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被打後,讓他「打回去」結局可能更慘,聰明的家長這樣教

2020-12-19 全能辣媽plus

文|全文共2013字,閱讀時間約4分鐘

很多幼兒園的報名工作正在進行中,而報上名的寶媽,相信在七月和八月這兩個月份並不會輕鬆。面對著首次上幼兒園的孩子,大多數寶媽會在這兩個月極度焦慮和不安

很多寶媽對孩子幼兒園的生活會有隱隱地擔憂,不只是孩子會在剛進入幼兒園時哭鬧沒有安全感,寶媽也會因突然離開孩子而不知所措不適應。

有的寶媽還有另一個擔憂,就是幼兒園一個班大約有40多個孩子,但僅僅有3個老師,這就從側面說明了老師無法一對一地顧及到孩子。然而,孩子之間一定會有打鬧爭玩具的時候,這時一些孩子可能會被欺負

為了不讓孩子在進入幼兒園被打吃虧,大部分的寶媽在暑假這個空檔,會對自己的孩子進行速成教育。比如:

告訴孩子被打了一定要告訴老師;還有就是被打了,一定要打回去。

家長的用心良苦可以理解,但是,「被打了一定要打回去」,真的對自己的孩子好嗎?

其實,針對孩子之間的打鬧問題,兒童學專家做過比對實驗,這個實驗的主題就是研究孩子之間的打鬧,並給出相應的結論。

據實驗結果顯示,孩子因為性格和性情不一樣,在打鬧這件事情上就會出現不一樣的結局:

孩子性格不同,處理方式也不同

1. 打不還手,沒有任何作為的孩子

這種被打卻不懂還手,不敢有任何舉措的孩子佔了八成。也就是說這一類孩子在遭遇被欺負的事件時,只會自我消化,不會打回去或者求助老師。

結局:這種被打後選擇自我消化的孩子,下一次還會遭遇被欺負,甚至是同一個孩子的欺負。孩子本性裡是會帶有一定欺軟怕硬的色彩,被打的孩子只要不採取行動,還會一而再再而三的被欺負。

2. 被打選擇還手

被打選擇還手的孩子大約佔了一成,這些孩子在遭遇欺負的時候,選擇以暴制暴,一定程度上讓施暴的孩子不敢再次動手,緩解了自己再次遭遇欺負的可能。

然而,這種情境下還有一種可能就是被打的孩子選擇還手,被欺負的孩子再一次被打倒了。這種情況下,遭遇欺負的孩子會被對方瘋狂的再次回擊。

結局:被欺負選擇還手,孩子若是不能認清現實,沒有十足的把握,往往會被打的更加嚴重

3. 告訴老師或者爸爸媽媽

這一類被打會尋求外在幫助的孩子也佔了一成,在告訴老師後,老師會介入,會告誡打人者,打人者大部分不會再打這個尋求幫助的孩子,而會轉移目標。

結局:在幼兒園被打,最好的方式就是第一時間告訴老師,尋求老師的幫助。

若是老師不作為,家長一定要教會孩子回家傾訴,以便了解情況和老師及時溝通或者做出進一步的解決方案。

看了兒童專家的實驗和結論,家長理應當清楚:孩子被打,教孩子打回去不一定是最正確的選擇。

為了孩子的安全,作為家長理應當教會孩子無論發生什麼都要尋求老師的幫助。在學校裡老師才是孩子的「守護神」,而不要害怕老師,要讓孩子明白這個道理。

孩子的「世界」,其實沒有太多紛爭

那麼,很多家長會有疑問,明明昨天孩子還說誰誰欺負她了,第二天回來又說和對方玩兒了什麼遊戲,孩子之間為何會相愛相殺呢?

孩子之間打打鬧鬧是稀鬆平常的事情,很多時候,我們會發現兩個孩子搶玩具搶得不可開交,大打出手。然而,幾分鐘之後,兩個人不在一起又會互相尋找對方,見到對方後會喜笑顏開,一起玩得不亦樂乎。

這種情況的發生是因為三歲以上的孩子是自我意識萌芽的高速發展時期,孩子在這個時期會非常護「短」喜歡佔東西。但是一旦這個勁頭過去了,孩子就會忘掉剛才發生的事情,繼續和朋友們玩。

孩子本善良,有的時候一些行為不是本意,家長要多包容,多引導孩子。

孩子被打了,家長該如何應對?

