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笑果脫口秀《李誕和他的朋友們》第一次在千人大劇場上演,李誕、呼蘭、何廣智、豆豆等脫口秀明星一一登場,上汽·上海文化廣場笑聲不斷。由於《脫口秀大會》等綜藝節目的成功,線上火爆的脫口秀正轉移至線下,成為異軍突起的舞臺表演形式。據不完全統計,僅在上海和北京,就有超過100個脫口秀品牌。
在許多人印象裡,脫口秀適合小劇場、小酒吧,觀眾坐得離演員很近,演員不斷跟觀眾互動。如今,脫口秀走進大劇場,會水土不服嗎?正在崛起的脫口秀,又能給演出行業帶來哪些啟發?
簡單的形式擁有巨大的能量
《李誕和他的朋友們》是今年上海國際喜劇節演出之一。上海觀眾李然曾對現場效果有過懷疑。鏡框式舞臺、三層觀眾席,1949個座位,在上座率不超過75%的防疫要求下,現場也能容納近1500人。李然擔心「小劇場的氛圍會散掉」,「就像一個笑點扔進一大片海洋,沒激起水花,反而被吞沒了」。
為了讓脫口秀更適應大劇場,笑果文化多次勘察場地,特別製作了舞美,還將在現場用攝像機捕捉演員的表情,投射到大屏幕。笑果文化副總裁劉麗娟說:「我們的演員,最早都是在酒吧裡,在沒有人看到的地方一點點磨鍊出來的。走進大劇場,對演員來說是新嘗試,也希望能用更有深度的內容與大家交流。」
這是音樂劇演員丁臻瀅第一次看線下脫口秀表演。「笑得我下巴都快掉到地上了,內容和現實生活息息相關,我非常喜歡。以我一個演員的敏感來看,他們在大舞臺上是有點小緊張的,但表現還是近乎完美。」
在脫口秀之前,音樂劇也曾迎來類似的「崛起」。因為《聲入人心》等綜藝節目讓阿雲嘎、鄭雲龍等音樂劇演員迅速「出圈」,「明星效應」讓買票看音樂劇的觀眾越來越多。「曝光度還是很重要,脫口秀這兩年的曝光度其實是高於音樂劇的,形成了長期效應。就像脫口秀演員說的,他們之前票子賣20、30元都無人問津,劇場裡的演員比觀眾還多。能走到今天並不容易,不是一蹴而就的。」丁臻瀅說。
脫口秀演員周奇墨2018年在南京舉辦的個人專場,票價僅80元。12月20日,他在上汽·上海文化廣場的最新個人專場《不理解萬歲》,最高票價為880元,且早已售罄。《李誕和他的朋友們》最高票價達1080元,可以媲美芭蕾舞國際名團和百老匯經典音樂劇在中國的演出。
在國外,脫口秀早就徵服過大劇場。上海國際喜劇節總監、編劇喻榮軍提及,兩年前,蒙特婁喜劇節的開幕演出,就是在4萬人體育場裡舉辦的脫口秀。英國脫口秀演員麥可·麥克因泰曾在可容納2萬人的倫敦O2體育館演了28場,場場售罄。麥可甚至還舉辦了自己的脫口秀世界巡演,共計售出超過400萬張票。「一個人,一支話筒,一瓶礦泉水;觀眾滿場,笑聲持續不斷。那麼簡單的形式,在臺上能夠有這麼大的能量。」喻榮軍相信,在中國,脫口秀還能徵服更大的舞臺,釋放更多的潛力。
脫口秀給上海舞臺帶來什麼
前兩年接受採訪,李誕總要花時間向記者們解釋什麼是脫口秀,脫口秀和相聲有什麼區別。這兩年,他發現沒有人再問這樣的問題,「我覺得這就是我們做成了一些事情」。
12月15日,脫口秀演員龐博、呼蘭、Rock將再度登上上汽·上海文化廣場舞臺帶來一場脫口秀表演。其他笑果脫口秀的演員也計劃在未來一一登上大劇場舞臺。李誕說:「我有個夢想,把脫口秀做成上海城市文化名片。上海對脫口秀這個新生事物持包容和支持的態度,讓我對脫口秀在上海的發展充滿信心。希望脫口秀能成為上海文化市場增量,成為上海的文化亮點。」
看完《李誕和他的朋友們》,觀眾李然對脫口秀進大劇場的懷疑打消了。「演員們狀態都很好,現場互動很頻繁,就算坐得遠,還是能感受到現場的氣氛。」不過,他擔心線下脫口秀的火爆「曇花一現」,「脫口秀舞臺能不能湧現更多的明星、生產出源源不斷的優質內容是關鍵。觀眾不會為重複內容買單。」
雖然在大劇場看脫口秀,丁臻瀅卻並不覺得舞臺「空」,因為「最重要的還是內容」。不過,她已經在思考可以給大舞臺上的脫口秀加點什麼了。「也許可以把脫口秀和歌舞表演融合在一起。希望有一天能有機會參加這樣的跨界嘗試,探索新的表演形式。」
導演、演員徐崢則看到了脫口秀對當下文藝創作帶來的巨大刺激。他說:「我覺得脫口秀之所以受歡迎,主要是它的變化性,它需要不斷地結合當下、結合現實來翻新創作,與觀眾互動交流也非常多。我相信這種創作方式會給舞臺帶來更多想像空間。」記者 吳桐
[ 責編:張曉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