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後大姨媽「報導」時間不同,產婦3個異常要注意,3件事要做好

2020-12-15 巴巴的芭比公主

導語:產後大姨媽恢復是一種自然規律,表示體內的激素水平恢復到平穩的狀態。

  在醫學上專業名稱:月經。在日常生活中被很多人稱呼為大姨媽。廈門市婦幼保健院的吳主任認為:月經叫大姨媽,有多種說法。其中有一個說法是一個小女孩月經初潮時,不知道,納悶地叫了一聲咦,然後緊張地叫了聲媽,月經由此叫大姨媽。還有一些地方的人把月經叫來事或來親屬等等。無論是哪種說法,只是供大家娛樂一下而已,並不需要當真!。

  「我的大姨媽到底啥時候來呢?」寶寶熟睡之後,小玉又想起這件煩心事,寶寶滿月都過去兩個月了,大姨媽還不來拜訪。閨蜜細雨倒是給她發來一堆有關產後大姨媽的信息:順產的產婦,自我恢復能力強的,大姨媽一般在12周時就會重新報導。有的恢復快,小寶貝剛滿月,就來了大姨媽。但是有的產婦,恢復得比較慢,有可能大姨媽要過半年甚至長達一年後,大姨媽才會在此降臨。剖腹產的產婦,大姨媽一般是在產後的8-24周會回歸。

一直心存疑慮的小玉最終在產科醫生那裡得到答案。

發育成熟的女性每個月都有一次的月經。發生人群一般是14到50歲左右的女性。 大部分女孩每個月的生理期大約損失不超過150cc的血液。一般女性的月經周期在12歲-51歲,周期在21—35天。

  產婦的月經恢復時間早晚沒有好壞之分。什麼時間恢復大姨媽,主要是跟產婦選擇的是順產還是剖腹產,是否母乳餵養,母乳餵養時間,以及產婦的年齡等因素有關。還和產婦的內分泌也有關,內分泌失調的高發群體其中就有產後女性,再加上分娩時流血過多而引起的血虛、睡眠不足、心情起伏變化等,都會引起哺乳期月經不規律的發生。產後大姨媽普通「報導」時間各有不同,剛出月子就來大姨媽的產婦,其實只是少數。大部分的產婦,會在產後半年到一年的時間內,開始來月經。

產後月經的恢復與是否哺乳和哺乳時間的長短密切相關。

未哺乳的產婦:產婦的卵巢需要一定的恢復時間,所以,前幾次的例假,時間周期和月經量上都會較生產前發生變化。極少數產婦在產後4周的時候恢復;有些產婦在產後6周內恢復;有些產婦會在產後12周內恢復;有些產婦會在產後24周內恢復。

產後哺乳:哺乳產婦的泌乳素分泌增加,會暫時抑制了產婦大腦分泌相關激素,因此恢復月經的時間會相應延遲,大多會在產後的 4~6 個月恢復,但也有一些恢復月經的時間比較長,可以超過2年之久。

此時有3種異常情況,產婦需要注意。

1、分清是惡露未淨還是大姨媽遲到?

惡露排淨:產婦可能會發現惡露排出的顏色,跟自己的經血一樣是暗紅色甚至有些塊狀物,但是隨著時間體內排出惡露的量就會減少,顏色也會慢慢的變淺。甚至到最後變成淺紅色,甚至是粉色。而當最後排出的物質幾乎開始成為白色透明時,那就說明子宮現在已經處於非常乾淨的狀態了。然後靜待大姨媽來訪。

2、有些產婦哺乳期結束後的三個月,或者更長時間依舊沒有來大姨媽,就需要去醫院就診。

3、有些產婦哺乳期就來大姨媽,而且一直不規律。哺乳期結束之後,依舊非常不規律,也需要去醫院就診。

產婦「坐月子」初期有3件事情一定要做好

對自己有利,避免落下月子病,而且也對孩子很有好處。

1.按肚子:一般順產後2小時回到產房,4小時後護士就會來提醒按壓肚子。如果是剖宮產,則是產後6小時按壓。根據產婦的身體恢復情況,大概按壓8~10次,共計2~3天。這樣做的原因是由於不管是順產還是剖宮產,在生產過程中,盆腔內都有不同程度的積血,按壓肚子可以有效地幫助寶媽排出惡露,刺激子宮收縮,這樣有利於子宮恢復。

