無意義衝突和爭搶性衝突是不建議教孩子打回去,因為這兩種衝突是非敵意的,而且只要引導到位,會慢慢減少這兩種衝突性的行為。 發生這兩種衝突後,父母按照下面的方法這麼做,既能保護孩子的安全感,又能教給他解決問題的辦法。 比如:孩子的玩具被搶走了 。
  • 小朋友打我,老師說不還手就表揚我
    打從去年九月上幼兒園到現在,已經快一年了,整體的表現還算不錯。大概從十幾天前開始,父親跟我說,小傢伙放學回家之後就愛嘆嘆氣,讓我下班之後跟他聊聊。因為正常上班族下班的時間是接不了孩子的,所以這活一直是我父母在代勞。
  • 孩子在幼兒園被小朋友打,全家人嫌我太淡定,到底要不要打回去?
    01如果孩子在幼兒園被其他孩子打了,怎麼辦?為這個事,全家人進行了激烈的討論。事情的起源是因為彤寶說她被別的小朋友打了一下。大概經過是這樣的:小朋友打了她肩膀一下,她哭了,然後去告訴了老師。事實也如此,事後我問她:「小朋友為什麼打你呀?」她說:「我動了一下他的椅子。」你看,事出有因吧!隨即,我也藉此再次告訴她:「徵得小朋友同意才可以動別人的東西。」不過,小傢伙還是「記仇」了,這兩天告訴我她不喜歡和那個打她的小朋友玩了。昨天晚上還和我說:「媽媽,現在某某某小朋友是我的好朋友,他不打人!」
  • 沒看過「黑心」童書《打架的藝術》孩子就不會擁有正確的:打架觀
    剛給兒子買了一本《打架的藝術》,還沒給他看,就看到一則報導,說這是一本黑心童書,教唆孩子「打巨人」,嚴重的話會演變為校園霸凌。這個觀點嚇了我一跳,我不禁想要問:既然是黑心童書,為啥還會出版?為啥還會上架出售呢?帶著疑問我翻開了這本書,看過本尊之後,我想說:質疑聲來源於教育理念的差異。
  • 打架還手的孩子和默默忍受的孩子,長大後的區別,可不是一星半點
    ,孩子總是想著爭個一二三,這就會平白的出現了很多的矛盾,要想解決矛盾,打架肯定就是最直接粗暴且必不可少的環節了。不同孩子對待打架的方式還不一樣,有的孩子在別人打她的時候總是會不服輸的打回去,「一報還一報」「還平了
  • 小男孩和小朋友打架在商場裡引起他的媽媽崩潰大哭
    小朋友都在商場裡兒童樂園玩,突然聽到一位媽媽大喊:你就不能聽媽媽話嗎?不讓你打人,你偏要追著小朋友跑,一邊跑,一邊和小朋友打架,我都給你說了多少遍了,你為什麼不聽呢?非要把媽媽逼死嗎?媽媽真不在了,你會有什麼好處。在家裡玩,你給我鬧騰,帶你出來玩,你和誰都打架,說完小男孩的媽媽哇哇大哭起來。小男孩也跑到角落裡哭起來。
  • 家長應教會孩子如何解決打架
    孩子在交往過程中,難免會與其他小朋友遇到小矛盾和小衝突,很多時候甚至會「動手解決」。  若孩子被其他小朋友「暴力欺負」,家長是教育孩子做「狼」主動攻擊,還是當「羊」默默忍受?  「還手」派:霸道比懦弱好  家長李先生:不主動打人,但被打了一定要還手。自從進入幼兒園後,寶寶已不止一次被打,每次我都教育寶寶要適當還手。
  • 如何處理孩子打架問題,聰明的家長都這樣做
    孩子之間發生衝突是一件再平常不過的事情,但是很多家長在面對孩子打架的問題上都十分不淡定,也有很多家長在極力規避孩子與他人發生衝突,但是,其實衝突也是人與人之間交往的一種方式,只要我們妥善處理,更加有利於提升孩子融入集體的能力。
  • 當孩子被打,愚蠢的父母讓遠離,聰明的家長這樣教,值得借鑑
    小朋友打架不是出於惡意,只是用錯了方法。如果父母讓孩子打回去,讓孩子用暴力的方式反擊,很容易導致孩子以後也會變得暴力,愛用暴力解決問題,這樣教孩子,事情既沒有合理解決,也沒達到教育孩子的目的。父母可能不知道:打人的孩子就喜歡「不敢說」、「不反抗」、「被孤立」的孩子,所以還會再找上門哦。當孩子受欺負後,父母一定不要教孩子逃避。那該怎麼辦啊,看見自家的寶寶被打,又不能打回去?
  • 孩子打架,家長千萬不要幫倒忙
    有一天,萌看一本書,看著看著就噗嗤一聲笑了,我有點好奇,跟過去瞧她到底看到了書裡的哪段,這麼可樂,呵呵。湊近一看,原來萌看的是《父與子》這部經典的老書。這是一部幽默漫畫,每一小篇都有獨立的看點與笑點,一笑之後發人深思。在孩子看夠了書去玩別的時候,我拾起書看了幾篇。當看到一篇《家長也打起來了》時,我也看笑了,笑了之後, 不由發覺這根本就是我身邊的事情呀。
  • 孩子被打了,不會還手?
    別急,這個方法絕對好用,那孩子在學習與人交往的過程中會遇到各種麻煩,常見的問題就是打架最堵心的事,孩子被打了不會還手,遇到這種情況,父母一方面心疼孩子被打,一方面糾結要不要叫他們打回去。我有一個朋友給我說,「她的孩子在外面玩的時候,經常會碰到一些喜歡動手的小朋友,有事兒沒事兒就過來推一下打一下,寶寶也不知道還手,只會傻站在那裡,她也很心疼,有時候她也讓她的孩子給打回去可是他就是不還手,氣的我也想給他一頓打了。也嘗試過讓孩子離他們遠一點,不要跟他們玩,但是孩子又想跟他們玩,真鬧心。」
  • 你家孩子被打,你會教他打回去嗎?不同年代的媽媽回答截然不同
    你家孩子被打,你會教他打回去嗎?自家的孩子和其他小朋友打架了,有的家長可能會讓孩子打回去,有的家長則傾向於不讓孩子動手。不同的家長對孩子打架,有不同的觀點,這從70、80和90後的媽媽們的回答就可見一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