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被打後,打回去,真的是最好的選擇嗎?

2020-09-16 伊頓家長大學

關於孩子被打這件事,我們作為父母不外乎有三大類態度:

1、替娃報仇型:「什麼?誰幹的?那個XXX是吧?走,爸爸替你收拾他去!」

2、恨鐵不成鋼型:「你咋不還手呢?媽媽不是教過你……」

3、眼不見為淨型:「那咱以後不跟她玩了,有什麼了不起的。」


看到自己的孩子被人欺負了、受委屈了,沒有一個家長是不心痛的。但到底要不要打回去,每個專家都有自己的一套說法,也不知道聽誰的。


換句話說,打回去這件事就相當於家長讀了一篇「爽文」,覺得真解氣、太爽了!

但是真正運用到現實中呢?



我教兒子被欺負就打回去,反而被全班孤立


之前聽過一個媽媽的遭遇,兒子從小就比同齡人個頭大,但是入園時只有挨揍的份,回家就哭。

後來她看了一個育兒專家的講座,說一定要教會孩子「打回去」,於是就給孩子灌輸這種理念,想著這下不會再被人欺負了吧?


結果,隔三差五被老師「請家長」,說她兒子在幼兒園又打小朋友了。

問起來,孩子的理由也各種哭笑不得,比如誰誰不理他了,誰誰拿他玩具了,誰誰拉他胳膊了……即便是不小心碰到了他,也會成為「打回去」的理由。


加上兒子本來就比同齡人高大,更給人一種以大欺小的感覺,到最後,整個班的小朋友都怕他,活動時也不願意和他搭組,家長們背地裡也總是說他「欺負人」。

看,本來是擔心孩子被人欺負,結果卻變成了欺負人的那個,和娃講道理還很心累:不是你讓我打回去的嗎?



打回去,講道理很簡單,做起來很難


關於孩子被打這件事,很多家長抱著打破砂鍋問到底的精神,必須要一個答案:打回去,還是不打?

其實,答案根本沒有那麼簡單。


舉個例子吧,現在很多家庭都要了二胎,如果哥哥\姐姐,打了弟弟\妹妹,是否要打回去?

相信絕大部分家長都不可能鼓勵讓自己的兩個孩子「以暴制暴」吧?



也有一些情況,是較小的孩子欺負較大的孩子,這種情況如果也「打回去」的話,會被其他人認為是佔據生理優勢而欺負弱小,本來你孩子有理,還手也講不清了,這樣未必是一種好的選擇。


還有一種情況,非常普遍,就是那些天生氣質類型偏內向敏感的孩子,他們被打後第一反應很可能是不知所措、哇哇大哭。

這個時候,孩子最缺乏的是安全感以及情緒上的安撫。

如果,家長只一味說:「你打回去啊!別人打你,你怎麼不知道還手……」這類話,孩子反而會更傷心,因為這會讓TA以為自己才是做錯的一方,都是因為自己沒有還手,才會讓別人欺負自己。



再比如,對方是比孩子大很多的孩子,甚至是不懷好意的成年人。這種情況下,難道家長還要一味讓孩子「打回去」嗎?這無疑把孩子推向更加危險的境地。


生活不是教科書,不是有固定的公式可循,單純教孩子一套應對方式,反而可能剝奪孩子本身的能力發展,導致他們在很多情況下無法進行正確判斷,還可能進一步危害到自己的人身安全。


勇氣,才是孩子最需要的


能夠理解這麼多家長希望孩子第一時間「打回去」,因為在我們的傳統認知裡,被打而沒有還手是一種窩囊、吃虧的表現。

但是,我們沒有考慮到孩子面對實際情況時是什麼感受。

尤其幼兒園階段的孩子表現非常明顯:很多孩子面對和自己同齡或偏大的孩子威脅時,容易犯怵,這是一種本能的自我保護意識在起作用;而面對比自己弱小的孩子時,又會比較強勢、霸道。


孩子們或多或少都有趨利避害的意識,面對霸凌時,他們也會本能去保護自己、甚至還手。至於一些孩子被打後愣住不敢還手,可能有以下原因:

1、擔心還手會被大人罵

2、覺得自己打不過對方

3、不知道如何做


因此,「打回去」只是一種手段,家長真正應該教會孩子的是面對霸凌時應該具備的勇氣:

