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經濟網訊】為落實鄭州市關於結核病防治的要求,積極開展各類學校師生結核病感染者的心理疏導、心理幹預和健康教育的工作,維護學校結核病疫情處置中教學秩序的穩定運行,2020年10月至11月,鄭州市心理援助熱線作工作人員在負責人、鄭州市第九人民醫院心理醫院副院長李麗的帶領下,走進高校開展結核病心理健康教育系列科普活動,活動分為講座和團體心理輔導兩種形式。
結核病是一種由結核桿菌引起的慢性傳染病。結核病可以發生在身體的任何部分,最常見的是肺結核。結核病侵入不同部位表現不一,肺結核的主要症狀是咳嗽、咳痰、痰中帶血、午後低燒、胸痛、食欲不振、疲乏和消瘦。
對結核病的治療以往只注重藥物治療,往往忽視機體所承受心理、社會因素影響。隨著醫療衛生事業的發展,心理健康治療已成為臨床診治疾病過程中一個重要部分。
結核病患者常見的心理健康狀態:
自卑心理:結核病是一種慢性傳染性疾病,致使患者親朋好友與其疏遠,患者心理負擔重,與群體遠離產生自卑感。
孤獨心理:結核病具有傳染性的特點,家屬及子女因各種原因不能及時陪伴。因環境改變、接觸人員改變,家人與朋友關愛程度變化,及對疾病知識認識的缺乏等,極易產生孤獨感。
焦慮和恐懼心理:主要表現為情緒激動或傷感,產生喪失感,消極、無助感。不能面對現實積極有效解決問題。病前對今後所制定的生活計劃變得不確定,患者惶恐不安。
喜憂交加心理:疾病治癒的高興心情與因治療帶來的經濟負擔加重憂心。結核病發生和貧窮有著密切的聯繫。
可見,加強健康教育,普及結核防治的相關知識,提高人群對結核病的了解,重視早期心理疏導,及早進行心理幹預使患者重新樹立自信和自我價值感,給予情感支持、心理支持、創造輕鬆的康復環境對結核病患者的治療、康復至關重要。(朱潤瑞 李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