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仝卓事件看當代教育,是「有教無類」還是「寒門難出貴子」?

2020-09-03 清漣說



01

「考不上我就再來一年,這個學校只收應屆生,然後我就用了一些辦法成了應屆生。」仝卓在直播過程中「不小心」自曝高考舞弊,當年考大學利用關係將往屆生身份改成了應屆生。

在直播談到這件事的時候,仝卓似乎沒有覺得這件事有任何的不對。可能因為一直以來都享受著各種濫用職權的好處,所以他可能根本不知道,原來這樣是不對的,所以洋洋得意,他的話語中透露著一種投機取巧成功之後的炫耀。第二天的直播,仝卓也有對於此事進行回應。但回應的重點,放在了應屆生和往屆生上,以及自己作為往屆生的壓力云云。

對此教育部做出回應表示,已要求山西省教育廳、有關高校和中學開展調查。教育部稱,對弄虛作假等違規行為零容忍,此事雖時隔多年,但會堅決追查到底。

看看,堪稱翟天臨2.0。

隨著輿論發酵,仝卓頂不住壓力主動向中央戲劇學院申請撤銷學位,並致歉。可是,所謂的道歉抹殺不了他高考作弊的真相。

02

往屆生改應屆生參加高考怎麼就影響高考公平了呢?因為有些學校明確只招收應屆生,你一往屆生以應屆生的省份參加高考,報考了明確只招收應屆生的學校,當然就很可能影響一個應屆生的前途,這就是影響了高考的公平性,性質還比較惡劣,就像搶劫似的,那怕搶幾十塊錢也是重罪。

我們度過了多少個挑燈夜戰、寒窗苦讀的青春,只為一次足以改變命運的高考。天還沒亮的清晨,我們就被廣播喚醒,爭分奪秒穿上校服,跑去教室迎接一天的課程和堆積如山的考卷。高三這青春期裡最慘烈的一年,是要拿出半條命來拼搏的。

仝卓的行為,觸碰了每一個經歷過高考的人的心理底線。仝卓的事件,也再一次揭露了一個現實:教育的不平等。

要知道,高考也許是我們當中唯一的一次公平競爭的機會,就這樣唯一一次的公平,依舊存在很多特權現象。

03

教育資源的不平衡,從古至今都存在。

去年,一個寒門女孩在清華畢業典禮上的發言,被推上了微博熱搜。

「我想用一年不長的時間,做一件終生難忘的事情。」

在清華大學2019年本科生畢業典禮上,大學生代表張薇溫柔而堅定的說出了這樣一句話,令在場的幾千名學生和家長無比動容。

她來自甘肅鎮原:一個黃土高原上的國家級貧困縣。那裡交通不便,教育資源有限,經濟相對落後。第一次去省城參加物理競賽實驗環節,她甚至沒有見過比賽所用的儀器當她終於找到儀器開關時,實驗時間已經到了。

她說:那是我第一次意識到不同地域的教育差異如此巨大,短暫的失落也在我心底埋下了改變家鄉教育現狀的種子。

女孩從自己貧困的出身講到自己的努力,以及看到家鄉落後的現狀,立志用教育改變貧苦的願望

也正是因為教育資源的不平衡,「寒門難出貴子」這個說法被越來越多的人認可。

04

幾千年前孔子提倡的「有教無類」矛頭直指「學在官府」,宣告教育不再是貴族的專利。「有教無類」從字面意義上理解至少有兩種含義:1、任何人都有接受教育的權利。2、任何人都有接受相同教育的權利、

我國法律保障的是受教育權以及九年義務教育,看似教育公平,事實上第二種有教無類從來就沒有真正實現過。教育以市場化,素質教育的名義成為階層固化的工具的現象更是屢屢存在。