1、告訴孩子什麼事情是對的,什麼事情是錯的,當對方做出霸凌行為時,孩子能夠分辨對錯,這樣才有底氣、有勇氣去大聲制止對方對自己的侵害。


2、第一時間保護自己。當孩子受到傷害或可能受到傷害時,第一時間是遠離侵害行為,保護自己的安全。「打回去」只是一種自我保護手段,但並非在任何情況下都是最好的選擇,尤其當孩子面對比自己強悍很多的對手時,打回去可能引來的是加倍的報復。


3、永遠不要給孩子貼「懦弱」的標籤。成年人一味教孩子打回去,並非全是站在孩子角度想問題,很大程度上是不想自家孩子「吃虧」。但如果自衛行為融入了「吃虧」的衡量因素,就容易偏離原本的目的。


勇氣,一定是需要智慧的,不是靠蠻力就可以顯得自己比較勇敢。我們成年人總說,不要和「垃圾人」纏鬥,最終受害的是自己。那怎麼換到孩子身上,就一定要孩子去和對方拼武力呢?


父母是孩子最強大的後盾


父母的引導,對於孩子的言行會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


有些父母,看到孩子被打得青一塊紫一塊,雖然心裡也心疼,但第一時間表現出來的是苛責孩子太窩囊沒有還手,這會導致孩子越來越不敢把自己的事情告訴父母,從而不斷挫傷孩子的自信心樹立。


也有些父母,自己很容易情緒失控,當孩子們發生一些小摩擦的時候,就會衝對方發脾氣,把事情無限擴大。殊不知,自己孩子看在眼裡也是害怕的,而且會認為自己是一切的始作俑者,是自己導致父母去跟人家打架的。


雙方父母互毆被刑拘


當然,並不是讓孩子們做「縮頭烏龜」,而是要教會孩子處理衝突的方法,有很多方法比「打回去」更加實用,比如:


1、大聲呼救,甚至大聲哭都是一種有效方法(可以引起周圍人的注意,並不是我們傳統認知上的窩囊表現)

2、尋求成年人的幫助,比如在幼兒園、學校時可以找老;家庭出遊找爸爸媽媽或爺爺奶奶。

3、大聲告訴對方,這樣做是不對的,自己不喜歡這樣。


總而言之,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有時孩子比我們更能分清什麼是鬧著玩、什麼是惡意行為,如果我們只一味要求孩子「打回去」,反而是扼殺了孩子處理矛盾的能力發展。


事後,家長也應該用平和的心態去和孩子聊聊這件事,包括孩子是什麼想法,什麼感受。彼此間進行交流,才能了解孩子的真實想法,並且幫助孩子意識到正確和錯誤。

還可以找一些處理衝突主題的繪本,幫助孩子理解遇到類似事情該怎麼辦。

這樣的話,孩子今後遇到類似事情,就會有很清晰的意識判斷是非,用有底氣的語言去制止別人對自己的行為。



寫在最後


即便說了這麼多,可能還是有很多家長對「打回去」有著深深的執念。

這裡只是想說,並不是反對「打回去」,而是希望我們為人父母,能教會孩子更多處理矛盾衝突的方法,用最恰當的方式來保護自己,而不是一切問題都用暴力解決,不然孩子學會的也只有暴力。

