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讓你流暢地體驗 VR 遊戲,開發者都幹了啥事?

2020-12-17 愛範兒

為了讓你流暢地體驗 VR 遊戲,開發者都幹了啥事?

消費級 VR(Virtual Reality,虛擬實境)設備的最新目標是實現每秒 90 幀的運行幀率。如果不想因為遊戲中的畫面抖動而感到眩暈,你需要能夠以每秒 90 fps 的速度渲染兩張高解析度圖像的設備。因此,遊戲公司 Frontier Developments 近日公布的《精英:危機四伏》的 VR 配置要求是非常高的。Frontier 表示,玩家需要擁有搭載 16GB 運行內存、英特爾 i7 四核 CPU、英偉達 GeForce GTX 980 顯卡的電腦,才能讓《精英》在 VR 設備上流暢運行。

Frontier 工作室的創辦者和 CEO David Braben 明白這一配置要求是很高的——僅僅是購買 GeForce GTX 980 顯卡就需要至少 500 美元。不過 Braben 在開發者中還是處於強勢地位:他的 Frontier 工作室是目前唯一一個開發了無需修改配置文件或開啟開發者模式就能夠官方支持 VR 設備的遊戲的 3A 工作室(《異形:隔離》,學著點)。《精英》即將發布的 「地平線」2.0 擴展包正面向現有玩家進行半公開測試。「地平線」2.0 擴展包提升了標準,並在 Oculus Rift 以外添加了對 SteamVR 平臺的支持,這意味著,你現在就可以用具備平順的頭部運動識別功能的 HTC Vive 體驗以 90 fps 運行的《精英:危機四伏》了。

《精英》是目前 PC 遊戲玩家能夠享受到的最高級別的 VR 體驗,相信我,我已經在家裡的 Oculus Rift DK2 ——它連接著一臺在任何參數上都能滿足甚至超過《精英》要求的高性能遊戲電腦——上玩過所有支持 VR 設備的 PC 遊戲(我只有一個 980ti 顯卡,因為各種原因,《精英》的可升級連接接口還無法正常工作)。Braben 向我解釋道,《精英》對 VR 的支持是一系列直覺與設計迭代的複雜融合後的結果。

(圖片來自:Ars Technica)

「因為我們既是玩家,同時又是遊戲開發者,所以我們——特別是開發團隊的成員,都非常希望這款遊戲能夠支持 VR。」Braben 說道。《精英》的遊戲界面在設計早期就已經成型,能夠無縫兼容頭戴式顯示器的交互邏輯——轉動頭部就可以調出附加的控制面板界面。在經過很短時間的開發後,《精英》的早期試驗版本(Alpha)就已經兼容 VR 設備。這一版本的《精英》一開始就能像 Braben 設想的一樣,讓玩家的遊戲角色與玩家的身體同步運動,比如坐下或操縱控制器,以及最簡單的交互,即玩家的活動僅僅是能轉動頭部。

「我們從中學習到了非常有價值的經驗,」 當談到他們在《精英》的 Alpha 版本中加入對 VR 的支持時,Braben 這樣說道,這一更新甚至比 Oculus 發布 Oculus Rift DK2 套件的時間更早。「以下所有的問題,都會對遊戲的體驗產生巨大影響——人們會對什麼東西感到不適?如何定義真正好的體驗?什麼東西是自然的?你應該把重點放在哪裡?」Braben 還向我們透露,《精英:危機四伏》使用 Frontier 內部開發的 「眼鏡蛇」 引擎而非其它專利技術,可以更加容易地收集和處理反饋,方便開發團隊在每一次遊戲升級中優化對 VR 設備的兼容。Braben 舉例稱,從 Xbox One 移植版的優化中學到的東西被用於 VR 版的改進和速度提升。

(圖片來自:YouTube)

