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下石蒜生產技術流程

2021-01-12 吉山花瑤

林下石蒜生產技術流程

1.林地準備

(1)林地選擇

石蒜野生品種生長於蔭蔽潮溼的林地,土壤類型為紅壤。在選擇石蒜栽培地時以野生石蒜自然生長環境為依據進行選擇,以生態環境優良的落葉林最好,林分有一定的鬱閉度,土壤為疏鬆透氣、土層深厚、富含腐殖質的酸性壤土,附近有水源並且要求交通便利。

(2)林地區劃

根據設計規劃要求進行栽培地的區劃,區劃蒔還矗因地制宜,並在滿足石蒜生長的前提下儘量地盡其力、節約用地。

(3)林地地被物清理

石蒜較耐陰,雖然在不同的蔭蔽條件下石蒜表現出的特徵不同,但這不影響石蒜的生長。因此,在種植前清理林地時可儘可能保留林地原有植物,但要對林下的雜草進行清除,避免林地土壤養分過分消耗。林分鬱閉度應達到 0.6。若林地植物過於稀疏,鬱閉度達不到要求,則可在石蒜花期進行遮陰,有利於石蒜開花質量的提高。

(4)土壤整理

石蒜對土壤要求不嚴格,但土壤條件優良能夠保證石蒜的成花質量及鱗莖生長,所以選擇土層深厚、土質疏鬆透氣、土壤富含有機質、水源豐富、排水條件良好的地塊作為栽植地。栽植前要深翻土壤30 - 40cm,每畝圃地施腐熟有機肥500 - 1000kg。除此之外,要施用一些磷、鉀類肥,如骨粉、草木灰、過磷酸鈣、氯化鉀等,以滿足石蒜對磷、鉀元素的需求。種植前一周要對土壤進行消毒,預防土壤中的病蟲害發生。一般用2%的硫酸亞鐵水溶液進行土壤消毒,有條件的也可用高溫消毒的方式進行土壤消毒。

(5)設置排灌系統

石蒜耐乾旱,對水分要求不嚴格,生長期每月澆水一次即可滿足其生長發育要求。石蒜的肉質鱗莖怕積水,所以在前期要做好場地排水系統。簡單的場地排水系統可利用地形進行排水,即在栽培地設置一定的坡度,用於疏導多餘的水分,避免栽植地積水。

2.種球準備

(1)種球選擇

以粒大飽滿、品質純正、無病蟲害、無機械損傷、品種優良的石蒜球莖作種球。

(2)種球處理

為了防止種球被細菌侵染導致腐爛,在種植前應對種球進行消毒處理。消毒一般採用廣譜性的消毒劑,如百菌靈、硫菌靈、苯菌靈、克菌丹、苯萊特等。把消毒劑配製成一定濃度的溶液,將剝去外部乾枯種皮的種球放入消毒劑溶液中浸泡20min,然後撈出陰乾備用。

3.林下種植

(1)種植時間

石蒜可在春、秋兩季進行種植,一般來說,春季4-5月或秋季花後分球種植。南方溫暖地區一般秋季種植,北方寒冷地區常於春季種植。

(2)種植方法

露地種植時要求選擇地勢高且排水 良好的地方,否則應作高畦。種植時可採用穴植或溝植,其中溝植比較常用,株行距15cmX 20cm。種植不宜過深,以鱗莖剛埋人士面為好,所以覆土時要注意覆土的厚度。生產上也可採用40cmX 60cm的框進行栽培。一般每框種植種球16個,這種方法便於移栽且易於管理。

若在潮土中進行栽植,栽植後短期可不澆水,若土壤乾燥可澆一次透水。

4.生長期管理

(1)水分管理

石蒜對水分的需求較小,正常氣候條件下不需要特意補充水分,但是在連續高溫乾旱的夏季,需要補充一定的水分,一般1個月澆一次透水即可滿足石蒜對水分的需求。石蒜肉質肥大的球莖在積水時間過長時容易腐爛,所以在雨季要做好排水工作,及時排出多餘的水分,確保石蒜種植地不積水。

