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偷情」在清朝會落得何種下場?統治階層為何如此重視這件小事

2020-12-15 清朝那些人

偷情,乃係確立了戀愛關係或婚姻關係以後,還和第三者保持親密關係的行為。通俗認為,「偷情」更多被用於婚姻關係以外的男女關係。清朝時期的《大清律例》中,這種特殊的親密關係被稱為「和姦」,也就是「男女雙方無夫妻關係而自願發生關係的行為」。除此之外,滿足一定條件的「刁奸」,也就是「誘姦」,也會被《大清律例》判定為「和姦」行為。

於法治社會中,「偷情」僅受道德準則的約束和譴責,並不受刑律管轄;但在清朝,這種行為不僅要受到傳統倫理道德和封建禮制的絕對限制,在《大清律例》中還有著明確且嚴格的懲治規定。

《大清律例》對「和姦」行為的懲治規定

在清朝乃至前朝歷代的律法中,對於「和姦」行為都採取了明確的反對態度,並制定了不同程度的懲治措施。從秦朝時期的「有子而嫁,倍死內外,禁止淫佚,男女浩誠,夫為寄之,殺之無罪」;到唐朝的「和姦者,男女各徒一年半」;封建統治階層對「和姦」的懲治措施雖然有著越來越寬鬆的懲治手段,但對於這一行為始終保持著「零容忍」的態度。

明清時期的刑律中,對「和姦」罪行的懲治規定雖然有了進一步的寬鬆,但在《大明律》和《大清律例》中,「和姦」罪行都佔據《刑律·犯奸》的首要位置,懲治手段明確、「零容忍」態度更為明確。

《大清律例·犯奸》的第一條就明確規定:「凡和姦,杖八十;有夫者,杖九十」,規定明確、不容置疑。如果沒有特殊情況,「和姦」中的男女,擁有完全相等的罪行擔當。如果因為「和姦」導致女子有孕,但女子卻拿不出足夠證據證明有孕乃係「和姦」對象所為,則罪過由女子一人領受,「杖八十」

如果「和姦」過程中,懷孕生子而且證據確鑿,除了「杖八十」的懲治手段外,男方還需要撫養所生子女,而女子的結果更為悲慘:1、是離異、外嫁還是售賣,聽憑丈夫處理;2、如果離異,女子返回本家,而財物則罰沒入官;3、在外嫁或者販賣的對象選擇中,姦夫並不在其列,否則姦夫和丈夫都會得到「杖八十」的懲治。

清代杖責工具

除此之外,在「和姦」罪行的周邊行為中,也有著數項較為明確的規定:1、「其非奸所捕獲及指奸者勿論」,也就是說,未經「捉姦捉雙」就舉報官府的舉報者,無罪;2、「媒合容止通姦者,減罪一等」,收容或者介紹別人「和姦」,也會得到相應懲治;3、「私和和姦事者減罪二等」,如果未經官府而私下處理「和姦」罪行,同樣罪不可恕。

由此可見,《大清律例》不但對「和姦」行為採取「零容忍」態度,而且對此有著較為系統、完善的懲治規定,能夠對這一行為起到有效約束並達到震懾目的,由此足以證明清朝統治階層對「男女偷情」罪行的重視程度。

清代女性形象

那麼, 清朝皇帝們為何會對男女「偷情」這麼一件「小事」如此重視?

01、封建統治方式決定了對「偷情」行為的「零容忍」

作為中國歷史上最後一個封建王朝,清朝的法典制定充分借鑑了前朝歷代刑律的得失成敗、經驗教訓,於順治元年便開始著手「詳譯明律,參以國制」,制定「清一代之刑法」。經過康熙、雍正兩朝的系統、完善發展,終於乾 隆五年編定《大清律例》,「刊定成書,布告中外」,並未經任何更改、只增添例文一直沿用到了清末時期。

雖然《大清律例》較之前朝歷代有著明顯的發展和完善,但其制定依據依然來源於禮制,目的依然是維護禮制,也就是《清史稿·刑法志》所說的「政也,刑也,凡皆以維持禮教於勿替」。封建統治階層認為:「君子上下數千年間,觀其教化之昏明,與夫刑罰之中不中,而盛衰治亂之故,綦可睹矣」,也就是說封建皇權社會以法治和禮制這兩大武器來實行皇權統治,其中禮制佔據主導地位並依然是決訟辦案的主要依據。

