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海觀瀾 誰是蔡英文2020年的剋星

2020-12-25 華夏時報

王義偉

對神明懷有敬畏之心的人,往往有一套特殊的行為準則。比如,碰到一個命硬的人,是不敢去死磕的,磕得碎了牙,磕得滿嘴血,命硬的人毫髮無損,何必呢。問題是,命硬的人藏在芸芸眾生中,尋常看不見,交手之後才露真容,往往搞得當事者下不來臺,這就不好辦了。

時至今日,全臺灣都知道了,臺灣大學候任校長管中閔,就是一個命硬之人。

但最開始,蔡英文當局把他當成了一個軟柿子。

1月5日,臺灣大學經過正常的遴選程序,選出管中閔為新一任校長。管中閔是個計量經濟學家,性格直率,人稱管爺。臺大選出一個「爺」當校長,也算符合該校臺灣教育界龍頭老大的地位。

按照相關規定,臺大將遴選結果報告臺「教育部」,臺「教育部」備個案,下發一個任命書,這事兒就結了。

事情偏偏起了變化。不知道蔡當局的教育部門怎麼想的,大概是將管中閔稍加研究,發現他跟藍營走得近,政治立場偏藍,這個任命書就不想發下去,就開始找茬。

這一找茬才發現,管爺竟然是個硬茬。

通過安排特定人士爆料、舉報等方式,臺教育部門先是衝管中閔砍了三板斧:一是擔任企業獨立董事程序違規、沒有利益迴避;二是論文抄襲;三是到大陸進行學術交流涉嫌違規。

這三板斧,任何一項坐實了,管中閔都當不成校長。問題是,在臺教育部門反覆核查,包括臺灣大學認真自查之後,三項指控一概不成立。

那麼,這個任命書還發不發?臺「教育部長」潘文忠犯了難。

據悉,潘文忠一度想退讓,想按正常程序給管中閔下發任命書了。這樣的想法當然不能獲得蔡當局的同意,而臺灣輿論對蔡當局的批評已經鋪天蓋地。

重壓之下,4月14日,潘文忠辭去「教育部長」一職。

從命理學的角度,這可以看做是管中閔「克」掉了一個「教育部長」。

潘文忠被「克」掉了,4月19日,臺「教育部」來了一個新「部長」:吳茂昆。

被蔡當局任命為新一任「教育部長」,吳茂昆當然知道自己所為何來,所以,儘管社會輿論一浪高過一浪,吳茂昆仍頂住巨大壓力,於4月27日正式否決了臺大的遴選結果,要求臺大重新遴選校長。

此前的潘文忠,遲遲不發任命書,被稱為「卡管」;吳茂昆此舉,被稱為「拔管」。這等於是和臺大撕破了臉。

臺灣社會各界譁然一片。

臺灣大學嚴詞拒絕「教育部」的蠻橫決定,臺大學生在校園裡掛起了黃絲帶,並於5月4日發起新「五四」運動聲援管中閔。

與此同時,以藍營為主力,社會各界對新任「教育部長」吳茂昆的挑刺、攻擊如影隨形,洶湧而至。按照臺灣媒體的總結,40天的時間裡,臺灣各界通過各種方式,總共對吳茂昆發動了六波攻擊,最終抓到了他違法違規的事實。

5月29日,吳茂昆辭去「教育部長」一職。

管中閔就這樣,又「克」掉了一位「部長」。

連續「克」掉了兩任「部長」,管爺兀自巋然不動。蔡當局想徵任第三任「部長」,可就難了。至筆者截稿的6月6日,臺新一任「教育部長」還沒有出籠。

事件發展到這個地步,臺大和蔡當局,處境和心態徹底反轉。

臺大這邊,是打虎上山、氣衝霄漢。

蔡當局為了打掉管中閔,動用了一切資源和手段,甚至開了跨部會聯席會議,集中行政團隊的所有智慧,意欲除管中閔而後快。這樣的動作,反證了管中閔的正直與清白,也使得臺大有了底氣。在連續「克」掉兩任「教育部長」、幹掉兩隻大老虎之後,臺大更沒有了後退的理由。現在,臺大和管中閔已經分別發起了行政訴願(即大陸的行政複議)。可以預料的是,臺大一定會和蔡當局死磕到底。

蔡當局這邊,是騎虎難下、左右為難。

筆者分析,在某一個時間節點上,蔡當局已經感覺到了,管中閔事件繼續發展下去,將起到相反的效果。但是,下面的人為了邀功,已經傾巢出動,也殺紅了眼,蔡當局已經不好收手了。

於是,這件事情越鬧越大。

這件事情會大到什麼程度?