1. 給孩子擁抱,給足安全感

孩子被打後,會十分沒有安全感,往往心裡很委屈

這個時候,作為家長首先不要說教而是要給足孩子安全感,抱一抱孩子,讓孩子平靜下來,再去了解事情的經過,提出給孩子解決問題的意見。

2. 不介入孩子之間,孩子的矛盾孩子自己解決

切記,父母不要插手孩子之間的事情,給出意見後,嘗試讓孩子去自己解決,才能讓孩子真正的內心強大起來。

知道遇事怎麼處理,下一次處理事情的反應速度也會加快,避免成年以後遭遇暴力手足無措。

3. 教給孩子,做合群的孩子,自信

被欺負的孩子大都看起來非常頹廢,衣衫不整,或者自卑膽怯,若是孩子看起來自信陽光氣場強,也就不會輕易地被欺負。

另外在孩子沒有上幼兒園前就要讓孩子多接觸同齡人,多進行人際交往,做個合群的孩子有助於孩子在上幼兒園後不被孤立,不被欺負。

4. 告訴孩子發生任何事要求助老師

孩子上幼兒園後,作為家長要給孩子明確一件事情,那就是在學校期間老師代替媽媽來保護你,發生任何事情都可以求助老師,老師會幫助你。

如此,孩子就會養成慣性,在學校不管什麼事情都會尋求老師的幫助,也就會很少被欺負。

【辣媽語錄】:

幼兒園是孩子離開家進入的第一個大集體生活的地方,而沒有了媽媽的保護,寶寶會有一段時間的坐立不安。

這時媽媽不要過於心疼孩子,可以提前教給孩子遇到某些事情需要怎麼處理,孩子的適應能力其實很強的,相信孩子會處理好自己和同學之間的關係,也會非常快的茁壯成長。

本文編輯:小當媽

審稿主任:媽媽緣

(圖片源自網絡)

