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孩子說話聲音好聽,家長平時,多注意這樣保護嗓子

2020-08-09 果味童年時光

隨著孩子說話吐字越來越清晰,很多時候他們的小嘴也會一直說個不停。有時他說的話你沒能理解或生氣的時候,還會大喊大叫。

孩子喜歡大聲說話,通常情況下,老一輩人會覺得孩子有底氣,聲音洪亮。甚至有的人還會說,這孩子將來能當歌唱家。同一棟樓,如果附近家裡有小孩子的人家,經常會聽到孩子的啼哭聲。如果孩子長時間地哭個不停,有時候孩子會把嗓子哭啞。別不在意,這就是一種聲帶受損的表現。

這些容易被我們忽略的事,如果平時不注意保護孩子的聲帶,長時間的大吼大叫可能會讓孩子的聲帶受損,你知道嗎?

家長應該如何保護孩子聲帶呢?

不要讓孩子大聲哭喊

孩子剛出生,嘹亮的哭聲,是那麼讓人心喜。但是,其它時候,長時間哭鬧不止,很容易讓孩子聲帶受到損害。嬰幼兒處於成長發育階段,家長如果不能很好地安撫好寶寶的情緒,很容易對孩子聲帶的發育帶來影響。

不要讓孩子長時間發聲

孩子剛學會說話,可能會咿咿呀呀說個沒完。家長都很注重啟蒙教育,不想孩子輸在起跑線上,可是也要注意,不要讓孩子長時間的背詩詞,控制好時間,勞逸結合,才能更好地保護孩子,同時更好的學習。

不要吃刺激性食物

我們在吃辛辣食品時,有時都會嗆得直咳嗽。孩子身體發育不夠成熟,吃含有刺激性的食物,會影響孩子的聲帶發育。

不要讓脖子受涼

孩子好動,容易出汗,脖子上的汗不容易快速蒸發。不小心被風吹到很容易受涼,當孩子脖子受涼後,可能會讓口腔和喉部受到不同程度的損傷。在氣溫或室溫有明顯變化時,要注意給孩子的保暖。



怎麼樣為孩子做好防護?

  • 平時注意控制孩子的說話音量,更不要讓孩子大聲喊,避免喊破音。
  • 儘量多安撫孩子,不要讓孩子一直哭鬧不停。長時間會讓孩子嗓子沙啞,損害孩子的聲帶。
  • 最好不要讓孩子長時間地說個不停。可以讓孩子歇會喝點水,吃點東西後,再說話。

通常情況下,我們會覺得孩子說話說得越多越好,說明孩子學說話很快,很開朗。建議最好不要讓孩子不間斷的一次說話時間太長,容易對孩子的聲帶發育有影響。想要孩子聲音好聽,又清脆,平時要多注意哦!