「偷情」這種嚴重有違傳統倫理道德和封建禮制的行為,自然會成為統治階層必須嚴格約束和管控的所在。

02、「皇權不下縣」對「偷情」行為的積極影響

在奉行「皇權不下縣」統治方式的清朝時期,縣級行政單位以下一般由地方鄉紳承擔社會管控任務。地方鄉紳又多以深諳儒家之道的秀才、舉人們組成,自然將封建禮制和倫理道德奉為圭臬。也就是說,在清朝時期的基層社會,禮制約束較之刑律管轄佔據著更為顯要的地位。

在清朝時期的基層社會,「偷情」不但是男女自身的「醜事」,更是給其身後家族乃至其所在地區帶來巨大負面影響的不恥行為。對於這種行為,家族族長乃至地方鄉紳自然會給予「零容忍」的態度,更會給予嚴厲的懲治手段。作為維護皇權統治的大清刑律,本身就源於禮制並維護禮制的《大清律例》,自然會給予基層社會管控手段以絕對支持,用律法制定來維護地方鄉紳的管理權威和管理依據。

清代地方鄉紳形象

03、「偷情」行為對社會管控的負面影響

無論是清朝時期還是現今社會,「偷情」行為都會嚴重影響家庭和諧,影響夫妻感情,由此引發的矛盾衝突幾乎都會發展成為刑事案件,嚴重影響社會穩定和和諧。在《大清律例》中,有著「凡婦女與人父子和姦,並致使其子因奸謀殺親其父,釀成逆倫重案者,將犯奸之婦實發駐防兵丁為奴」的情況說明。也就是說,在清朝時期,因為「和姦」而引發的刑事案件乃至荒唐的逆倫重案、大案都是極為常見的所在。

基層社會的穩定程度,直接影響皇權統治的穩固程度,「偷情」行為在有傷風化、有違封建禮制的同時,還直接增加了社會不穩定因素,大幅度提高了刑事案件的發案率,自然會被統治階層所不容。

清代社會景象

後記

《大清律例》對於「偷情」行為採取「零容忍」的堅決態度,並予以了嚴苛的懲治規定,雖然是禮法凌駕於律法之上,人治超越於法治之上的封建法律本質,但這畢竟是鑑於皇權統治所需,鑑於封建禮制約束的必然結果。

正如《清史稿·刑法志》所言,「中國自書契以來,以禮教治天下。勞之來之而政出焉,匡之直之而刑生焉」「偷情」行為,在清朝時期被嚴格懲治、在現今社會受道德譴責和約束,均系應該「匡之直之」的所在,應嚴格摒棄之。

