孚格教育: 大數據助力教學個性化

2020-08-13 貴安發布

孚格教育員工正在通過網絡解答學員的提問。

大數據時代,一切事物都可數據化,教育資源亦是如此。近年來,依託大數據的技術支撐,位於貴安新區數字經濟產業園的孚格教育構建了在線教育生態雲平臺,利用平臺產生的教育大數據,分析每個學員的痛點、盲點,及時調整教育行為,實現個性化教育。

2018年3月,孚格教育落戶貴安新區。兩年多來,孚格教育幫助了一批又一批學員通過考試,實現自己的夢想。目前,該機構已服務學員十萬人次左右。

作為一家職業教育培訓服務提供商,孚格教育以在線直播授課為主、錄播課程輔之的方式,為即將就業的大學生及職場新人提供職業技能培訓雲服務,產品核心內容有兩類,分別是成人學歷提升課程和準入制資格證書課程。

8月10日10點,在孚格教育辦公區,200餘名員工正通過電腦或者手機,一對一解答學員提出的疑問。孚格教育副總裁方恆亮說,在學習方式的選擇上,越來越多的用戶選擇在線教育。在線教育是網際網路技術與傳統教育的結合,其優勢在於突破時空限制,獲取知識的方式更為靈活。同時,隨著移動網際網路的發展,學員還可通過行動裝置進行碎片式學習。

「利用網際網路產生的教育大數據,我們可以及時分析每個學生的的痛點、盲點,進而隨時調整教育行為,實現個性化教育。」方恆亮介紹,孚格教育擁有全新的大數據分析測評算法,可定製化學員課程體系與抓取難題、高頻考點、重要知識點、易漏知識點,讓每個學員都能擁有最適合自己的練習方法,儘快掌握知識點。另外,公司正在探索VR教學,通過虛擬投射,讓學員足不出戶便可感受現場教學,增強教師與學員的交互性。

作為一家依託大數據發展的企業,孚格教育落戶貴安新區以來,獲得了最前沿的大數據發展信息。方恆亮表示,作為國家級新區,貴安新區按照「高端化、綠色化、集約化」發展要求,聚集了一大批大數據企業,這有利於企業之間產生聯動效應,支撐企業高效運營。「現在,貴陽貴安融合發展,這也給孚格教育的發展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機遇,我們一定搶抓機遇,不斷創新,為學員提供更好的課程體驗。」方恆亮說。