2.開奶:儘早開奶就能讓寶寶能夠儘快喝珍貴的初乳。產後恢復大姨媽,說明卵巢開始周期性工作了,來月經的時候激素水平是最低的,所以乳汁會減少,月經結束後,激素會逐漸升高,乳汁也就會增多了。來月經不影響奶水

3.在哺乳期間來大姨媽是完全不需要停止哺乳的:大姨媽是子宮內膜定期脫落及出血而產生的,而母乳是大腦-催乳素-乳腺的共同作用產生的。產後大姨媽是受到寶媽自身激素水平變化導致,對母乳的成分並沒有影響。美國兒科學會認為:母乳是1歲以內嬰兒的最佳營養來源。建議純母乳餵養時間至少達到6個月,然後再逐步添加輔食,同時繼續母乳餵養,直到嬰兒滿1周歲。只要母親和嬰兒都願意,1歲後仍可以繼續母乳餵養。

結語:產後恢復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有好心情才會有好狀態,產後大姨媽「報導」時間不同,因人而異,科學對待即可。

——END——

我是為娃學畫,我始終堅信初生的嬰兒好似一張白紙,一方未開墾的沃土,父母唯有勤練「畫功」,才能為娃畫出一條人生坦途。

相關焦點

  • 產後第一次來大姨媽,這3件事你一定要知道!
    在懷孕的時候,最讓媽媽們感到開心的,莫過於每個月都不用受大姨媽的煎熬了。在產出寶寶之後,也許媽媽們已經習慣於沒有大姨媽來臨的狀態,可是該來的總會來的,在不知不覺之中,每月一次的大姨媽又來光顧了。產後什麼時候來月經比較正常?
  • 產後「大姨媽」來得越早,說明身體恢復越快?這幾件事要注意!
    說起「大姨媽」,真是讓我們廣大女同胞們又愛又恨。平時該來的時候沒有來,就會天天盼著,擔心身體出什麼毛病;若是到期來了,又是各種不方便,煩躁不安,讓人恨得牙痒痒……很多寶媽對產後「大姨媽」什麼時候來,總是一知半解,甚至單純的認為,「大姨媽」來得越早,說明身體恢復越快。
  • 生孩之後第一次來大姨媽要注意這三件事情,別落下月子病
    在產後除了照顧孩子之外,孕媽也一定不能忽視對自己身體的照顧。尤其是在坐月子期間,除了注意飲食調養之外,不能做的事情也要注意一定不要去做。在坐月子42天時就要及時去醫院進行檢查,確定自己的身體恢復情況。除此之外,也應該留意迎接自己產後的第一次大姨媽。
  • 產後大姨媽報導時間,與子宮恢復有關?
    每個人的身體體質不一樣,產後大姨媽的恢復時間也有早有晚。早的大姨媽滿月後就會歸來,晚的則可能要等上一年甚至更久。一般來說,產後哺乳的寶媽,大姨媽來的會相對晚一些,時間大概在產後的4到6個月,當然有些人來的更晚,可能一年後才來。如果餵奶的不頻繁的話,大姨媽來的時間會早一些。
  • 產後第一次來月經,裡面可有大講究,這3件事不能疏忽
    懷孕後,要說最讓孕媽高興的,莫過於終於不用面對每個月都備受煎熬的大姨媽了。等生完孩子了,寶媽又全身心投入到照顧孩子當中,不知不覺中,可能也就忘了自己身體的變化。等到產後第一次來大姨媽的時候,寶媽才驚覺了,每月一次的大姨媽又要光顧了。
  • 產後要堅持做好的5件事
    生完孩子後女人的身體格外虛弱,如果沒有休養好在後期會帶來各種疾病,尤其是子宮,在承受胎兒10個月的發育以及生產時的擴張,讓它格外虛弱,因此在產後需要做好措施來讓子宮快速恢復,了解清楚才能正確採取措施,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 剛出月子就來「姨媽」?和寶媽恢復有關,「產後例假知識」要知道
