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各地都有皮影,為何騰衝皮影獨樹一幟,原因有這三點

2020-12-16 旅遊狂魔夏夏夏

皮影戲是一種用獸皮或紙板做成各種模型,然後剪影以表演故事的民間戲劇,它作為我國傳統文化的瑰寶之一,始於西漢、興於唐朝並盛於清代,在我國有數千年的發展歷史,還隨著水運、陸運的發展相繼傳入了波斯、阿拉伯、土耳其甚至遠播歐洲。在沒有年齡的年代,皮影戲就成了大眾娛樂最佳選擇之一,甚至被不少人認為是電影的前身之一。

以前我一直覺得皮影戲代表的是「北方文化」,無論是西安還是北京,都是皮影戲一度發達的地方,還與「皇家」綁定甚密,深受不少皇親國戚的喜愛。但是其實不然,皮影戲在我國流行範圍極為廣泛,並且在不同區域的長期演化過程中,還形成了四川皮影、陝西皮影、北京皮影、唐山皮影等不同不同的流派,這次在雲南省騰衝縣的非物質文化遺產街上,也感受了一把當地的皮影戲,叫做劉永周皮影。

剛走進皮影館,就可以看到門口「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頭銜,不過看著外面擺放的皮影,好像也沒有看出和其他地方的皮影有何太大的區別?其實騰衝的皮影之所以能獨樹一幟,自然是有自己的獨到之處,這個要從表演上才能慢慢地看出,主要有以下三點。

第一就是唱腔不同,每個地方的皮影戲都是結合了當地的文化,唱腔自然是最直觀的表現,一般都會用當地流行的曲調或方言來講述故事,騰衝皮影戲就是採用了當地的唱腔,雲南風味十足,不過對於四川人來說聽懂還是壓力不大的。

第二就是劇本的不同,雖然也有一些來自小說或者神話故事的通行劇本,但是騰衝的劇本也富含當地特色,比如我們看了一場就是表現了雲南名菜《大救駕》的來歷的皮影戲,不僅有趣,還以更加生動形象的方式進行科普,同時配以打擊樂器和弦樂,具有濃厚的鄉土氣息。

第三就是選材的不同,雖然說皮影戲並沒有規定用什麼材質去做皮影,但是其實大部分地方的人都會用驢皮,因此也被老北京人叫做「驢皮影」,而騰衝的皮影則多選用牛皮,要是你去到後臺把玩一下的話可以發現比一般的皮影重一些,正是選用了牛皮的原因,其他流程則大同小異,畢竟是一脈相承的中國傳統文化,後臺還有不少老師正在手工創作皮影,有興趣的也可以多多觀摩一下。

值得一提的是,騰衝皮影戲並非是守舊的、不懂變通的,而是與時俱進、緊跟時代的,後臺除了可以發現傳統的皮影角色外,還可以看到前段時間很火的國產動漫電影《哪吒》中的哪吒、敖丙都角色,是不是一下子就想起了那首「我是小妖怪、逍遙又自在」的洗腦小調。

在劉永周皮影館裡面除了可以看皮影表演、學習皮影知識外,還能購買到一些精美的皮影,這些皮影都是由後臺的老師手工製作,與其說是皮影,倒不如說是藝術品來的貼切,價格也不算很貴,有喜歡的不妨買一點留作紀念,還有比這更有意思的紀念品嗎?

既然是叫做「劉永周」皮影館,那麼必須要來說一下館主劉永周老師,他年近80歲的高齡,是騰衝縣固東鎮劉家寨皮影戲的最後傳人,從十一二歲便跟隨其父親學習皮影,一演就是六十餘年,經歷過一些特殊是氣候,一度在整個中國的西南地區也只有劉永周等少數幾個人才會演出這門古老民間藝術,很多人被迫轉行,而劉永周卻一直「守」著這門瀕臨消失的民間藝術,因此被雲南省文化廳授予「雲南省民族民間高級美術師」稱號。

不過慶幸的是,目前國家對非物質文化遺產已經加大保護,而劉永周的兒子及其孫子劉朝侃也作為第五代、第六代傳承人,正在不遺餘力的挽救這一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希望這門技藝能夠永遠的傳承下去,讓後人也能感受到這份傳統文化特有的魅力。

圖/文 由旅遊狂魔夏夏夏 原創,未經授權禁止轉載 #x夏遊記x#

關於作者:目前已經前往過全球500+城市,並曾在英國牛津大學和日本早稻田大學留學,以及斯裡蘭卡當過國際志願者,歡迎持續關注,與你分享全世界的吃喝玩樂,喜歡記得點讚評論或分享哦!

