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教育〡創造科學學習個案:水的形態教案實施情況總結

2021-03-01 一個人的探險

本文刊於《找教育》雜誌2018年冬季號《第八期:創造科學與基督教教育》。

文末附本期雜誌目錄,近期會逐漸在公眾號更新。索取第八期雜誌電子版請後臺聯繫。《找教育8:創造科學與基督教教育》
主編:腓力本文作者:飄雪 / 石頭叔叔原文標題:創造科學學習個案:水的形態教案實施情況總結

 全文約4500字 預計閱讀需要12分鐘 

Rten 學習活動:身邊的化學——奇妙的水系列課之水的形態

教案學習時間:2018.9.1-10.10

創 1:6-7 神說:「諸水之間要有空氣,將水分為上下。」神就造出空氣,將空氣以下的水、空氣以上的水分開了。事就這樣成了。

創 2:6 但有霧氣從地上騰,滋潤遍地。

約 6:16 這河因結冰發黑,有雪藏在其中。

目的:探究水在自然界中的三種存在形態以及三種形態水各自的物理特點。

材料:水、冰塊、電磁爐(或其它可供熱的物品)、小型的鍋。

實驗步驟:

1、將水和冰塊分別盛放於透明的杯子中,在小型的鍋中加入適量的水,放在電磁爐上加熱至有蒸汽產生,觀察水有哪三種形態。

2、觀察三種水的形態有什麼不一樣、有無顏色、是否透明。

3、用手在每種水的上方輕輕煽動空氣,聞一下三種形態的水有沒有氣味。

4、用手感受一下三種形態的水的溫度、手感等。

5、用嘴嘗一下三種形態的水有什麼味道。

注意:步驟 3-5 中水蒸氣溫度很高體驗時不要靠太近,手不要放到蒸汽裡面,以免燙傷。

結論:

1、水有三種形態,分別是液態的水、固態的水和氣態的水。

2、液體水是無色、無味、無臭、透明的液體,溫度是室溫。

3、冰塊是無色、無味、無臭、透明的固體;很冰,溫度低於 0 攝氏度。

4、水蒸氣是無色、無味、無臭的氣體;很熱,溫度100 攝氏度。

技能與拓展:

1、對於小孩子主要引導觀察。還可以延伸提問冰雹、雪、霜屬於哪種形態?雲、雨、霧、露屬於那種形態?水有哪些用處?水重不重要?

2、除此以外,對於大一點的孩子還需要探究水三種形態是否可以互相轉換?需要什麼條件?並設計三態轉換的實驗,對實驗進行記錄總結。

參考書目:《科學之初》、《身邊親近的化學》。

活動展開時提供的指引:

身邊的化學——奇妙的水系列教案包含 4 個系列,分別從水的三態、物理性質、三態轉換、水的構成、化學性質、結晶、水的重要性、分類、用途、水的汙染、淨化技術、淨化材料等方面帶領學習,預計在 1 年內帶領學完。本次教案學習活動為水系列 1 的教案學習,本研究室給參與的家庭發放了原創教案 3 個,包括 01 水的形態、02 液態水和氣態水間的形態轉換、03 固態水和液氣態水之間的形態轉換, 及學習說明、 參考書目等資料。

鼓勵參與家庭通過教案學習,帶領孩子體會化學科目的學習方法。研究室老師會定期在微信群裡進行線上學習指導、解答問題、討論分享。

1、在實驗觀察研究中若遇到問題,建議自己先帶孩子解決,培養觀察分析、歸納總結、語言表達的能力。一般的步驟如下:

步驟二,查閱已有資料或網絡資料(百度等),討論總結;步驟三, 前面兩步驟解決不了時, 發到群裡來交流,大家可以推薦更專業人士解答;步驟四,大家交流也得不到解決的問題,我們先放放,向神禱告求神賜智慧。知識不是目的,從中學到智慧才是最重要的。2、鑑於參與家長都為基督徒,請各家長按聖經的原則來引導孩子,認識神的創造的秩序性、層次性、規律性。

