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奶帶6歲孫子,返遭孫子「欺負」,寶媽和奶奶的做法卻截然不同

2020-10-03 山爸爸育兒記

文/山爸爸育兒記

父母教育孩子的過程中,最頭疼的莫過於叛逆期的時候,這個階段,孩子不僅破壞力很強,還特別倔強,家長怎麼教育都不聽,其實孩子在6歲至8歲,就已經到了第二叛逆期,兒童時期的叛逆,父母要「狠心教育」,不然等到青少年的叛逆期,就難以管教。

很多家長都不以為然,覺得孩子長大了就會懂事了,但是等到孩子長大了,發現性格暴躁,非常難管教,很多孩子誤入歧途。

奶奶被6歲孫子拿棒子打,卻笑得很開心

6歲的小圖是家裡最小的孩子,父母工作比較忙,從小就在鄉下奶奶家,是奶奶一手帶大的,都說「隔輩親」,一點不假,奶奶格外寵愛小圖,平時回家看孩子,如果說了孩子幾句,奶奶都很不高興,還會責怪小圖的爸媽。

爺爺也很寵愛小孫子,加上平時又很聽奶奶的話,也就只有媽媽會管教小圖,在這樣的氛圍中長大的孩子,也養成了很多不好的習慣,很喜歡用暴力解決和小朋友的矛盾,還特別喜歡搞惡作劇,奶奶卻覺得孩子小,又是男孩,調皮點聰明。

有一次在家裡玩積木,小圖媽休息過來看孩子,奶奶忙著做家務,不小心把孫子的搭好的積木弄塌了,沒想到小圖大發脾氣,到廚房拿起一個棒子,就衝過來打奶奶,奶奶竟滿臉笑容,「沒事沒事,我孫子就是厲害!」

小圖媽看見後,覺得孩子再這樣下去就毀了,但沒有對孩子大吼,而是給小圖講起了繪畫故事,過程中就把道理轉移到了他對奶奶的做法,最後和孩子講這樣做是不對的,為什麼不對,很快小圖就知道自己錯了,主動和奶奶道歉,還揉揉打的地方,媽媽這個舉動,也是獲得了全家人的稱讚。

叛逆期是每個孩子成長過程中必會經歷的,如果家長不重視,對孩子的影響非常大,很可能毀了一個孩子,那麼會有什麼影響呢?

家長放任不管對孩子有什麼影響

1. 脾氣暴躁

家長放任不管,只會讓孩子的性格更加跋扈,脾氣變得越來越暴躁,心情不順了,就耍脾氣,目無尊長,不管是誰就亂發脾氣,和其他人有矛盾了,也是用暴力解決,漸漸就會被人疏遠,造成「惡性循壞」,還可能會走上犯罪道路。

2. 自私自利

沒有規矩約束孩子,心裡就會認為一切都屬於他自己,別人碰不得,變得自私自利,還會搶別人的東西,對人也非常沒有禮貌,這樣性格的孩子,長大後很難做到孝順,「子不教父之過」,這也是放任不管的結果。

父母該怎么正確對待叛逆期的兒童

1. 允許孩子犯錯

這個時期的孩子,年齡確實還很小,不能分辨是非對錯,難免會犯錯,家長要允許犯錯,引導孩子怎麼做是對的,培養分辨能力,這樣也能避免重複犯錯,如果多次教育還是故意犯錯,那麼家長就不要心慈手軟,要嚴厲教育,以免以後犯更嚴重的錯誤。

2. 學會換位思考

孩子犯錯的行為,多是無意的,父母也要換位思考,找到犯錯的根本原因,「對症下藥」才能解決根本問題,孩子就會變得更加優秀,這樣的方法,也要讓孩子學會,如果別人以同樣方式對你,你會怎麼想呢?

孩子處在叛逆期的時候,家長要控制好情緒,如果情緒過激,也會影響教育孩子的方式,不要輕易對孩子發脾氣,要引導孩子思考,為什麼這麼做是錯的,錯誤的教育方式,也許這一次孩子聽話了,但難保證下次不會犯。