參考文獻:《大清律例·犯奸》、《清史稿·刑法志》

相關焦點

  • 幾億的漢人、為何會被清朝統治數百年?
    那說到朝代的話…就不得不提一下這個朝代了,這個朝代居然憑著區區一二十萬的部隊就統治了全國的漢人,甚至最後末年的時候還開創了中國歷史最屈辱的一面。沒錯,這個朝代就是清朝。接下來就讓小編去帶大家了解一下為何清朝能憑著區區一點人,就能把漢人的江山霸佔了和統治了幾百年!清朝,這個朝代的掌權者是滿族人。
  • 48歲博士偷電動車被抓,明明是高學歷人才,為何落得如此下場?
    一名年近50歲的中年男性,因為偷電動車被抓了,本來這也算不得什麼大事,但是這件事裡面偷電動車的男子可不一般,這位可是博士學歷。如此人中龍鳳,怎麼會落得偷電動車被抓的下場呢?據了解,這名博士姓宋,自己本身並沒有任何工作,一直是依靠著每月1000元的失業金維生。並且這位博士此次盜竊還不是第一次,他在之前已經有了5次前科,而最早的一次甚至是在1996年。明明是博士學歷,本該前途一片光明,那麼宋某怎麼會成為一名盜竊的慣犯呢?當地警方在如此詢問宋某時,宋某表示是因為過於好高騖遠,仗著自己的高學歷對於工作特別挑剔,這也是導致自己年已中年卻一事無成的主要原因。
  • 48歲博士偷電動車被抓,明明是高學歷人才,為何落得如此下場?
    一名年近50歲的中年男性,因為偷電動車被抓了,本來這也算不得什麼大事,但是這件事裡面偷電動車的男子可不一般,這位可是博士學歷。現如今,即使是我國已經放寬了上大學的要求,那麼我國的本科學歷人員佔比也才僅僅只有百分之4,更不用說再往上的碩士以及博士。
  • 清朝時期,王爺和大學士見面,應該如此行禮
    作為中國歷史上最後一個封建王朝,清朝統治階層鑑於前朝歷代「相權擴張、欺壓君上」的經驗教訓,並不設「宰相」一職。但實際上,清代官員等級的最高等級——正一品的殿閣大學士,基本相當於「宰相」一職,下轄百官、上佐帝王。
  • 家譜文化為何在清朝時期興起?為何滿族人會突然開始重視家譜?
    但是在清朝時期卻突然興起了家譜文化,我們都知道,清朝時期的滿族統治者,他們對於漢朝文化當中的家譜文化並沒有太大的興趣,但是在乾隆皇帝統治時期,卻突然興起了家譜文化,這究竟是為什麼呢?可以說,我們對於清朝時期突然興起的這一股修家譜的風潮,也是可以預料到的,因為在清朝時期,我們就不止一次的見識到了漢族文化對於他們的影響有多麼的深遠。
  • 曾和王思聰齊名的他為何落得如此下場?
    這不禁讓人感到疑惑,黃毅清到底何許人也?為何他的路人緣會差到如此地步?要說是別人,大家可能會覺得有可能,但是黃毅清一直自詡為娛樂圈紀委,多次說別人吸毒的他,原來一直是賊喊捉賊?那麼,為何這位曾和王思聰齊名的娛樂圈紀委最後落得個身陷牢獄的下場呢?看完他的經歷,我們會發現什麼叫「作死」。
  • 沈萬三富可敵國,大明建立後使勁巴結朱元璋,為何最後沒有落得好下場?
    沈萬三富可敵國,大明建立後使勁巴結朱元璋,為何最後沒有落得好下場? 朱元璋作為開創明朝的皇帝,一步步從下往上走,走到高位。他經歷的是普通人無法理解的事情。他不怕農民從乞丐手中起義,因為他是農民,人民的利益是他最關心的。
  • 明代《永樂大典》的主編解縉最後為何落得凍死的下場?
    導語:《永樂大典》是明永樂年間由明成祖朱棣先後命解縉、姚廣孝等主持編纂的一部集中國古代典籍於大成的類書,這也是一部集全國之力而編撰的大型類書,所輯錄古籍數量之多,涉及知識門類之廣世所罕見,全書22,877卷(目錄60卷,共計22937卷),11095冊。
  • 如果沒有清朝,明朝能否繼續存在?近代能否保得住漢地十八省?
    或許很多人很難接受,但是清朝在疆域版圖上的貢獻確實遠邁宋明,明末版圖收縮也是眾所周知的事。不過,這也並不是說沒有清朝就保不住漢地十八省,這不僅太過於武斷絕對,也小看了我們的民族。明朝的滅亡在於清朝否?清朝當然也發揮了一定的作用,但是起到決定性作用的卻不是清朝。
  • 嫡福晉、側福晉、庶福晉、格格,清朝王爺的妻妾為何也等級森嚴
    福晉,在清朝專指皇太子、親王、郡王和世子這等皇室成員妻妾的稱謂。可福晉又有著嫡福晉(正妻)、側福晉(側室)、庶福晉(婢妾)三等之分;而在福晉之下,還有著「使女格格」這一底層妾室稱謂。也就是說,清代皇室成員的妻妾大致可分為四等:嫡福晉、側福晉、庶福晉和使女格格。
  • 土撥鼠被食物誘出洞,被抓住落得如此下場!網友:有錢能使鬼推磨
