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被打,應該打回去嗎?比打回去更重要的是「還擊的智慧」

2020-09-09 養兒育女這些事

每個孩子都是父母手心的寶,生活中我們經常會遇到孩子的打架事件,當孩子被打了,應該打回去嗎?父母正確的處理方式,將影響孩子一生。所以父母一定要教孩子正確的「還擊」。

我們先來看看一般的父母常用的幾種處理方式,你認同嗎?

第一種,教孩子一味的忍讓。當孩子委屈滿滿的跟父母說,自己被其他孩子欺負時,很多父母會跟孩子說「下次你離他遠一點,打一下也沒傷到哪裡,沒關係的」等等這樣的話。當他們再次被欺負的時候就變得茫然無措了,只能聽父母的話,每次都躲避、忍讓。久而久之欺負人的孩子更猖狂,被欺負的孩子只會任其欺負。長期被欺負的孩子心理會產生很大的陰影,慢慢的不再相信朋友也不愛社交了,遇事也很膽怯,甚至缺乏自信心。所以,家長在教孩子不惹事端做個乖孩子的同時,也要告訴他不能任由別人欺負。

第二種,家長代為出手。有些家長確認自己的孩子被打後,隨即怒髮衝冠,直接對打人的孩子拳腳相加。這樣的做法是非常不可取的,一個成年人對一個孩子大打出手,這會讓雙方孩子都產生心理陰影。

第三種,一定要打回去。現在很多這樣的家長,孩子被打了,立刻就要帶著孩子打回去。這些家長其實是比較衝動缺乏思考的,完全沒有考慮後果的。首先,孩子被打了幾下,可能是孩子們之間的小打小鬧,並沒有想像中那麼嚴重。孩子在你的幫助下打回去了,當時是揚眉吐氣出了一口氣,但是孩子會在潛意識裡形成了「不能被欺負」的烙印,也會影響孩子性格的形成。

其次,當孩子有了「不能被欺負」的意識後,下次在和別人產生矛盾的時候,他不會考慮對方的強弱問題,可能會主動出擊,或成為欺負別人的人,或會因為對方比他強大而再次被打。

我們都知道,打回去會覺得很爽,很解氣。但是也存在一些問題:

孩子弱小打不贏怎麼辦?生性溫和的孩子,不會還擊怎麼辦?會不會影響孩子的社交?等等一系列問題。

說到這裡,肯定很多人會說,忍讓也不行,打回去也不對,我們到底該怎麼辦?

其實,更重要的不是教孩子打回去,而是教給孩子擁有「還擊的智慧」。給家長了以下幾點建議:

1、評估孩子打贏的可能性

當孩子被打的時候,家長肯定是非常憤怒的,這時候我們應該先管理好自己的情緒。如果讓孩子打回去,首先想想:我的孩子能打贏嗎?孩子自己想打回去嗎?

這時候,家長們應該去了解事情的原委,然後請老師出面協助處理這個事件,或者和對方家長交涉。

2、評估孩子的性格

有些家長雖然很強勢,但是孩子卻是很溫和。這時候家長要求孩子打回去,孩子會無從下手。最後,孩子下次被打也不敢告訴家長。

每個孩子都不一樣,不反擊不等於懦弱,有的孩子果敢而英勇,有些孩子平和而友好。如果孩子的性格不屬於無事生非或者愛欺負人的,可以鼓勵孩子適當根據情況反擊;如果孩子平時也愛打人,那麼最好將解決辦法是交給老師或家長介入協調。

評估孩子的性格,接納孩子遵循本能。這也是父母做任何決定的基礎

3、教孩子正確的反擊

1)讓孩子懂得權利意識

當孩子被打,玩具被搶的時候。父母要讓孩子知道,玩具是你自己的的,你有權利決定是否給其他人玩。你的身體是你自己的,你有權利不讓他人觸摸或侵犯。

2)學會用語言恐嚇

當孩子被比自己強的孩子打時,教孩子使用嚴肅警告的言語,嗓門大一些,也是能達到震懾的效果的,尤其對那些年紀比較小的孩子,讓他們知道我是不好惹的。例如:

你在打我,我就要發火了。

你在推我,我就要告訴我老師了。

氣勢上不能讓對方覺得你好欺負,實在不行,尖叫大吼幾聲都是可以的。

3. 擇情還擊,逃跑也沒錯

如果語言威懾沒用,適時出手地反擊是可以被允許的,不過要打得過才行哦,最推薦的反擊的行為,就是——推。然後跑到安全的地方,保護自己才是最重要的。

4、求助老師或大人

當孩子被打時,孩子要學會求助老師,或者身邊的大人。孩子都有被欺負的時候,作為父母一定不要責罵孩子,我們應該多多理解和安撫孩子,要讓孩子知道父母是孩子堅強的後盾。

聰明的父母會教孩子不惹事,也會教孩子不怕事。

相關焦點

  • 孩子被打,應當打回去嗎?實際上比打回去更關鍵的是智慧打回去
    孩子被打,應當打回去嗎?實際上比打回去更關鍵的是「還擊的智慧」 每一個孩子全是爸爸媽媽手掌心的寶,日常生活大家常常會碰到孩子的打架事件,當孩子被打了,應當打回去嗎?大家都了解,打回去會感覺太爽了,很解恨。可是也存在一些難題:孩子柔弱打不贏該怎麼辦?天性柔和的孩子,不容易還擊該怎麼辦?是否會危害孩子的社交媒體?這些一系列難題。說到這兒,毫無疑問很多人要說,謙讓也不好,打回去都不對,大家究竟應該怎麼辦?
  • 孩子被打,應該還手打回去嗎?
    每個父母都不希望自己的孩子被欺負、也沒有任何一個父母希望自己的孩子變得冷血暴力。關於「孩子被打,應該教育孩子還手嗎?」這個話題,不同的觀點爭論一直眾說紛紜。認為不要打回去的觀點,一般有這樣的幾種理由:「不要打回去,打人不好孩子,應該告訴老師或者大人,讓大人來判斷和解決問題。」
  • 孩子被打,要打回去嗎?
    認為不要打回去的觀點,一般有這樣的幾種理由:「不要打回去,打人不是好孩子,應該告訴老師或者大人,讓大人來判斷和解決問題。」「寬容是傳統美德,應該多講道理而不是動手,何況小孩子之間的打鬧根本算不上真正的打架和欺負。」
  • 孩子被欺負?比教他打回去,更有效的是這麼做
    ,讓他在受到欺負時動手打回去其實有點難度。,相比還擊的力量,我們更要培養孩子還擊的智慧。作為家長,我們該做的是教會孩子有智慧地反擊,不是任人欺負也不是以暴制暴。、推你知道嗎?」,不過相較於讓孩子打回去,讓孩子知道自己是有權利、有能力反抗別人的攻擊顯得更為重要。
  • 孩子被打了,比起「打回去」更重要的是這些
    「孩子在幼兒園被別的小朋友打了,該不該教他打回去?」支持孩子「打回去」的媽媽,理據充分:並不是在意孩子一時吃虧,而是要讓孩子有捍衛自己權利的意識。否則孩子會在日後面對爭端時,都習慣退讓,更容易被欺負。而不支持孩子「還手」,更傾向於讓孩子跑開、報告老師的媽媽也有道理:當我們告訴孩子「打人不對」的時候,要如何同時告訴他「可以打回去」呢?這不是「以暴制暴」嗎?
  • 孩子被欺負,比打回去更重要的是......
    如果你孩子,在學校總被人欺負,你跟老師說,回來還是欺負,第二天跟老師跟家長說,還是欺負,難道只能轉學嗎?其實,這也是很多父母的困惑。孩子被欺負了,父母該怎麼辦?心理學家李玫瑾教授說:「肯定要打回去,孩子不能欺負別人,這是家教問題。防止孩子被欺負,也是父母要教會的問題。」
  • 娃被欺負了,你會教娃打回去嗎?
    打回去?但,打回去,真的是最明智的方法嗎?還擊失敗後,下一次還被欺負得更厲害。」也不意味著就讓孩子默默忍受,而是教給孩子擁有「還擊的智慧」。蔡康永在《奇葩說》裡說:「我們相信還擊是必要的,相比還擊的力量,我們更要培養孩子還擊的智慧。」
  • 孩子被打了怎麼辦?不是一句「打回去」那麼簡單
    孩子在學校被打了怎麼辦?很多父母會說:「當然是打回去啊!」但是,你讓一個被打了的孩子打回去,他能打的贏嗎?比起打回去,更好地應該是教會孩子:如何有效的面對被打這件事,並且預防自己以後被打。  2、如果對方還是動手,你可以適當地還擊;  3、記住打不過就跑,保護自己最重要。  最後一點,不論被打得疼不疼,都要及時地告訴父母或者是老師。他們永遠是你最強有力的後盾。  當然,關於打人的問題,其實實沒有「標準答案」,因為每個孩子的性情不同,每次發生衝突的原因和場景不同,所以沒有四海八荒通用的答案。
  • 孩子被打了,應該讓孩子打回去嗎?想明這3個問題,你就有答案了
    孩子被打了,應該讓他打回去嗎昨天晚上我親戚群裡可「熱鬧」了,起因是表姐家的壯壯在玩兒時被小朋友打了,在一旁的表姐要壯壯打回去,而壯壯奶奶則覺得以暴制暴不好,不主張壯壯打回去。這不,表姐就把壯壯被打的事情分享到了親戚群中,讓大家來「評評理」。
