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得初中時,冠冠像往常一樣和同學們在玩鬧,小夥伴突然衝來,於是冠冠的後腦勺扎紮實實地撞上了牆,確實撞得很嚴重,現在還能記得當時那恍惚的感覺,等到反應過來,摸了摸受傷的後腦勺。不摸不知道,一摸嚇一跳,我的腦袋被撞凹進去了!怎麼會這樣?小小的我,大大地被嚇到了,讓同學摸摸我的後腦勺,問了無數次:真的不是圓的嗎?真的是平的嗎?真的是凹進去的嗎?擔驚受怕好一陣子,直到親戚家有了小孩,親眼看到家長在小孩頭下墊上一本字典,問了才知道「睡扁頭」這個習俗。認為睡扁頭會讓太陽穴突出,眉間印堂飽滿,這樣以後才能大富大貴,才能升官發財。
接下來,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睡扁頭這個「恐怖習俗」
睡扁頭是可行的嗎?
剛剛出生的嬰兒,頭骨是沒有完全癒合的,大家知道,如果嬰兒要順產,勢必會受到擠壓,適當的變形可以讓分娩更加順利,也有觀點認為順產的嬰兒因為大腦受到了擠壓更聰明。直到兩歲,小孩的大腦頭骨都處於未完全癒合的狀態,因此,兩歲之前,通過讓孩子長期保持同一睡姿,再加上字典等硬物,是可以讓小孩成功變成扁頭的。
扁頭的起源
在中國古籍中,最早提起扁頭的是《後漢書·東夷列傳·韓》;西方也有對扁頭族的記載,公園前400年,古希臘醫學之父希波克拉底描述其為「木頭人」,而真正將扁頭在中國普及的是遊牧民族——滿族,清軍入關,中國由滿族掌握話語權。清朝統治時期,為了更好地鞏固自己的政權,打壓漢人,滿漢分居,強行推廣滿族習俗,比如我們熟悉的剃髮垂辮,這是強行的,身為大清子民,必須保持這個奇奇怪怪的髮型。
正好,睡扁頭也是滿族的一個習俗,漢人擅長學習,清朝時由滿族統治,那滿族的當然有理由被看作「先進」的,學習「先進」的東西,沒毛病。
睡扁頭的影響
十幾年前,我國嬰幼兒頭顱變形率高達85%以上!
第一個影響,不美觀。
可以看到,劉亦菲的頭是很美的,她沒有睡扁頭,她的頭顱是很飽滿的,這樣的頭顱更能撐起髮型,同樣做一個髮型,扁頭人士的頭是撐不起來的,髮型是塌下去的
第二個影響,不健康。
第一,影響大腦的發育,嚴重的會阻礙智力的發育。
第二,影響身體其他部位的發育。同樣的腦袋,視覺上扁頭比圓頭顯臉大,大家有興趣可以去觀察一下明星。基本上明星的臉都小,五官都挺不錯,可多比較幾個明星,只看臉和頭,會是一個有趣的對比,有的女明星真的不是臉大,只是頭扁。
注意事項
第一,兩歲以前是可以改變的,即使已經變扁,在一定程度上是可以恢復的。
第二,關於趴著睡。
有家長為了不讓孩子睡成扁頭就讓孩子長期趴著睡,趴著睡好處很多,但不能長期讓孩子趴著睡。
我們發現,小孩更喜歡趴著睡,趴著睡讓小孩更有安全感,趴著睡不易嘔吐,有利於呼吸……等等。但是,趴著睡猝死率也很高,相比躺著睡,趴著睡似乎更危險。對於這一點,個人認為也許不是趴著睡本身的問題,與家長的疏忽關係也很大。
趴著睡很好,但不要讓孩子長期保持同一姿勢。
第三,關於兩歲以後頭顱是否可以自行修復。有認為可以的,也有認為不可以的,因為頭顱被改變的原因是兩歲以前頭骨很軟,未完全癒合,有縫隙,但兩歲以後,頭骨已經完全癒合,是很難改變的
袁碩在《進擊的智人》的演講中提到,他們在挖到的頭顱中發現,這些頭顱都沒有臉的部分,他們有過很多假設,最後找到一種最合理的解釋——吃人。若要吃大腦部分,只能用石頭砸臉部,只有臉部最脆弱,其砸開其他地方都是很困難的。大腦控制人,頭骨保護大腦,如果頭骨如此容易改變,那怎麼保護大腦裡的東西呢?
第四,輕微的變形影響並不大,不用過度擔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