讓遊戲的體驗更加舒適

如果想要防止玩家大腦的前庭系統產生不適感,穩定的視覺參照物在遊戲中必不可少,比如駕駛艙或操作面板。不過 Braben 表示團隊發現了另外一些用於出色的 VR 設計的方法,比如消除玩家視野中的快速移動或振動。讓靜坐玩遊戲的玩家與遊戲世界中不斷移動的角色產生體感上的分離或許最容易讓玩家感到頭暈。

「在現實世界中你坐在沙發、椅子、桌子上,在遊戲中同樣如此,」Braben 表示這才是避免頭暈的方法。「在遊戲世界裡,當角色身邊的物品開始移動,但你的肉體卻沒有產生與之匹配的運動時,大腦就會發出 『警告信號』,」Braben 繼續講述他在使用索尼 Project Morpheus 試玩遊戲 「The Deep」 的體驗。在遊戲中,他被關在了沉入海底的籠子裡,受到大白鯊攻擊。Braben 在遊戲中的流暢體驗被大白鯊的猛烈衝撞打斷,給他的視覺施加了非常強勁的衝擊。在這一遊戲情節中,Braben 的視覺系統接收的信息完全不符合他在現實世界中的狀態,讓他產生了嘔吐感。

「你的肉體並沒有感覺到你在遊戲中扮演的虛擬角色受到的劇烈振動。從個人來說,正是這種割裂感讓我不想再經歷這樣的事情了。」 他說道,「所以,我們在開發《精英:危機四伏》的時候變得格外小心。舉個例子,我們發現駕駛艙處於穩定狀態,但在一瞬間產生的快速移動會讓你感到噁心。」

(David Braben,圖片來自:Ars Technica)

「從這一方面來說,我認為 90 fps 會給遊戲體驗帶來很大的區別,」 他說到了消費者版本的 HTC Vive 和 Oculus Rift 將運行幀率提升至 90 fps。「延遲效應就是從遊戲角色開始移動直到你的視覺系統產生相對反應的時間差,這是另一個非常關鍵的遊戲要素。以上所有做法都是讓遊戲體驗儘可能地好。」

要實現出色的 VR 遊戲體驗,這些要素是不能強行附加上去的。「你要對它們有一定的概念」,Braben 繼續與我們探討在遊戲中整合虛擬實境的問題。Braben 所說的 「困難部分」 存在於開發者關注的任何 VR 頭戴設備或 SDK。「最困難的部分是讓遊戲的內容以正確的方式呈現,優化幀率以達到或接近 90 fps,這很重要。相比 75 fps,這是非常大的進步。」 他說,75 fps 是 Oculus Rift DK2 更新前的運行幀率。

90 fps 的要求讓所有的事情都變得更加複雜,迫使開發者在遊戲的物理系統和計算邏輯的升級速度方面做出即時的決策。

「這個要求將所有的事情都推向一個更高的層次——確保你的遊戲主循環不會低速運行」,他說。「因為,雖然你不會在平整的大屏幕上輕易察覺這些細節,但是在頭戴式顯示器上會表現得更加明顯,因為當你轉動頭部時,你能夠察覺遊戲的物理系統是否與你的身體同步運動。我們嘗試用其它方法解決這個問題,因為這的確會提高計算機的負荷。」

那不是衛星…… 等等,那好像真的是一個衛星

儘管 2.0 版 「地平線」 擴展包有著非常大的底層改動,比如添加了對 StreamVR 的支持,但是最為顯著的升級是星球著陸。自從遊戲的眾籌階段開始,許多《精英》的長期粉絲就開始迫切期待增加這個功能。在 「地平線」 擴展包中,玩家終於可以降落到衛星和星球上了。不過,目前來說,降落地點限制為沒有大氣層的衛星和星球。擴展包還添加了地面漫遊者(被稱作 SRV,意思是 「地面偵察車」),玩家可以駕駛它在星球地面上探索,還有一系列新的星球任務。這個擴展包將會增加一個掠奪和製造系統(這個系統的基本形態已經出現在 「地平線」 上,但是,在 「地平線」 測試版之後的某個階段,這個系統將會得到大幅度擴展。)