(2)施肥管理

石蒜耐性強,管理較為粗放,抗逆能力強,自然條件下土壤中的氮、磷、鉀元素已經,足夠支撐石蒜的生長,可以不用另外施肥。但是在石蒜生長過程中適當施肥有利於石蒜鱗莖的生長及開花質量的提高,所以在石蒜生長發育過程中可以適當補充一些肥料。施肥把握薄肥勤施的原則。一般情況下在4月、7月施大量鉀肥,可用草木灰、磷酸二氫鉀、氯化鉀、硫酸鉀等;9月施大量氮肥,可用硫酸銨液肥,不宜施用尿素;11月施碳酸氫銨,1月施複合肥,中間根據需要可以施用一些微量元素肥,這種複合施肥方案適合在生產實踐中推廣。

(3)病蟲 草害防治

①主要病害防治 石蒜的常見病害有炭瘟病和細菌性軟腐病,預防措施:鱗莖栽植前用0.3%硫酸銅液浸泡30min,用水洗淨晾乾後種植;每隔半個月噴50%多菌靈可溼性粉劑 500倍液。發病初期用50%苯萊特 2500倍液噴灑。除此之外,為了預防病害,要在定植前對土壤和環境消毒;合理布局,避開高溫、高溼環境;及時清除病株;剪刀等用具需嚴格消毒。

炭疽病防治:可用波爾多液,或80%代森鋅600 - 800倍液,或70%甲基硫菌靈 800 -1000倍液,每隔7 -10天噴1次,連噴2-3次。

軟腐病防治:在發病前和發病初,及時在靠近地面的葉柄基部和莖基部噴施農用鏈黴素或新植黴素200mg/L,或敵克松原粉1000倍液,或38%噁霜嘧銅菌酯 800倍液,或50%代森銨600 - 800倍液,或77%氫氧化銅可溼性粉劑 400 - 600倍液,或氯黴素300mg/L,7 -10天噴藥 1次,共 2-3次,重者進行灌根治療。

②主要蟲害防治 主要蟲害有斜紋夜盜蛾、石蒜夜蛾、薊馬、蠐螬。

斜紋夜盜蛾:主要以幼蟲為害葉片、花蕾、果實,啃食葉肉,咬蛀花莛、種子,一般在春末到 11月為害,可用5%銳勁特懸浮劑 2500倍液或萬靈 1000倍液防治。

石蒜夜蛾:幼蟲入侵的植株,通常葉片被掏空,且可以直接蛀食鱗莖內部,受害處通常會留下大量的綠色或褐色糞粒,要經常注意葉背有無排列整齊的蟲卵,發現即刻清除。防治上可結合冬季或早春翻地挖除越冬蟲蛹,減少蟲曰基數;發生時,噴施樂斯本1500倍液或辛硫磷乳油800倍液,選擇在早晨或傍晚幼蟲出來活動取食時噴霧,防治效果比較好。

薊馬:通體紅色,主要在球莖發葉處吸食營養,導致葉片失綠,尤其是果實成熟後發現較多,可以用25%吡蟲啉 3000倍液、70%艾美樂 6000 - 10 000倍液輪換噴霧防治。

蠐螬:發現後應及時採用辛硫磷或敵百蟲等藥物進行防治。

③除草 在石蒜生長期間,少量雜草可以結合鬆土進行清除,若雜草較多,可採用藥劑進行防除。

5.採收及採後加工處理

(1)種球採收及貯藏

為了獲取種球,在石蒜培育過程中可適當遮陰,並在開花期去除花蕾,將石蒜的營養物質集中貯藏於石蒜鱗莖中。

石蒜種球採收一般在無葉期(5-9月),其中6月為最佳時間。選擇晴天進行挖掘種球,挖掘時避免損傷種球。挖掘出的石蒜種球要去除上面的泥土,但是不能用水衝洗。之後把種球攤平晾乾,待種球外部鱗片乾燥後按照種球的大小進行分級、包裝、運輸。

