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獵場》中出演胡歌「女友」的章齡之,又一次進入了公眾的視線。章齡之教育方式也引起了大眾熱議,怕孩子跟不上進度,所以自己買教材當「補課老師」的章齡之可真是為了倆娃操碎了心。
章齡之為帶娃安排的計劃表,把一天的時間安排滿了。既要輔導大兒子的各種作業,又要照顧小兒子的午睡和英語課。這份帶娃計劃表也令許多網友發出不同的意見,有的認為感同身受,也有的認為章媽媽是不是對孩子的安排太緊密了。
章齡之深夜在微博上回應,帶著酒酒(大兒子)完成各種作業和網課,從最開始的有點難受和崩潰,她崩覺得自己已經慢慢熬過來了。章齡之深知,這段疫情期間,孩子不能無所事事。作為媽媽,她要讓孩子培養出良好的學習習慣。
從章齡之身上學到的教育方式
1. 給孩子制定嚴格的時間表
從《天天向上》中能夠看出,章齡之在短短的兩個月內為孩子奉獻了多少愛。到時間就必須上課、寫作業,雖然這些看起來都很像是在逼迫孩子,但章齡之的做法卻是在從小培養孩子的學習習慣。讓孩子能夠把學習與時間觀念結合,到什麼時間就做什麼事,也是讓教導孩子能夠自己獨立學習的能力。
2. 自學課程耐心教導
為了輔導兩個兒子,章齡之不僅是精心選擇教材,更是竭力思考該用什麼角度讓孩子能理解。面對兒子的「媽媽,你還是以前的媽媽嗎?」,章齡之的內心很是受傷。因為輔導兒子的功課,章齡之的脾氣慢慢從溫和變得急躁,哪怕她在孩子心中排名從第一到最後一名,但她始終保持著耐心。
章齡之的「虎媽」式教導,其實離不開對孩子幼年期學習習慣的培養。「高壓」下的逼迫會讓孩子進入到學習的緊迫中,而「舒壓」下的學習方式與環境會讓孩子對學習有不同的理解。兩種學習方式和習慣的養成都基於父母的的選擇與應對。
好的學習習慣帶給孩子的優勢
1. 充分的自律意識
孩子的主觀能動性高,從科學的角度來看,孩子自己主動學要比父母逼迫下效率更高。並且在習慣養成的條件下,孩子會逐步誕生自我規範行為,進而演變為自律意識。
2. 合理調動學習積極性
孩子在形成習慣後,對於學習的態度會發生改變。在態度的轉變後,孩子會產生對學習上的興趣,對學習的進步產生積極正面的促進作用。並且在積極性的調動起來後,孩子的學習基礎才會更加牢固。
3. 有良好的的自覺性
習慣往往伴隨的就是自覺性,就像每天早起後洗漱吃早餐,一個好的習慣會把孩子帶到一條正確的道路上。自覺性的形成會讓孩子擁有比其他孩子更好的忍耐誘惑的能力,也能幫助孩子在生活中不會丟三落四,過的更輕鬆一點。
習慣形成性格,性格決定命運。——約·凱恩斯
習慣造就性格本性,在孩子人生道路上,性格又決定了這條路道路的分支方向。章齡之的教育方式是大多數家長心中的痛,為孩子的學習習慣進行科學的培養才是最重要的,而非排滿一天的時間。家長要注意,要用適當的管理方式。
家長要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1. 家長細心的陪護
孩子最初的學習很簡單,家長需要做的就是陪伴孩子一起做學習上的預習,幫助他們完成對知識的初步了解;陪伴孩子完成留下的任務,家長不要過多幹預,前期可以家長適當給予幫助,隨後家長就不能再幫助孩子。防止孩子產生依賴性。
2. 夫妻之間不拆臺
有一點很重要,當章齡之在家帶娃,陳龍每天視頻打電話時第一句話就是「寶貝累不累啊,媽媽今天兇不兇啊」。這個問題很嚴重,身為爸爸不能隨便破壞媽媽的樹立的威嚴,否則章齡之這一天的努力就都白費了,也會讓孩子產生「學習都是我媽媽讓我去做的,我自己根本沒想去做」。
夫妻之間的觀點要保持一致,尤其對孩子的教育這一方面上。「拆臺」只會讓孩子的心態發生變化,也會讓孩子對學習的態度從主動化為被動。
3. 規劃時間送鼓勵
家長要對孩子從小就進行時間上的規劃,在規定時間完成任務就給予獎勵。獎勵不可以太大,獎勵只是促進孩子對習慣的養成。在往後的學習過程中,孩子會對學習產生自主性。
孩子對於學習最開始都不可能是喜歡的,家長要在這個期間引導孩子,將孩子的情緒撫平,利用科學方法將孩子的興趣轉變為學習習慣。章齡之是出於為孩子考慮,但一個人的壓力得不到分擔,孩子的學習習慣也不會變為主動意願,這些都是家長需要重視的。
愛玩是每個孩子的天性,家長在管教孩子時,對於該嚴管還是「放養」的問題,家長要採取適度原則,總會找到一個更適合孩子的管教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