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握林下食用菌生產的主要生產技術流程和技術要點

2020-12-17 吉山花瑤

掌握林下食用菌生產的主要生產技術流程和技術要點

2.菌種製作技術

(1)菌種的分類

俗話說:「三分種(種子),七分種(種植)。」好種是保證豐產、豐收的基礎。食用菌的菌種指人工培養進行擴大繁殖和用於生產的純菌絲體。菌種質量的好壞直接影響栽培的成敗和產量的高低,只有優良的菌種才能獲得高產和優質的產品,因此生產優良的菌種是食用菌栽培的一個極其重要的環節。根據菌種的來源、繁殖代數及生產目的,把菌種分為母種、原種和栽培種。

母種:從孢子或組織分離培養獲得的純菌絲體。生產上用的母種實際上是再生母種,又稱一級菌種。母種既可繁殖原種,又適於菌種保藏。

原種:將母種在無菌的條件下移接到糞草、木屑、棉籽殼或穀粒等固體培養基培養的菌種,又稱二級菌種或瓶裝菌種。原種主要用於菌種的擴大培養,有時也可以直接出菇。

栽培種:將二級菌種轉接到相同或相似的培養基上進行擴大培育,用於生產的菌種,又稱三級菌種或袋裝菌種。栽培種一般不用於再擴大繁殖菌種。

(2)菌種生產的基本設備

①配料室設備 不同的生產規模,配料所需要的設備有所不同,但配料應在有水、有電的室內進行,其主要設備有以下幾類:

衡量器具:配料室一般應配備磅秤、手秤、粗天平、量杯、量筒等,以供稱(量)取用量較大的培養料、藥品和拌料用水等。

拌料機具:拌料必備的用具有鐵鏟、鋁鍋、電爐或煤爐、水桶、專用掃帚和簸箕等。具有一定規模的菌種廠,還應具備一些機械設備,如枝丫切片機、木片粉碎機、秸稈粉碎機和拌料機等。

裝料機具:採用手工裝料,無需特殊設備,只要備一塊墊瓶(袋)底的木板和一根「丁」字形搗木(供壓料時用)即可。但具有一定規模的菌種廠,為了提高裝料效率,應購置裝料機。裝料時,以玻璃瓶作容器的要壓料和打接種穴,可用瓶料專用打穴器。以塑膠袋作容器,制銀耳和香菇栽培種,一般裝料後隨即要在袋壁打接種穴,可用塑膠袋專用打穴器。

②滅菌設備 滅菌設備一般是指用於培養基和其他物品滅菌的蒸汽滅菌鍋。滅菌鍋是制種工序中必不可少的設備。滅菌鍋消毒的原理,是利用水吸收一定的熱量之後成為飽和蒸汽,在消毒滅菌時,飽和蒸汽在一定的溫度和壓力下擁有大量的熱量,遇到冷的消毒物體時,冷凝而改變狀態隨之釋放出大量的熱量,使被消毒物體受熱、受潮,在熱和溼的作用下,可在較短時間內有效地將頑抗性的細菌芽孢及其他雜菌殺死,達到滅菌的目的。

A,高壓蒸汽滅菌鍋:高壓蒸汽滅菌鍋是一個密閉的、能承受壓力的金屬鍋,在鍋底或夾層中盛水,鍋內的水煮沸後產生蒸汽。由於蒸汽不能向外擴散,迫使鍋內的壓力升高,即水的沸點也隨之升高,因此可獲得高於100℃的蒸汽溫度,從而達到迅速徹底滅菌的目的。高壓蒸汽滅菌鍋有以下幾種類型。

