蟻族:「誰的青春不是苦過來的」

2020-12-17 中國青年網

  蟻族:誰的青春不是苦過來的

  我們雖然沒有什麼,可是我們依然有堅強;我們雖然沒有什麼,可是我們依然還在幻想;我們雖然沒有什麼,可是我們依然有力量……

  

  2010年3月2日,北京海澱唐家嶺,政協委員訪「蟻族」。政協委員們進屋後幾無立足之地,居住在唐家嶺的李立國、白萬龍坐在床上,演唱自己創作的《蟻族》,感動了前來看望他們的全國政協委員何永智、張禮慧、嚴琦。吳海浪 攝

  對外經貿大學副教授廉思主編的《蟻族——大學畢業生聚居村實錄》讓北京海澱區西北旺鎮唐家嶺村成為中國最著名的一個「蟻穴」,他將自己所研究的這個「高知、弱小、群居」的群體稱為「蟻族」,也同樣使他們成為今日中國最具話題性、最受關注的群體之一。「蟻族」走上時代議程的前臺絕非偶然,這個「現象級」群體濃縮著當代社會眾多社會因素,如果存在一份「蟻族」的DNA化驗報告,那麼你很可能在結果中看到這樣一串詞彙:大學畢業生就業難、「窮二代」、高房價、理想與現實落差……然而,當我們走近他們時,卻發現這一群體有著十分旺盛的生命力,他們對現實的壓力發出了有力的質問,「誰的青春不是苦過來的」。他們相信,「我的未來不是夢」!

  2010年6月,《中國人才藍皮書(2010)》在京發布。藍皮書指出,目前,僅北京地區保守估計「蟻族」就有10萬人以上,此外,上海、武漢、廣州、西安、重慶、太原、鄭州、南京等大城市也都大規模存在這一群體。據初步分析,全國「蟻族」人數將在百萬人以上。

  藍皮書指出,近年來,在我國城市(特別是大城市)中,逐漸出現了一個以剛畢業大學生為主體的新群體——「高校畢業生低收入聚居群體」(別稱「蟻族」)。該群體具有三個典型特徵:大學畢業,低收入,聚居。課題組調查顯示,該群體年齡主要集中在22~29歲之間,是以畢業5年內的大學生為主的「80後」高知群體。

  該群體主要聚居於人均月租金377元、人均居住面積不足10平方米的城鄉接合部或城中村,已經形成了一個個聚居區域——「聚居村」。但「聚居村」住宿條件簡陋,已經形成了自給自足、自我封閉的低層級衍生經濟圈。無照經營的小餐館、小髮廊、小作坊、小診所、小網吧、小成人用品店和低檔娛樂場所等各類經營門店大量集中且無序增加,生活狀態令人擔憂。

  生存之上,生活之下

  和世界上大多數事物一樣,「蟻族」這個名字相對於這個群體的誕生來說是姍姍來遲的。2007年的夏天,一篇名為《向下的青春》的報導瞬間吸引了廉思的目光。報導講述了一個名叫李競的大學生在北京生活和工作的真實故事。「文中,他令人擔憂的現狀、年輕脆弱的心靈和無處寄託的青春和夢想震驚了我,我想,怎麼還能有大學生在北京過這樣的生活?」

  震驚之下,廉思決定親自去看看。

  唐家嶺是位於北京市海澱區最邊緣的一個村子,是典型的城鄉結合部。本村居民只有約3000人,卻居住著4萬~5萬人,幾乎全是落腳在合法或違法建築內的大學畢業生。

  2007年年底,廉思組織了一次針對這一群體的第一次大規模社會調查,調查隊員和深度採訪隊員們也進了村。在那裡,他們和每天如螞蟻般忙碌的大學畢業生們同吃、同住、聊天,聽他們講述自己的奮鬥故事,也見證他們的堅韌、迷惘和彷徨。