貴陽日報融媒體記者記者 謝孟航 文/圖

來源:貴陽日報

相關焦點

  • 大數據驅動個性化教育研討會召開 學大教育分享「雙螺旋」實踐
    來自中國教育發展戰略學會的有關領導、高校相關領導、大數據相關企事業單位等近百位嘉賓出席了本次會議,就大數據技術與教育深度融合、教育大數據驅動個性化教學、教育大數據變革未來等主題進行了深入探討。通過「雙螺旋」戰略,學大教育將線上、線下數據打通,通過對線下教學數據的收集、整理、分析,形成個性化學習方案的完整閉環;而基於「雙螺旋」的「五位一體」個性化教育全流程,包括學情測評、制定方案、教學實施、智能檢測、答疑訂正五個環節,全面滲透線上、線下教學。
  • 教育大數據智能平臺助力教學管理數位化
    在會上,騰訊智能平臺副總裁李學朝以「AI助力構建教育新生態」為主題做了 分享,重點展示了教育大數據智能平臺的教育AI能力,以教育應用平臺為載體,助力數據場景化,提供多角色、多維度的數據解讀。大數據助力教育智慧化升級 讓教學管理更高效在經歷過長達半年時間的線上教育後,在線教育推動了K12教育的信息化進程,教育體系迎來了一次飛躍式的發展。
  • ETNews | 《中國基礎教育大數據發展藍皮書》發布:從」走向數據驅動的精準教學「到」大數據助力教育治理現代化「
    同時,藍皮書組委會正式啟動2018-2019年度藍皮書項目,確定年度研究主題為「大數據助力教育治理現代化」。「中國基礎教育大數據發展藍皮書」是國內較早啟動的教育領域大數據研究報告項目,每年圍繞一個專題編制教育大數據發展報告,對於促進國內教育大數據行業健康發展具有重要意義。2015年首份藍皮書發布後,受到教育信息化企業、教育行政部門及一線學校的高度關注,產生了良好的社會影響。
  • 大數據時代下需要個性化教學
    個性化教學思想古已有之,春秋時期孔子就提出了「因材施教」。可見要實現人的發展,不能一概而論。「網際網路+」時代背景下,STEAM 教育、雲計算、大數據等信息技術在教育領域興起,成為開展個性化教學改革的推手。21 世紀初的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強調「尊重學生差異,促進學生在教師指導下主動地、富有個性地學習,使每個學生都能得到充分發展」。大數據下個性化教學是轉向關注學生的人格品質與核心能力培養的教學。
  • 藍皮書:智能技術助力因材施教 破解個性化教育難題
    中央電教館和科大訊飛股份有限公司聯合主辦的第三屆智能教育發展論壇日前在京召開。會上發布的《2020智能教育發展藍皮書——人工智慧助力因材施教》指出,智能時代亟需培養大批多樣化創新人才,促使教育教學模式加快變革。
  • 課堂形態演進:邁向大數據支持的大規模個性化教學
    作為「一端聯繫學生,一端連接社會未來的關鍵」的課堂教學,實際上也在大數據等信息技術的支持下,發生著從「標準化」到「個性化」的根本轉變。但在龐大的普通院校中,提供「個性化教學」所需要的條件始終是一件難事。在大數據的支持下,兩者之間的語義矛盾消失在數據技術支持的課堂形態之中。支持個性化教學的核心難點是三個:「一是通過精準的過程評估,實現學習者的實時狀態的獲取;二是教學過程支持如何精準使用教學策略和資源;三是在教學之外,如何精準評價學習成效,進行有區別的指導和針對性學習支持服務」[29]。
  • 訊飛基於AI+大數據構建的個性化在線教育平臺入選工信部示範項目
    其中,科大訊飛股份有限公司「基於AI+大數據構建的個性化在線教育平臺」被列入2020年工信部新型信息消費示範項目名單。」的深度研究實踐,提出融合大數據與人工智慧技術的在線教學解決方案,搭建了個性化在線教育平臺,創新性地推出了「在線教學7步法」:「進門測(檢測上節課掌握情況,調整本節課授課目標)—新授課(區域大數據分析學科重難點專題)—互動測(提高學生專注度,檢測學生課堂是否「聽得懂」)—出門測(檢測本節課重點知識,學生是否「學得會」)—A.I.作業(解決「學不會」,個性化刷題+錄播訓練
  • 一起小學APP:提升老師教學效率 助力個性化教學
    當下,由於許多信息化產品的出現和大數據分析,使個性化教學成為了可能。他帶領一幫有志於探索教育信息化的老師,開展了「微課教學法」的嘗試。他們利用各種APP,課前讓學生進行微研究和微檢測,老師通過大數據的分析與反饋掌握學情,然後針對學情設計教學流程;課堂上讓學生以學習小組的形式開展微討論,實現師幫生、生幫生。
  • 鷹碩教育:科技助力實現教學個性化和教育均衡化
    教育信息化是當今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教育信息化的發展對教育的發展有著重要影響。信息技術與教育的深度融合,為學校、老師的教學效率提升與教育的均衡化發展提供了多種可能。,鷹碩作為一個用愛心和責任承載的品牌,是國家&34;和&34;兩大戰略目標的踐行者,鷹碩的產品與解決方案一直致力於幫助老師和學生不改變原來的工作和學習習慣,輕鬆實現個性化的教學與學習成長。
  • 打造個性化教學 一起中學助力學校實現教學「逆風翻盤」
