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開學就被小朋友打了!面對滅霸,要教孩子打回去嗎?

2020-10-23 少兒體能運動

歡迎關注赫石產研部科普專欄


小外甥豆豆剛上幼兒園沒幾天,

就哭著說,在幼兒園被小朋友打了……

我這心裡咯噔一下,突然想起之前看到過的一個新聞:


47個學生,除了自己,打了45個……

難道豆豆也遇上了這樣的滅霸?

打回去?

萬一豆豆學會了暴力處理事情怎麼辦……


不打回去?

以後會不會總被人欺負?豆豆會不會因此變得懦弱?

我這學兒童心理學的小姨可不能坐視不管,這事兒我必須得解。


(圖片來源網絡,侵刪)


其實,還手還是不還手,反應了孩子解決矛盾的能力。


所以,在教給豆豆打回去或忍下來之前,我先來帶大家看看幼兒之間的衝突一般是怎麼產生的?

一般來說幼兒之間的衝突「1」有三種:

· 無意義衝突

也就是不小心造成的衝突,比如:小朋友拿玩具的時候不小心碰撒了隔壁小朋友的水杯。

· 爭搶性衝突

常見的現象就是:兩個小朋友搶一個玩具,雙方爭執下發生衝突。

· 攻擊性衝突

多數是言語表達不流暢的情況下,又沒有規則意識,小朋友會通過咬人或者打人來達到目的。

所以呢,如果是無意義衝突和爭搶性衝突是不建議教孩子打回去,因為這兩種衝突是非敵意的,而且只要引導到位,會慢慢減少這兩種衝突性的行為。

發生這兩種衝突後,父母按照下面的方法這麼做,既能保護孩子的安全感,又能教給他解決問題的辦法。

比如:孩子的玩具被搶走了 。「2、3」

(圖片來源網絡,侵刪)

第一步:給情緒一個名字

是開心,還是生氣?是憤怒,還是害怕?

引導孩子開口說出這種負面情緒。

「寶貝,你看起來有些不開心?」

第二步:還原場景

引導孩子描述事情經過。

「你可以告訴我為什麼嗎?」

第三:認可情緒

表示理解孩子。

「我明白了,如果小朋友跟你說的話,你是可以把玩具給他玩的,但是上來就搶你的玩具,你就比較生氣,對嗎?」

第四:引導解決辦法

明確自己的權利和界限。

「玩具是你的,你可以主動分享給別人,但是別人不能搶。」

第五:教孩子怎麼維權

如果小朋友再搶你的飛機,你就大聲告訴他:「不能搶,你要先問問我!」

可是如果明確拒絕後,別的小朋友還是硬搶甚至出現暴力行為,怎麼辦?

這題有解,美國兒科學會給出了進一步的專業的建議。

面對第3類攻擊性衝突:


1、大聲說不

教給孩子可以看著對方的眼睛,然後大聲喊:「你不能打我,打人是不對的!」

(圖片來源網絡,侵刪)

2、把對方的手拿開

3、尋找大人幫助

場面不可控的情況,讓孩子跑去找老師或跑到公共場合尋找路人。


4、回家一定要告訴爸媽


還有些娃,天生就有小狼的氣勢,
只要被欺負了,二話不說就掄著小拳頭,打回去!


狼寶寶的家長們也很頭疼。
孩子打回去,會不會就此形成了攻擊性人格呀?
或者,報復不成反被再次教訓怎麼辦?
別急,我先帶你看一個科學實驗。


家庭心理學家傑拉德 R. 帕特森和李察 A. 利特曼做了「兒童攻擊行為和行為強化」實驗,共調研了2583條兒童攻擊行為實驗的結果。結果顯示:

首先,不會打回去的孩子,一方面會助長了打人孩子的暴力行為,另一方面這些被打的孩子可能會因此害怕。

其次,孩子被打後選擇打回去,並且成功的情況下,他們便可能不敢再欺負這個孩子。

不過,如果形勢判斷失敗,沒能很好的自我保護,卻引發打人孩子更大力度的攻擊的話,那就要提前告訴孩子,要是自己解決不了,一定要告訴爸爸媽媽,爸爸媽媽一定幫你出頭。


因為安全感強的孩子,成為校園霸凌對象的概率也會很低。

1、反擊成功的孩子會變得暴力嗎?


