榮大快印北京國貿店。 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 李雲琦 攝
北京,離金融街不到三公裡的西直門南小街,「金燦酒店」的大樓看起來並不起眼。乘坐酒店電梯來到3樓,就會看到一家名為榮大快印的列印店。進入12月,呼嘯的北風把寒冷灑在了北京的大街小巷,而這家列印店裡卻是一番熱鬧與忙碌。這家躲在酒店裡、外面連掛招牌都沒有的列印店,卻與近期的一則上市消息有著密切的關係。11月20日,國金證券宣布,與北京榮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稱榮大科技)籤署上市輔導協議,榮大科技擬在創業板上市,國金證券已經指派6名輔導人員組成輔導小組。榮大科技就是上述列印店的運營公司。榮大科技,自稱為「券商之家」,靠列印服務起家,與券商和眾多上市公司有過很多合作關係。榮大科技計劃IPO的消息出來後,在「券商之家」的微信群裡,也有不少券商或律所的人紛紛道賀。那麼,這家列印店到底什麼來頭?一家列印店如何做到能夠上市?這背後有著什麼樣的商業故事?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實地探訪了這家列印店。
金融街附近金燦酒店3樓榮大快印店內部。 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 李雲琦 攝
【列印市場的「海底撈」 】24小時營業,提供會議室、休息區有按摩椅西直門金燦酒店三樓,電梯門打開的一瞬間,「榮大科技」「券商之家」「榮大商務」的字樣映入眼帘,這裡就是傳說中的「榮大快印」大本營。「招股書」「證監會」「環保部門」「報會材料」......一些資本市場的專業詞彙不時從一些封閉的會議間內傳出來。貝殼財經記者進入榮大快印不久便發現,在這裡進進出出的人大多西裝革履,穿著幹練。不同於街邊普通的列印店,榮大快印有專門的前臺,前臺右側的一排電腦後坐著工作人員,像極了銀行服務窗口。前臺另一側,配置了兩臺電腦,可以提供給有需要的人改動文件,電梯口還配備著付費的自動咖啡機以及便利自助購物的櫃檯。榮大科技的服務客戶主要是券商、律所、上市公司或擬IPO企業,所列印的材料包括擬IPO企業的招股書、一些保薦機構的報告等。根據「榮大集團」的介紹,公司為一家資本市場金融服務提供商,提供資本市場相關融資類型報會文件製作全套解決方案,協助資本市場中介機構完成文件製作。其中詳細包括報會文件製作及諮詢、報會文件內容核對、可研報告撰寫、信披諮詢等服務。
換而言之,很多擬IPO企業遞交的招股說明書、一些企業發行股份募資說明書等文件中,都會與榮大進行合作。對於榮大快印來講,能夠從一家列印店發展到如此規模,被人稱讚的還是榮大快印的服務與專業。回到西直門的金燦酒店,這裡的3樓至5樓設置了很多大大小小的會議室,內部放著瓶裝水和一些辦公用品。有的隔間裡放著一張能坐十幾人的辦公桌,經常坐滿了開會討論的人。3樓前臺工作人員的對講機,不時傳出「某某房間是否空置」的詢問,保潔人員來來去去不斷地收拾房間。在榮大快印四樓的一個公共休息區,放置著幾張按摩椅可以提供給客戶休息使用。榮大集團微信公眾號上的一篇文章中提到,這幾張按摩椅是「投行人員最喜歡的角落」。
榮大快印店內的休息區。 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 李雲琦 攝
日前,在榮大快印前臺處等材料的一位券商工作人員告訴記者,自己時常到榮大快印來跑腿,這裡還能夠提供24小時的通宵服務。榮大前臺的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公司24小時營業,有能夠提供排版和校對等服務的工作人員,專門的會議室只提供給VIP客戶,普通客戶可以在4樓的休息區通宵辦公。【普通企業難成VIP客戶】自稱「券商之家」,券商人士基本都去榮大熬過夜券商等人士看中的是榮大快印能夠讓自己節省精力。在某證券公司從業多年的趙雷(化名)經常到榮大快印列印文件,在他看來,榮大快印能夠一家獨大的原因在於專業性,就連印製報告的紙張也比普通列印店要好。