    負責信息化產品使用培訓的李斌主任反映,「阻力困難肯定是有的,有的老師面對新事物有疑惑甚至排斥心理,我們要去說服老師改變觀念,手把手培訓,讓他們體會到好的信息化教育產品會助力教學,減輕工作量,增強教學效果。」老師們一開始將信將疑,在試用過後,卻被信息化產品快速閱卷、智能組卷、詳細精準的學情分析等強大功能徵服了,真正對孩子們好,對教學有幫助的東西,他們都是歡迎的。
  • 學霸君一對一借力大數據實現個性化教育
    據了解,中國在線教育市場規模在2018年即將突破3000億元大關,這一數據再一次證明了在線教育的火熱,而一對一在線家教更是其中的主力。 市場火熱,平臺不斷增多,這為學生以及家長提供更多選擇的同時也帶來疑惑。究竟在線一對一家教哪家好成為很多家長的疑問。而無論是口碑還是用戶都在節節攀升的學霸君一對一或許能解答這一問題。
  • 課堂小數據+教學大數據:營造智慧學習環境
    清大知好樂董事長洪善鍵先生在致辭中表示,隨著人工智慧、大數據、5G等信息技術的發展,以及數字中國戰略的實施,信息技術融合教育的創新應用正在不斷走向成熟。清大知好樂希望與教育工作者一起努力,用信息技術助力精準教學、精準學習、精準提升,促進區域教育發展,攜手締造智慧教育的美好明天。
  • 全球智慧教育大會「人工智慧與教育大數據論壇」成功舉辦
    ,湖北省教育信息化發展中心主任雷春,安徽省合肥市教育局副局長王勇,浙江省教育廳教研室教研員王小明,北京市第十二中學教育集團聯合總校校長李有毅,北京市新英才學校執行校長張萬瓊,雲南師範大學附屬中學年級主任付加國,科大訊飛輪值總裁吳曉如,科大訊飛A.I.研究院副院長李鑫等各界專家共同探討當前疫情新形勢下,如何實現大數據驅動下的個性化教育,如何更好地促進智能技術與教育的深度融合等多個話題。
  • 全球智慧教育大會「人工智慧與教育大數據論壇」成功舉辦
    在「人工智慧與教育大數據論壇」,北京師範大學遠程教育研究中心主任、教授鄭勤華,湖北省教育信息化發展中心主任雷春,安徽省合肥市教育局副局長王勇,浙江省教育廳教研室教研員王小明,北京市第十二中學教育集團聯合總校校長李有毅,北京市新英才學校執行校長張萬瓊,雲南師範大學附屬中學年級主任付加國,科大訊飛輪值總裁吳曉如,科大訊飛A.I.研究院副院長李鑫等各界專家共同探討當前疫情新形勢下,如何實現大數據驅動下的個性化教育
  • 大數據、AI 加專屬模式 DaDa(噠噠英語)實現全面個性化、定製化教學
    「人工智慧、大數據和一些新的網際網路相關技術,可以為教育構建一個非常不一樣的智慧環境。它以學生為中心,更好地進行線上線下混合的學習,更好地實施個性化學習。」在近日召開的「全球人工智慧與教育大數據峰會」上,談及人工智慧給教育和社會發展帶來的想像與挑戰,科大訊飛執行總裁吳曉如做了如上闡述。
  • 騰訊教育發布最新作業系統 助力教學全場景數位化
    據介紹,騰訊教育智腦以統一身份認證為基礎,以場景化教學工具為抓手,以結構化的知識圖譜為支撐,助力教學全場景數位化——讓教學當中的各個環節可測量、可優化,最終助力管理部門、家長、老師、學生實現一體化的精準管理、智能化的精準服務,陪伴式的家校溝通,以及個性化、多元化的精準教學。
  • 2020全球人工智慧與教育大數據大會|專家共談人工智慧助力因材施教
    「教、學、管、評、測」全空間、全維度、全場域的大變革,實現對傳統教育的理念重塑、結構重組、流程再造、文化重構,逐步形成促進人的全面、自由、個性化發展的教育新生態。人工智慧過程化數據採集、數據分析、智能推薦,可以幫助教師精準教學、學生個性化學習,為師生減負增效。科大訊飛人工智慧核心技術的突破,諸如國際領先的OCR識別技術、中英文作文智能評卷、自然語言理解,助力實現以過程評價支撐教學改革、以學習者為中心因材施教,以及實現更廣泛更深入的教育均衡。劉慶峰指出「未來不是屬於A.I.,而是屬於掌握A.I.的人類。」
  • 「網際網路+教育」—極課大數據讓教學從模糊走向精準
    伴隨著網際網路技術、移動通訊技術、大數據技術、雲計算等技術的應用,學校無論在組織管理還是在教與學的形式上都將面臨重大改革甚至被重新定義,未來學校的發展和變革也成為現代領域的重要命題。2016年12月17—18日,由北京師範大學未來教育高精尖創新中心主辦的第三屆「網際網路+教育」之未來學校論壇在京舉行。
  • 大數據時代的教師專業成長|大數據時代|教師|教育|教學|教育信息化
    儘管《大數據時代》一書的翻譯者周濤認為,就大數據而言我國在垂直應用領域並不比國外落後多少,但是筆者以為一些中小學教師數據素養不容樂觀。這種情況難以適應大數據時代教育教學工作對教師專業成長的新要求。按照王正青教授的觀點,我們現在正處於第四次跨越期,其核心就是讓數據驅動的智能教育成為現實。每一次跨越都顛覆了傳統的教育結構與模式,促進著教育效率和教育品質的提升。現代信息技術的大發展,大數據必將推動教育主要業務的全面數位化。
  • 2020全球人工智慧與教育大數據大會探討智慧教育發展
    12月11日,2020全球人工智慧與教育大數據大會在國家會議中心舉行。本次大會為期兩天,由1個主論壇,9個線下分論壇,4個線上分論壇組成,議題涵蓋了人工智慧、大數據、腦科學、心理健康、智能化教學、教學評價等諸多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