(由玩家駕駛的 SRV 正在星球上行駛,圖片來自:Ars Technica)

所有這些都需要更高端顯卡的支持,而且,Braben 承認說,相比 「地平線」 之前,如今遊戲引擎帶來的渲染壓力要高很多。當然,VR 使得事情更加複雜。

「實際上,在星球表面上,我們面對著更嚴苛的渲染要求,特別是當你靠近大量飛船或者自己的基地時,」 他解釋說,「我們加入了許多有趣的東西,玩家們更願意聚集到一起了。我已經看到十幾輛飛船和 16 輛 SRV 全部碰撞到了一起。這些事情,加上所有的星球和陰影,帶來了很大的渲染壓力。」

總的來說,Frontier 對 「地平線」 擴展包測試版的走向是滿意的。作為遊戲的 「2.0」 版,它代表了《精英》未來開發的路徑。無大氣層的星際著陸,配合上掠奪和製造,這些都會擴展現有的基礎系統,讓玩家從不同的地方收集資源、建造物品、修理飛船的部件。以後,遊戲還會增加 「多乘員」 的擴展,允許玩家邀請他人進入自己的駕駛艙,分享多餘的座位;同時,遊戲還會出現飛船發射的小型戰鬥機,或許就是由其它玩家來控制的。在更為遙遠的將來,第一人稱模式會出現,玩家能夠在自己的飛船上走動;Frontier 還會逐漸升級星球著陸功能,允許玩家在有大氣層的星球上著陸。

(圖片來自:Ars Technica)

虛擬實境的選擇

目前,大家普遍猜測 HTC Vive 和 Oculus Rift 消費者版會在 「2016 年第一季度」 上市。我的最大疑問是——我覺得任何一個想要玩 VR 的玩家都會有的——應該選擇哪款設備。攝影界有個諺語——最好的相機是你隨身攜帶的那一個,因此,這個問題的答覆最有可能是:最好的 VR 設備是你能買到的那一個。不過,我們仍然詢問 Braben,Frontier 是否有選擇一款特定設備,或者 VR SDK 的計劃。他的回答讓人耳目一新。

「我的希望是,」 他說,「遊戲將儘可能支持更多的頭戴式顯示屏,從內部來說,我們的引擎不會有什麼變動。Oculus SDK 仍處於不斷的變動中,因為 Oculus 正努力準備著 1.0 版的發布,不過,Braben 注意到,在進行一些修改後,Rift DK2 能夠與 StreamVR 兼容。當然,StreamVR 也是支持 HTC Vive 的。」

(一臺 Anaconda——玩家可以在遊戲中操縱的最龐大的飛船之一,圖片來自:Ars Technica)

Frontier 的官方態度是,在遊戲發布之日,玩家在 Rift 和 Vive 上獲得的體驗是 「非常接近的」。雖然硬體上會有一些不同,不過 Braben 對兩款設備都充滿熱情。他再次強調,一開始的時候,「最好」 的選擇或許就是你能首先買到的那款設備。(像我這樣的狂熱分子或許會買兩款設備。)

在提供給玩家的體驗方面,讓 Braben 最為興奮的是一點是將玩家從駕駛艙座椅的束縛中解放出來,不過,這顯然會帶來一系列 VR 上的新挑戰,包括消除讓玩家老老實實坐在椅子上,由玩家主觀設置的 「安全網」。實際上,如今的《精英》裡,佩戴 VR 設備的玩家完全可以在現實中站立起來——儘管遊戲人物不會與你一同站起,但你的視角能夠完美的配合你的身體運動,你也可以在飛船的駕駛艙中自由走動(受限於你 VR 設備的電線長度和動態追蹤攝像機)。

「要實現這一點,我們必須在幕後做大量準備,」 他說。他提到的是讓玩家站立這一看似簡單的事情。現在看起來,這已經足夠好了,但是,讓人感覺好才是關鍵所在。我們期待著試玩,無論我們首先拿到的是哪一款 VR 設備。