相關焦點

  • 孩子被打,應當打回去嗎?實際上比打回去更關鍵的是智慧打回去
    孩子被打,應當打回去嗎? 每一個孩子全是爸爸媽媽手掌心的寶,日常生活大家常常會碰到孩子的打架事件,當孩子被打了,應當打回去嗎?一些父母確定自身的孩子被打後,隨後大發雷霆,立即對打架的孩子拳腳相加。那樣的做法是十分不可取的,一個成人對一個孩子暴打,這會讓彼此孩子都造成心理創傷。第三種,一定要打回去。如今許多 那樣的父母,孩子被打了,馬上就需要帶著孩子打回去。這種父母實際上是較為不理智欠缺思索的,徹底沒有考慮到不良影響的。
  • 孩子被打後,為什麼不贊成讓孩子打回去
    就是別人打了你,你一定要打回去。大部分人認為只有這樣,自己的孩子才不會被欺負。但是當你的孩子被打後,「打回去」真的是最好的選擇嗎?下面我們來分析為什麼讓孩子「打回去」不好。一、讓孩子打回去,潛臺詞是責怪孩子無能。
  • 孩子被打,要打回去嗎?
    如果對方孩子並沒有用武力來達到目的並樂在其中的主觀故意,我們的孩子也並沒有在被打後產生委屈、恐懼、憤怒的情緒,那我們完全沒有必要主動去引導孩子,讓他們覺得自己「被欺負」了。不能因為總害怕自家孩子吃虧,就不惜扼殺孩子們單純的友誼和快樂。如果上面的理由你們覺得過於教條,那暖媽再說點更接地氣的。先問大家一個問題,「如果有人打你,你怎麼辦?」
  • 孩子被打,應該打回去嗎?比打回去更重要的是「還擊的智慧」
    每個孩子都是父母手心的寶,生活中我們經常會遇到孩子的打架事件,當孩子被打了,應該打回去嗎?父母正確的處理方式,將影響孩子一生。所以父母一定要教孩子正確的「還擊」。我們先來看看一般的父母常用的幾種處理方式,你認同嗎?第一種,教孩子一味的忍讓。
  • 「同學打你,你就要反擊」,父母教孩子「打回去」真的有用嗎?
    文/晚會兒育兒經(本文原創,版權歸作者所有)小時候常常聽父母說「如果同學打你,你就打他,知道嗎?」,這是很多父母教育孩子不受欺負的一種方法,但是小孩子一起玩耍,難免會有打架的時候,可是父母這樣教孩子打回去,真的有用嗎?孩子這樣做下次就不會被欺負嗎?
  • 孩子被打了,應該讓孩子打回去嗎?想明這3個問題,你就有答案了
    孩子被打了,應該讓他打回去嗎昨天晚上我親戚群裡可「熱鬧」了,起因是表姐家的壯壯在玩兒時被小朋友打了,在一旁的表姐要壯壯打回去,而壯壯奶奶則覺得以暴制暴不好,不主張壯壯打回去。這不,表姐就把壯壯被打的事情分享到了親戚群中,讓大家來「評評理」。
  • 孩子被打要打回去嗎?如何讓孩子具備自我保護的力量,不被欺負
    今天帶孩子出去玩,同行的哈尼被一個比他大的小朋友打了,被打後哈尼站在那一動不動,低頭委屈的模樣,惹惱了哈尼媽媽,大聲的喊著「哈尼,你也打他」,哈尼沒有動作後,哈尼媽媽著急的拉過哈尼的手,往那個小朋友身上招呼,還一邊說著:誰要敢打你,你就這樣打回去,知道了嗎?
  • 孩子被打後,讓他「打回去」結局可能更慘,聰明的家長這樣教
    家長的用心良苦可以理解,但是,「被打了一定要打回去」,真的對自己的孩子好嗎?其實,針對孩子之間的打鬧問題,兒童學專家做過比對實驗,這個實驗的主題就是研究孩子之間的打鬧,並給出相應的結論。打不還手,沒有任何作為的孩子這種被打卻不懂還手,不敢有任何舉措的孩子佔了八成。也就是說這一類孩子在遭遇被欺負的事件時,只會自我消化,不會打回去或者求助老師。結局:這種被打後選擇自我消化的孩子,下一次還會遭遇被欺負,甚至是同一個孩子的欺負。
  • 被親生孩子打了,既不要忍著,也千萬不要打回去,最好這樣做
    被自家孩子打了自家孩子沒事就打我,玩兒的時候打著玩兒,惱怒的時候打著出氣,告訴他說不要打媽媽,很疼,結果孩子像是聽不懂一樣,過會兒了還動手打。轉手給他打回去,他就哇哇大哭,像是我故意欺負他一樣,真不知道該怎麼辦了,難道被自家熊孩子打,就活該只能忍著嗎?
  • 孩子被欺負了怎麼辦?要打回去嗎?樹袋寶寶來告訴
    畢竟這回返園,每個孩子都在家「獨霸」或被全家「呵護」了長達小半年的時間,孩子能適應嗎?會不會社交能力退化?萬一被欺負被打了,該怎麼辦?孩子在學校被打了怎麼辦?很多父母會說:「當然是打回去啊!」但是,你讓一個被打了的孩子打回去,他能打的贏嗎?比起打回去,更好地應該是教會孩子:如何有效的面對被打這件事,並且預防自己以後被打。 我會這樣跟孩子說: 1、你可以大聲地用語言震懾對方,比如:你再推我,我就要生氣了!