筆者預判,會大到毀了蔡英文的2020年大選。

這樣的預判絕非危言聳聽。因為最新民調結果顯示,超過五成民眾認為「拔管」嚴重妨礙大學自治;近五成民眾認為「拔管」將引起高教人才出走;更有近五成政治傾向偏綠受訪者,認為此次爭議重創蔡當局形象。

臺灣文化大學新聞系主任胡幼偉對此有一個非常形象的概括。他說,「拔管」案是當代的一大奇案,也是民進黨自己永遠解不開的一個死結;或者可以說是民進黨自己挖了個大坑,想把管中閔活埋,但挖著挖著,最後坑挖好了,卻發現坑太大、太深,把自己埋在裡面跳不出來了。

4月28日,在得知自己的候任校長身份被蔡當局拔掉之後,管中閔發表了一個聲明。他在聲明中坦言自己曾經很害怕,但是,「我若放棄,多年來學界前輩們努力爭取的大學自治就將成為泡影;我一旦低頭,社會或許就此萬馬齊喑,重新墜入威權的深淵。所以我的堅持從來不是為了校長這個職位,而是為了大學自治得以延續,以及臺灣曾經信仰的公義和正直能夠伸張。」「我將和臺大師生站在一起,面對威權,決不妥協,堅持保衛臺灣大學90年來的光榮傳統。我們必將贏回大學自治,臺灣大學也將因此屹立不搖。」

對於蔡當局的作為,管中閔引用8個字評判:「外慚清議,內疚神明。」

管中閔這個爺,命夠硬!