  • 孩子被同學打了,父母是否要教孩子打回去?
    孩子挨同學打了,是該還手打回去呢,還是不打呢?這個問題困擾了很多為人父母,我也是如此,我也曾經從書本裡尋找答案,但都是十分片面,且不合我意,我在育兒的過程中,通過親身體會終於有了一個合乎實際的辦法,現在分享給大家。
  • 一半的孩子被打後不會求助,務必告訴孩子:被打後可以「打」回去
    面對孩子被打的行為,家長的做法尤為關鍵,很多家長會告訴孩子,不管怎樣一定要打回去;還有的家長跟孩子說,打一下就打一下,別搭理他就完了。孩子被打了,家長到底應該怎麼做?遵循孩子的本能孩子受到欺負時,本能反應就是還擊,尤其是年齡較小的孩子。家長看到這種情況,不要不分青紅皂白數落一通,更不能一再強調「無論如何都不能打人」。跟孩子了解情況之後,告訴孩子我們不主動欺負人,但是在別人欺負自己時也絕不軟弱。
  • 孩子被欺負怎麼辦?超半數家長表示「打回去」
    因為自己平時下班時間晚,老公生意又很忙,所以每天都是小浩的爺爺去幼兒園接孩子放學。有一天,吳萍回家,看到小浩的脖子上有一道明顯的紅印子,問了半天,小浩才告訴媽媽,他在幼兒園跟其他小朋友爭搶滑梯,被打了。當時,小浩的爺爺高聲說道:「你應該打回去啊,你不還手,人家以後還要欺負你!」聽到這話,吳萍愣了一下。
  • 孩子被打要不要打回去,你的回答可能影響孩子一生
    認為不反擊,孩子就容易受傷害,教育孩子打回去才能避免下一次受欺負。然而,打回去真的有用嗎?1、 以暴制暴等於濫用私刑《奇葩說》有一期的辯題是:孩子被打應該打回去還是告老師?現場觀眾一邊倒。77:23都認為應該打回去,嘉賓廖凡和金星也贊同人不犯我,我不犯人。
  • 孩子在學校挨了打咋辦?李玫瑾:打回去啊
    ,你會不會讓TA打回去?」。「打回去」不是一種解決問題的方式,而是教育孩子是用自己的方式來解決。而且在幼兒園階段,孩子本身還比較小,即使「打回去」也不會特別極端。然後教孩子:「再遇到這樣的問題,你要用暴力還擊!」
  • 孩子在幼兒園被欺負?與其教他打回去,不如讓他有「還擊的智慧」
    但是其實在幼兒園,有些孩子就會受到校園欺凌。有數據表明,在幼兒園階段,受到排擠、被欺負的孩子比例高達40%。所以很多家長都會非常糾結一個問題,就是孩子在幼兒園被小朋友欺負,要不要告訴他打回去?或者是不還手,直接告訴老師?
  • 孩子被打 該不該打回去?
    自己的孩子被別的小朋友打了,該不該打回去?這個應該是現在媽媽們很頭疼的一個問題。自從孩子上了幼兒園,這樣的事情出現的頻率越來越多。鼓勵打回去吧,好像助長了孩子打人的錯誤行為;不打回去吧,又怕孩子軟弱總被別人欺負。我們家長們該怎麼做才合適?
  • 孩子被欺負不回手?家長該怎麼教育?比打回去更重要的是這5點
    後面兩人被分開後,還聽到爸爸在教育女兒:「別人打你,你就打回去,別這麼沒用。」……孩子被打後該不該教孩子打回去,總是可以聽到很多不同的聲音。有的家長會像上面的爸爸一樣,教孩子打回去。他們認為被欺負不還手,孩子會越來越懦弱,要讓對方知道自己不好欺負。
  • 孩子被打後,打回去,真的是最好的選擇嗎?
    加上兒子本來就比同齡人高大,更給人一種以大欺小的感覺,到最後,整個班的小朋友都怕他,活動時也不願意和他搭組,家長們背地裡也總是說他「欺負人」。看,本來是擔心孩子被人欺負,結果卻變成了欺負人的那個,和娃講道理還很心累:不是你讓我打回去的嗎?
  • 孩子被打了?打回去啊
    一位寶媽留言問:「如果我的孩子被打了,我該怎麼做?」很多人可能會說:「忍忍就過去了,千萬別還手!」可是,忍讓會換來「施暴者」的心疼和停手?會解決問題嗎?孩子被打了?打回去啊!李玫瑾教授參加中央電視臺《開講啦》節目時,有觀眾提問說:「如果你的孩子,有一天跑過來跟你說『我同學欺負我,他們打我』;你會不會跟他說『打回去孩子,我支持你』呢?」
  • 孩子在幼兒園被小朋友打,該不該打回去?
    孩子上幼兒園時總被其他的孩子欺負,這對家長們來說是最苦惱的事情了。是應該教孩子打回去,還是應該讓孩子忍讓呢?好像哪一種處理方式都不是最理想的。媽媽網網友Karine521就有這個煩惱,她在論壇發帖詢問大家, 孩子在幼兒園總被打,是教他打回去,還是教他以德報怨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