    2、可能是「惡露未盡」如何判斷到底是大姨媽,還是惡露未盡,產婦可以自己做個簡單的判斷。惡露排出的時候會有些許的血塊兒,但是姨媽在正常情況下,血塊兒不會多。除此之外,產婦一定要去醫院進行檢查。在產後42天左右的時間,會有一個產後檢查,此時產婦不要偷懶。尤其是不知道自己是大姨媽,還是惡露未盡的產婦,此時去醫院檢查就可以見分曉了。剛出月子就來「姨媽」?
  • 產後24小時內,產婦再疼也要做好這些事,脫胎換骨,坐月子不遭罪
    產後第一天會產婦恢復很重要,4件事再疼也要做1、觀察出血量產婦在生完孩子的2個小時裡,一般要留在產房裡觀察產婦的狀態,主要是謹防產後出血——是指胎兒分娩後的24小時內失血量超過500ml,剖宮產時超過1000ml,80%發生在產後
  • 產後大姨媽什麼時候來,說明你恢復的好?醫生:不早於這個時間
    醫生說,通常情況下,母乳餵養的寶媽們大概在半年左右的時間就能迎來月經初潮,而奶粉餵養的寶媽們,在產後一周左右就會迎來初潮。不過,子宮在產後5周的時間基本上就恢復了。由此可見,大姨媽來的早晚,和身體恢復的情況沒有直接的關係。產後月經初潮和每個人的體質以及母乳餵養條件、卵巢情況等等密切相關。為什麼有的產婦遲遲不來月經?
  • 產後第一周,要做好4件事,關係身體恢復,要上心
    媽媽們都知道,孕期不易,但產後更難,難的是不僅僅要帶娃,伴隨而來的還是分娩後身體的各種問題。產婦全身的各大器官及組織都需要恢復到孕前的狀態,而這個緩慢而艱難的過程稱之為「產褥期」,時間大概是6-8個星期。這段時間雖然要比孕期短得多,但重要性卻不比孕期低,尤其是產後第1周很關鍵,關係身體恢復,有4件事,再虛弱也要堅持做!
  • 產後大姨媽何時來?你一定要知道的幾件事
    新媽媽產後,有的大姨媽2個月就現身了;有的晚點,半年也回來了;還有一些像大姚這樣的,大姨媽無緣無故的就失蹤了!?也不知道是沒玩夠需要續個假,還是被哪位大叔拐跑了?2.產後月經不規律正常嗎? 大姨媽也是個有情緒的女紙,因為很多媽媽即使復潮後,頑皮的大姨媽也可能選擇在中間消失個把月再來光顧。
  • 惡露排不淨,可能有3個原因,產後做好這4件事排出惡露一身輕鬆
    娩出寶寶之後,媽媽還需努力娩出胎盤,產程才告一段落,產後修復的路程也隨之開始了。惡露是每個產婦媽媽都要面對的傢伙,看起來像月經,卻比月經周期長得多。很多樂觀的產婦媽媽調侃道:「惡露大概是積攢了十個月的月經吧」。惡露雖然不是月經,卻和月經的形成有相似之處。
  • 產後第一次來大姨媽,要注意這三件事情
    懷孕之後,除了寶寶本身帶給媽媽們的喜悅和感動,不用再來大姨媽也是很令人開心的,懷胎十月媽媽們都不用再受大姨媽的困擾,但隨著寶寶的降臨,大姨媽也終會來臨。但是生產後的媽媽們的身體還是很虛弱,所以一定不能大意。那麼,在產後第一次來大姨媽的媽媽們,到底應該注意些什麼呢?
  • 產後24小時做好這3件事,孕媽就算不坐月子,也不會輕易留病根