石蒜種球不適宜長期貯存,短期貯存時可以把其放在遮陰通風處,空氣溼度保持40%左右。

(2)鮮切花採收及貯藏

石蒜花形優美,色澤豔麗,花色變異較大,觀賞價值較高,素有「中國的鬱金香」之美譽。石蒜開花時正是花卉品種稀少的時候,且耐運輸,是極具發展潛力的新興切花資源。石蒜採收一般選擇在早晨,在花蕾剛顯色時即可進行採收。為了保證石蒜切花的質量,一般選擇植株健壯、花莖挺拔、花蕾剛顯色、無病蟲的植株進行採收。

石蒜切花在貯運期間採用幹藏方式比較理想,3天以內的短時間貯運可採用溼藏措施,但從降低成本、減少工序出發,建議採用幹藏措施。赤黴素對石蒜切花有一定的保鮮作用,能明顯改善石蒜的切花品質,經赤黴素預處理後進行幹藏貯運能明顯延長石蒜的瓶插壽命、實際觀賞期等。

相關焦點

  • 林下靈芝生產技術流程
    林下靈芝生產技術流程1.林下段木栽培(1)栽培原材料準備適宜栽培靈芝的樹種有殼鬥科、金縷梅科、樺木科等樹種。一般段木以樹皮較厚、不易脫離、材質較硬、心材少、髓射線發達、導管豐富、樹木胸徑8- 13cm為宜。在落葉初期砍伐,最晚不超過翌年驚蟄。
  • 林下石蒜花卉的生態學特性選擇
    林下石蒜花卉的生態學特性選擇石蒜分布於山東、河南、安徽、江蘇、浙江、江西、福建、湖北、湖南、廣東、廣西、陝西、四川、貴州、雲南。野生於陰溼山坡和溪溝邊,庭院也有栽培。日本也有分布。模式標本採自我國,但產地不明。
  • 林下食用菌生產技術流程
    林下食用菌生產技術流程1.母種製作(1),母種培殺基製備①稱取 用天平稱取培養基各種成分的用量。最好是每種成分溶解後,再加入下一營養成分。若各種成分均不發生沉澱.也可以一起加入。用馬鈴薯、玉米粉、蘋果、米粉、木屑等作原料時,應先製取這些原料的煮汁,然後再把煮汁與其他成分混合。
  • 掌握林下食用菌生產的主要生產技術流程和技術要點
    掌握林下食用菌生產的主要生產技術流程和技術要點2.菌種製作技術(1)菌種的分類俗話說:「三分種(種子),七分種(種植)。」好種是保證豐產、豐收的基礎。食用菌的菌種指人工培養進行擴大繁殖和用於生產的純菌絲體。
  • 上海共青森林公園和上海市林業總站共同舉辦石蒜類植物繁育應用和...
    為進一步推進石蒜栽培技術與園林應用水平的提升,12月24日,上海市共青森林公園和上海市林業總站聯合舉辦了一場石蒜類植物繁育應用和標準宣貫培訓,上海森園綠化養護公司、上海園林展覽公司、上海景森園藝有限公司共計50餘名綠化養護管理和技術人員參加了此次培訓。
  • 林下黑木耳生產流程
    林下黑木耳生產流程1.菌種生產在食用菌種的培養上,從黑木耳上和從耳棒中分離出來的菌絲稱為母種,把母種擴大到鋸木培養基上進行培養,產生的菌絲稱原種,再把原種經過繁殖培養成栽培種用於生產。生產種(栽培種)培養基,用於生產黑木耳。配方為:枝條(青岡櫟枝條)70kg、鋸末\8kg、麥麩10kg。
  • 一句詩詞,窺石蒜
    石蒜是我國本土植物,在宋朝趙蕃的詩作《三月十七日以檄出行賑貸旬日而復反自州門至》就可見石蒜的身影。原文如下:參軍出郭匪幽尋,使者移文播德音。石蒜榆皮那得飽,刀耕火種豈能任。石蒜對於土壤一點都不挑剔:有肥沃的最好,在貧瘠的土壤甚至墳地亂石堆那樣的地方也都能生長。石蒜對於水分也不挑剔:它喜歡溼潤,但也耐乾旱。在自然狀態下的紅花石蒜,會在夏末秋初生出花薹[tái],在花薹頂端開出傘型的紅色花序,吸引昆蟲來授粉(我在路邊就曾見到兩隻漂亮的蝴蝶,在幫助授粉,可惜沒有拍到。)