不一定。如果反擊成功的孩子享受反擊中的快感,並因此經常打其他的孩子,那麼這個孩子可能會變得暴力;


但是如果孩子只是為了自我保護,那麼這些孩子不會因此變得暴力或者主動欺負其他孩子。

(圖片來源網絡,侵刪)


2、選擇不反擊而是尋求幫助的孩子,會變得依賴嗎?


當第三方的幫助可以及時制止打人行為,而且孩子委屈得到理解和伸張,那麼孩子的性格是不會受到影響,當然如果制止有效,孩子不會依賴第三方的權威,比如依賴父母或者老師。


孩子會不會養成依賴的習慣,很大程度上取決於第三方制止是否有效。

3、選擇不反擊而是尋求幫助的孩子,會變得懦弱嗎?

不反擊≠懦弱。懦弱形成的原因必然是多次不反擊且每次都會遭到被打,那如果孩子不反擊,但是第三方及時介入就會給孩子鼓勵和支持,這樣並不會影響孩子的性格。


同依賴的養成,懦弱也是取決於第三方的支持和大人及時制止行為。

總而言之,到底要不要打回去,不用立馬下決定。

父母要做的第一件事是安撫孩子的情緒,並給孩子足夠的安全感。


其次了解事情的經過,根據衝突的性質和嚴重程度,教孩子言語表達維權行為,教孩子言語表達維權行為,接納並尊重孩子的決定。

文章來源公眾號:赫石小超人

參考文獻:

1.馮超. 孩子被打了,需要還擊嗎[J]. 教育家, 2019(43).

2.陳露. 當孩子被打後[J]. 健康, 2015, 000(004):44-45.

3.李茜. 孩子被欺負了,德國家長這麼做更有效[J]. 中華家教, 2018, 000(008):6-4. Patterson, G. R., Littman, R. A., & Bricker, W. (1967). Assertive Behavior in Children: A Step toward a Theory of Aggression. Monographs of the Society for Research in Child Development, 32(5), iii. doi:10.2307/1165737