趙雷表示,證監會對招股書的字體、字號等格式都有要求,「榮大做材料比較專業,製作員熟悉規則,能夠按照要求做出相關的材料」,「其他公司可能也可以做,但是肯定不如來榮大省心。」趙雷此前跟進的一個IPO項目,就是與榮大合作的。據其回憶,當時經常帶著電腦去榮大快印工作,加班也是常有的事,「很多房間都可以通宵,大家都在榮大通宵過,尤其是『小兵』去榮大通宵的次數更多。」後來榮大推出了雲協作,趙雷就很少去榮大快印的現場了。「在雲協作上建一個項目,把要改的文件和要求傳上去,就可以遠程操作了。」貝殼財經記者在榮大快印3樓的員工排行榜上看到,他們的工作崗位有明確的細分,其中包括顧問、格式核查專員、製作員、諮詢顧問等。根據「榮大集團」的組織架構,公司還設有印刷事務部、盡調事務部、信披事務部、文件製作部、金融研究部、顧問諮詢部等。「榮大的業務做得很細,他們最開始就是文件製作,但是這兩年發展了很多業務,包括券商盡職調查報告的工作底稿、上市企業一些募投項目的可行性研究報告等。」趙雷告訴記者,對於一些投行或者企業來講,榮大快印這樣的第三方受歡迎也是因為市場需求旺盛。「現在一般企業員工都比較精簡,投資部門也就兩三個員工,這種融資行為發生頻率也不會太高,如果只有企業自己兩三個人來編這個報告,那他們的壓力也會比較大,所以一般都會找第三方來做」,「市場上做得好的也就這一家而已,也不得不用他們。」事實上,榮大已經將目標客戶集中在了擬IPO企業及IPO企業身上。一位榮大快印的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公司平時列印收費為0.35元一張,如果需要另外的排版服務則是5元錢一頁,非VIP客戶只能「簡單幫你核對」,只有VIP客戶才能享受免費的校對服務。12月1日,貝殼財經記者打電話諮詢榮大快印會議室預約時,前臺工作人員就表示,公司的會議室僅提供給已經籤約的VIP客戶,普通的列印客戶只能使用公共區域的位置辦公。那麼,如何才能成為VIP客戶?上述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公司的VIP客戶主要針對上市(及擬上市)企業籤約客戶,「一般的企業可能也沒有那麼多需要校對的東西,你做(文件)的時候我們給免費核對一下」,「(普通企業客戶)也有,但是太少了,普通企業也沒有什麼文件需要校對,除非是有個別的投標文件。」【榮大列印店有多賺錢】一個IPO項目能賺20多萬,8個月裡近90家證券公司披露與榮大有合作11月27日,剛剛完成一筆4.3億元募資的上市公司大洋生物披露了此次募資支付的520萬發行費用明細,其中,審計費用為216.9萬元,保薦費用為188.7萬元,律師費用為84.9萬元。緊隨其後,是兩項「材料製作費」的支出,分別為14.15萬元、9.4萬元,對應單位分別為北京榮大商務有限公司、北京榮大科技有限公司。也就是說大洋生物這次募集總共為榮大貢獻了超過20萬元的收入。趙雷告訴貝殼財經記者,榮大的具體收費情況會根據具體的公司和服務有所不同,一般一個IPO項目的收費均價為20萬元,服務包括不限次數的材料修改、列印等。企業規模越大收費越高。據趙雷稱,剛開始榮大主要服務券商,向券商收取材料費,「券商為了某一家企業的IPO申報去做了材料,這個錢是券商來付」。「後來改變了收費模式,券商要服務一家企業IPO,榮大就會跟這家企業去談,做這樣一套材料需要多少錢,然後榮大再和企業籤署一個協議,會有一個打包價格,這個裡面從申報到發行上市整個服務都會在裡面。」在一些保薦機構的眼裡,IPO項目中聘請榮大科技作為第三方機構,是極為必要的事情。11月17日,中信建投關於擬上市企業無錫江南奕帆電力傳動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上市發行保薦書中提及,江南奕帆有償聘請了榮大科技作為第三方機構,並在公告中闡述了聘請的必要性表示,榮大科技就發行人的募投項目完成了行業及可行性研究報告,服務費用為18萬元。