3、奇妙的水系列 1 教案學習為 9 月初開始,到 10月 10 號結束,參與學員在 10 月 10 號之前提交作業。作業分兩部分:

第一部分:實驗記錄,每個教案至少寫一份實驗報告(圖 / 照片 + 文字),孩子大於 10 歲,可以獨立完成。若孩子年齡低於10歲, 家長與孩子共同完成。第二部分:請家長總結一下這個教案的學習,有哪些收穫,並評價一下哪些教案內容合用,哪些地方需要修改或調整,提出意見。

活動展開後的總結與實例分享:

9 月初我們在恩臨白雪的大群裡發布水系列 1 學習招募信息,共招募 10 組家庭。來自全國各地的 10 組家庭在我們登記網站上登記,詳細說明家庭信仰及孩子的情況。10 組家庭中 2-3 個孩子的家庭佔了多數,其中只有 3 個家庭只有一個孩子。報名的孩子基本在 6-8 歲之間,有 2 個孩子超過 10 歲,2 個孩子不滿 6 歲。學習結束後共收到 6 組家庭的作業,家長們帶領孩子認真的做實驗,並記錄實驗現象,認真分析實驗現象進行知識拓展。同時有的孩子在學習過程中提出很多延伸的知識。

1、實驗太有趣了。來自青島的家庭有 3 個孩子,最大的 8 歲,孩子都是在家教育。這次主要是老大學習。孩子在學習過程中對實驗非常感興趣,以前沒有接觸過類似的涉及實驗類的學習。每次線上交流時,孩子們也都很積極的提問和回答問題。他們家庭很感恩這次的學習,開啟孩子動手做實驗的興趣,通過學習知道水的各種形態,以前沒有觀察過的霜、冰雹等水形態也通過學習搜索了很多相關的照片,感到很震撼印象很深刻。

實驗心得及反饋:水是神造的,從水能看到神的愛,因世上沒有水萬物就沒法生存。通過水的形態實驗讓我們感受到水真的很奇妙,神真的很偉大。水有這麼多的變化,存在於這個世界,使萬物生長的非常美好,通過這次學習,體會更深刻。水的變化很奇妙,溫度的不同產生的結果也不同,神真的很偉大。敬畏神的創造是多麼的智慧。領悟到順從神有祝福的後果,順從罪有惡的後果,神真是有規律有原則的神。

非常感恩這次學習,媽媽本身對如何帶領孩子進行科學學習沒有很多經驗和知識支持,這樣提供教案的學習方式為我們提供很大幫助。

2、認真謙虛的態度。來自溫州的家庭也是三個孩子的家庭,參加學習的是上六年級的姐姐。因為姐姐在學校的科學課上接觸過類似的知識,對於水的三態及相互間的轉化她認為很簡單,但是每次線上交流時她都很認真的回答問題,非常的謙虛。她們的媽媽也是位非常棒的引導老師,在姐姐有知識儲備的情況下能很好的利用姐姐的優勢,讓姐姐帶領弟弟妹妹學習。我們的實驗報告有一項「知識延伸」,每個實驗報告上他們家很認真的填寫,沒有延伸的實驗也會寫上「這是需要努力的方面」。通過他們的實驗報告,我們能看到媽媽在實驗過程中不斷的提問孩子,讓孩子們思考回答,媽媽把孩子們回答問題時的表情都很認真的觀察。看到他們家的實驗反饋,我覺得這位媽媽真的是很好的引導師,可以通過簡單的教案學習把知識為孩子們不斷的擴展延伸,能夠給予孩子們及時正確的引導。

實驗心得及反饋:通過學習感受到神創造的偉大,水各種不同形態不停的轉換,令萬物生生不息,神的創造及設計是多麼的奇妙,是神讓這一切如此美妙。在實驗過程中,媽媽老師帶領孩子一起學習很開心,生活中探尋神的奇妙作為很幸福。