本文全文譯自 Ars Technica,原文標題 Ars talks with David Braben on the challenges of making games for real VR。作者 Lee Hutchinson。遊戲公司 Frontier Developments 的 CEO David Braben 在這篇文章中向記者展示了他們在促使《精英:危機四伏》這款遊戲兼容 VR 設備時遇到的困難,以及他們的解決辦法。愛範兒積木、麥瑋琪翻譯出品。

題圖來自:《精英:危機四伏》

相關焦點

  • VR恐怖遊戲《紙娃娃》上線PS VR應用商店
    作為VR遊戲發行商Winking Entertainment已經成為相當多產的公司,此前發布了諸如《Do not Knock Twice》,《Fated:The Silent Oath》和《Unearthing Mars》等遊戲。
  • Web 和 Chrome 開發者之間的那些事!
    (假如你遇到這些事情),你會怎麼做?doc的定位:(其實我們可以把它看作)是一份關於(如何設立)目標、如何分清輕重緩急、如何與開發者共事以及如何為開發者服務的(公開)清單而已。如果你願意的話,完全可以把它稱之為和web開發者相關的那些事。(要記住),web是屬於所有人。(為啥醬紫說呢,有什麼依據嗎)?
  • 以開發者角度看其遊戲體驗心態
    換句話說,開發者大多在方案階段就全面向自己的搭檔完整地展示遊戲的潛在樂趣,並用圖文或肢體語言將這種樂趣輪廓式地勾勒出來,以便從一開始就能獲得價值認同(雖然很多產品的立項大半沒有經歷過這個階段的論證,可能只是大體地知道一個含糊的方向就開始參與到細節研發中,以致很多參與人員即便到遊戲的完成階段也說不清楚自己做的到底是什麼樣的遊戲,比如有哪些讓人印象深刻的環節等);後者(原型設計)更是需要最為直觀地向整個開發團隊立體地演示出該款遊戲最為核心的獨特體驗應該是什麼樣子
  • 自然流暢:感受IE11中的觸控體驗
    IE推動觸控類休閒遊戲的發展 除了瀏覽網頁,針對觸控進行優化的IE瀏覽器也成為了網頁遊戲玩家們的福音。有了觸控的支持,用戶可以拋棄鍵盤和滑鼠,享受更加自然流暢的遊戲體驗。 該模塊跟蹤觸控事件(無論何種瀏覽器平臺)並將其送入遊戲引擎進行處理。此外,遊戲元素可「訂閱」特定的觸控實例以通過觸控的「開始觸控」來接收通知,並且移動和結束觸控事件生命周期。這使得遊戲中場景等元素能夠輕鬆地跨瀏覽器平臺對觸控事件作出響應。 Contre Jour其實可以看作是移動端休閒遊戲遷移到網頁上的典型例子。
  • VR大逃殺遊戲《POPULATION:ONE》開發者訪談
    不可否認,大逃殺式(又稱吃雞式玩法)的遊戲模式在未來一段時間內還將繼續受廣大玩家歡迎。以PC、主機遊戲為例,大逃殺依然是個熱門類型,例如育碧的《超獵都市》。 在VR遊戲場景中,大逃殺模式雖然同樣屢見不鮮,但能夠在體驗層面做好的鮮有耳聞。
  • Google 帶你做物理學手工:自製 VR 眼鏡 Cardboard
    NFC 標籤則是用來一鍵啟動演示 App,同樣是為了體驗過程更加流暢。特點便宜是 Cardboard 最大的特點,硬紙板外殼,磁鐵、橡皮筋和魔術貼都是生活中唾手可得的玩意。最貴的恐怕就是那個透鏡了,和動輒幾百、幾十美元的設備比,Cardboard 的價格非常便宜了。並且 Google 還「開源了」,你可以下載 Cardboard 紙板的 PDF 自己列印,購買 Google 列出的物料單上的每一個玩意,然後在家組裝。
