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觀察網 記者 陳安慶 近日,港資銀行東亞銀行長沙分行正式開業。據了解東亞銀行是繼滙豐、花旗、新韓銀行之後,正式入湘的第四家外資銀行。與此同時,渣打銀行、德意志銀行、法國巴黎銀行等外資銀行也紛紛在湘「投石問路」,湖南正成為外資金融機構角逐中部的「戰略高地」。
東亞銀行(中國)有限公司執行董事兼行長關達昌表示,作為「最本土化的外資銀行」,他們與內地有相似的文化背景,具有聯動內地與海外的優勢,既可引進外來企業來長沙發展,也可以幫助湖南企業「走出去」,希望為湖南與香港兩地企業架起一座金融之「橋」、溝通之「橋」。
在企業金融服務上,東亞銀行長沙分行已推出了外匯貸款「內保外貸」業務,專門針對湖南外向型企業。融資企業可在國內存錢、國外貸款,貸款企業可享受國外的相對低利率。此舉將為湖南企業帶來「利差」賺錢的機會。
目前,港資在湖南外商投資比例中最高,內地企業境外上市或投資的首選也是香港。
外資銀行加速入湘將給湖南經濟注入新的活力,同時,近年來伴隨著地區金融生態環境的持續向好,長沙對金融機構尤其是外資銀行的吸引力倍增。
隨著長株潭兩型社會試驗區的發展,2011年湖南GDP接近2萬億 人均GDP超4000美元。在4月13日,福布斯中國中首次發布2012中國中部商業城市排行榜,共有16個城市入選,其中長沙入選福布斯中國最佳商業城市前20強,位列中部省份第一,超越武漢。
2011年,湖南實際利用外資和合同利用外資繼續位居中部第一,16起海外併購成為亮點,涉及合同投資總額3.38億美元,如湘電風能、湘電新能源以併購方式進入荷蘭、美國、保加利亞等市場,三一重工對「德國大象」的併購。目前,與湖南有經貿往來的國家和地區達183個,有119家世界500強企業來湘投資。
在此利好形勢下,去年6月,花旗銀行落子湖南長沙,首度吹響花旗進軍中國中部市場的號角。隨後,新韓、東亞銀行相繼宣布落戶長沙。此外,渣打銀行、德意志銀行、法國巴黎銀行等外資銀行也紛紛在湘「投石問路」。
對此,長沙市天心區將加快制定芙蓉南路金融街建設規劃,落實《促進金融產業發展的若干辦法》,壯大金融產業規模,吸引更多金融「大腕」進駐。
目前,湖南省銀行貸存比不到70%,外資銀行扎堆入湘將凸顯湖南的金融「窪地效應」,促使金融資源和資金流向湖南。
長沙市政府金融辦主任李曉斌認為,外資銀行入湘將帶來其先進的經營理念,服務模式,這些將激活長沙金融市場的創新。同時,外資銀行入湘,也將為湖南企業走向境外、實現跨境經營提供良好的橋梁和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