通過飄雪老師的分享,發現關於水——神的創造有那麼多我們不了解的知識。同時他們在實驗過程中提出一個需要解決的問題「如何實驗證明空氣中有水的存在?」

3、善於思考提問。來自青島的家庭,報名學習的孩子目前在讀 5 年級,是位非常有想法的男孩子。每次線上交流他都能提出很多奇思妙想的問題,知識儲備很豐富。本來這次學習為各個年齡段孩子提供教案,為了讓孩子循序漸進的實驗,關於水的三態分了 3 個實驗來學習,他們家非常有創意,把三個教案揉和成一個實驗進行學習了。並且提出很好的知識延伸問題,例如 1、看到求生訓練中,非常冷的地方,衣服被澆溼,可以讓衣服完全結凍,然後將衣服摔打,把冰塊打下來,衣服就變幹了;2、吃冰淇淋,把涼涼的冰淇淋放在常溫的碗裡,過了一會兒,發現碗比冰淇淋還涼,這是為什麼?

實驗心得及反饋:神創造的水很奇妙,有三種形態,並且三種形態可以互相轉換。希望可以提供適合孩子年齡的教案學習。

4、認真對待每個實驗。來自福州的家庭,媽媽非常棒,帶領孩子把 3 個教案很認證的按照實驗步驟做完實驗,並填寫了實驗報告。將化學科實驗的學習思維,通過試驗獲得結論的嚴謹性做的非常到位。

實驗心得及反饋:通過實驗明白水的三態可以互相轉換,溫度是三態轉換的關鍵。水是上帝賜給人類的寶貴禮物,離開水,人就無法生存了。通過學習解決了知識誤區,以前以為雲是氣態水,學習後知道雲是液態水,是氣態水凝結後形成的。

5、很強的動手能力。在教案 3 中需要雪糕,來自鎮江的家庭帶領孩子自己做了一個水果雪糕,用於實驗。水在遇熱時會變成氣態,在鍋中加熱的水變少了,媽媽會引導孩子思考變少的水去哪裡了?孩子回答後,媽媽會再給孩子講解,非常棒的學習過程。知識延伸,爸爸在網絡上搜到關於水三態循環的圖, 給孩子講解水循環,非常形象直觀。

實驗心得及反饋:實驗是帶著孩子一起做的,過程很開心,但是因為孩子尚小,理解一些概念比較困難,不過他知道這一切包括水都是上帝創造出來的。儘管孩子的理解力比較淺,但實驗也都是比較簡單的操作。孩子的參與性可能不如蝸牛觀察實驗時用心,但還是希望能參加每個水系類的學習。

6、獨立操作實驗。來自聊城的家庭,在這次學習中孩子每一個教案都有做實驗,很認真,自己動手實驗。為了看水加熱後是否變少,專門用量杯來量水的體積用數值說明問題。對於水三態轉換,家長很詳細講解了這部分知識涉及到的概念,例如凝固、升華、沸騰等。

實驗心得及反饋:上帝創造真奇妙,水的不同形態滿足了人類的各種生活需求。神的創造簡單有序又有規律。因為學習時間的季節性,露和霜都沒有見過,以後在適當的季節再引導孩子觀察。

7、善於聯想。來自北京的家庭,孩子不到六歲,這次學習對於小朋友來說有些概念性的東西,她理解不了。但是當我們線上交流時她因為年齡問題不能參與到問題交流中,但是她有很認真的聽其他小朋友分享,我們講到雪、冰雹、冰是水的固態時,她在旁邊很快的畫了一副關於滑雪的畫, 很棒的回應。 學習有很多種形式,能聽著並理解反饋出來也是一種能力。

實驗心得及反饋:孩子太小,只能儘量帶領學習,稍大一些學習更合適。

教案設計者的反思和討論:

1、招募工作能夠更具體易操作,招募的學員年齡要符合知識要求。成立學習小群後,帶領老師要及時做出學習說明,合理帶動學習氛圍。了解每個參與家庭的學習情況,及時給予知識支持和鼓勵;