相關焦點

  • 孩子被打,要打回去嗎?
    大部分對自己的孩子要求「被打了就要打回去」的人,多半是理想地認為只要孩子想打回去,就一定能打回去的。但現實往往會、要複雜得多,排除第一部分朋友之間的打打鬧鬧之外,真正動不動就動手打人的,多半也不會因為對方還擊就善罷甘休。孩子們並不懂得去判斷自己所處的位置,一味的教孩子挨打了就要打回去,就沒想過,孩子一定就能打得回去麼?
  • 「同學打你,你就要反擊」,父母教孩子「打回去」真的有用嗎?
    文/晚會兒育兒經(本文原創,版權歸作者所有)小時候常常聽父母說「如果同學打你,你就打他,知道嗎?」,這是很多父母教育孩子不受欺負的一種方法,但是小孩子一起玩耍,難免會有打架的時候,可是父母這樣教孩子打回去,真的有用嗎?孩子這樣做下次就不會被欺負嗎?
  • 當孩子面對愛動手打人的小夥伴,家長要教孩子打回去嗎?
    小孩之間的玩耍,有時避免不了會出現打架的現象,那被打的小孩到底應不應該打回去呢?有些家長會覺得,孩子之間打打鬧鬧很正常,沒必要較真,打鬧過後也是很快就好了。有些家長也會覺得,如果孩子被別的孩子打了卻不還手是被別人欺負了,會擔心自己的孩子性格變得懦弱。甚至有些家長都會儘量避免孩子之間打鬧,孩子還沒開始打鬧就把自己的孩子趕緊帶走。家長怎麼樣的做法好像都對,所以「孩子被打了,家長到底要不要教他還手呢?」
  • 孩子被欺負,要不要教他打回去?
    無論什麼時間,有關孩子的新聞一出現,尤其是孩子之間出現欺凌事件,都會引起無數家長朋友們的擔憂。  01 孩子被欺負,要不要讓孩子打回去?  這件事情發生以後,幼兒園聲稱會配合家長溝通協調,但這樣的溝通就能抵消孩子的傷害嗎,就能保證孩子心裡不會留下陰影嗎?  對此,睿睿父親直接帶著孩子找到欺負人的孩子,並告訴睿睿:「爸爸在這裡,你敢不敢打回去?」
  • 孩子被打了,一定要「打回去」嗎?有一種情況不適用「打回去」
    兒子大班開學時,班主任和生活老師都換了。三年幼兒園幾乎一年一換新老師。想著原本孩子大了,他性格也好,和同學之間也熟悉,應該沒什麼問題,但是開學近兩個月,接連受傷。一開始是腿上擦掉皮,磕破褲子,回家給消消毒,基本無大礙。想著孩子在幼兒園磕磕碰碰難免,畢竟一個老師要看多個孩子,偶爾沒看到也能理解,所以不會因為這樣的事情找老師。
  • 孩子被打要打回去嗎?如何讓孩子具備自我保護的力量,不被欺負
    今天帶孩子出去玩,同行的哈尼被一個比他大的小朋友打了,被打後哈尼站在那一動不動,低頭委屈的模樣,惹惱了哈尼媽媽,大聲的喊著「哈尼,你也打他」,哈尼沒有動作後,哈尼媽媽著急的拉過哈尼的手,往那個小朋友身上招呼,還一邊說著:誰要敢打你,你就這樣打回去,知道了嗎?
  • 孩子被打後,打回去,真的是最好的選擇嗎?
    後來她看了一個育兒專家的講座,說一定要教會孩子「打回去」,於是就給孩子灌輸這種理念,想著這下不會再被人欺負了吧?結果,隔三差五被老師「請家長」,說她兒子在幼兒園又打小朋友了。問起來,孩子的理由也各種哭笑不得,比如誰誰不理他了,誰誰拿他玩具了,誰誰拉他胳膊了……即便是不小心碰到了他,也會成為「打回去」的理由。
  • 孩子被同學「打了」要怎麼教育?別慫!心理專家建議直接打回去
    「小朋友再欺負你,你就打回去,這不是打人,而是自我保護。很多父母都教育孩子「打人不對」,導致很多孩子在面對欺凌時,往往不懂得還手,造成了一味地忍讓,縱容了真正的「惡」。,教育孩子寬容大度的時候,也別忘了教孩子受到侵犯的時候,要勇敢地反擊。
  • 孩子被打要不要打回去,你的回答可能影響孩子一生
    所以不少網友心疼秦昊,紛紛留言說:站起來,打回去,跟他拼了。確實要打回去,被人欺負了,長大會他會有陰影的。認為不反擊,孩子就容易受傷害,教育孩子打回去才能避免下一次受欺負。然而,打回去真的有用嗎?1、 以暴制暴等於濫用私刑《奇葩說》有一期的辯題是:孩子被打應該打回去還是告老師?現場觀眾一邊倒。77:23都認為應該打回去,嘉賓廖凡和金星也贊同人不犯我,我不犯人。
  • 「孩子在幼兒園被打了,我就要教他打回去!」
    「你剛剛打了他,他哭得好傷心,你去說對不起,跟他拉拉手好嗎?」寶寶被打,要教他還手嗎?這不是簡單的「要或者不要」可以斷言的事情。但如果寶寶在被其他的寶寶先發制人,一直挨打,甚至開始慫了呢,要不要打回去?
  • 孩子在幼兒園被小朋友打,全家人嫌我太淡定,到底要不要打回去?