當然,這個事件的本質,是公道自在人心。

筆者由此得出結論,2020年的臺灣大選,可能會上演蔡英文大敗而歸的逆轉。後人總結時會歸納成一個新的成語:管爺克蔡,一個姓管的「爺」把小蔡給「克」了。

胡幼偉得出的,是和筆者一樣的結論。他認為,一個管中閔,毀了整個民進黨。「老管,你這輩子也算值了!」

相關焦點

  • 臺海觀瀾 滿紙怨憤氣,橫眉懟大陸——蔡英文雙十講話評議
    王義偉對於蔡英文昨天(10月10日)的講話,筆者本沒有好奇之心。因為2016年和2017年,她已經講了兩次了,兩次講話都差不多。這是第三次,應該是老調重彈。即使和前兩次不一樣,也會把重點放在攻擊國民黨上面。
  • 臺海觀瀾 蔡英文到底在想什麼
    蔡英文到底在想什麼?她和她的團隊這些看似極不理性的行為,其背後有沒有可以解釋得通的邏輯呢?筆者的回答是:當然有。2016年1月16日晚,當計票結果顯示蔡英文贏得大選之時,筆者相信,彼時的蔡英文已經將目光投向了2020年。
  • 2009年蔡英文大罵2020年蔡英文
    對此,國民黨文傳會副主委黃子哲踢爆,2012年時任高雄市長的陳菊,也曾針對瘦肉精美牛議題對當時的AIT處長當面嗆聲,還有一個臉書粉絲專頁翻出蔡英文過去反「美牛」上街遊行的畫面
  • 臺灣誰當選不是臺海局勢的決定因素
    臺灣誰當選不是臺海局勢的決定因素 2019年04月18日 09:19:00來源:環球時報   鴻海集團董事長郭臺銘17日宣布參加2020年臺灣「總統」選舉,這將進一步增加臺灣那場正在到來選戰的戲劇性。
  • 臺海觀瀾 辣妹子絕配口譯哥,蔡英文搶先一步布局2020
    支持蔡英文的網友感到很爽,在留言中表示:「2019 臺灣最辣,沒有之一,讓妳再辣六年」「我看最近小英『總統』不只是撿到槍,還吃了辣椒」「辣元年」「2020我要投一個加辣的『總統』」「辣臺姐蔡英文」。網絡聲量大增、支持度回升,這個現象應該在蔡英文的預料之中,因為這是她2020大選布局中的一環。
  • 臺海十月無驚奇 蔡英文應好自為之
    十月轉眼過去,美國大選已近在眼前,此前臺媒炒作的「十月驚奇」並未在臺海上演,某些心懷叵測的人,確定希望落空。 當然,10月的臺海並不平靜。美國的「挺臺」勢力與民進黨當局一唱一和,沒少作妖。
  • 臺海觀瀾 蔡英文擺出鐵三角,國民黨還在三國殺
    王義偉關於2020年臺灣大選,藍綠兩大陣營目前的形勢是:蔡英文已經擺出了一個鐵三角,國民黨還在三國殺。昨天(1月14日),賴清德辭職,蘇貞昌接任臺行政部門負責人,加上之前卓榮泰接任民進黨黨主席,這標誌著以蔡英文為中心,黨、政為兩翼的三角陣正式成型。
  • 民進黨創黨成員警告蔡英文:臺海若開戰 臺灣經濟倒退50年
    許國泰(圖源:中評社)海外網5月31日電 民進黨前主席許信良胞弟、現任「國會政黨聯盟」桃園市黨部副主委許國泰近日表示,蔡當局為爭取深綠支持天天喊「主權」,挑釁大陸,蔡英文這舉動無疑是在玩火,許國泰警告稱,臺海若爆發戰事,臺灣經濟恐怕會倒退50
  • 王洪光:2020年前後會爆發臺海戰爭
    與會嘉賓將圍繞「世界深陷困窘,中國加快轉型」的主題,留下他們對2016年的思考和對2017年的展望。「我的判斷是2020年前軍事衝突是肯定的,2020年前後要爆發臺海戰爭,很可能一舉奪取臺灣。」 原南京軍區副司令王洪光中將在2017環球時報年會第四部分「『臺獨』和『港獨』還能猖狂多久?」
  • 臺海觀瀾 馬英九是眼中釘,管中閔是肉中刺,蔡英文開始放大招
    王義偉7月10日,颱風瑪利亞以雷霆萬鈞之勢肆虐臺海地區之際,臺北地檢署發出對馬英九的致命一擊,宣布三中案偵辦結束,以涉嫌背信罪起訴馬英九等6人。臺北地檢署在起訴書中請求法院重判馬英九。該署同時發布了長達9000字的新聞稿,措辭之嚴厲,前所未聞。
  • 臺媒:蔡英文內心充滿了要衝撞臺海紅線的念頭
    資料圖:蔡英文相繼走訪美日,是在向兩國保證民進黨若「執政」,不會再製造臺海局勢動蕩,可蔡英文的「示好」會得到美日對她的「信任」嗎?環球網10月6日消息,臺灣《中央日報》網絡報5日發表評論文章,文中認為,日本對於臺海局勢和平穩定的期待,不亞於美國,所以蔡英文此刻的日本之行,與其不久前的美國之行一樣,都必須宣揚民進黨若再次「執政」,不會製造臺海局勢動蕩,以改變日本對上次民進黨8年「執政」的印象與擔憂。但是,蔡英文的對外宣傳與其內心想法並不一致,「她能用三言兩語就讓日方相信嗎?」
  • 陳水扁、蔡英文時期各有4次!國際組織認證「臺海不安全」