今日話題:孩子叛逆期你會怎麼做?歡迎評論區留言。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為給6歲孫子餵飯,奶奶不惜成為「表情包」,一旁的寶媽哭笑不得
    文丨熊爸(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人所有,歡迎媽媽們轉發分享) 引言 爺爺奶奶這一輩的老人都會比較寵愛孫子這一輩的孩子。孩子在年齡還小的時候,吃飯難免就會有一些不安分,老人出於對小孩的寵愛,常常會滿院子哄著孩子餵飯。這個問題也讓不少家長感到頭疼。
  • 帶孫子的奶奶們
    有的寶媽中午下班可以回家,她可以帶寶寶睡一會兒,等到寶媽去上班,就得準時起床接任務。有的寶媽是早上七點多出門,晚上七點回家,這樣,全天都是由奶奶負責。奶奶必須自己安排好時間。 都說少年夫妻老來伴。為了帶孫子,爺爺奶奶不能相互照顧,過著兩地分居的生活。有些奶奶,自己沒有退休金,靠爺爺在外面打工寄錢,還拿錢出來給兒女買菜,給孫子買吃的。
  • 奶奶帶孫子打針,孫子沒疼奶奶先疼,兩人神情如同複印粘貼
    奶奶帶孫子打針,孫子沒疼奶奶先疼,二人表情神同步>前不久,一名奶奶帶孫子打預防針的照片火了,倒不是發生了什麼特殊的事,而是這位奶奶的一系列表情包讓網友們覺得很有趣。只見這位奶奶懷裡抱著月齡還很小的孫子,當時的護士還在準備預防針的藥,針頭還沒有扎進寶寶的胳膊,但是細心的網友卻發現奶奶的表情亮了。原來,出於心疼孫子,所以奶奶眼看著小孫子還不知道即將發生什麼,心裡又著急又不能說什麼,畢竟給寶寶打預防針也是為了寶寶的身體好。
  • 孫子直接在地鐵上「拉臭臭」,遭旁人嫌棄,奶奶的做法緩解了尷尬
    爸媽帶娃不容易,尤其是外出的時候,多有不便。寶寶著急「小解」,寶媽路邊抱娃尿尿招人嫌!寶媽小王一家三口,正開著車去婆婆家。寶貝突然說要尿尿,小王有點生氣,就厲聲吼娃:「才出門十分鐘,前不著村後不著店,你說想尿就能尿啊?」
  • 孫子要喝飲料奶奶沒給買,遭5歲男孩連踢兩腳,寶爸的做法太解氣
    導讀:孫子要喝飲料奶奶沒給買,遭5歲男孩連踢兩腳,寶爸的做法太解氣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孫子要喝飲料奶奶沒給買,遭5歲男孩連踢兩腳,寶爸的做法太解氣!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家有兩個孫子,奶奶獨愛小孫子,只因小孫子頭璇多更加聰明?
    李奶奶有兩個孫子,但李奶奶對兩個孫子的態度截然不同,奶奶非常喜歡小孫子,對老大有些偏見,其實並不是老大比較調皮,而因為孩子的頭璇數量不同,小孫子的頭璇有三個,大孫子的只有一個,李奶奶認為頭璇多的孩子比較聰明,因此對小孫子疼愛有加。
  • 奶奶把孫子當兒子養,還到處說自己是全職寶媽?這是什麼心理
    群友小美在群裡特鬱悶地吐槽說,自家孩子奶奶也不知道咋回事,是人老心不老還是咋地,總是抱著自己兒子,好像她自己兒子一樣,而且有一次她樓下的另一位寶媽笑著告訴她說,孩子奶奶在外人面前還說自己是全職寶媽,說孫子是她的小兒子,這讓她心理上特別不舒服,一方面感覺自己孩子被搶了母愛一般,另一方面想,這奶奶到底啥心理,把自己孫子說成是自己兒子?
  • "奶奶又來假裝帶我了",3歲孫子語出傷人,奶奶紅了臉寶媽沉默
    今日問題:3歲孫子語出傷人,&34;這是為什麼?大家在生活中,經常會聽見這幾個字,那就是&34;。其實童言並沒有那麼無忌,孩子的一舉一動都常常會受到父母的影響,而且小孩子沒有分辨是非的的能力,好的壞的他都學。
  • 奶奶帶孫子吃酒席,一個動作引發爭議。奶奶委屈:俺是好心
    特別是年輕父母和孩子爺爺奶奶之間,對於帶孩子的方式和理念是千差萬別的,這時候不勉會產生一些矛盾和摩擦,其實無論怎麼帶都是為了孩子好,,換個角度思考,老人為什麼這麼做?這麼做的利弊是什麼?我給大家講一個最近發生在我周邊的一個故事吧,鄰居周奶奶帶孫子去吃宴席,小孫子兩歲多還不會用筷子夾菜,於是奶奶便承擔起餵孩子的任務,有於小孩子嚼食飯菜的能力沒有那麼好,無奈的奶奶只好把孩子抱在懷裡,餵孩子吃飯,用心良苦的老人害怕孩子嚼不動飯菜
  • 和3歲孫子賭氣,奶奶贏了,卻再也聽不見孫子叫「奶奶」了
    導讀:和3歲孫子賭氣,奶奶贏了,卻再也聽不見孫子叫「奶奶」了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和3歲孫子賭氣,奶奶贏了,卻再也聽不見孫子叫「奶奶」了!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只因圖省事,奶奶給孫子用這東西,結果把孫子帶成了瘸子