  2008年8月,廉思自籌經費成立了由心理學、社會學、統計學、經濟學等學科研究生組成的科研團隊。通過針對「蟻族」的第二次大規模社會調查,他們獲得了有關該群體工作、學習、婚戀、業餘生活、社會公正感、生活滿意度、網絡行為、心理健康等方面大量的一手數據和實證資料。

  廉思對記者說,在調研開始前,很多人不相信居然還有大學畢業生在北京過著這樣的生活。「有剛加入調查團隊的學生還問我,廉老師,這是不是真的?」

  但這一切的確是真的。「生存之上、生活之下。」廉思說,「這些懷揣著夢想的大學畢業生們,滿懷理想地走出校門,但殘酷的現實卻讓他們認識了什麼是真正的生活。」

  儘管身處這裡絲毫感覺不到京城的氣息,但由於交通便捷、生活成本低廉、就業創業機會多,許多剛畢業的大學生懷揣夢想來到這裡暫時安家。他們當中不乏重點大學的畢業生,每月領著1000多元的工資,租著兩三百元/月的床位,每天只吃兩頓飯,到工作單位要坐兩個小時以上的公交車。

  廉思在自己的調查報告中給了他們一個貼切而又讓人心酸的稱謂:「蟻族」。

  這個詞猶如舞臺上的一道光束,將一直在我們身邊忙忙碌碌的一個龐大群體推到了前臺。2009年網絡關鍵詞搜索量排名中,「蟻族」僅排在「甲流」之後。

相關焦點

  • 北京16萬「蟻族」的青春何處安放?
    (6月9日中國新聞網)  說起「蟻族」,就不能不提到學者廉思,他是「蟻族」一詞的首創者,也是中國第一位研究「蟻族」問題的學者,2009年《蟻族:大學畢業生聚居村實錄》一出版就受到了人們的廣泛關注。  應當說,中國青年發展報告中給出的月平均工資數據4133元並不算太低,而月均租金518元,僅佔平均工資的12.5%,也並不是很高。可是,根據我愛我家2010年的一份統計,大部分大學畢業生承租者,租金支配額已接近其月收入的近50%。而從2010年至今,房租連年上漲,2011年、2012年,同比漲幅分別達到15%、14%。由此可以想見,「蟻族」雖然租金支出不多,但居住條件一定不容樂觀。
  • 走近蟻族:一群有旺盛生命力直面生活壓力的人
    「蟻族」走上時代議程的前臺絕非偶然,這個「現象級」群體濃縮著當代社會眾多社會因素,如果存在一份「蟻族」的DNA化驗報告,那麼你很可能在結果中看到這樣一串詞彙:大學畢業生就業難、「窮二代」、高房價、理想與現實落差……然而,當我們走近他們時,卻發現這一群體有著十分旺盛的生命力,他們對現實的壓力發出了有力的質問,「誰的青春不是苦過來的」。他們相信,「我的未來不是夢」!
  • 「蟻族」研究學者:蟻族比我們堅強得多
    因此,如何讓「蟻族」真正融入城市,這才是我們應當思考和解決問題的現實出發點。我國正在進行大規模城鎮化,需要大量人才,「蟻族」為城市的發展奉獻了自己的才華和青春。不管大城市是否歡迎他們,城市的發展已經離不開「蟻族」,也沒有辦法把「蟻族」拒絕於城市之外,或者簡單地把他們再送回農村或縣城。近兩年受國際金融危機影響,很多工作崗位的待遇並不令人滿意,但「蟻族」並沒有太強烈的返鄉意願。
  • 「蟻族」心聲:理想+生存技能=成功
    城市「蟻族」的出現,以及規模上的日益龐大,讓人不得不反思,這類人群與日俱增的原因在哪裡,他們通往幸福的道路在何方?「蟻族」的夢想 舉步維艱「蟻族」,是大學畢業生低收入聚居群體。這群漂泊在外為夢想打拼的年輕人,內心有著強大的力量,演繹笑中有淚的人生。「蟻族」的尷尬,在於面臨一個欲望的世界,想有卻不能擁有的窘困。