手提式高壓滅菌鍋:此種滅菌鍋的容量較小,主要用於母種斜面培養基、無菌水等滅菌,可用煤氣爐、木炭或電爐作熱源,較輕便、經濟。

立式和臥式高壓滅菌鍋(櫃):這兩類高壓鍋(櫃)的容量都比較大,每次可容納750mL的菌種瓶幾十至幾百瓶,主要適用於原種和栽培種培養基的滅菌,用電熱作熱源。

自製簡易高壓鍋:菌種生產量較大的菌種廠可自制簡易高壓鍋。採用10mm厚的鋼板焊接成內徑為l10cmx 230cm的筒狀鍋體,底和蓋用15m厚的鋼板衝成半圓形,否則平蓋滅菌時棉塞易潮溼。鍋口用緊固的螺絲擰緊密封,鍋上安裝壓力表、溫度計、安全閥、放氣閥、水位計、進出水管等設備。以煤作燃料,用鼓風機助燃升溫。將菌種袋(瓶)放入鐵提籃內,吊入鍋中,一般放4-5 層,每鍋裝800 -1000袋(瓶),適合於專業菌種廠製作栽培種培養基的滅菌。

B.土法滅菌鍋:土法滅菌鍋有多種類型,一般分為土法蒸鍋和蒸籠等形式。

土蒸鍋:用磚砌成灶,灶上用磚和水泥砌成桶狀或方形蒸汽室,底部為大鐵鍋。可從側面開門,也可以從頂蓋進出。門上附有放溫度計的小孔,鐵鍋上沿設有進出水管。每鍋可裝1200 - 1400袋(瓶)不等。土蒸鍋形式簡單,製作簡易,可以就地取材,造價低廉,但殺菌時間較高壓鍋長。

—蒸籠鍋:蒸籠滅菌適宜於農村制種量小、條件差的單位。採用蒸籠滅菌時,密閉條件較差,由於鍋內溫度最高是100℃,所以滅菌時間從溫度達100℃開始計時,需保持6-9h。

③接種設備 接種設備是指分離和擴大轉接各級菌種的專用設備,主要有接種室、接種箱、超淨工作檯及各種接種工具。

接種室:接種室又稱無菌室,是進行菌種分離和接種的專用房間。此室的設置不宜與滅菌室和培養室距離過遠,以免在搬運過程中造成雜菌汙染。生產量較大的菌種廠,應充分注意各個工作問的位置安排。

接種室的面積一般5 - 6m2,高2- 3m 即可,過大或過小都難於保證無菌狀態。接種室外面設緩衝間,面積約2m2。門不宜對開,最好安裝移動門。接種室內的地面和牆壁要求光滑潔淨,便於清洗消毒。室內和緩衝間裝紫外線燈(波長265nm,功率30W)及日光燈各·一盞,、接種室具有操作方便、接種量大和接種速度快等優點,適宜於大規模生產。

接種箱:接種箱是供菌種分離、移接的專用木製箱,實際上是縮小的接種室。接種箱有多種形式和規格,醫藥器械部門出售的接種箱結構嚴密、設備完善,但價格較高。目前多數生產者採用木材和玻璃自己加工製作成一人或雙人操作箱。接種箱內頂部裝紫外線殺菌燈和日光燈各一盞。箱前(或箱後)的兩個圓孔裝上40cm』長的布袖套或橡皮手套,奴手由此伸人箱內操作。圓孔外要設有推門,不操作時隨即關門。箱體玻璃、木板均要注意密封,箱的內外均用油漆塗刷。接種箱結構簡單、製造容易、造價較低、移動方便、易於消毒滅菌。由於人在箱外操作,氣溫較高時也能維持作業,適合於專業戶製作母種、原種。

超淨工作檯:超淨工作檯是一種局部層流(平行流)裝置,能夠在局部造成潔淨的工作環境。室內的風經過濾器送入風機,由風機加壓送人正壓箱,再經高效過濾器除塵,潔淨後通過均壓層,以層流狀態均勻垂直向下進入操作區(或以水平層流狀態通過操作區),以保證操作區有潔淨的空氣環境。由於潔淨的氣流是勻速平行地向著一個方向流動,故任何一點灰塵或附著在灰塵上的雜菌均很難向別處擴散轉移,而只能就地排除掉。因此,潔淨氣流不僅可以營造無塵環境,而且也可以營造無菌環境。使用超淨工作檯的好處是接種分離可靠、操作方便。

接種工具:接種工具是指分離和移接菌種的專用工具,樣式很多。用於菌種分離、母種製作和轉接母種的工具,因大多在試管斜面和平板培養基上操作,一般是用細小的不鏽鋼絲製成。用於原種和栽培種轉接的工具,因培養基比較粗糙緊密,可用比較粗大的不鏽鋼製成。

