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無疑是找工作最困難的一年,無工作經驗的應屆生更是難上加難,但是,無論面對何種困難,總是有人歡喜有人憂,用對方法的歡喜,無頭亂撞者憂愁。
應屆生找工作難
即將踏入如火如荼的秋季招生,很多大學應屆生,過了十月份,就開始實習工作了,而今年的就業形勢卻十分嚴峻。
小李是我認識的一位應屆畢業生,他學校規定,十月份就開始實習了,而他們大部分同學,關於實習工作的地方,還沒有著落。
大部分同學還沉浸在:學生時代的純淨快樂中,還完全沒有意識到,自己即將踏入職場的大門,開始「自力更生」的徵途。
少部分同學,通過家裡的社會關係介紹,找到了實習的公司,大部分同學還是走一步看一步,並沒有什麼具體找工作的計劃。
然而,今天的就業形勢非常嚴峻,身負絕世神功的職場老人兒,一旦離職換工作,都有些力不從心,感嘆自己的內力還不夠深厚,在求職的擂臺上敗多勝少。
作為應屆生的新人,找工作更是難上加難,然而,所有的應屆生,都必須經歷這人生的另一次高考,掌握方法的,得到升級;像無頭蒼蠅一樣亂撞的,則屢戰屢敗,直到精疲力盡;還有一部分人,乾脆一頭扎進家裡,做一隻掩耳盜鈴的鴕鳥。
應屆畢業生,形同白紙,方向、方法很重要,掌握好方向方法,則能應對自如,如沐春風!
應屆生為啥找工作難
應屆畢業生,之所以還能沉浸在學校的歡樂中,主要沒有先人一步的意識。這種意識的缺乏,也是源於家庭條件富足,家長給予經濟方面的支持。
試想:一個成年人,總是有家長按時給發「工資」,自然不會擔心生存問題,也就少了幾分緊迫感。
然而,應屆生白紙一張,本來就是最難找工作的群體,在今年企業缺糧少米的情況下,中小企業更不會花多餘的錢和精力,去培養一名應屆畢業生。
還有,很多應屆畢業生,並沒有太把找工作放到心上,至少沒有以「生死存亡」的危機感去對待。如果吃了上頓兒沒下頓兒,無論是誰,也會拼盡全力去找工作賺錢,然而,現在大部分應屆生,並不缺錢,因此,應聘準備不充足,更難找到工作。
再有一部分應屆生,為了包裝自己,花錢請人代寫簡歷,當然,付費請專業的人,優化自己的簡歷,筆者認為也無可厚非,屬於正常包裝範圍。然而,很多人不僅找人代寫,還弄虛作假,這是最危險的地方,面試官都是職場老鳥,怎會看不破你那點小伎倆呢?
這種行為還是要堅決杜絕的,不僅輸了工作,更會輸了人,養成這種習慣,如同修煉者被廢了丹田,不可能再有什麼大的建樹。動歪腦筋,不僅找不到工作,還會賠了夫人又折兵。
應屆生怎樣的姿勢,才能找到好工作
找工作想要:進可攻、退可守,就選大企業。
對應屆生而言,大企業每年都有大量的招收名額,大企業有實力、有文化,而應屆生白紙一張,大企業更願意塑造培養應屆生。#應屆生#
大企業知名度高,慕名來應聘者多如牛毛,因此,大企業能夠百裡挑一,選拔到更優秀的人才,同時,大企業能夠規避應屆生學會就跑的現象,畢竟有名氣的大企業,很少有人,短時間會主動離職的。
大企業每年秋季招聘會,會定點進行校招,能夠趕上的應屆生,自然是有福了。應屆生進入大企業,哪怕工作個兩三年再離職,不僅有能力的提升,身上還自帶光環,得到了大企業名聲光環的加持,還有,大企業數萬人,在內部成長空間無限,因此,進可攻,退可守。
想要進入大企業,抓住兩點就可以!第一,充分展示出自己的學習能力:
這是重要的加分項,記住自己的身份是應屆生,不要傻傻的展示:你那點編出了的實習工作能力,這都是做無用功,你越是白紙,大企業越喜歡,但是,會看中你的學習能力,比如,師傅帶徒弟,每個師傅都喜歡一教就會的徒弟,誰會喜歡教了十遍還不會的笨蛋呢。
想要體現自己的學習能力,除了在已有的學習成績上略加包裝外,面試的時候,一些興趣愛好的例子,也可以寫在簡歷中。比如,你突然發現一個小遊戲很好玩,只用了一個月就編程寫出了:一個類似的小遊戲。
第二,展示自己是張白紙,很「單純」
應屆生千萬別抖機靈,把自己偽裝成一個老謀深算的江湖客,這樣只能把自己算進溝裡去,珍惜並充分展示:自己那份純真即可。
人家大企業,就想要一個純真可愛的「傻白甜」,招進去後,按照自己的工作要求、企業文化來塑造,你可千萬別裝成熟,幹賠了夫人又折兵的事兒。
小企業無攻無守,卻可「破釜沉舟」
小企業不願意招聘應屆生,主要因為應屆生開始並不能為企業做貢獻,需要花成本培養,但是,往往培養成熟了,能為企業做貢獻了,應屆生又跳槽走了。不管怎樣,大企業畢竟數量有限,中小企業,還是應屆生的主要就業地。
但是,能招聘應屆生的小企業,是有迫切的人才需求的,同時,對工作具體成果要求會更明確。你不妨掌握一些辦公技能,簡歷和面試裡突出展示出來,哪怕臨時抱佛腳,學一些辦公技能也行,總之你要有一兩件熟練的辦公技能,這是被錄取的關鍵因素。
小企業面試官,或許因為你PPT及表格做的很熟練,就錄取你,因為,面試官會想:把他招進來,最起碼開始就能處理工作文件,創造出一些價值,然後就錄取你了。有時候,小企業招人,就是這麼簡單。
比如,你很熟練PPT,簡歷裡可以寫:自己在大學裡兼職幫企業做PPT,面試官一看這句話,一定會眼前一亮。
包裝歸包裝,一定要有度,別張口就技術超過多少年的老手,要說就說點實在的,在自己能力之上,略微拔高就可以,千萬別自作聰明,面試官可是比你多吃了十年飯的人。
作為面試官,他面試了12場,發現了一個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