所以,教育對底層人民來說,是向上攀升階級的根本途徑。

古往今來,寒門要出貴子,靠的就是四書五經和一張考卷。

高考,絕對是當今社會最公平的考試。

儘管我們這些年看到了不少高考舞弊案例:有出錢請槍手代考的,有篡改他人志願的,有冒名頂替上學的,還有這個不知通過什麼辦法由往屆生變應屆生的明星。

但更多的是,努力的人獲得了回報,通過高考走向了心儀的大學,接受良好教育,為今後的人生打通了康莊大道。

如果有人在大眾面前公然打破甚至挑釁這種公平,那一定會引起眾怒,仝卓就是如此。

05

公平,我想是大部分人對這個世界的期許。或許因為一些客觀的因素,這個世界並不公平,甚至永遠無法絕對公平,但我想這不應該是我們放棄追求公平的理由。

或許這種運用特權,或者耍耍聰明,或者鑽漏洞空子篡改高考身份現象的事確實「多了去了」,但這不應該是我們認為這是合理的理由。

不可否認的是,當代教育仍存在很多弊端,但至少還有那麼一個公平的高考,足以讓很多人改變命運。這個世界不可能絕對公平,但這不是「寒門再難出貴子」的理由。

我們依然可以看到,很多出身貧寒的人,通過努力,通過高考這個機會,實現了人生的逆轉。

一味地抱怨命運的不公沒有任何意義,你要相信命運給你一個比別人低的起點,是希望你用你的一生去奮鬥出一個絕地反擊的故事。

相關焦點

  • 堅決斬斷苟晶、陳春秀、仝卓事件黑手,寒門學子實苦,但請足夠相信
    「寒門出貴子」就這麼難嗎?在當前「高考冒名頂替」舊事不斷曝光的時候,上述疑惑一定程度上可以理解。但還遠不至於上升到懷疑高考的公平與正義,寒門是可以出貴子的,只要你願意。這是一個最好的時代,高考正彰顯著公平與正義。對於廣大寒門學子而言,高考備戰雖苦,但請足夠相信。
  • 寒門是否難出貴子?
    寒門是否難出貴子,是目前很多網民爭論較大的一個話題。在有些人看來,當下隨著教育改革和中高考改革的深入,普通老百姓的家庭誕生貴子的概率越來越低,即便能在高考中取得不錯的成績,大學畢業以後在社會裡也未必能一路順風。
  • 寒門難出貴子?看鄭強、曹德旺、陳丹青怎麼說
    教育的問題一直受普羅大眾的關注,學區房能夠炒出天價,也都是因為中國家長對孩子的基礎教育極其重視。教育一直都是中國家長的心頭大事。而近年來,"寒門難出貴子"的話題甚囂塵上,無不體現著中國廣大普通家長對孩子教育的憂心。而來自不同領域的佼佼者,都對"寒門再難出貴子"的話題有不同見解。
  • 「寒門」再難出「貴子」?
    「寒門」再難出「貴子」?但這個社會之所以熱望湧動、之所以夢想難絕,從「王侯將相寧有種乎」到「窮人的孩子也能魚躍龍門」,靠的恰恰是以努力逆襲命運。「寒門」究竟怎麼出「貴子」是一回事,「寒門」能不能出「貴子」是另一回事——後者而言,更為關鍵。
  • 為什麼寒門難出貴子,寒門到底能不能出貴子?
    「寒門難出貴子」為何寒門難出貴子?寒門相對應的就是豪門,就是望族,通俗的話叫做有錢人家,有權有勢的,這樣的家庭培養的孩子,出現貴子的情況是不是相對就更高了。「寒門難出貴子」,之所以是寒門,首先這個家庭的掌門人,他很有可能是一個懶惰的人,是一個不願意付出的人,是一個自私的人,是一個沒有學歷、不愛學習、不愛成長的人,因此不成功的概率是比較高的。如果父母不愛學習,不願成長,思想落後,甚至不願意付出,等等這些行為習慣、性格特質,會影響到孩子,孩子成為這樣的人的概率是很高的。窮人是因為有窮人的思維、習慣、心態才導致成為窮人!
  • 寒門是否再難出貴子
    之前 和朋友聊起的寒門貴子話題再次想起,寒門是否再難出貴子?改革開放以來,國家的經濟取得了長足的進步,同時城鄉的差距依然不容忽視,其中教育公平便是促進社會公平和和諧的一個重要方面。由於農村一些家境不好的家庭在孩子接受完九年義務教育後,沒能力提供繼續教育的財力,當然也包括一部分家境不理想的城鎮家庭,這裡不妨統稱為寒門。
  • 別說寒門難出貴子,就連貴門也難出貴子;成為「貴子」並不簡單
    有許多的文章或者評論都指出:現今社會,寒門難出貴子;因為出生在普通家庭,或者偏遠山村的孩子,缺少資源,沒有人脈,即便能考上大學,畢業後也只能從社會的底層開始打拼,很難獲得晉升的機會,更別說獲得令人刮目相看的成就。相反,那些家庭背景「深厚」的家庭,不僅能提供孩子更好的教育資源,而且能為孩子「開道鋪路」,讓他們獲得非凡的成就。那麼貴門是不是真的容易出貴子呢?恐怕也不一定。
  • 高考結束 寒門真的難出貴子?貧困村走出了8名清北生 100名一本生
    但隨著這些年貧富階層的固化,以及前段時間「陳春秀高考546分被頂替」事件曝光,「寒門再難出貴子」又成了人們熱議的話題。有人說:如果陳春秀家庭富裕,即使第一年考不上也定會選擇復讀,誰還敢冒名頂替?接觸來看,清北名校中不乏農村學生,甚至有一部分真的稱得上「寒門」,但他們依舊聰明好學。所以,有時不得不懷疑,「寒門再難出貴子」有沒有可能是那些「成功」人士,特意給我們這些窮人的心理暗示!寒門難出貴子?貧困村卻走出8名清北生!
  • 寒門為何再難出貴子?