相關焦點

  • 全國各地都有皮影戲,為何騰衝皮影獨樹一幟,原因有這三點
    其實騰衝的皮影之所以能獨樹一幟,自然是有自己的獨到之處,這個要從表演上才能慢慢地看出,主要有以下三點。 第一就是唱腔不同,每個地方的皮影戲都是結合了當地的文化,唱腔自然是最直觀的表現,一般都會用當地流行的曲調或方言來講述故事,騰衝皮影戲就是採用了當地的唱腔,雲南風味十足,不過對於四川人來說聽懂還是壓力不大的
  • 騰衝皮影:一場歷史堅守中的藝術輪迴
    騰衝皮影除了有中原皮影的影子,同時融入了地方的文化和藝術,再結合東南亞及南亞的文化,使這門藝術成為極邊地上一顆璀璨的明珠。 作為騰衝至今唯一保持不間斷演出活動的民間皮影戲團,劉家寨皮影演出團隊是騰衝固東鎮皮影的代表。 劉永周是劉家寨皮影第四代傳承人,很多人看著他的皮影戲長大。
  • 文化騰衝丨國家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劉永周 皮影集大成者
    明末清初時期的皮影,一般是沒有彩繪的造型,直接在牛皮上鐫刻形象就可以。這與取光條件的演變有關,最初是臭油燈,後來先後經歷煤油燈、汽燈到現代燈光,皮影本身的製作也因燈光的演變有色彩的變化。劇目繁多 臺詞超長皮影戲班曾經在騰衝興盛一時,但目前只剩下劉家寨一個皮影戲班。
  • 資訊| 國粹經典,騰衝北海溼地開啟皮影鑑賞之旅
    皮影匠人齊聚騰衝北海溼地,觀眾翹首觀看,一場千年國粹盛宴精彩上映! 8月25日,「傳世皮影風韻,品味國藝藝術」寶能·彩雲之上皮影戲非遺文化鑑賞之旅在北海溼地濃情啟幕。騰衝皮影戲大師、皮影傳承人、非遺文化保護者、皮影愛好者齊聚一堂,共賞千年傳奇皮影盛宴。
  • 全國獨樹一幟的川西皮影戲 早已揚名海外 被譽為「最複雜的皮影」
    在這樣的社會氛圍下,成都地方文化藝術得到了快速發展,也使成都皮影成為我國戲劇化程度最高、最成熟的皮影戲流派,在全國獨樹一幟,且揚名海外。成都皮影又稱成都燈影,屬四川西路皮影,是一種有著悠久歷史的傳統民間藝術形式,一直以來深受老百姓的喜愛。
  • 中國皮影出現在印尼博物館,原來各國都有皮影,樣子卻都不一樣!
    皮影戲做為中國民間的傳統表演藝術被列為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無論是從皮影的製作工藝還是到傳統的戲曲表演,皮影戲的精益求精一直被奉為民間藝術的精髓。無獨有偶,不僅是在中國的古老傳統中展現著人們對於皮影戲的熱愛,在世界各地的很多國家都有屬於自己不同的風格的皮影。
  • 美麗中國·渭南華州皮影文化藝術周啟幕
    圖為民間藝人準備給皮影塗色。 渭南華州是中國皮影的發源地,已有上千年的歷史,堪稱「中華一絕」,享有「世界電影鼻祖」的美譽。2011年「華州皮影」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評為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2017年被列入國家地理標誌保護產品。本次藝術周活動包括展覽、展演、學術研討等系列活動。
  • 皮影戲劇《封存的皮影寶盒》
    解放後國各地殘存的皮影戲班、藝人又開始重新活躍,從1955年起,先後組織了全國和省、市級的皮影戲匯演,並屢次派團出國訪問演出,進行文化藝術交流,頗有成果。但到"文革"時,皮影藝術再次遭"破四舊"的噩運,從此元氣大傷。歷史的變革讓皮影戲幾經挫折,但是愛著皮影戲的藝人們是用生命守護著這一份愛。
  • 全國民間皮影大匯演暨首屆中國皮影文化發展論壇將在京舉辦
    新中國成立70年來,在黨和政府的關心支持下,我國皮影藝術發展取得了令世界矚目的成就。10月9-11日, 全國皮影藝術界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全國民間皮影大匯演暨首屆中國皮影文化發展論壇」將在京舉辦。9月18日下午,該活動的媒體見面會在北京海澱文化館(北館)舉行。
  • 四川皮影的前世今生
    影戲雖分由真人成影的人影戲、用雙手表演的手影戲和用平面偶人表演的皮影戲,但都同源於幕影表現原理。皮影戲興盛於宋朝,明清後,皮影戲劇日趨豐富,並將紙皮改為牛皮或羊皮。至清末,皮影戲盛行全國。      1700年1月7日,為慶祝新世紀的到來,「太陽王」路易十四在法國凡爾賽宮金碧輝煌的大廳裡舉行了一場盛大的舞會。
  • 誤闖騰衝秘境,教你如何像個當地人一樣遊玩這裡