④培養菌種設備 培養菌種設備主要是指接種後用於培養菌絲體的設備,如恆溫培養室、恆溫培養箱、搖床機等。

恆溫培養室:恆溫培養室用於培育栽培種或培育較多的母種和原種。恆溫培養室的大小視菌種的生產量而定。室內放置菌種培養架。加溫可採用電加溫器或安裝紅外線燈加溫,最好在電加溫的電源上安一個恆溫調節器,使之能自動調節溫度。

恆溫培養箱::在製作母種和少量原種時,可採用恆溫培養箱,根據需要使溫度保持在一定範圍內進行培養。市售的恆溫培養箱多為專業廠家生產的電熱恆溫培養箱,使用比較方便,』但價格較貴,而且購買和運輸多有不便,因此可以用木板自己製造。自製恆溫箱用一隻大木箱做成,箱的四壁及頂、底均裝雙層木板,中間填充木屑隔水保溫,底層裝上石棉板或其他絕緣防燃材料,箱內裝上紅外線燈泡或普通燈泡加溫,箱內壁安裝自動恆溫器,箱頂板中央鑽孔安裝套有橡皮塞的溫度計以測量箱內溫度。

搖瓶機(搖床):食用菌進行深層培養或製備液體菌種時,需設置搖瓶機。搖瓶機有往復式或旋轉式兩種。往復式搖瓶機的搖蕩頻率是80 - 120次/min,振幅(往復距)為8-12cm。旋轉式的搖蕩頻率為180 - 220次/min。旋轉式的耐用,效果較好。

塑膠袋:在食用菌生產中,進行熟料栽培或製作栽培種常常用到塑膠袋。選擇塑膠袋的根據和鑑別塑膠袋的一般方法為:

進行常壓蒸汽滅菌,可用聚乙烯塑膠袋,厚度0.05 -0. 06mm(5-6絲)為宜。其中高壓聚乙烯塑膠袋透明度高於低壓聚乙烯塑膠袋,但低壓聚乙烯塑料的抗張強度是高壓聚乙烯塑料的2.2倍(厚度相同時),且低壓聚乙烯能耐120℃高溫。食用菌生產中應首先選用低壓聚乙烯塑膠袋。進行高壓蒸汽滅菌時,宜用聚丙烯塑膠袋,厚度0. 06mm(6絲)為宜。聚丙烯能耐1500℃高溫,但其冬季柔韌性差,低溫時使用應小心。聚氯乙烯塑料有毒,不到 100℃就軟化。熟料栽培或制種時不能使用聚氯乙烯塑膠袋。

塑膠袋鑑別可採用簡便易行的灼燒法。取少量樣品,用鑷子夾住,點燃,仔細觀察塑料燃燒時的易燃性、離火後的特徵、火焰特徵、軟化拉絲現象等,即可鑑別樣品種類(表1)。

表1 塑料燃燒特徵

(3)培養基

培養基就是採用人工的方法按照一定比例配製各種營養物質以供給食用菌生長繁殖的基質。培養基必須具備3個條件:一是含有該菌生長發育所需的營養物質;二是具有一定的生長環境;三是必須經過嚴格的滅菌,保持無菌狀態。

常見的母種培養基:

馬鈴薯葡萄糖培養基(PDA培養基):馬鈴薯200g,葡萄糖20g、瓊脂18 - 20g、水1000mL。

馬鈴薯綜合培養基:馬鈴薯200g、葡萄糖20g、磷酸二氫鉀3g、硫酸鎂 1.5g、瓊脂18 - 20g、維生素B110mg、水1000mL。

(4)菌種生產的流程

食用菌菌種的接種與培養是指在嚴格的無菌條件下大量培養繁殖菌種的過程。一般食用菌制種都需要經過母種、原種和栽培種3個培養步驟(表2)。

表2 菌種生產的流程

3.雜菌汙染

(1)雜 茵 汙染的原因

在製備原種及栽培種的過程中很容易感染雜菌,根據雜菌開始發生的部位,大致有以下幾種汙染原因:

①如果雜菌同時在培養基的上、中、下部發生,主要是由於培養基滅菌不徹底造成的。

②如果雜菌開始發生在接種塊上,很可能是母種或原種已經感染了雜菌,或者是由於接種工具滅菌不徹底,把雜菌帶人接種瓶內所造成。

③如果雜菌先在培養基表面發生,是由於接種過程中無菌操作不嚴格而引起的。

④如果雜菌是在接種後若干天才發生的,並首先發生在從瓶口往下生長的菌絲上,說明雜菌是從棉塞侵入培養基的。引起原因是培養室溼度過大,通風換氣不良,棉塞受潮。

(2)雜菌汙染的預防措施

防止菌種被雜菌汙染,應當採取綜合措施,並貫穿在整個操作過程中,環環扣緊,一抓到底。具體措施如下:

①搞好環境衛生 制種人員必須建立起正常的清潔衛生制度,不斷清除汙物,並加以藥劑消毒,不讓雜菌有滋生的餘地。

②處理好原料 應嚴加管理,杜絕任意堆放原料,不加保護使上下受潮黴變、中間生蟲、骯髒不堪的現象;木屑、草料、馬糞等堆藏時,上、下要墊薄膜或油毛氈防潮,料面要遮蓋,以防雨淋和雜物落人;米糠、麩皮、餅料易生黴菌,應密封貯藏。

③調整用水量和酸鹼度 培養基的水分適當,酸鹼度適宜,則發菌順利,不易生雜菌。常見的問題是:用水不稱量,酸鹼度不測更無調節。應該經常檢測含水量,隨時調整pH。

④保護培養基 滅菌後的培養基應該加以保護。常出現的問題是:以為滅過菌,馬虎了事,不遮不蓋,汙染嚴重。應該將出鍋的培養瓶(袋)料加蓋紗布或薄膜,人箱燻蒸前還要用新潔爾滅或來蘇兒等藥水擦洗,防止灰塵汙染。

⑤嚴格執行無菌操作規程 接種工作技術性強,一要耐心,二要細緻,切忌碰擦粘帶。經常出現的問題是:接種器械使用前不用酒精擦拭,使用後不清洗器械,依靠燻蒸消毒;部分人員用酒精擦拭接種器械後不使用火焰灼燒消毒。正確的做法是:對接種的一切用具及容器,能洗的要洗乾淨,能燻蒸的要燻蒸,能擦酒精的要擦酒精,能用酒精燈火焰燒的要用火焰燒。對大量的栽培種可以兩人協作接種,把好火焰封鎖關,一人持料瓶(袋),一人專接種,不離開火焰周圍無菌區,配合默契,動作敏捷。