    不出意外,在重點名校的錄取名單上,寒門子弟越來越稀少。不要說狀元了,就是一本線的各所名校,寒門子弟也很少了。寒門是否再難出貴子?是一個殘酷的事實,一個沉重的話題。 無論社會如何發展變化,在中國高考上大學依然是許多人改變命運的重要途徑。尤其對於普通人家、農村家庭的孩子而言,考個好大學是他們擠進社會中上層、改變命運的硬體之一。雖然此路很狹窄,但別無選擇。
  • 寒門是否再難出貴子?
    不出意外,在重點名校的錄取名單上,寒門子弟越來越稀少。 不要說狀元了,就是一本線的各所名校,寒門子弟也很少了。 寒門是否再難出貴子? 是一個殘酷的事實,一個沉重的話題。 無論 社會如何發展變化,在中國高考上大學依然是許多人改變命運的重要途徑。 尤其對於普通人家、農村家庭的孩子而言,考個好大學是他們擠進社會中上層、改變命運的硬體之一。 雖然此路很狹窄,但別無選擇。
  • 「寒門難出貴子」的時代困境與逆襲之路
    來源:中國青年研究【摘要】「寒門」能否出「貴子」是近年來社會熱議的話題。本文從歷史的維度對「寒門出貴子」這一現象進行了系統考察,分析了當前寒門學子實現社會階層流動與上升的時代窘境,並從社會資源佔有、教育資源分配、家庭教育投入等方面探討了新時代背景下寒門子弟階層流動的逆襲途徑。
  • 寒門難出貴子是對奮鬥者的尊重
    最近高考狀元熊軒昂的一段話上了熱搜,而寒門難出貴子又引起了網友激烈討論。農村地區的孩子越來越難考上好學校。像我這種,屬於中產階級家庭的孩子,衣食無憂,家長也都是知識分子,而且還生在北京這種大城市,所以在教育資源上享受到這種得天獨厚的條件,是很多外地孩子或農村孩子所完全享受不到的。這些條件決定了我在學習的時候,確實是能比他們走很多捷徑。誠然寒門難出貴子已經成為一個不爭的事實,據調查。
  • 第357期:為何「寒門難出貴子」?
  • 為什么九年義務教育普及了,寒門卻還是難出貴子?背後真相扎心了
    為什么九年義務教育普及了,寒門卻還是難出貴子?背後真相扎心了九年義務的普及,寒門家庭不用再擔心孩子上不起學,農村孩子紛紛有了受教育的機會,這一舉措看似把孩子們拉向了同一水平線,可為什麼寒門卻還是難出貴子呢?
  • 某些教育機構的騙局,讓「寒門再難出貴子」
    可現代教育下,寒門再難出貴子。一代人的努力幾乎不可能實現直接走出貧窮。堅定我這個想法的,是一個培訓機構演講老師的自我獨白。這位老師以極度愧疚的心態,寫下這篇文章,為什麼寒門再難出貴子?教育機構卻用著廉價的房屋,低質的教師,將這些父母的希望打入深淵。可怕的是,這些父母仍然還蒙在鼓裡,並不知情。寒門再難出貴子的難度在這:拋去基因遺傳,再拋去家庭教育、學校教育,剩下的精英本就不多。一些昧著良心的教育機構更是帶走一大部分。寒門怎麼出貴子?
  • 他們說寒門再難出貴子,真的是這樣嗎?
    面對「寒門再難出貴子」的現實,我們依然可以淡定的說一句「so what?」文章來自微信公眾號金融八卦女(ID:jinrongbaguanv),作者黃明亮。寒門何以再難出貴子?大概一年以前,有段視頻在網上瘋傳,北大才女劉媛媛在超級演說家的決賽演講《寒門貴子》引起了無數人的共鳴。有人說,她用四分多鐘的演講讓整個世界沉默。
  • 寒門難出貴子,這是真的嗎,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
    今天小編帶大家去看一看寒門怎麼出貴子!有的人會抱怨,我出生在一個貧窮的家庭,有些人出生就是衣食無憂,父母為他會為他的未來鋪好路,而我只能依靠自己努力,這不公平。這個社會本來就是公不公平的,這是因為不公平才組成了形形色色,各種各樣的人,他組成了多彩的社會。
  • 寒門難出貴子?偷來的人生,遲早要還的
    如果那些所謂的權貴繼續用這種手段奪取別人得之不易的勞動成果,繼續用各種方式去霸佔窮苦人家孩子教育的公平權,那這些孩子又該何去何從。都說寒門已難出貴子,可如果寒門學子面臨的是這種處境,又如何才能出人頭地,創造出屬於自己的一片天呢。
  • 「寒門再難出貴子」就是一個坑
    這個耿直的小朋友說出了現在很多人不願意直視的問題:社會資源和教育資源越來越向大中城市以及大中城市裡中產階級以上家庭集中,貧困家庭以及農村的孩子越來越難接受到好的教育。於是又有人開始驚呼:「寒門再難出貴子。」1真的如此嗎?出生於「寒門」的孩子就此沒有機會了嗎?
  • 寒門為什麼難出貴子?是資源的差距
    2017年北京狀元熊軒昂在採訪中也道出了寒門難出貴子的原因。因為教育資源供給不平衡,中產之上的家庭可以為孩子提供更多的教育資源,讓孩子得到更好的效果,這是多數人認同寒門難出貴子的原因。那麼寒門就能接受這個現實而無法改變麼?從資源分配的角度來講,一個國家的資源永遠只掌握在上層少數人手中,而下層的大多數人掌握的資源少,所以想像古代家裡出個狀元,一步登天的事是不可能再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