  • 紅花石蒜就是彼岸花嗎?花朵極為奇特的花卉植物,栽培技術介紹
    紅花石蒜是一種優良的宿根草本花卉植物,屬於石蒜的一個變種,它還有一個名字叫龍爪花,鮮紅,花筒較短,姿態比較優美,是屬於多年生草本花卉,常用作為園林綠化,還可以作為花壇和花鏡,還被作切花使用。那麼紅花石蒜和彼岸花又是什麼關係呢,下面我來為大家簡單介紹下,和紅花石蒜的生長習性和栽培技術。
  • 從彼岸花到石蒜——石蒜
    石蒜在中國中也有十幾二十個別名,如紅花、石蒜龍朝花、蟑螂花、蜘蛛花、平地一蕾,甚至牛石花,但沒有「彼岸花」和「曼珠沙華」。「彼岸花」的名字來自日本。石蒜在日本節氣「彼岸」(即秋分)開花,也是掃墓的時候,「彼岸花」在墓地周圍盛開,這種豔麗的花朵很容易引起人們的聯想。所以佛教洗禮中的日本人很快就把這個典故附在了石蒜上,他豔麗的紅色和簇生的放射狀花冠真的與佛經中「赤團華」的形象相配。
  • 石蒜的品種及盆栽知識介紹
    石蒜的品種簡介石蒜為石蒜科球根花卉,花期為8-9月,十月結果,石蒜的園藝價值非常高,野生石蒜常生於陰溼的山坡和溪溝邊,人工栽培石蒜則需要注意為石蒜布置一個合適的生存環境。生產上也可採用40cm×60cm的框式栽培法,一般每筐種球16個,此法的優點便於移栽,養護管理方便。生產中注意除草,一般可以噴灑除草劑,在雜草過長時使用,噴灑時間一般選在落葉後和採收後。另外,可以進行盆栽,一般選用田間生長3年、能開花的大球,直徑在7cm以上,可一盆栽一球,也可一大盆栽3~4個球。
  • 中草藥驗方:石蒜
    石蒜是一種野生草本植物多生長在陰溼的山林中,在中國西南地區比較常見,這種植物的地下鱗莖可以當野菜工,人類食用也可以入藥,而且藥用功效極為出色,不過人們服用石蒜後也會產生副作用,想對石蒜多一些了解,可以參考下面對它做的詳細介紹。
  • 石蒜,因其花和葉具有不能見面的特性,因此又被稱為無情無義的花
    石蒜科石蒜(Lycoris radiata),又名龍爪、龍爪花、山烏毒,俗稱老鴉蒜、蒜頭草、蟑螂花、彼岸花、天涯花、曼珠沙華等由於花和葉具有不能見面的特性,因此石蒜又被稱為無情無義的花根據中醫典籍記載,紅花石蒜鱗莖性溫,味辛、苦,有毒,入藥有催吐、祛痰、消腫、止痛、
  • 石蒜花海,與你相約
    由杭州西湖風景名勝區管委會、浙江省花卉協會主辦,杭州植物園承辦的「花開杭植,樂享自然」——2020杭州植物園石蒜花展於8月3日拉開帷幕,展覽將一直持續到8月31日。本次花展首次展出了杭州植物園在2019年北京世界園藝博覽會上斬獲十項大獎的部分石蒜品種,展現杭州植物園石蒜屬國家級種質資源庫多年來在石蒜品種選育方面的最新科研成果。杭州植物園的工作人員介紹,目前園內的石蒜自然景觀區包括經濟植物區、分類區、青龍山、玉泉等石蒜地栽區域。擁有包括忽地笑、玫瑰石蒜、換錦花、稻草石蒜、中國石蒜等在內的20餘個石蒜種類。
  • 《短蕊石蒜》井木犴-協助拍攝