林下食用菌的生產條件

相關焦點

  • 林下食用菌生產技術流程
    林下食用菌生產技術流程1.母種製作(1),母種培殺基製備①稱取 用天平稱取培養基各種成分的用量。②配製溶液 為避免發生沉澱,一般是先加緩衝化合物,溶解後加入主要元素,然後是微量元素,再加人維生素等。最好是每種成分溶解後,再加入下一營養成分。若各種成分均不發生沉澱.也可以一起加入。用馬鈴薯、玉米粉、蘋果、米粉、木屑等作原料時,應先製取這些原料的煮汁,然後再把煮汁與其他成分混合。
  • 林下靈芝生產技術流程
    林下靈芝生產技術流程1.林下段木栽培(1)栽培原材料準備適宜栽培靈芝的樹種有殼鬥科、金縷梅科、樺木科等樹種。一般段木以樹皮較厚、不易脫離、材質較硬、心材少、髓射線發達、導管豐富、樹木胸徑8- 13cm為宜。在落葉初期砍伐,最晚不超過翌年驚蟄。
  • 林下石蒜生產技術流程
    林下石蒜生產技術流程1.林地準備(1)林地選擇石蒜野生品種生長於蔭蔽潮溼的林地,土壤類型為紅壤。在選擇石蒜栽培地時以野生石蒜自然生長環境為依據進行選擇,以生態環境優良的落葉林最好,林分有一定的鬱閉度,土壤為疏鬆透氣、土層深厚、富含腐殖質的酸性壤土,附近有水源並且要求交通便利。
  • 西安地區草莓立體栽培套種食用菌高效生產技術
    西安地區草莓立體栽培套種食用菌高效生產技術楊海燕等草莓休閒採摘已成為西安市春季城郊踏青春遊的新亮點。每個花序保留 7~8 朵花,及時疏掉病果和畸形果,以提高果實的大果率和整齊度。4.5 病蟲害防治 草莓病害主要有灰黴病、白粉病、葉斑病等,蟲害主要有紅蜘蛛、蚜蟲等。病蟲害防治以預防為主,綜合防治。
  • 黑木耳菌包工廠化生產及液體菌種技術應用研討會在牡丹江市召開
    8月7日晚,由北京菇友生物科技開發有限公司承辦的「黑木耳菌包工廠化生產及液體菌種技術應用研討會」在黑龍江省牡丹江市舉辦。    研討會上,北京菇友生物科技開發有限公司技術總監季佔軍研討內容分為兩個部分:黑木耳菌包工廠化生產和液體菌種技術應用。他指出,黑木耳工廠化生產相對於其他成熟的品種工廠化生產還處於初級階段,目前黑木耳僅能實現菌包生產的工廠化。
  • 你聽過香菇這種生產技術嗎?全氧袋四方包生產技術
    全氧包香菇生產咋天在某手上看到了一段視頻,他給該技術起的名字叫全氧包香菇生產技術,覺得好奇,於是全網搜索了以下,因此本作者對這項技術也有所了解,因此今天想早早分享給各位-我親愛的朋友:全氧袋四方包栽培技術,
  • ...發展大會」上召開黑木耳菌包工廠化生產及液體菌種技術應用研討會
    本網訊(記者 朱麗軍)為推動黑木耳產業的創新發展及交流合作,由中國鄉鎮企業協會食用菌產業分會和中國食用菌商務網聯合舉辦的「貴龍機械第三屆黑木耳產業創新發展大會」將於2018年8月7日至9日在黑龍江牡丹江市聯合舉辦。
  • 林下黑木耳生產流程
    林下黑木耳生產流程1.菌種生產在食用菌種的培養上,從黑木耳上和從耳棒中分離出來的菌絲稱為母種,把母種擴大到鋸木培養基上進行培養,產生的菌絲稱原種,再把原種經過繁殖培養成栽培種用於生產。生產種(栽培種)培養基,用於生產黑木耳。配方為:枝條(青岡櫟枝條)70kg、鋸末\8kg、麥麩10kg。
  • 湖南省科技特派員為新田縣食用菌生產把脈
    12月16日,湖南省三區人才、永州市派科技特派員張斌、袁志輝,在新田縣科工局相關負責人的陪同下,到新圩鎮指導食用菌生產工作。     梧桐樹生態農業有限公司在科技專家服務團的精心指導下,經過3年多的經營,已在新圩鎮梧村和杏幹村等地發展食用菌種植基地100餘畝,並擁有自己的菌棒生產線,公司逐步走上健康發展軌道。
  • 異丙醇生產技術淺析
    無色透明液體,有似乙醇和丙酮混合物的氣味,能與醇、醚、氯仿和水混溶,能溶解生物鹼、橡膠、蟲膠、松香、合成樹脂等多種有機物和某些無機物,與水形成共沸物,不溶於鹽溶液。常溫下可引火燃燒,其蒸汽與空氣混合易形成爆炸混合物。
  • 宋金俤:食用菌病蟲害防治及無害化生產解決方案