    但是真正讓小李感到開心的,並不完全是自己當了媽媽,還因為產後護理的時候她做了3件非常重要的事情。為什麼做好這三件事,就能減少月子期的煩惱?生產過後,產婦身體虛弱,沒有多餘的精力支撐自己在進行開奶等活動,此時產婦的家人要注意對產婦進行心理疏導。這不僅有助於胎兒在產後及時吃上母乳,還防止產婦因乳液聚集而導致的乳房發脹發痛等病症。
  • 產後2個小時是併發症高發期,這幾件事產婦要做好,很多人不知道
    並且要是沒有做好一些事情的話,就會出現一些比較嚴重的併發症,所以,產後2個小時是併發症高發期,這幾件事產婦要做好,很多人不知道。1、首先就是飲食。在生產之後的一個小時裡面,產婦媽媽們是可以喝一些流食或者是吃比較清淡的半流食物,吃完一段時間之後,才可以進行普通的飲食。
  • 為了自己和寶寶的健康,產後這三件事要做好
    產後身體恢復很重要,為了寶寶和產婦的健康,產後這三件事忍著疼痛也要做好。1、按壓腹部排惡露產後按壓腹部排惡露是非常痛苦的環節。特別是對於剖腹產寶媽而言,腹部傷口還沒恢復好,醫生就通過按壓肚子排惡露。雖然痛苦,但這件事要配合醫生。
  • 不想落下月子病,產後第一天需做好這幾件事,新手媽媽要知道
    很多媽媽第一次經歷生孩子都沒有經驗,媽媽們從產房出來那一刻都會因為疼痛而不知道自己接下來要做什麼事情。老一輩的人,因為條件不好,很多人生完孩子沒過多久就起來幹農活了,月子也是沒有休息好。現在的人都比較注重產後休養。這幾件事,媽媽在產後第一天,再苦再累也要做完。
  • 產後半年,「大姨媽」遲遲不來
    詩詩(化名)今年3月生下兒子,到現在已經半年多了,月經還沒有來,讓她很是煩惱。她懷疑是子宮尚未恢復好而導致的。產後多久會來月經?早來或遲來是否正常?徐州市婦幼保健院產科六病區詳細解答寶媽們關於產後月經復潮的問題。母乳餵養會導致月經復潮晚詩詩原本認為,生產後多久來月經,是根據每個人的體質不同而時間不同。
  • 產後有哪些實用快速的瘦身方式?做產後恢復鍛鍊要注意的2件事
    產後前6周 ,也就是42天之內。這時候的產後恢復鍛鍊,為產婦恢復體型,特別是避免產後抑鬱,和儘快融入社會打下基礎。做產後恢復鍛鍊要注意的2件事1、自然順產還是剖腹產?2、母乳餵養還是奶粉餵養?要根據不同情況做不同的產後恢復訓練計劃。前6周、42天之內,對於一個新媽媽來說,一切都是陌生的。在這段時間裡,新媽媽要把主要精力放在自己和嬰兒身上,其他事情就讓家人去處理,以保證睡眠,避免疲勞。鍛鍊的時間,要根據寶寶的情況而定,每個家庭有所不同。鍛鍊原則是,早一點開始鍛鍊,慢一點增加運動量。
  • 產後第一次來大姨媽,這4件事一定要重視,否則傷害會很大
    懷胎十個月,對於大部分的女性來說,身體都經受了嚴重的傷害,需要很長時間的調理,才能恢復。對於母乳媽媽而言,合適的調理,也能給寶寶提供更好的營養。產後第一次大姨媽,往往意味著寶媽們的身體激素已基本恢復正常,但是還需要注意,這四件事可千萬不能做。1、吃辛辣油膩食物在懷孕期間,為了讓肚子裡的寶寶健康成長,寶媽不得不一直忌口,對於某些「重口味」的媽媽來說,好不容易等到卸貨,忍不住想吃點辛辣或是油炸的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