相關焦點

  • 孩子被打後,讓他「打回去」結局會更慘!聰明家長會這樣做
    家長的用心良苦可以理解,但是,「被打了一定要打回去」,真的對自己的孩子好嗎?其實,針對孩子之間的打鬧問題,兒童學專家做過比對實驗,這個實驗的主題就是研究孩子之間的打鬧,並給出相應的結論。打不還手,沒有任何作為的孩子這種被打卻不懂還手,不敢有任何舉措的孩子佔了八成。也就是說這一類孩子在遭遇被欺負的事件時,只會自我消化,不會打回去或者求助老師。
  • 孩子被打了,叫他「打回去」沒用,下場會更慘,聰明的媽媽這樣做
    孩子被打了,要不要教他打回去?在回答這個問題時,大家各說紛紜:部分家長認為要「打回去」,不然[被打了都不知道還手,只會越來越軟弱];也有部分家長認為[還手,只會讓孩子學會使用暴力解決問題]。看起來,大家說的都有道理,那麼,孩子被欺負了,到底要不要教他打回去呢?不妨先看看上世紀90年代著名的[攻擊-反擊]實驗吧。
  • 孩子被打了,教他打回去沒用,下場會更「慘」!聰明家長這麼教
    每一個孩子都是父母的心頭肉,恨不得時刻把孩子帶在自己身邊,關心保護他們。可是孩子終有一天會長大,插上翅膀離我們遠去,甚至當孩子上學後,他們就脫離了父母的庇護。在學校陪伴孩子的是老師和同學,然而他們並不會像父母一樣對自己的孩子百依百順,而且在孩子不聽話時,還有可能受到批評甚至打罵。
  • 孩子被打時,愚蠢的家長教孩子打回去,聰明的家長是這樣做的
    導讀:孩子被打時,愚蠢的家長教孩子打回去,聰明的家長是這樣做的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孩子被打時,愚蠢的家長教孩子打回去,聰明的家長是這樣做的!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14歲男孩被打,「打回去」反被打慘,多少家長誤解了打回去的含義
    如果你家孩子被別人打了你會怎麼做?「打回去」是很多父母經常會給孩子說的回答,每個孩子在家長心中都是寶,誰也不願意讓自己的孩子受欺負,家長們就認為打回去是一個簡單粗暴的處理方式,這樣對方就不會覺得自己是個好欺負的人,下次就不會打自己了,真的是這樣嗎?
  • 孩子被打,教他「打回去」沒用,下場會更慘,高情商的家長這樣做
    孩子被打,教他「打回去」沒用孩子之間很容易因為一些小事鬧矛盾,可能是爭搶同一件物品,可能僅僅因為對方吃東西而不願意分享,或者彼此不小心的磕碰拌嘴,最終演變為打架。,不敢再對孩子下手,但若輸了,孩子面臨的將是打人者更嚴重的報復,孩子的下場會更加悽慘。
  • 孩子被打時,愚蠢的家長教孩子還擊回去,聰明家長這樣做值得借鑑
    導讀:孩子被打時,愚蠢的家長教孩子還擊回去,聰明家長這樣做值得借鑑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孩子被打時,愚蠢的家長教孩子還擊回去,聰明家長這樣做值得借鑑!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孩子被打,應該打回去嗎?比打回去更重要的是「還擊的智慧」
    當孩子委屈滿滿的跟父母說,自己被其他孩子欺負時,很多父母會跟孩子說「下次你離他遠一點,打一下也沒傷到哪裡,沒關係的」等等這樣的話。當他們再次被欺負的時候就變得茫然無措了,只能聽父母的話,每次都躲避、忍讓。久而久之欺負人的孩子更猖狂,被欺負的孩子只會任其欺負。長期被欺負的孩子心理會產生很大的陰影,慢慢的不再相信朋友也不愛社交了,遇事也很膽怯,甚至缺乏自信心。
  • 孩子在學校被打,告訴他「打回去」還不夠,聰明家長應當用對方式
    當孩子被欺負時,家長該怎麼辦?僅僅讓孩子「打回去」就可以了嗎?孩子在校被欺負,家長光教「打回去」還不行順順媽從沒想到孩子被欺負,順順媽十分心疼,難道孩子被欺負了教他「打回去」真的是沒有用嗎?還好及時發現了,不然若順順長期被欺負,後果真不知道變得怎麼樣。
  • 若孩子被打了,教他「打回去」後果更嚴重,智慧父母這樣處理
    演變結果:一般都能讓打人孩子的攻擊行為得到收斂,他們或停止、或轉向他人。1、關於教孩子「還手」的問題看到自家孩子被欺負,不少家長的第一反應就是教孩子打回去,甚至還有媽媽抓著孩子的手教他打回去,連犯罪心理學專家李玫瑾也支持這種說法,還現身說法,舉了自家孫女揪別人耳朵反擊的例子。