2、線上交流時,帶領老師提前在群裡給予方向性問題指導,要求帶領老師有充足地知識儲備,準確的解答每個問題;

3、及時總結群裡提出的問題和分享的資料;

4、選擇更合適的網絡工具,可以容納更多的人同時在線交流;

5、教案設計更加貼合創造科學理念,將更多的STEAM 理念融入教案。將教案設計的簡單易操作,有趣味性,並能考慮到各個年齡層學員的需求,避免走流程式學習。

6、對於作業中提出的問題,如何解答並反饋,需要有合理的安排。

7、由於「實驗記錄表格」的設計問題,提交作業的家庭只完成對表格上有的項目,忽略了第二項作業,對教案的評價,哪些教案內容合用,哪些地方需要修改或調整,沒有提出建議。

後記:

兒女是神賜給我們的產業,養育兒女本是要父母盡所能所有,花費時間和精力的事情。為幫助更多的家庭 進 行 基 督 化 教 育, 於 2018 年 7 月由恩立創造科學研 究 小 組(Research Team for Ex-Nihilo(Creation)Science,Rten)成員白寒和飄雪發起建立恩臨白雪自然研究室,本研究室隸屬香港恩立科教專業教學研究院(FAPT)。恩臨白雪自然研究室成立目的是以創造科學為基礎,從生物、化學、地質自然科學或跨學科等角度建立學習主題,積累教學素材,開發教案,促進教學活動,從而建立合乎聖經課程,為基督教家庭、教會和學校提供教學資源。研究室建立的網絡平臺旨在協助家長帶領孩子進行科學探索,領略大自然的奧秘和上帝創造蘊藏的知識。

致謝:

感謝本次教案學習中,石頭叔叔給予的方向指導和幫助。感謝白寒老師在會員信息登記和招募等工作中的付出;感謝小組中朱曉燕、劉秀西、鄭磊、王瑩、宋輝、李玉梅等家長帶領孩子認真實驗,觀察總結。