    現在的年輕情侶,結婚後有了自己的孩子,但大多數人沒有條件自己帶,只能一心投到工作上賺錢,所以孩子一般都交由奶奶帶。其實奶奶帶娃還可以接受,哪怕畫風帶得偶爾突變也都不算個事,怕就怕在帶娃過程中,奶奶的某些錯誤觀念,把孩子給傷害了,而造成一些難以挽回的後果。
  • 孫子和奶奶發生矛盾該怎麼做?
    孫子大了有主見了,和奶奶認識不在一個層次上,和奶奶有了代溝。矛盾不可避免地產生了。孫子和奶奶的常見矛盾有哪些?1. 孫子晚上很晚才睡覺,早上想睡懶覺,奶奶則看不順眼,會埋怨孫子,孫子會很不高興,很不耐煩。2.
  • "奶奶又來假裝帶我了",3歲孫子語出傷人,奶奶紅了臉寶媽沉默
    所以孩子的表達是最直白的,有的人常說,一個孩子在外面的一言一行,映射著家裡的父母,其實也確實是這樣,像3歲孫子語出傷人"奶奶又來假裝帶我了",孩子口中這樣一句話,讓奶奶紅了臉,寶媽也是很沉默。但是只有靈兒自己知道這裡面的心酸,幾次之後忍不住了,就和老公嘟囔了幾句,沒想到這些話讓孩子聽了進去,後來婆婆來的時候,孩子自己說了句"奶奶又來假裝帶我了",這樣的一句口無遮攔的話,寶媽聽完也沉默了。
  • 婆婆拒絕帶孫子兒媳怎麼辦?這位寶媽的做法真是大智慧,讓人羨慕
    寶媽們,有孩子後,尤其是產假結束後,你是會辭職在家帶孩子,還是會找家裡老人過來幫忙帶娃,自己繼續回歸職場?如果是第一種情況,自然沒問題,畢竟寶媽們自己帶孩子,好處還是很多的。協議內容主要包括以下幾點其一,婆婆幫忙帶孩子,只負責她和老公上班期間帶孩子的工作,當他們下班後,孩子就不歸奶奶管;其二,婆婆只負責帶孩子,一日三餐和家務都不在老人負責的範圍內;其三,老人只負責在工作日帶孩子
  • 奶奶帶孫子,五年堅持這三個小習慣,贏得90後寶媽們拍手稱讚
    導讀:奶奶帶孫子,五年堅持這三個小習慣,贏得90後寶媽們拍手稱讚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汽車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奶奶帶孫子,五年堅持這三個小習慣,贏得90後寶媽們拍手稱讚!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6歲孫子耳朵進蟲子,奶奶一招順利救娃,醫生豎起大拇指:高明
    6歲孫子耳朵進蟲子,奶奶一招順利救娃,醫生豎起大拇指:高明!新手媽媽帶孩子時,如果孩子突然出了一些意外狀況,媽媽可能會束手無策。但是擁有豐富經驗的老人們帶孩子,那可是什麼狀況都能應付。奶奶看到許久不見的孫子回來了,那是高興得不得了,跟兒媳下了保證書,說自己一定會照顧好孫子。
  • 奶奶帶6歲孫子去吃自助餐,連吃帶打包,餐廳服務員的做法被點讚
    前段時間,兒媳婦復崗上班,打電話叫來婆婆照顧6歲的兒子,「隔輩親」這話一點不假,老輩人對孫子那是相當溺愛,想吃啥買啥,想幹啥就幹啥,一點也不顧及是否對孩子好。這天,孩子不想吃家裡的飯,奶奶就帶孫子去附近吃自助餐,到了餐廳,奶奶把各種孫子愛吃的東西全拿來,整了一桌子,奶奶想,反正是花這麼多錢,多拿點。可眼大肚子小,畢竟兩人飯量有限,剩了不少,於是打包,起身離開的時候,被服務員叫住了:「飯館有飯館的規定,不能浪費,吃不了的,剩下的需要付費。」節約、不能浪費糧食,本來就是中華傳統美德,服務員的做法被其他就餐人員點讚。
  • 奶奶給5歲孫子餵飯,爺爺在旁提供「星級服務」,寶媽:我不好管
    ,讓5歲的孫子在矮桌前坐好,隨後自己端著碗就過來餵飯了。而坐在爺爺奶奶中間的孫子,雙眼緊盯著手機屏幕,不時地張口吃著奶奶送到嘴邊的飯,儼然一副「小皇帝」的模樣。,孩子父母還敢讓爺爺奶奶帶?」,於是很多家庭都是老人在帶孩子。
  • 「奶奶又來假裝帶娃了」,5歲孫子的一句話,讓奶奶無地自容
    其實過來人都知道,在生孩子的頭三年是寶媽最辛苦的時候,這個時候如果有人拉著一把,寶媽會感激終身,相反則會在心裡烙下疙瘩。寶媽月月的月子期是由親媽照顧的,之後因為親媽家裡有事,所以換成了婆婆。一天下來,婆婆在家的時間不過兩三個小時,而這兩三個小時裡也絲毫沒有起到什麼實質性的作用,月月忍不住打電話和閨蜜訴苦,正好被大寶無意中聽到。第二天當婆婆再來的時候,5歲的孫子突然冒出一句:奶奶你又來假裝帶娃了嗎?
  • 孫子在超市打破罐頭,嚇哭了,媽媽和奶奶的不同做法,你贊成誰
    許多家長可能會發現這樣一個現象:很多小孩的自尊心比大人還強,往往在生活中,小孩子們特別喜歡「逞能」,尤其是在家長禁止不要做某件事情的時候,由於逆反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