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們都知道,孕期不易,但產後更難,難的是不僅僅要帶娃,伴隨而來的還是分娩後身體的各種問題。產婦全身的各大器官及組織都需要恢復到孕前的狀態,而這個緩慢而艱難的過程稱之為「產褥期」,時間大概是6-8個星期。這段時間雖然要比孕期短得多,但重要性卻不比孕期低,尤其是產後第1周很關鍵,關係身體恢復,有4件事,再虛弱也要堅持做!
1、時刻注意自己的惡露情況,堅持清潔
同時,每日要注意用溫開水清潔下體1-2次,最好配合醫生所開具的洗滌液一起使用,能夠起到殺菌和消炎的作用,避免由於傷口有細菌的殘留而感染子宮。
並且,雖然下體的傷口還沒有痊癒之前,就連躺著都覺得很煎熬,但是睡覺的姿勢要儘量與下體的傷口相反,防止流出的惡露感染傷口,影響癒合時間。
2、開奶要快
很多情況下由於受到激素的影響,在剛剛分娩的第一周很大可能並沒有奶水分泌,但建議最好是在產後的第一周內完成開奶。這不僅能夠讓寶寶早一點吃上奶,初乳中的乳鐵蛋白是母乳的3倍,也是寶寶最天然的免疫調節劑,這對於寶寶建立自身的免疫力有極大的幫助。同時,早開奶還能夠刺激宮縮,對母體的子宮恢復很有幫助。
餵奶的時候要注意,寶寶吸完一側乳房後,再吸吮另一側乳房。若是寶寶沒有吸完,要儘快排空乳房,防止乳腺炎的發生。
3、注意勞逸結合
分娩之後,身體確實元氣大傷,整個身體都像癱了一般,所以要注意休息,保持充足的睡眠有助於身體的恢復。但是也要注意,久臥容易使血液循環變得很慢,反而不利於身體的恢復,同時也不利於惡露的排除。所以休息夠了,就起身在床邊走動,除了能夠加快血液循環,還能夠促使骨骼的歸位。
4、飲食和溫度適中
產後的第一周,由於身體處於極度疲勞,以及腸胃的功能還沒有恢復,會導致胃口變差。但切忌餓著肚子,這容易影響體內的血糖和降低免疫力。產後第一周儘量以清淡流食或者半流食為主,堅持少量多餐,慢慢地讓腸胃功能恢復正常。要注意避免高脂高糖類的食物,以及刺激性食物。
第一周免疫力非常低,雖然需要保暖,但也別過度保暖。臥室保持溫暖通風,溫度最好控制在26-28度。但要避免直接吹到風,容易引起毛孔開張而感染風寒。
所以,產後第一周,要做好4件事,關係身體恢復,別不當回事!當然最後還有一點要注意,也是最重要的。現在越來越多的女性在產後陷入抑鬱中,這除了產後激素水平的急劇變化所帶來的影響之外,同時還由於身體的極度疲乏和不舒服。所以家人要為產婦營造輕鬆的氛圍,以及保持足夠的睡眠時間,是治療情緒最好的方法。當然啦,丈夫對妻子的陪伴和情緒疏導,也能事半功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