註:文中所採用圖片取自學員提交的作業。

找教育第8期:創造科學與基督教教育

相關焦點

  • 找教育〡創造科學學習個案:蝸牛教案實施情況的總結
    本文刊於《找教育》雜誌2018年冬季號《第八期:創造科學與基督教教育》。
  • 幼兒園小班科學主題活動教案——水(5篇)
    2、鼓勵幼兒創造更多更新的玩水方法,做有關水的實驗。  教案二:有趣的水  活動目標:  1、能對溶解現象有好奇心,並願意用語言大膽表達自己的發現。  2、願意積極探索,知道有的東西放在水裡會溶解,有的不會。  3、培養幼兒對事物的好奇心,樂於大膽探究和實驗。
  • 大班科學教案:磁鐵找朋友
    新東方網>學前>幼兒教育>幼兒園>幼兒園教案>正文大班科學教案:磁鐵找朋友   活動目標:   1、鞏固認識磁鐵吸鐵的特性,初步感知磁鐵兩極「同性相斥,異性相吸」的特性
  • 中班科學教案:水真好玩
    新東方網>學前>幼兒教育>幼兒園>幼兒園教案>正文中班科學教案:水真好玩 分頁標題#e#   活動二:《水真好玩》   活動目標「體驗並發現水的特性
  • 大班科學教案:水
    新東方網>學前>幼兒教育>幼兒園>幼兒園教案>正文大班科學教案:水   【活動目標】   1、培養幼兒的創新意識。
  • 大班科學教案:水的三態變化
    新東方網>學前>幼兒教育>幼兒園>幼兒園教案>正文大班科學教案:水的三態變化   活動目標:   1.了解水的變化,知道水遇熱會變成水蒸氣,遇冷會結冰;
  • 個案研究法的基本類型
    個案作品分析就是通過對研究對象的作品進行分析研究,以獲取研究需要的信息。個案作品分析又稱活動產品分析,主要是通過分析研究對象的有關作品來了解其觀念、態度能力、水平等。      例如,對一所學校的工作計劃、工作報告、報表、總結、會議記錄統計資料、規章制度等材料的分析研究,可以了解到這所學校的工作現狀和發展趨勢,並有針對性地提出改進意見。
  • 大班科學教案:會變的水寶寶
    新東方網>學前>幼兒教育>幼兒園>幼兒園教案>正文大班科學教案:會變的水寶寶   活動目的:   1、了解水的三態變化,知道水能變成冰,也能變成水蒸氣。
  • 幼兒園託班教案:託班科學《有趣的水寶寶》
    幼兒園託班教案:託班科學《有趣的水寶寶》 http://www.hteacher.net2013-02-28 16:52教師網[您的教師考試網]
  • 中班科學教案:小樹葉找媽媽
    新東方網>學前>幼兒教育>幼兒園>幼兒園教案>正文中班科學教案:小樹葉找媽媽   活動目標:   1、 過對樹葉的觀察、比較、對應,激發對周圍事物的關心。
  • 中班科學教案:有趣的泡泡
    新東方網>學前>幼兒教育>幼兒園>幼兒園教案>正文中班科學教案:有趣的泡泡   活動目標:   1、創設條件,引導幼兒進行探索,激發幼兒探索的興趣,使幼兒產生愉快的情感
  • 中班科學教案:會變顏色的水
    新東方網>學前>幼兒教育>幼兒園>幼兒園教案>正文中班科學教案:會變顏色的水   目標:   1、在老師的引導下,注意水的顏色變化,並對此現象產生好奇。
  • 大班科學教案:神奇的毛細管
    新東方網>學前>幼兒教育>幼兒園>幼兒園教案>正文大班科學教案:神奇的毛細管   活動目標:   1.通過遊戲活動,使幼兒直觀地感知到生活中的毛細現象。
  • 中班科學教案:沙的特點
    新東方網>學前>幼兒教育>幼兒園>幼兒園教案>正文中班科學教案:沙的特點   設計思路:   沙子具有細小、鬆軟、加水後可以任意造型等特點,容易誘發幼兒的想像力和創造欲
  • 大班科學教案:傳話筒悄悄話的故事
    新東方網>學前>幼兒教育>幼兒園>幼兒園教案>正文大班科學教案:傳話筒悄悄話的故事   開始部分:師幼一起做律動《智慧樹》。
  • 中班科學教案:找家
    新東方網>學前>幼兒教育>幼兒園>幼兒園教案>正文中班科學教案:找家   活動目標:   1、讓幼兒通過遊戲、操作等活動,在分類的基礎上初步感知集合,了解集合與子集的包含關係
  • 中班科學教案:誰噴得遠
    新東方網>學前>幼兒教育>幼兒園>幼兒園教案>正文中班科學教案:誰噴得遠   中班科學:誰噴得遠   中班科學活動教案   活動名稱:誰噴得遠
  • 中班科學教案:糖果王國
    新東方網>學前>幼兒教育>幼兒園>幼兒園教案>正文中班科學教案:糖果王國   一、說教材   幼兒的科學探究應從身邊的事物開始,引導孩子關注周圍生活和環境中常見的事物
  • 內容分析法案例:個案研究方法在外語教育研究中的使用
    雖然近年來個案研究方法在我國外語教育研究領域已有不少應用,但對該方法使用情況的回顧與反思卻甚少。鑑於此,本文檢索了我國外語類與教育類核心期刊近20年(1998—2018)發表的個案研究實證性論文,對其研究方法的適切性、規範性、科學性和可信度進行回顧、總結、評述與反思,以期拋磚引玉,引發學界探討如何能更有效地利用個案研究方法服務於我國外語教育研究。
  • 中班科學教案:奇妙的傳聲筒
    新東方網>學前>幼兒教育>幼兒園>幼兒園教案>正文中班科學教案:奇妙的傳聲筒   一、活動名稱   奇妙的傳聲筒——科學活動   二、活動對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