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中蛟這個朝鮮戰場上的叛徒,由於谷中蛟戰前叛變向「聯合國軍」投降,為了立功,將志願軍進攻的計劃全部告訴敵人,致使志願軍第38軍在進攻白馬山的戰鬥中和敵人浴血奮戰9個晝夜,都未能拿下白馬山陣地,為此第38軍付出了傷亡6700多人的代價,這一切都和谷中蛟這個叛徒有關。
熟悉韓戰的歷史讀者知道,在整個韓戰中,儘管韓國軍隊的人數在「聯合國軍」中佔據絕對的主力。
但韓國軍隊的戰鬥力實在弱,在韓戰中,韓國軍隊在和志願軍交手的戰役中不是剛一交手就潰敗,就是被志願軍重創或者全殲。
以至於在韓戰中,每次韓國軍隊和美軍一起協同作戰的時候,志願軍往往首先將韓軍作為突破點,然後在進行穿插分割圍殲美軍,以至於時任美第八集團軍司令官的李奇微對韓軍在戰場上的表現十分不滿意。
就連當時號稱韓國最精銳的「首都師」在金城反擊戰中被志願軍重創,幾乎全軍覆滅,「首都師」中最精銳的白虎團在金城反擊戰中被志願軍全殲。
因此,在朝鮮戰場上,不少韓國士兵對志願軍產生了「恐懼」的心理,每當聽到志願軍進攻的號角聲,往往韓國士兵嚇得丟盔棄甲丟棄陣地逃跑。
但是在白馬山戰役中,韓軍的表現卻完全不一樣,當時負責進攻白馬山的志願軍是志願軍38軍這支王牌部隊,負責防守白馬山的是韓國第9師。
38軍發起進攻後,整整激戰了9個晝夜都未能攻克白馬山陣地,在付出了6700多人傷亡的代價後,最終不得不撤退。
這一切都和一個叫谷中蛟這個叛徒有關。
谷中蛟原本是38軍114師340團7連的一名文化教導員,這個人喜歡愛耍小聰明,屬於典型的投機分子。
在戰鬥打響前,當時他所在的團在選拔突擊隊員的時候,谷中蛟表現得特別積極,連續寫了好幾份請戰書,表示要上戰場上立功。
大家可不要以為他這樣做是真的想上戰場,相反,他心裡是根本不願意上戰場。
那麼他又為何表現得如此積極,連續寫幾份請戰書?
原因在於谷中蛟當時是一名文化教員,根據以往的經驗,文化教員正常情況下是不會去當突擊隊員的。
谷中蛟對此心中十分清楚,可谷中蛟連續幾次寫請戰書,這樣做的目的是他本以為領導是絕對不會同意的,這樣他不僅可以不用上戰場,生命也可以不用擔心有危險,而且還可以在領導面前留下一個不錯的印象。
就在谷中蛟小算盤打的如意的時候,讓他萬萬沒料到到的是:領導見他請戰決議如此積極,為了不打擊他的積極性;於是他的請戰申請書得到領導批准。
看到領導批准,谷中蛟這下傻眼了,他萬萬沒想到自己的如意算盤落空了;他心中十分明白,擔任突擊隊員,往往都是衝在戰鬥發生的第一線,要和敵人浴血奮戰,有戰鬥就會有傷亡。
想到這裡,谷中蛟這個叛徒就慌了,怕死。於是谷中蛟在戰役發起的前幾天,偷偷地越過陣地逃到對面敵人的陣地,投降叛變了。
要知道,志願軍在每次大戰前,都會經過周密的部署、偵查以及潛伏部隊等,當時志願軍的保密工作做得非常好,大戰在即,當時負責防守白馬山陣地的韓軍對此一無所知。
就在志願軍做戰前準備,準備向對面的白馬山陣地發起進攻前,谷中蛟這個叛徒為了討好「聯合國軍」這個主子好立功,於是他將志願軍進攻白馬山的重要軍事機密以及志願軍的詳細部署等全部告訴了敵人。
防守白馬山陣地的韓軍聽到這個消息後,立即進入到了戰備狀態,針對志願軍的進攻部署,韓軍也重新做了重點部署,此外,美軍也派出了大量的部隊,其中包括大量的坦克、火炮和戰機等重火力。這樣一來,防守白馬山陣地的敵人迅速強大起來。
谷中蛟叛變後,志願軍戰前的部署全被打亂了,面對這種情況,當時志願軍不得不更變最初的作戰及計劃,改突擊為強攻,由於對面防守的韓軍已經重新調整了部署,因此此戰打得極為艱難,最終志願軍38軍在白馬山苦戰9個晝夜,傷亡達到6700多人的代價,不得不被迫撤出了戰鬥。
因谷中蛟這個叛徒膽小怕死,戰前叛變投敵,將志願軍原本的作戰計劃洩露給敵人,導致志願軍在白馬山戰役中付出了傷亡6700多人代價不得不撤出戰鬥。
對於谷中蛟這種叛徒,不僅是歷史的罪人,更是民族的罪人,槍斃一萬次也難以贖罪。
最終谷中蛟這個叛徒也沒有留下韓國,而是被送去臺灣,最終孤獨終老的病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