  • 蟻族心聲:我並不是失敗者 我只是尚未成功
    居住在聚居村裡的、數以萬計的「蟻族」,今後或將變成中國社會的中堅力量。和「知青」、「下崗職工」、「農民工」這些單詞一樣,「蟻族」這個簇新的單詞,也將成為理解中國社會變遷的關鍵詞之一。月收入1956元記者:什麼樣的人算是「蟻族」?
  • 重訪唐家嶺蟻族:過度關注毀了我們的家園(圖)
    「聽說唐家嶺要拆遷了,我想最近一定有大量的人要搬家,所以一大早就趕過來。」在路邊等待生意的司機趙師傅告訴本報記者,雖然時不時有人上前來詢問,但他到下午也只跑了兩趟車。由於生意不佳,一些司機三三兩兩坐在地上打起了牌。其實,很多「蟻族」還在搬與不搬的選擇之間逡巡,畢竟沒有明確的搬遷截止時間公布。
  • 「蟻族」英語怎麼說
    他們是懷揣夢想來到北京創業的80後,他們是有如螞蟻般的「弱小強者」,他們比普通人有著更多令人堪憂的現狀、年輕脆弱的心靈以及無法釋懷的青春夢想,他們揭示了一代人的痛苦、無奈和彷徨。「蟻族」,這個不可忽視的龐大群體,已引發了社會的廣泛關注。請看《中國日報》的報導:
  • 蟻族生存現狀調查:多為窮二代有家難回(組圖)
    隨後,作為對這一課題研究的總結,由廉思主編的大學畢業生聚居村實錄《蟻族》一書出版,引發了社會各界的巨大關注和持續探討。「蟻族」,是指「大學畢業生低收入聚居群體」。「"天之驕子"的光環不再加諸他們頭上,他們比普通人有著更令人擔憂的現狀,年輕脆弱的心靈和無法釋懷的青春夢想。他們代表著我們這個社會不能忽視也不應忽視的群體,他們揭示了一代人的痛苦、無奈和彷徨。」廉思說,《蟻族》揭示了「80後」最真實的生活和奮鬥狀態,也讓我們帶著全新的目光去認識「80後」的堅強與擔當。
  • "蟻族"全國規模達百萬 生活之下生存為上
    「蟻族」,大學畢業生聚居群體,被稱為繼農民、農民工、下崗工人之後出現在中國的又一群體。之所以把這個群體形象地稱為「蟻族」,是因為該群體和螞蟻有諸多類似的特點:高智、弱小、群居。據統計,僅北京一地就有至少10萬「蟻族」。上海、廣州、西安、重慶等各大城市都有大量「蟻族」,在全國有上百萬的規模。
  • 蟻族最缺的不是錢是機會
    但是他們的口袋裡沒有錢 唐家嶺,促狹的街道、逼仄的居住空間、嘈雜、骯髒的環境,小餐館、小髮廊、小診所、小網吧和通常是無照經營的低檔娛樂場所……是「蟻族
  • 廉思:其實每個人都是蟻族
    在2010年年末之際,廉思和他的團隊編寫的《蟻族Ⅱ――― 誰的時代》由中信出版社推出,迅速登上各大圖書暢銷榜。書中不僅揭示了近三成蟻族出自「211」國家重點院校等最新發現,還融入了廉思本人對蟻族現象的最新思考和發現。近日,本報記者獨家專訪了現任對外經貿大學公共管理學院副教授的廉思。人物名片  廉思,男,1980年6月生,北京人。
  • 大城市夢與大城市病 數萬"蟻族"無處安放的青春_網易教育
    這裡公共運輸較為方便,至少居住了15萬人,其中多數是剛畢業的各地的大學生,他們被形象地稱為「蟻族」。新唐家嶺正在形成隨著數萬「蟻族」的搬遷,唐家嶺周邊區域的房屋租金普遍上漲,大部分「蟻族」分流至鄰近唐家嶺的東半壁店等未拆遷村莊。
  • 解密北京「蟻族」真實的蝸居生活
    解密北京「蟻族」真實的蝸居生活