  • 孩子被欺負?比教他打回去,更有效的是這麼做
    1.被人打了當然要教他打回去呀,性格是從小養成的,小時候懦弱長大怎麼能剛得起來?只有20%的孩子進行了反擊,他們有的反擊成功了、有的反擊失敗,也有向尋求老師和家長幫助的。結果發現,自己反擊成功的孩子,很少再被欺負;反擊失敗的孩子,之後還會被欺負,且更頻繁。而老師或家長的介入會讓攻擊者收斂自己的行為,或者轉移目標。
  • 「孩子在幼兒園被打了,我就要教他打回去!」
    這樣做是不對的,你打了他,他不開心,你打人也會更生氣,沒心情玩玩具了。」「但是你看,後來你們聽了媽媽的話,交換了玩具,你們兩個玩具都能玩!寶寶這樣很棒哦,不要動手,好好說大家都能開心玩啦!」教孩子打回去,打不贏心理壓力更大。
  • 孩子被打後,為什麼不贊成讓孩子打回去
    就是別人打了你,你一定要打回去。大部分人認為只有這樣,自己的孩子才不會被欺負。但是當你的孩子被打後,「打回去」真的是最好的選擇嗎?下面我們來分析為什麼讓孩子「打回去」不好。一、讓孩子打回去,潛臺詞是責怪孩子無能。
  • 孩子被打後,打回去,真的是最好的選擇嗎?
    後來她看了一個育兒專家的講座,說一定要教會孩子「打回去」,於是就給孩子灌輸這種理念,想著這下不會再被人欺負了吧?結果,隔三差五被老師「請家長」,說她兒子在幼兒園又打小朋友了。問起來,孩子的理由也各種哭笑不得,比如誰誰不理他了,誰誰拿他玩具了,誰誰拉他胳膊了……即便是不小心碰到了他,也會成為「打回去」的理由。
  • 孩子被欺負,要不要教他打回去?
    無論什麼時間,有關孩子的新聞一出現,尤其是孩子之間出現欺凌事件,都會引起無數家長朋友們的擔憂。  01 孩子被欺負,要不要讓孩子打回去?  這件事情發生以後,幼兒園聲稱會配合家長溝通協調,但這樣的溝通就能抵消孩子的傷害嗎,就能保證孩子心裡不會留下陰影嗎?  對此,睿睿父親直接帶著孩子找到欺負人的孩子,並告訴睿睿:「爸爸在這裡,你敢不敢打回去?」
  • 孩子在學校受欺負挨打了,該不該「打回去」?聰明的父母這樣教
    這真的令許多父母非常矛盾,既希望自己的孩子能「爭口氣」打回去,又不想孩子養成只會用武力奪得「勝利」的壞習慣。其實,聰明的父母會這樣教孩子>根據對方孩子的情況判斷:如果對方只是一時衝動,平時沒有打其他孩子的行為,自己的孩子也不是愛惹事的那種,我們就可以口頭警告對方,而且必須要讓他當面給我們孩子道歉,並保證下次不能再打人,有矛盾時冷靜地溝通。
  • 孩子被打了,要教他打回去嗎?心理學家這樣說……
    「我不知道具體的事情是怎麼發生的,回到家他抱著我哭的時候,我安撫他:你不要去打別人,別人打你的話,你就先打回去再說,不要被別人輕易欺負你。沒想到兒子竟然對我大吼大叫,是我做錯了嗎?」相信很多家長都會遇到這樣的情況,也會產生同樣的疑惑:作為媽媽,我該如何引導我家孩子處理和別人打架的問題,或者被別人打?
  • 孩子被打就要打回去?這可能對孩子二次傷害,還有更好的辦法
    不過我們也知道,孩子之間的衝突很常見,推推搡搡,咬人打人,社交上的排擠,都有。不過我們教孩子最多的就是:被打了你要打回去。我最初也是這樣教女兒的,但是後來發生的事情讓我對這個做法有了更多思考,光是教孩子打回去未必是對的,甚至很多時候是不對的。女兒幼兒園中班時被一個大點兒的男孩打過幾次。
  • 孩子被欺負教他打回去?這樣做效果更好
    ;60%的家長表示,如果自己孩子被欺負,他們會讓孩子「打回去」;25%的家長會告訴孩子打人是不對的,叫他們不要和對方玩了;而15%的家長表示不知該怎麼處理。當孩子受欺負時,家長內心時常矛盾衝突:好想憤怒還擊,又覺得反擊不對;好生氣又怕打不過;想文明溝通又發現總被不文明對待......那麼,家長到底該怎麼辦呢?1.了解其中的緣由其實,得知孩子受委屈的本能反應是讓孩子回擊。
  • 孩子被打,應當打回去嗎?實際上比打回去更關鍵的是智慧打回去
    當孩子恨意濃濃的跟爸爸媽媽說,自身被別的孩子欺壓時,許多 爸爸媽媽會跟孩子說「下一次你離他遠一點,打一下也沒傷到哪裡,沒事兒的」這些那樣的話。當她們再度被欺負的情況下就越來越不知所措了,只有聽爸爸媽媽的話,每一次都避開、謙讓。長此以往挑事的孩子更猖獗,被欺負的孩子總是任其欺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