    短蕊石蒜在自然界中喜生於陰溼山坡、巖石及石崖下土壤肥沃的地方,抗逆性強,耐旱(有些種類不耐旱)、耐溼,忌陽光直射,略耐鹽鹼,有一定的耐寒性,對土壤要求不嚴,但在肥沃疏鬆、土層深厚、富含有機質、排水良好的沙壤土、黏壤土及石灰質壤土中生長較好。
  • 石蒜家族的譜系可能要重寫
    石蒜家族普遍擁有「高顏值」,具有較高的園藝價值。不過,相比欣賞石蒜的嬌豔,相信這個家族複雜的「倫理關係」更能點燃「吃瓜群眾」的好奇心。□記者石承承乳白石蒜和玫瑰石蒜可能是一家市植物研究專家林海倫留意到,乳白石蒜和玫瑰石蒜相伴而生,都處於盛花期,屬於混合發生的狀態。
  • 【青推薦】花葉永不相見——石蒜如煙花般綻放
    石蒜屬植物的鱗莖都含有石蒜鹼,此鹼經氫化後有抗阿米巴痢疾的作用;另外有些種類含有加蘭他敏、力可拉敏,在臨床上為治療小兒麻痺後遺症的要藥;民間把鱗莖搗碎,敷治腫毒;鱗莖還含有大量的澱粉,可作漿糊、漿布之用。
  • 優美純潔的石蒜類花卉
    石蒜類科屬:石蒜科,石蒜屬原產地:我國和日本。概述石蒜類適宜栽植於萌處,常用作林下地被花卉,頗有野趣,在溪澗石旁作自然式點綴及叢植十分相宜。生物學特性石蒜屬鱗莖植物,葉基生,帶狀或線形,端圓鈍。夏初葉凋枯後開始抽出花葶,梗實心,生長甚速,葶端著花數朵,花被漏鬥狀或上部展開反卷,側向開放,筒部短,雌雄蕊長而俾出,花色釭、粉紅、黃、橙等。蒴果。喜陰溼而排水良好、富含有機質之土壤,適應性強,耐寒性較好,容易栽培。鱗莖多數有毒,可藥用。
  • 臺灣:東北角海岸 金花石蒜綻放金黃花容
    金花石蒜的花瓣像極了彎曲的龍爪臺灣很少有花卉像金花石蒜,如此富神秘氣息,讓人捉摸不定。如果不是熟悉金花石蒜生態,初見它豔麗花容的遊人,莫不以為它是孩童惡作劇插在野外以假亂真的花卉。今年秋季天氣涼得早,楓香見黃葉,金花石蒜竟也提早展笑靨。今年天氣變化多端,許多花卉不是早開就是晚放,讓追花達人也疲於奔命。去年金花石蒜直到冬風吹來才見綻放,今年卻是選在秋風直送的九月底十月初露臉,雖遇上奈格颱風豪雨,石蒜花依然挺立雨中,成為風雨天氣裡最美的黃花。
  • 合肥:植物園石蒜花開但根部有毒 只可遠觀不要褻玩
    一大片的紅豔豔引來市民拍照觀賞,可是植物園技術人員告訴記者,石蒜雖美,但根部有毒,汁液也會導致一些人過敏,所以提醒遊園的市民可遠觀不要褻玩。目前,植物園梅園道路兩邊、月季園、木蘭園等均有分布,一簇一簇紅紅豔豔煞是好看,不少遊園的市民都會駐足欣賞、拍照。技術人員介紹,石蒜花又名彼岸花,主要分布在中國及東亞地區較多,尤其在日本廣泛傳播。
  • 石蒜盛開,那是夏季山野最絢爛的色彩
    與其相伴生的是玫瑰石蒜。去年8月,我已經注意到玫瑰石蒜與乳白石蒜的這種相互的伴生關係。因此,我認為乳白石蒜其實是玫瑰石蒜的一個異變類型。 稻草石蒜是石蒜家族中比較珍稀的種類,在寧波市域範圍內,寧海的稻草石蒜種群數量最大。 稻草石蒜是中國石蒜和紅花石蒜的雜交可育後代。既然是雜交種類,就存在父本與母本的角色轉換問題。從稻草石蒜與中國石蒜具有相同的生境來看,通常認為中國石蒜是其母本無疑的。我又發現個別稻草石蒜的花瓣中出現了紅色的成分,應該是紅花石蒜作為父本特徵的部分顯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