  • 他們的青春何處安放? 對「蟻族」生存現狀的調查和思考
    電視劇《蝸居》的熱播,使得「房奴」「蟻族」等成了熱門名詞。雖然「蟻族」很熱,但是社會對其關注、了解程度還很不夠,而且針對「蟻族」這一特殊群體的學術研究很少。浙江工業大學「蟻族」暑期調研團隊在全國典型城市如北京、上海、杭州等地展開「蟻族」調研。
  • 教授發布中國蟻族生存報告 蟻族研究生增加3倍多
    近日,蟻族問題的提出者、對外經貿大學公共管理學院副教授廉思關於蟻族問題第二階段的研究成果——《蟻族Ⅱ——誰的時代》由中信出版社出版,並發布了最新研究成果「2010年中國蟻族生存報告」。  報告顯示,蟻族中研究生比例上升3倍多,從2009年的1.6%上升到2010年的7.2%。
  • 《蟻族》作者陽光帥氣 廉思:我要寫80後野史圖
    在與記者的聊天過程中,他說起發生在《蟻族》火了之後的故事。  一詞風行後他成了知心哥哥  只要關注社會新聞,就一定不會對「蟻族」這個詞感到陌生。這是2009年年底最熱門的詞彙,而廉思就是這個詞的創始人。他和他的團隊在同名調查報告《蟻族》中,記錄了一個大學畢業生低收入聚居群體。
  • 《蟻族的奮鬥》熱播 被贊為「北愛」升級版
    《蟻族的奮鬥》劇照  由銀潤傳媒製作的33集現代勵志電視劇《蟻族的奮鬥》正在安徽衛視熱播。《蟻族的奮鬥》雖然講的也是「北漂一族」的生活,但在「北愛」的基礎上突出的是「北漂」的「蟻族」特徵。隨著國家教育政策的不斷普及與推廣,大學文憑不再稀有珍貴,而是尋找工作的「敲門磚」,不免為大學生畢業後的工作及生活前景抹上一層陰影。作為當今社會的一種特色群體,「蟻族」的含義是「大學畢業生低收入聚居群體」,這一人群也一直備受社會各界的關注,卻遲遲沒有一部電視劇作品特別以此為題材。
  • 楊支柱:「蟻族」的真問題
    導語:從根本上解決「蟻族」問題的辦法無非兩個:一是減少「蟻族」的人數,另一個是創造公平競爭的環境,使「蟻族」人有向上流動的機會。這話說起來容易,做起來不容易。為什麼這些人不是「蟻族」?因為這些人心裡仍充滿希望。 從人道角度看,政府關注「蟻族」的生存狀態而不關注生活更為艱辛的窮二代農民工和窮二代小商販,並不符合社會福利發放的原則。但從維護社會穩定的角度看,政府這麼做當然也有它的道理。一方面,充滿幻想的大學生變「蟻族」當然很失落,但農民工從來都以「蟻族」自居,希望不大,失望自然也就較小。
  • 《蟻族的奮鬥》開拍 楊爍回歸「北漂生活」
    搜狐娛樂訊 一部講述大學生就業辛酸奮鬥史的《蟻族的奮鬥》,於9月5日在京開機,當紅小生楊爍出演男主角趙榮生。在經歷了《生死線》中瀟灑、不羈、重情重義的「四道風」之後,楊爍給觀眾留下了硬漢的形象。此次接拍《蟻族的奮鬥》則更多的展示出了他青春活力、年輕帥真的一面。
  • 一個都市蟻族的沉淪故事
    (資料圖片)  所謂「蟻族」,不是一種昆蟲族群,而是「80後」一個鮮為人知的龐大群體——「大學畢業生低收入聚居群體」,指的是畢業後無法找到工作或工作收入很低,而聚居在城鄉結合部的大學生。  姬晨光是「蟻族」中的一員。與絕大多數不畏困苦、勤勤懇懇執著未來的「蟻族」不同,姬晨光為了實現自己的幸福人生,試圖用侵害他人的方式打開突破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