  • 為了設計這個計程車遊戲,開發者真的成為了一名網約車司機
    為了設計這款遊戲,Ewing體驗了一段短暫的Uber司機生活,他積極地與其他司機攀談,也了解到許多在他看來十分「可怕」的故事。 於是,在《Neo Cab》中,有人會因為你笑得不夠好給你低分;有人會在酒醉吐了你一車後因為你的詢問惱羞成怒給你低分……Ewing希望玩家通過《Neo Cab》體會這份諷刺,但他沒有想到的是,他所諷刺的事很快就回到了他自己的頭上。
  • 《Cubism》開發者親述:如何用業餘時間做出爆款VR遊戲
    當然,SideQuest的版本更多是為了遊戲測試,和最終的遊戲期望有一定差距。我認為暫時拿掉手勢追蹤功能是一個正確的決定,因為這樣能鞥確保我可以在預計時間內完成開發工作,並且能夠做的很好。雖然這並不是向遊戲玩家準備的,但是作為開發者我們可以預見性的為遊戲開發一些方便後續遊戲迭代的工具,從而便於後期快速創建一些拼圖。早期版本中內置的遊戲編輯器,大幅簡化後續工作體驗視頻遊戲中另一個需要大量更新的是音頻設計。
  • VR大型遊戲設備價格一套vr設備大概多少錢
    無論是多好的投資項目,面對偌大的市場,強大的競爭壓力,都要在投資之前了解並清楚VR體驗館行情,還有對VR大型遊戲設備價格一套vr設備大概多少錢要了解清楚,這對於創業者來說是非常重要的。目前的VR體驗來看,它更適合去體驗和嘗鮮,並不適合大眾消費者購買和使用,但是現階段VR線下體驗館卻給了我們一個好的選擇,我們可以花更少的錢來體驗新的VR技術,感受VR所帶來的魅力,就像曾經的網吧一樣vr虛擬實境設備的價格一般在幾萬元到十幾萬元之間,詳細價格需要根據您選擇的產品及選擇的配置來定,這是正常價格區間。
  • 為了讓VR成為現實 NVIDIA做了10件事
    用今天的標準來看,那時的遊戲體驗並不吸引人,但它足以吸引我以及與我同時代的人,他們後來成為了工程師和遊戲迷。現在,那一代人已經長大,VR也一樣長大了。在每一個展會上,每一款產品發布和記者的報導都離不開VR。在將VR技術變成現實的道路上,NVIDIA成為了急先鋒。下面舉10個例子證明NVIDIA下了苦功:
  • VR設備銷量大漲,這幾款遊戲搭配VR技術一定非常酷炫
    最近有權威媒體表示,在2025年前後,vr遊戲在全球將有4500萬的活躍。作為一種新興的遊戲技術,vr確實有著非常廣闊的前景,這三款遊戲未來若是能和vr技術相結合一定非常有趣。1.《方舟:生存進化》《方舟:生存進化》是一款發行於2015年沙盒冒險類遊戲,在遊戲中,玩家將扮演人類在神秘的方舟世界進行生存,這裡是一個虛擬的開放遠古世界,無數早已滅絕的遠古野獸都紛紛在這裡復活,玩家需要合理運用資源和生存技巧來保證自己的存活。
  • VR虛擬實境在遊戲行業的應用優勢
    虛擬實境技術最先在娛樂領域落地,大家最熟悉的3d電影,ar互動遊戲等,近幾年,vr技術在網頁遊戲中的應用也逐漸生成,那麼虛擬實境在遊戲領域的應用優勢有哪些呢虛擬實境技術可以大大增強遊戲的真實感、沉浸感,結合手、眼、耳多感官上刺激人的興奮感。
  • Pico出展CES Asia 2017,帶來「生活化」VR新體驗
    Pico Neo CV版根據Inside-Out空間定位系統實現了六自由度追蹤,在SLAM技術支持下無需任何外部攝像頭即可捕捉到體驗者的位置和動作,整體體驗流暢自然,現場體驗者絡繹不絕。 現場體驗到了Pico自研的兩款遊戲《太空飛行》和《守衛者》。以及另外四款開發者遊戲 -- 觸心互動的《神奇魔法》和《末日逃生》、星為棋的《異星大亂走》、大河有漁的《星際粉碎》。整體來看涵蓋了FPS、RPG、動作、策略等各大門類。感官體驗與視覺效果遠超市面上普通的千元一體機。