果味童年時光,與你一起分享生活中實用的育兒的知識。喜歡請您點擊右上角「關注」哦~

相關焦點

  • 這些保護寶寶嗓子的生活細節,家長要關注
    寶寶的嗓子是語言發生、發展的重要器官,寶寶自2~3個月起,既進入語言自發發聲階段,家長如果不注意,寶寶容易出現嗓子沙啞,雖然問題不大,但是對寶寶來說是比較難受的,也會讓家長覺得愧疚,覺得是自己沒有照顧好寶寶其實寶寶出現嗓子沙啞,是多方面原因造成的
  • 教你把聲音變好聽的方法
    好聽的聲音已經成為個人軟實力的重要標誌 💗 大家應該也聽過「我的耳朵懷孕了」這樣一句話。現在是看臉的時代,更是聽聲音的時代,聲音就是一個人的第二張名片,有好聲音的人會更加從容自信,贏得別人好的第一印象。我們都想擁有好聲音,但現實可能卻是聲音粗糙、氣息混亂,普通話也常被嘲笑,還不小心蹦出幾句家鄉話,也就是帶有鄉音。
  • 聲音沙啞、喉嚨痛?教你6個保護嗓子的小竅門,太方便實用了
    6個保護嗓子的小竅門,太方便實用了 1、注意說話的方法 適當的語調和語速說話,不能過度用嗓,說話聲音需保持正常
  • 孩子總是大聲嚷嚷,幼兒時期要保護聲帶嗎?
    這個時期千萬要保護好自己的嗓子,有些人就吃了虧,在變聲期頻繁的大吼大叫,導致變聲期結束後聲音一直是這樣,說實話這樣的聲音不好聽,感覺像是冒冒失失的人缺少沉穩,對以後的人際交往也有影響(唱歌實在不好聽)。
  • 如何保護好嗓子 保護嗓子的幾個小妙招
    嗓子對任何人都很重要,因為我們日常交流都指望它了,既然嗓子這麼重要,那麼,我們怎樣保護好嗓子呢?  如何保護好嗓子  合理用嗓  不要過度用嗓,講話的聲音要保持正常,即使在嘈雜的區域也不要高聲講話,特別是大喊大叫,更不要尖叫
  • 世界嗓音日:怎樣呵護嗓子,讓聲音更好聽?
    但是在生活中,我們往往沒有對我們的嗓子進行好好保護,頻繁用嗓、嘶聲力竭時常會發生,而嗓子出現幹癢痛的情況也沒能引起我們的重視。那麼,到底怎樣才是科學用嗓?如何能讓我們的聲音更好聽呢?在知名聲音教練徐潔的新書《好聽:如何練就好聲音》中,就詳細介紹了不少科學用嗓發聲的小竅門,就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 如何讓別人喜歡上你說話?4個小方法讓你擁有動聽好聲音
    擁有悅耳聲音的人,無疑可以在社交場合中順利加分,今天,小小就和大家分享幾個能讓聲音變得更加好聽的小方法。說話好聽的標準可以簡單概括為:字正腔圓、控聲有度、輕重緩急,頓挫有度、真情意切。想要訓練出這樣的好聲音可以參考以下幾個方法:1丹田呼吸很多人呼吸的時候把氣息儲存在胸腔,所以吸氣的時候胸會鼓起來,肚子會扁下去,這樣會導致氣息全部集中在上部,發聲不夠沉穩,氣息比較虛。
  • 【聲音好聽技巧】怎樣讓自己的聲音變好聽的方法技巧,鍛鍊聲音好聽10倍
    (聲音好聽技巧)像瑪麗蓮·夢露那樣用「氣聲」說話的女性卻更有魅力,這樣的聲音通常出自聲帶細的年輕女性之口,容易讓人聯想到青春活力與健康。而嗓音深沉、說話簡潔則能給男性增添不少魅力值。(聲音好聽技巧) 好的聲音離不開好的聲帶,因為音調的高低主要取決於聲帶的振動,當聲音處於低音區時,聲帶振動比較緩慢,在唱高音時,聲帶會緊繃到極限,此時聲帶的振動會非常劇烈。
  • 親愛的老師,請保護好您的嗓子
    想必老師們都有這樣的經歷:周末上課,一天下來說話多了,嗓子就很疼,喘氣的時候疼,吞咽的時候疼,火燒火燎的感覺,有時候還會不停地咳嗽。  許多老師一天課上下來,都會嗓子發乾、發脹、發癢、甚至乾咳、疼痛,經常會覺得咽部有灼熱感或者異物感。  為什麼講課就會造成咽喉腫痛呢?
  • 保護嗓子的10個常識和方法,送給愛好歌唱的你!
    學唱歌的人,尤其是老師或者聲樂工作者這個職業,每天都要大聲地說話上課,對於一些常常聲音沙啞的老師們,應該要特別注意保養嗓子,以免造成疾病,比如聲帶炎、聲帶息肉、聲帶結節等。許多老師認為聲音沙啞算不上什麼大毛病,用不著小題大做,吃點兒消炎藥就會好。其實,第一聲嘶就是病變的開始,至少已埋下難以預料的隱患,因此,提醒老師一定要注意保護好自己的嗓子。
  • 作為大學老師,如何保護你的嗓子
    那麼,該怎樣保護嗓子,才不致造成傷害呢?保護喉嚨要多管齊下:一、養成良好的發音習慣放鬆肩膀、注意呼吸的狀態,以最適合自己的頻率來講話。二、改變教學方法1、說話速度慢些:一方面可減輕發聲器官的運用量,另一方面給學生邊聽邊思考的機會,專家說每分鐘約100-150字左右最適合。