  • 剛開學就被小朋友打了!面對滅霸,要教孩子打回去嗎?
    所以呢,如果是無意義衝突和爭搶性衝突是不建議教孩子打回去,因為這兩種衝突是非敵意的,而且只要引導到位,會慢慢減少這兩種衝突性的行為。 發生這兩種衝突後,父母按照下面的方法這麼做,既能保護孩子的安全感,又能教給他解決問題的辦法。 比如:孩子的玩具被搶走了 。
  • 孩子被打怎麼辦?打回去?告老師?這樣做,才是真正給孩子底氣
    那天是我第一次對女兒說:如果下次小A再打你,你就直接打回去!從小被教育打人是不對的她,很明顯愣了一下,但很快就充滿驚喜地問我:媽媽,我真的可以打回去嗎?直到得到肯定的回答。孩子被打了,到底要不要教她打回去?必須打回去,不然要她做個受氣包嗎?@可可:要教會孩子不能欺負別人,但如果被人打了,必須要打回去,閨女是我的心頭肉,誰打都不行!
  • 孩子被打後,讓他「打回去」結局會更慘!聰明家長會這樣做
    比如:告訴孩子被打了一定要告訴老師;還有就是被打了,一定要打回去。家長的用心良苦可以理解,但是,「被打了一定要打回去」,真的對自己的孩子好嗎?其實,針對孩子之間的打鬧問題,兒童學專家做過比對實驗,這個實驗的主題就是研究孩子之間的打鬧,並給出相應的結論。
  • 孩子被打了?打回去啊
    一位寶媽留言問:「如果我的孩子被打了,我該怎麼做?」很多人可能會說:「忍忍就過去了,千萬別還手!」可是,忍讓會換來「施暴者」的心疼和停手?會解決問題嗎?孩子被打了?打回去啊!李玫瑾教授參加中央電視臺《開講啦》節目時,有觀眾提問說:「如果你的孩子,有一天跑過來跟你說『我同學欺負我,他們打我』;你會不會跟他說『打回去孩子,我支持你』呢?」
  • 孩子被打要不要打回去,你的回答可能影響孩子一生
    認為不反擊,孩子就容易受傷害,教育孩子打回去才能避免下一次受欺負。然而,打回去真的有用嗎?1、 以暴制暴等於濫用私刑《奇葩說》有一期的辯題是:孩子被打應該打回去還是告老師?現場觀眾一邊倒。77:23都認為應該打回去,嘉賓廖凡和金星也贊同人不犯我,我不犯人。
  • 孩子被同學打了,父母是否要教孩子打回去?
    孩子挨同學打了,是該還手打回去呢,還是不打呢?這個問題困擾了很多為人父母,我也是如此,我也曾經從書本裡尋找答案,但都是十分片面,且不合我意,我在育兒的過程中,通過親身體會終於有了一個合乎實際的辦法,現在分享給大家。
  • 孩子被打了,比起「打回去」更重要的是這些
    「孩子在幼兒園被別的小朋友打了,該不該教他打回去?」支持孩子「打回去」的媽媽,理據充分:並不是在意孩子一時吃虧,而是要讓孩子有捍衛自己權利的意識。否則孩子會在日後面對爭端時,都習慣退讓,更容易被欺負。而不支持孩子「還手」,更傾向於讓孩子跑開、報告老師的媽媽也有道理:當我們告訴孩子「打人不對」的時候,要如何同時告訴他「可以打回去」呢?這不是「以暴制暴」嗎?
  • 孩子被打了,要教他打回去嗎?心理學家這樣說……
    「我不知道具體的事情是怎麼發生的,回到家他抱著我哭的時候,我安撫他:你不要去打別人,別人打你的話,你就先打回去再說,不要被別人輕易欺負你。沒想到兒子竟然對我大吼大叫,是我做錯了嗎?」相信很多家長都會遇到這樣的情況,也會產生同樣的疑惑:作為媽媽,我該如何引導我家孩子處理和別人打架的問題,或者被別人打?
  • 孩子被打 該不該打回去?
    自己的孩子被別的小朋友打了,該不該打回去?這個應該是現在媽媽們很頭疼的一個問題。自從孩子上了幼兒園,這樣的事情出現的頻率越來越多。鼓勵打回去吧,好像助長了孩子打人的錯誤行為;不打回去吧,又怕孩子軟弱總被別人欺負。我們家長們該怎麼做才合適?
  • 孩子被打了怎麼辦?不是一句「打回去」那麼簡單
    孩子在學校被打了怎麼辦?很多父母會說:「當然是打回去啊!」但是,你讓一個被打了的孩子打回去,他能打的贏嗎?比起打回去,更好地應該是教會孩子:如何有效的面對被打這件事,並且預防自己以後被打。  2、如果對方還是動手,你可以適當地還擊;  3、記住打不過就跑,保護自己最重要。  最後一點,不論被打得疼不疼,都要及時地告訴父母或者是老師。他們永遠是你最強有力的後盾。  當然,關於打人的問題,其實實沒有「標準答案」,因為每個孩子的性情不同,每次發生衝突的原因和場景不同,所以沒有四海八荒通用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