    01如果孩子在幼兒園被其他孩子打了,怎麼辦?為這個事,全家人進行了激烈的討論。事情的起源是因為彤寶說她被別的小朋友打了一下。大概經過是這樣的:小朋友打了她肩膀一下,她哭了,然後去告訴了老師。從個體來看,按彤寶個性打回去的時候比較少。從整體環境來看,他們班的老師對小朋友之間的打打鬧鬧處理得比較好。從我個人的看法來說,孩子之間推搡、打鬧是避免不了的,而且他們打得歡,和好的也快,一般情況沒必要大動幹戈。
  • 剛開學就頻發校園欺凌:在教孩子打回去之前,先教孩子不被欺負。
    這其實一直都是比較有爭議的話題,有的家長主張不打回去,因為打人不好;也有家長認為就是要打回去,孩子絕對不能吃虧。到底孩子被欺負了應該怎麼辦才好呢?前幾天,疫情之後的開學,一位媽媽說自己剛剛讀小學的兒子怎麼說都不想去上學。問他為什麼,就是不說。後來問老師,老師也不清楚。結果還是他同學悄悄說出了真相:原來兒子被隔壁班上的幾個孩子欺負了。
  • 孩子被打,應當打回去嗎?實際上比打回去更關鍵的是智慧打回去
    孩子被打,應當打回去嗎? 每一個孩子全是爸爸媽媽手掌心的寶,日常生活大家常常會碰到孩子的打架事件,當孩子被打了,應當打回去嗎?爸爸媽媽恰當的處理方法,將危害孩子一生。因此 爸爸媽媽一定要教孩子恰當的「還擊」。大家先討論一下一般的爸爸媽媽常見的幾類處理方法,你認可嗎?第一種,教孩子一味的謙讓。
  • 孩子被欺負時,到底要不要教孩子打回去,李玫瑾教授這樣說
    孩子被欺負時,到底要不要教孩子打回去,李玫瑾教授這樣說孩子是上天派來的天使,當這些小天使受到傷害時,是所有父母最不願面對的事。近期,孩子被欺凌事件的持續曝光,更是不斷地提醒父母,壞人真的存在,應對的方式刻不容緩。面對孩子被欺負,李玫瑾教授說:先要教孩子保護好自己。
  • 孩子被欺負?比教他打回去,更有效的是這麼做
    1.被人打了當然要教他打回去呀,性格是從小養成的,小時候懦弱長大怎麼能剛得起來?,暴力不是解決事情的唯一方法,還是要教孩子溫和地處理。,讓他在受到欺負時動手打回去其實有點難度。,不過相較於讓孩子打回去,讓孩子知道自己是有權利、有能力反抗別人的攻擊顯得更為重要。
  • 孩子被打了,要教他打回去嗎?心理學家這樣說……
    「我不知道具體的事情是怎麼發生的,回到家他抱著我哭的時候,我安撫他:你不要去打別人,別人打你的話,你就先打回去再說,不要被別人輕易欺負你。沒想到兒子竟然對我大吼大叫,是我做錯了嗎?」相信很多家長都會遇到這樣的情況,也會產生同樣的疑惑:作為媽媽,我該如何引導我家孩子處理和別人打架的問題,或者被別人打?
  • 面對校園暴力,我告訴孩子:打回去!
    上一年級開始就回來跟我告狀有孩子欺負他,當時考慮都是孩子,產生小摩擦很正常。我告訴他:自己的問題,自己解決,你是男孩,家長能照顧你一輩子嗎?要和同學和睦相處。有一次放學很長時間孩子還在值日,我到教室找他。同學告訴我,有個男生扇了大寶一個耳光。我問孩子為什麼不告訴我,他說:「你讓我自己的問題自己解決,所以我沒說。」
  • 孩子被打,應該打回去嗎?比打回去更重要的是「還擊的智慧」
    每個孩子都是父母手心的寶,生活中我們經常會遇到孩子的打架事件,當孩子被打了,應該打回去嗎?父母正確的處理方式,將影響孩子一生。所以父母一定要教孩子正確的「還擊」。我們先來看看一般的父母常用的幾種處理方式,你認同嗎?第一種,教孩子一味的忍讓。
  • 小朋友被欺負了,該不該打回去?
    今天無意中看到一篇帖子,說自己一歲半的女兒經常被堂哥家的兒子欺負,求助網友遇到這種問題該如何引導孩子?記得2015年有一期奇葩說,當時的題目就是《小朋友被欺負了,是打回去還是告老師》,100位嘉賓中有77位選擇打回去,看來,作為一個家長,誰都希望自家的寶貝不能受到任何的欺負。那今天咱就說說如果你家小朋友被欺負了,你該怎麼教育他,真的讓他打回去嗎?
  • 孩子被打要不要打回去?我有一個穩贏的辦法
    挨打了要教孩子打回去,這句話是我們這一代父母普遍認可的教養方式。前兩天我在微博上發起了一次投票,認為應該「打回去」的家長就呈現了壓倒性的優勢。▼ 我不能說這些想法是錯誤的,但這裡面有個坑,就是不一定每個孩子都能學會「打回去」。@S,就比如你的女兒,她才 2 歲多,對肢體衝突沒有認識。別人掐她的臉,讓她感到害怕和痛苦,這時急於要求她打回去,只會讓她更恐懼。而現實中,很多孩子天性就是溫順和善,你教他打回去他也學不會。我們後臺的媽媽留言裡,有非常多這樣的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