  • 聲音好聽的人,究竟有多賺?
    從電臺出來後,我創辦了麥子聲音機構,培養過3萬多名學員,專注於幫助學員提高自己的聲音魅力。一路走來,我深刻的感受到,一個人一定要讓自己,越活越值錢,越活越有底氣。還有一位中俄混血美女李維拉(媽媽是俄羅斯人,爸爸是中國人),想要和我練習聲音。她的說話沒有節奏感,全程都是同一個語調,幾乎沒有什麼起伏。在我的幫助下,她的聲音越來越好聽,後來還考上了北京電影學院,專門發照片向我報喜:
  • 孩子3歲了 還不會說話,家長要注意
    導語:現在越來越多的家長注重孩子語言問題,想要孩子成為一個會說話、愛說話的孩子。但是幾點隨著電子產品的流行,出現了很多適齡的孩子說話比較慢,甚至不想說話的孩子。這樣的案列很多,大都數都是對孩子的語言不重視加上錯誤的培養造成的。小編朋友家的孩子3歲了,只會喊爸爸媽媽,其他的都不會講 ,也不會表達想要什麼,想做什麼。 爸媽很是擔心,又無可奈何,只能去一些康復中心做一些語言上的康復。
  • 兒童學習聲樂好不好,對嗓子會有什麼影響,需要注意的有哪些呢?
    隨著國民教育水平不斷提高,藝術教育自然也成為了家長們的需求。不過在學習藝術教育的時候,家長們也會有一些不同的疑問,其中問的比較多的便是小孩學習聲樂對嗓子有沒有影響。許多的家長為孩子報了聲樂班後,便上網搜羅各種關於孩子學習聲樂的資訊,有的說孩子從小學習聲樂就能夠練就好的嗓子,也有的說孩子從小學習聲樂不好,一不小心就會損害到嗓子,也就是俗稱的練廢。今天時代華娛就來給諸位解答這些難題。孩子從小學習聲樂好嗎?
  • 如何訓練磁性聲音,怎樣使自己說話聲音好聽
           不管是男人還是女人,如果你講話聲音好聽,那麼很容易給別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尤其是男人的磁性聲音,甚至有可能讓女在第一次見面就喜歡你,喜歡和你講話。大家可能都接聽過各種客服的電話,當然詐騙的電話不算。
  • 那些說話聲音難聽的人,究竟做錯了什麼?
    不僅是教師,人們在日常娛樂時也容易忽略對嗓子的保護。一到周末,人們總愛去K歌,喊得聲嘶力竭,一唱就是一整天。如此用嗓過度,很容易讓聲帶拉傷,引發咽炎。小孩子在打鬧玩耍中,總喜歡大喊大叫,發出尖叫聲。若家長不多加教育和制止,這也容易讓他們造成失聲。
  • 世界嗓音日將至,醫生解讀用嗓誤區:說話多覺得嗓子累?發聲地方錯了!
    (原標題:世界嗓音日將至,醫生解讀用嗓誤區:說話多覺得嗓子累?發聲地方錯了!)
  • 想要寶寶說話早,家長可以這樣做
    聽力嚴重喪失的孩子,聽不到聲音,自然也就無法說話;聽力喪失不太嚴重的孩子,或許可以模仿別人的口唇動作學著發音,但學起來就相對困難。我國的俗語「十聾九啞」,就揭示了「啞」的實質是「聾」。三是餵養不當。,家長可以這樣做想要寶寶說話早,家長對寶寶進行語言引導是十分重要的。
  • 說話聲音不好聽還有救嗎?金牌主持人教你三招
    和客戶打電話談工作,網絡會議,電話面試,甚至和人語音聊天,隨手拍抖音,連麥打遊戲……有一副"開口跪"的好聲音瞬間能獲得別人好感。也正是基於這一點,好多人患上「語音恐懼症」:只要發語音打電話,聲音就發抖,說話斷斷續續,說都不會話了。有時甚至想發條語音,都怕自己聲音不好聽,猶豫再三還是改打字。
  • 心理學家研究:孩子的性格,跟父母平時說話語氣有關,家長要注意
    有的家長總是埋怨孩子的性格,嫌棄孩子膽小如鼠、嫌棄孩子金口玉言、嫌棄孩子不爭不搶。但是家長只知道埋怨孩子,卻沒有意識到孩子的性格之所以會成為現在這個樣子,其實跟家長和孩子平時說話的語氣有很大關係。但是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曉麗對孩子越來越嚴格,平時和孩子互動的時候,總是對孩子用命令的口氣。而且不允許孩子反抗,當孩子說出自己的意見時,曉麗總是對孩子進行一票否決,慢慢的孩子才開始不愛說話,不愛表達的。但是曉麗依然沒有意識到自己的問題,只知道埋怨和指責兒子。孩子和小麗之間就這樣惡性循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