    土撥鼠被食物誘出洞,被抓住落得如此下場!網友:有錢能使鬼推磨最近動物界中最有名的新星便是土撥鼠了,這種鼠類大多生活在北美洲,數量很是稀少,在國內很難看到野生的,大部分都是人工圈養的,網友「我的表情包」。
  • 趙武靈王英雄一世,卻因一時糊塗落得如此下場
    這還要從趙王何的母親說起。 公元前310年,趙武靈王巡遊大陵,晚上做夢夢見一位婀娜少女翩翩起舞,而後又鼓琴而歌:「美人熒熒兮,顏若苕之榮,命乎命乎,曾無我贏。」趙武靈王醒後意猶未盡,對夢中女子留戀不已。
  • 水牛被獅子按倒,同伴馬上趕來營救,誰知卻落得這個下場!
    水牛被獅子按倒,同伴馬上趕來營救,誰知卻落得這個下場!在弱肉強食的大草原上,每天都會有著形形色色悲劇的上演,水牛作為一種大型動物,其不怒自威的形象使得很多動物都不敢輕易招惹。而獅子作為草原上的霸主吃不吃水牛是全看心情的,雖然也會出現失利的情況,但往往這種情況的機率是非常小的,這絲毫不影響獅子統治者的地位,水牛被獅子按倒,同伴馬上趕來救援。誰知落的這個下場!一隻水牛被獅子撲倒,獅子們跳上去對著水牛開始撕咬,這時水牛的同伴及時趕到,對獅子做出驅趕的姿勢,獅子們也是被這水牛的架勢嚇跑了。
  • 她親手結束了清朝的統治,對袁世凱言聽計從,唯有一事死活不答應
    1908年11月,光緒帝和慈禧先後兩天駕崩,大清王朝這艘破敗的大船交到了慈禧太后的兒媳婦隆裕皇后手中。哦,不,從這天起,我們應該稱呼她為隆裕太后了。隆裕,姓葉赫那拉,是慈禧弟弟的女兒。也就是慈禧的侄女,光緒的表姐。慈禧為光緒帝指婚,欽點隆裕為皇后。
  • 清朝被推翻後,為何沒有殺掉溥儀?專家:是根本就不能殺啊
    清朝被推翻後,為何沒有殺掉溥儀?專家:是根本就不能殺啊 清朝是我國歷史上最後一個封建朝代,而清朝的最後一位皇帝溥儀也是有著非常特殊的身份,作為清朝最後一位皇帝,他也是中國歷史上的最後一位皇帝,眾所周知亡國之君的下場非常悲慘,多半會被殺害,而且痛恨清朝統治的人非常多,為何溥儀在清朝滅亡後並沒有被下毒手?
  • 清朝最被高估的皇帝,運氣最好壽命最長,死後屍骨卻灑在了一地
    雖說如此,但每個皇帝的命運卻不盡相同,在盛世之時,往往能出聖主,如強漢時期的漢武帝,盛唐時期的李世民,富宋時期的宋仁宗。而往往到了一個王朝的滅亡時刻,皇帝這個被萬世景仰的職業卻也是最悲慘的了,一般來說亡國君主都沒有一個好的下場,輕的被囚禁,重的則直接被毒殺,所以適逢亂世皇帝也是一個高危職業。
  • 武昌起義的規模遠不如太平天國,為什麼能直接撼動清朝的統治?
    但為什麼最終真正終結清政府統治的是武昌起義,而不是太平天國起義呢? 總而言之一句話,形勢不同了。 太平天國起義爆發的時候,清朝雖然八旗作戰能力差,但尚可放權於地方督撫,藉助他們的力量,調動士紳階層的財力以及影響力,去逐漸挽回局面。也就是說,清朝在太平天國起義前,是中央集權的,而為了平定起義,不惜放權給地方,雖然起義最終被平定,但地方已經埋下了離心主義的種子。
  • 為何日本明治維新成功,而清朝的自救卻遭遇失敗
    日本通過推翻幕府統治,進行了一系列改革從而走上了資本主義發展道路。而清朝政府採取了一系列自救措施都遭遇了失敗,直到辛亥革命爆發推翻了清朝的統治,但此時已經為時已晚,列強不會允許中國發展起來的。為何中日兩國都進行了變革,為何日本成功而中國失敗了呢?
  • 由「聯虜平寇」再到「先西後東」,弘光政權為何始終不反擊清朝?
    舉個例子,在多爾袞揮軍南下摧毀「大順政權」的期間,弘光朝廷自始至終沒有趁機派出一兵一卒去對清朝發起反擊,而是坐以待斃。在當時的形勢之下,儘管不能保證能夠重擊清軍,但這也不失為「弘光政權」挽救自身的唯一機會,令人遺憾的是,弘光統治階層沒有人能夠抓住這一契機,最終順利地迎來了「弘光政權」的覆滅。時過境遷,我們再來思考這一問題:究竟什麼原因造成「弘光政權」坐以待斃的呢?
  • 屠殺百姓,大興文字獄,清朝為何能統治276年
    清朝初入中原,有很多不服從統治的百姓被屠殺,在清朝中期統治者大興文字獄,常常有人會因為寫錯一個字而遭到株連。那麼是什麼原因讓清朝能統治中國276年?明朝的敗亡從根本上來說就是百姓缺糧,假如百姓能吃飽飯,就是有八個皇太極也進不了山海關,更別說建立清朝了。到了清朝,國家推廣種植番薯、土豆、玉米等高產作物,糧食相對充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