航亞科技(原新三板公司)的首次公開發行保薦書中顯示,為提高本次募投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編制的規範性及準確性,聘請榮大科技作為本次募集資金投資項目可行性研究的諮詢機構,提供可行性研究報告撰寫等服務。12月1日,華藍集團的招股書披露,其中顯示,支付給北京榮大商務北京第二分公司25.47萬元採購上市相關服務,佔當期中介諮詢費用佔比為10.25%。
華藍集團的招股書。貝殼財經記者注意到,榮大服務的證券公司客戶中主要包括擬IPO企業、上市公司、新三板掛牌企業,不同企業費用會有所差異。在擬IPO企業喜悅智行的招股書中顯示,2019年末預付帳款前五名中,對北京榮大科技的預付款為15萬元,業務內容主要為預付諮詢服務費。在樂的美IPO項目中,樂的美與榮大科技協商的合同價格為13萬元。在易點天下的IPO項目裡,該公司今年上半年中支付給榮大商務的費用就有31.5萬元。資料顯示,榮大在介紹中羅列的服務案例,還包括小米、邁瑞醫療、廈門銀行、三隻松鼠、富士康、東莞銀行、博納影業等上市公司或擬上市企業。
事實上,除去IPO項目外,榮大在上市公司的募投項目中提供服務同樣收入不少。上市公司金科環境在相關募資公告中披露,在公司6.32億元的募資項目中,已經支付給北京榮大商務的材料製作費為24.53萬元、北京榮大科技的材料製作費為8.49萬元,共計支付的費用超過33萬元,是繼保薦及承銷費、審計及驗資費、律師費外佔發行費用比例最高的費用。上市公司和遠氣體在一次總額為4.3億元的募資中,對榮大商務支付的材料製作費也有22.64萬元。此外,天和防務的募資項目中,也聘請北京榮大科技有限公司為該項目提供底稿輔助整理及電子化服務、材料列印製作以及榮大雲協作軟體諮詢及支持服務。今年9月,上市公司江蘇國泰披露的越南紡織染整建設項目、張家港紗線研發及智能製造項目等多個可行性研究報告,均是委託了北京榮大科技製作。事實上,與榮大產生過合作的擬上市公司或上市公司、新三板公司遠不止於此。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根據choice數據統計,在2020年4月以來的8個月時間裡,A股及新三板市場上的保薦說明書、招股說明書、募資說明書等相關材料中,提及「北京榮大科技」、「北京榮大商務」、「北京榮大偉業」三家公司的相關證券公司有近90家。值得注意的是,這僅僅是已經發布公告中提及的企業,還會有很多擬IPO企業或上市公司的相關募資公告尚未公布。在榮大收入頗高的另一面,除去一些材料成本外,人工成本成為重要支出。某招聘平臺顯示,榮大科技招聘的信披合規諮詢(二級市場)崗位的月薪為5k至10k,任職資格上需要重點院校本科及以上學歷,了解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基本知識等;售前顧問崗位的月薪區間為13k至26k;售後工程師崗位的月薪區間也在5k至10k。在招聘月薪為1萬至1.5萬元的財務內控合規諮詢崗位中,要求應聘者要來自會計、審計等相關專業,具有大中型會計師事務所3-5年的工作經歷等要求,可以說是標準並不低。在榮大商務發布的招聘內容顯示,招聘的底稿專員月薪為4-8K;招聘金融、投行、證券研究崗位的月薪為4-8K、印前製作崗位的薪資為4-7K。在一個要求8年以上工作經驗的排版員崗位中,薪資區間為8-13K;投行業無諮詢崗位的月薪標準為18K-24K。與面臨的市場藍海對比,榮大科技對應的成本也讓利潤有了更多的想像空間。目前,榮大科技剛剛進入輔導期,屆時公司招股書披露,會揭秘這家列印店的真實收入情況。【佔據97%的市場】從「住宿洗浴快印一條龍」到高新技術的擬IPO企業2000年,一家名為北京榮大偉業商貿有限公司的企業在北京成立,註冊地址位於西直門金燦酒店的413房間,經營範圍包括電腦圖文設計、企業形象策劃、打字、複印服務等,這就是榮大快印的前身。從持股比例上看,周正榮持有該公司71.37%的股權,韓起磊持有該公司25.4%的股權。作為榮大快印的幕後老闆,周正榮和韓起磊十分低調,在榮大公開的信息中找不到任何描述。