  • 運行流暢已經過時,手機遊戲體驗的上限是什麼?
    在風景絢麗的3D大作《尼米亞人傳奇:光明山脈》中,畫質成為手機流暢輸出的「毒藥」。遊戲的每一幀畫面都精美到值得截圖紀念,同時特效全開的狀態會讓旗艦手機都卡頓掉幀,甚至有高通驍龍865+旗艦幀率不過50的情況。以「欠缺優化、吃性能」而聞名的這款手遊,成為了衡量手機性能的指標。背後的邏輯很簡單:能在極限條件下流暢運行的手機,其遊戲體驗必然不會差。
  • VR一體機可以玩的遊戲與應用!
    雖然遊戲畫面以及流暢度等方面會打一部分的折扣,但移動性和便捷性提高了,玩家可以不需要連接PC就能隨時隨地體驗到PC VR遊戲。相比於PC VR而言,節奏光劍這款遊戲更適合於VR一體機,沒有了連接線的束縛,再加上Quest的流暢優化使得玩家可以隨時隨地挑戰更高難度的曲目了~
  • 為了將來的性福做足功課 VR「成人遊戲」盤點
    說起 VR 遊戲,也許很多人第一反應是 「反正現在也玩不到,說了沒卵用」 。但如果說到 VR 「成人遊戲」 ,大概多少還是勾起了你的……好奇心,或者說,求知慾。就算現在暫時體驗不到,但對生活美好的期待還是要有的,萬一哪天玩到了呢?  今天小編就為大家簡單的盤點幾款歪果仁們玩得爽歪歪的 VR 成人遊戲,為了將來的性福做好充足的功課,是我們每個公民的義務(大霧)。
  • Facebook將在Go和Gear VR上提供F8主題VR直播
    VR直播將在Oculus sites應用中進行,Oculus Go和Gear VR上都有Oculus sites應用,而Rift上沒有;不過用戶可以通過他們的Oculus帳戶「訂閱」該活動。此外,該演講還將提供非vr直播。
  • vr遊戲體驗館要多少錢全套設備有哪些
    VR虛擬實境技術近年來不斷被廣泛運用,身邊的演出和展覽,在近年內興起,作為一款高科技產品,如今還未能做到真正地走進人們的生活,同時普通產品的效果體驗還不夠完善,如今的許多人都希望能有機會好好體驗一下這款產品的獨特魅力,幻影星空VR體驗館為消費者帶來不一樣的體驗,那麼vr遊戲體驗館要多少錢全套設備有哪些呢
  • 日本的VR體驗店業績火熱,為什麼國內的VR產業普及不快?
    以日本東京臺場購物廣場中的一家專營VR體驗的實體店「vr ZONE Project i Can」(簡稱vrZONE)為例,日營業額在70萬日元左右,換算成人民幣是4.5萬元左右。VR體驗店的遊戲內容獨立研髮根據日媒報導消息,VR體驗店vrZONE現場提供試玩的遊戲,全部都是由萬代南夢宮自主研發,同時也只有在活動現場才能玩到,並沒有公開進行發布。
  • 開發者中的「4倍抗鋸齒」對遊戲有沒有用?用手機測一測就知道了
    前不久,知名數碼博主「差評」發表了一篇科普類文章《安卓手機用了這麼久,你竟然不知道開發者選項這個性能怪獸》,文中提到,如果我們在開發者模式中強制開啟4倍抗鋸齒,並且始終使用GPU來處理圖像畫面,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改善手遊的畫質,讓遊戲運行變得更加流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