    5月9日下午在山東國際農展中心二層會議廳舉行了產業發展主題報告會,國家級食用菌產業技術體系崗位專家宋金俤為與會代表作了《食用菌病蟲害防治及無害化生產解決方案》的主題報告。    宋金俤研究員食用菌現有50多個栽培品種、30多種野生品種,每個品種都易受病蟲危害。這主要由環基料、場所、自然中有機物等因素導致了病蟲害的發生。
  • [公告]星河生物:新鄉市星河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食用菌生產基地建設...
    目前我國食用菌行業工廠化生產的技術水平較日、韓相對低些,其中提高生物轉化率需要很長一段時間的研究和反覆試驗才能穩定實現,因此生物轉化率不變的情況下,對食用菌生產基地項目建設的規模直接制約著項目投產後的產能大小,因此要提高產能就需要通過加大生產投入、加大研發投入提高生物轉化率等的方式來實現產能的增加。
  • 1.2m單開防火門德州實體廠家生產流程及技術要點
    1.2m單開防火門德州實體廠家生產流程及技術要點   兒童不懂滅火常識,常常手足無措,不知道如何自救,使小火釀成悲劇。防火門整體裝入尺寸內,並做好臨時定位的安全措施,防止鋼質防火門整體傾倒,門框周縫隙應調整合適,以方便澆灌水泥砂漿為準。
  • 數位化的技術對於生產有什麼意義
    從整體來看,我國數字經濟包括數字產業化和產業數位化兩大部分。數字產業化主要指信息通信產業,包括電信業、電子信息製造業、軟體和信息技術服務業、網際網路行業等。產業數位化主要指傳統產業由於應用數位技術所帶來的生產數量和生產效率提升,其新增產出構成數字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 數位化製造技術的應用,為相關產業的發展注入了活力。
  • 安徽:阜陽市太和縣總投資5.1億元食用菌項目實現」智能化」生產
    近日,記者來到太和縣舊縣鎮範廟村一家菌菇生產企業,一走進菇房內,看見工人在採摘成熟的菌菇。該菌菇生產企業不同於傳統生產模式,這家企業把菌菇搬進了恆溫室內進行種植,做到全年生產,讓食用菌實現了」智能化」生產。    據了解,太和縣食用菌扶貧產業園,是招商引資項目,由安徽百麓控股集團有限公司投資。項目總佔地面積500畝,總投資5.1億元人民幣。
  • 清大創新掌握了成熟的生物柴油生產技術
    【來源:證券日報】  一般來說,生物柴油的生產比較容易。但要達到嚴格的燃料質量標準和價格具有競爭力則較為困難。清大創新科技公司是一家以研究生物質替代能源為主科研企業。在得到清華大學、北京化工大學等高校的專家教授技術支持下,掌握了成熟的生物柴油生產技術。
  • 食用菌產業迎來新一輪轉型升級
    中國食品土畜進出口商會食用菌分會秘書長劉自強在近日召開的第十屆國際藥用菌大會上接受國際商報記者採訪時感慨道,中國食用菌產業在菌種、技術、設備、人才、管理和營銷方面都面臨著嚴峻的挑戰。 劉自強表示,整體看,中國食用菌產業發展還處在「微笑曲線」底部階段。 食用菌根據栽培基質可分為草腐菌和木腐菌。
  • 大興安嶺地區抗衝生物毯生產廠家技術要點
    大興安嶺地區抗衝生物毯生產廠家技術要點   大興安嶺地區抗衝生物毯生產廠家技術要點    性價比較高,惠民,而且後期維護成本是比較低的,使用壽命長。防護網能夠很好的倉庫不受到損害,能夠倉庫的物品不被盜走,而且可以很好的隔離外界,好物品。
  • 古田:現場觀摩銀耳生產新技術 促進銀耳產業穩定高效發展
    近日,古田縣食用菌研發中心舉辦銀耳提質增效綠色生產技術現場觀摩會,邀請省食用菌技術推廣總站推廣研究員、福建農林大學教授、相關企業、合作社有關負責人和菇農開展現場觀摩。觀摩中,參會人員一行來到位於鳳都鎮的古田縣大野山銀耳有限公司,學習交流銀耳提質增效綠色生產技術。
  • 猴頭菇菌種的分級和菌種生產的場地要求
    導語:菌種是指經人工培養獲得的可供進一步繁殖或栽培使用的食用菌菌絲純培養物。這相當於高等植物的秧苗、營養缽苗。食用菌菌種有特定的製作程序,只有掌握了制種技術,才能生產出優良的菌種,使食用菌栽培獲得成功。猴頭菇菌種由3部分組成,即猴頭菇菌株的純菌絲體、菌絲體著生的基質和包裝容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