因製作招股書聞名業界的同時,榮大快印的規模也在不斷擴大。2008年,上海榮大成立;2011年,深圳榮大成立。當時的榮大除了主要服務券商外,也已經開始服務不少上市公司。2010年,上市公司東方國信就與榮大偉業有了交集。根據上市公司飛利信發布的2011年年度報告,公司的上市發行過程中就與榮大偉業有合作,報告期末對於榮大偉業的單項計提壞帳準備的其他應收款為10.3萬元。快速增長的過程中必然也會有競爭。財經列印是一個大市場,並不是只有榮大看準了這塊兒肥肉。2013年9月,同樣在緊鄰金融街的位置,新成立了一家名為國信快印(北京國信創業快印股份有限公司)的列印店,業務與榮大快印相同,主要客戶為證券公司、上市或擬上市公司、律所、銀行等。當時國信快印打出來的「招牌」是:很多工作人員乃至股東此前就是榮大快印的員工。「榮大快印前員工」的標籤為國信快印增加了人氣。不過,沒多久,國信快印一些尚在競業協議期內的榮大快印前員工,就因競業限制糾紛被榮大快印告上法庭。資料顯示,國信快印的股東趙智聰、竇成文均為榮大快印出身的工作人員,二人從榮大商貿離職後進入國信快印工作。裁判文書網資料顯示,在2013年底,也就是國信快印成立三個月左右,榮大商貿就以與趙智聰、竇成文曾籤署《競業限制協議》為由向西城區勞動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除此之外,國信快印還因一起鄰居裝修產生噪音汙染導致客戶流失打了一場官司,當時國信快印表示,噪聲導致公司客戶大量流失,經營狀況大受影響,經營收入下滑。而這區間,榮大快印正在經歷著華麗的轉變。2014年,周正榮與韓起磊共同成立了一家新的公司「榮金酒店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榮金酒店)。這家公司的成立,也是榮大在很長一段時間能夠提供住宿、洗浴、快印「一條龍」服務的保障。「榮大集團」的微信公眾號,曾在2018年12月發布《榮大集團金燦酒店重裝開業啦》的文章來做宣傳。今年4月,該微信公眾號還發文推廣,表示「榮大集團金燦酒店史上最低價」,「感恩榮大客戶」,原價688元一晚的房間活動價僅300元。12月1日,一位榮大的工作人員告訴記者,目前金燦酒店已不屬於榮大管理,已經外包給酒店品牌運營方「秋果」運營,「需要直接在網上訂酒店就可以」。記者在某旅行服務平臺上看到,該酒店的房間價格在400元左右,評分也不算很高,在評論中,也有人表示「就是為了榮大才住這的」,「主要是在榮大樓上,作材料特別方便」等評論。金燦酒店的一位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如果是榮大快印的客戶,直接在該酒店訂房也可以享受8.8折優惠。放棄酒店業務的背後,榮大快印在這幾年經歷了一次全面轉型。按照榮大自己的說法就是「從傳統財經業務轉型為科技創新業務、從傳統印刷服務轉型為金融諮詢服務、從勞動密集型企業轉型為知識密集型企業」。2014年,北京榮大科技成立,也是榮大此次計劃IPO的主體。數據顯示,北京榮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持股中,周正榮持有43.75%的股權,為第一大股東,擔任公司副董事長一職;韓起磊持有榮大科技27.02%的股權,並擔任榮大科技的董事長兼總經理。此外,周正榮及韓起磊等人為股東的寧波梅山保稅港區謹信投資管理合夥企業(有限合夥)也持有榮大科技部分股權。如今的北京榮大科技,已經貼上了高新技術企業的標籤。榮大科技官網介紹顯示,公司先後上線了「榮大二郎神」、「榮大雲協作」,在2016年開始推出打包全包服務。2019年8月,「榮大集團」的一篇介紹文章中披露,公司發展至今已經佔有97%的高額市場佔有率。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 李雲琦 編輯 趙澤 校對 李世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