    國民黨「革命實踐研究院」院長、議員羅智強在臉書貼出「國際危機組織」統計的臺海不安全數據,指出在陳水扁和蔡英文「執政」時期,被認證的各有4次,但馬英九「執政」時期則是0次。羅說,馬英九和蔡英文,誰捍衛臺灣安全還不清楚嗎?民進黨讓臺海不安全,這才是國際社會公認的事實。
  • 解放軍大規模亮劍臺海,蔡英文稱盼「兩岸對話」
    2020年12月,解放軍大規模亮劍,警告臺當局,重壓之下,蔡英文果然「服軟」,1月1日新年致辭上,再度稱「期盼兩岸對話」,「臺獨」這是怕了?據臺海網1月1日報導,當天,蔡英文發表「元旦談話」,聲稱,大陸只要有心改善兩岸關係,「在符合『對等尊嚴』的原則下」,臺灣願意共同促成有意義的對話。
  • 臺海觀瀾 陳菊替考,替蔡英文改寫答案
    王義偉5月20日是蔡英文就任臺灣地區領導人兩周年,筆者曾連發5篇評論評點蔡當局的表現,其中第一篇的題目是「一份沒完成的答卷」,分析的是蔡英文如何回答九二共識這道題。蔡英文就職前,來自島內外方方面面的壓力,包括綠營的壓力,逼迫她必須在就職演說中對兩岸關係定位進行表態,其中的關鍵詞,就是九二共識。最終,蔡英文採取了模糊化的做法。她在就職演說中表示:「1992年兩岸兩會秉持相互諒解、求同存異的政治思維,進行溝通協商,達成若干的共同認知與諒解,我尊重這個歷史事實。」
  • 蘭德公司:蔡英文拒「九二共識」 臺海危機風險陡增
    美國軍方智庫蘭德公司近日發表《對華衝突風險再評估》報告書,列舉中美近年來可能發生衝突的原因,在臺灣篇中指出,隨著蔡英文拒絕承認「九二共識」,兩岸發生臺海危機的風險陡增。報告在「臺灣可能成為中美衝突原因」的篇章中指出,自2016年1月蔡英文當選臺灣地區領導人以來,兩岸關係日益緊張;蔡英文拒絕承認包含一中政策的「九二共識」,引發中國大陸不滿;中國大陸因此凍結兩岸官方來往、減少陸客赴臺旅遊、讓幾個「邦交國」與臺灣斷交,並不斷派遣轟炸機繞臺顯示其增長的軍事力量,而只要兩岸對「九二共識」的分歧依然存在,兩岸發生軍事衝突的可能性就持續存在。
  • 臺海觀瀾 蔡英文「拖」字訣「耍賴」,賴清德「非典型佛系」化解
    筆者懷疑,蔡英文對付賴清德,用的就是這一手。3月18日,當賴清德以突然襲擊的方式登記參加民進黨黨內初選,他是想一鼓作氣,在一個月內拿下蔡英文的。因為民進黨的規定就擺在那裡,18日至22日登記,4月2日協調截止,4月4日至9日政見發表,4月10日至12日交叉民調,4月17日決定候選人。不多不少,正好一個月。
  • 陸學者:蔡英文上臺兩年 讓臺海危機爆發可能性大為增長
    【環球網綜合報導】今年5月20日是臺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在島內上臺執政兩周年,針對2016年蔡英文上臺以來的兩岸關係發展情勢,廈門大學臺灣研究院政治研究所所長、民進黨研究中心主任陳先才認為,蔡英文上任兩年來,讓兩岸之間喪失政治互信基礎
  • 蔡英文今日就職 媒體稱臺海進入不確定時期
    臺灣新「總統」蔡英文、「副總統」陳建仁今天上午宣誓就職,臺海地區一段新的以不確定性為重要特徵的時期正式拉開帷幕。蔡英文將在就職演說中說些什麼,媒體直到昨天晚上還在猜測,然而她就職演說的要義已經通過民進黨這兩個多月的種種姿態表達了出來。
  • 2019臺海局勢展望:藍綠拼殺 柯P或啟動「2020計劃」
    2019年,臺海局勢又將怎樣發展?導報記者從今天開始推出《2019臺海局勢展望》系列報導,針對島內政局、臺灣經濟、兩岸關係等問題,邀請相關問題專家進行深度分析。  2018年,臺灣政壇最大的事,「九合一」選舉。  展望2019年,選舉依然是臺灣政壇唯一主題,也是左右臺北政局走向的核心因素。無論是各政黨之間的全面搏殺、刺刀見紅,還是藍綠內部派系的傾軋爭鬥、刀刀見骨,都將圍繞2020年臺灣地區領導人與民意代表選舉展開。  國民黨多位「天王」角逐初選,誰能笑到最後披上藍色戰袍?民進黨是否能順利提名蔡英文拼連任?
  • 蔡英文:美國是臺灣最重要盟友 是臺海穩定重要支柱
    海外網3月23日電,臺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連續兩天公開發表「親美」言論。繼昨天蔡英文聲稱要和美國將建立「升級版策略夥伴關係」之後,據臺灣「中央社」報導,蔡英文今天(23日)又稱,美國是臺灣在「國際」上最重要的盟友,並稱相信「『臺美關係』可以在變動的國際局勢中,往繁榮發展及和平穩定的道路上繼續前進。」據報導,蔡英文今天上午接見美國前國防部部長裴利(William Perry)一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