    騰衝位於雲南西南部地區,距離緬甸也只有200公裡左右,開車三個小時即可到達。雲南是個不錯的地方,心情好的話,還能去緬甸玩上兩天,看看當地的風土民情。如果有打算去緬甸的話,一定要帶上護照,這是必須證件。平時當地人來的最多,說到太極橋你可能沒聽說過,但是說到太極橋果脯,你應該比誰跑的都快吧。口感超級好,從製作方式到成品售出,都是當地人自己加工釀成的,是當地獨有的特色美食。皮影說到皮影,大家一定都在猜疑,皮影不都是在中原或北方地區比較流行嗎?為何騰衝這樣一個靠近邊界的地方也有皮影呢。
  • 獨具匠心的環縣皮影
    皮影戲是我國古老的劇種,從漢代的「素紙雕簇」開始,經過隋唐時期的發展,至北宋初「繪革社」出現,皮影戲開始流向民間,明清兩代達到鼎盛時期,廣泛流行於全國各地。皮影既是演出的道具,又是獨立的藝術品。根據造型可分為兩個體系,一是北方「重雕簇」造型體系,分布於華北、西北、東北和四川地區。
  • 大運河皮影藝術館開館 大運河皮影藝術展同時開展
    12月4日,位於北京市通州區臺湖鎮雙益發文化園中的「大運河皮影藝術館」正式揭牌,《大運河皮影藝術展》同時開幕。隨著「大運河皮影藝術館」的正式開館,大運河皮影藝術展(預展)也同時開展。此次展覽匯集了大運河沿岸以及周邊9個省份的特色皮影藝術品。
  • 皮影戲:方寸舞臺 皮影人生
    在演皮影戲的過程中,秦禮剛漸漸發現,以前的皮影人物都取材於牛皮或驢皮等,透明度不高,在屏幕上顯影的效果不是太好。「後來我找到了一些透明硬塑料片和新油墨,以這些材料為基礎,製作出來的皮影人物不僅質量提升了許多,在大幕上也表現得更加清晰。」
  • 泰山皮影火爆北京前門大街
    走進體驗館一樓,記者看到,這裡擺設了很多泰山皮影工藝品,泰山石敢當、明星等,都是以泰山皮影工藝品形式展示,很受市民喜歡。在地下一樓有泰山皮影DIY手工製作臺、泰山皮影劇場等,讓人們能近距離、多方位了解泰山皮影。孩子們在家長的幫助下,將泰山皮影各個人體部位用剪刀剪下來,再用特製的小釘子釘好。
  • 驢皮影到這裡成了牛皮影 居然還出國去了緬甸
    關於騰衝皮影的片子在我電腦的桌面上存放了許久,因為比較忙一直沒寫,但也沒刪,因為我知道一定會寫的。騰衝是個多民族的地方。在十多年飛機場修建之前這個地方無論出來和進去都是件十分困難的事情。騰衝機場坐落在著名的駝峰航線上,海拔近兩千米。當你還在雲層中顛簸的時候就令人意外的降落了。據說這裡的跑道比較短,對飛行員是個考驗。
  • 紅富士家紡公司設計師李娟的「皮影情結」
    在2008年中國國際家用紡織品創意設計大賽中,首度參加全國性家紡大賽的李娟獲得了銀獎,從此,她由幕後走向臺前。李娟對皮影藝術細節的描述讓記者感到吃驚,驚訝於風華正茂的她為何對皮影如此痴迷,驚訝於她對皮影的研究如此有深度。    她說,皮影設計在家紡產品的運用中,為了追求纖美完整,花朵多作正面處理,加強花紋的裝飾趣味性,鏤花圖案有空心、實心、半空半實等形式。四方連續圖案和邊角二方連續圖案更是花花套連、葉葉巧綴,變化無窮。    在衣著服飾的用色上,皮影講究貧富有別、老幼各異。
  • 全國優秀民間皮影藝術院團大匯演活動在京開幕
    世界影戲看中國,新中國成立70年來,在黨和政府的關心支持下,我國皮影藝術發展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就,10月9日-11日, 全國皮影藝術界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全國民間皮影大匯演暨首屆中國皮影文化發展論壇」活動在京開幕。
  • 範正安 泰山皮影的執著人生
    即使遇到困難,依舊沒有放棄皮影的念頭。範正安的師傅一共有8個徒弟,上世紀60年代,皮影戲曾因歷史原因幾乎處於停滯狀態,迫於生計,其他幾個師兄弟都陸續轉了行。那段時間,不能演皮影戲的範正安生活也十分艱難。後來範正安參軍入伍,他就在部隊裡自編新劇演皮影。退伍工作後,範正安也沒有放下皮影夢想,經常有機會就表演。
  • 西雙版納和騰衝哪個好玩?騰衝旅遊最佳時間是什麼季節?
    觀熱海煮雞蛋到了騰衝,熱海是一定要去的。騰衝大約有80多個溫泉,沸泉遍布各地,最高水溫達到96.3℃。其中熱力最猛、外部顯示也最為奇妙的便是騰衝熱海。玩騰衝熱海,最好的時間是上午。早上溫度稍低,熱氣異常劇烈,仙境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