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爾蘭反墮胎惡法將廢除 政黨領袖稱「新時代的黎明」到來

2021-01-11 環球網

【環球時報駐英國特約記者  紀雙城 環球時報特約記者  陸家成】「壓制女性的『中世紀舊法』將被廢除!」針對國內嚴厲的反墮胎法,愛爾蘭於上周五舉行全民公投。根據26日的計票統計,主張墮胎合法化的人以絕對優勢勝出。愛爾蘭舉國一片歡騰,慶祝這一歷史性時刻!

「新時代的黎明」

《愛爾蘭時報》27日報導稱,當地時間25日,愛爾蘭民眾針對該國1983年通過的憲法「第八修正案」的存廢問題舉行公投,約215萬人參與了投票。結果顯示,約142萬人投出贊成票,佔總票數的66.4%;約72萬人要求保留原有法律,另有6000人左右棄權。計票結果公布後,愛爾蘭民眾在街頭高聲歡呼、相互擁抱,不少女性喜極而泣。

對於此次公投,愛爾蘭民眾展現出了極大熱情。美國《新聞周刊》稱,由於公投不支持郵寄投票,不少旅居海外的愛爾蘭民眾不惜跨越幾千公裡飛回祖國參與投票,公投前夕在都柏林機場,一群連夜歸來的海外人士受到熱烈迎接,夜色中橫幅上「歡迎回家」的字樣赫然可見。

公投後,愛爾蘭總理瓦拉德卡發表講話,對公投結果表示祝賀,「很多東西都會成為過往,今後不會再有醫生告訴生病的孕婦他們『愛莫能助』,不會再有女性孤獨地穿越愛爾蘭海(尋求墮胎)。」愛爾蘭共和黨領袖馬丁表示,國家迎來了「新時代的黎明」。目前,愛爾蘭已經開始準備起草新法案,該國衛生部長哈裡斯表示,新法案預計在議會夏季休會期之前得以公布,並於2018年年底前正式通過。新法案將允許孕婦在懷孕12周內終止妊娠。

出國墮胎歷史將終結

8年前,愛爾蘭女子奧唐納坐在飛往利物浦的航班上,流下了孤獨且屈辱的淚水。當時,已懷孕7個月的她不得不獨自出國接受墮胎手術。此前,她在孕檢時被告知腹中胎兒存在先天性的無腦畸形。醫生給她提供了兩個選擇:要麼生下死胎,要麼出國「做手術」。根據愛爾蘭憲法「第八修正案」,未出生的孩子和孕婦享有同等生命權,除非出現極端情況,如孕婦生命受到威脅,否則不得墮胎。違反法律的孕婦和醫生可能面臨14年的刑期。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稱,這類「海外墮胎」之旅的行程異常緊張,孕婦基本要做到「當日去、當日回」。她們往往會選擇英國的利物浦或曼徹斯特進行手術——由於地理位置接近愛爾蘭,這兩座城市的旅費相對便宜。不僅如此,她們對外還能以「去購物」或「去看球」等合理藉口為「墮胎之旅」打掩護。奧唐納表示,除了跋涉之苦和高額花費,「沒尊嚴」更是長期困擾著墮胎人群。她舉例,在機場打車時,只要告訴司機要去「利物浦婦女醫院」,後者馬上就能明白此行所為何事,這種「默契」堪稱「無比尷尬」。

奧唐納只是每年3000多名出國墮胎「大軍」中的一員。從上世紀80年代起至今,愛爾蘭前往海外墮胎的女性已高達17萬人次。在一些極端案例中,有未成年少女慘遭強姦、懷孕,卻無權選擇墮胎;還有身患癌症的女性不但被拒絕終止妊娠,醫生為保孩子還會中止針對患者本身的治療。有媒體頗具諷刺地總結道,愛爾蘭的反墮胎法是在要求孕婦「只要死不了,就得玩命生」。

反對者表示「心碎」

愛爾蘭自1861年起就將墮胎視為刑事犯罪,而1983年的憲法修正案更對這種行為加入了明確的司法解釋,被視為歐洲最嚴厲的反墮胎法。該法在愛爾蘭國內和國際都長期受到詬病,甚至有媒體將其視為專門用來「壓迫女性的邪惡機制」。一些醫療工作者對此也是反感至極,有醫生曾諷刺稱,愛爾蘭女性的生殖健康權利還停留在「中世紀時代」。

「德國之聲」認為,打破這一局面的「拐點」出現在2012年。當時,懷孕17周的印度裔女性哈拉帕那瓦已被確定胎兒無法存活,但收治她的醫院堅決不同意為她終止妊娠。最終,她死於感染性流產導致的併發症。這場重大醫療事故在愛爾蘭和印度兩國激發民憤,促成了不少極富影響力的社會運動。

雖然大部分愛爾蘭民眾支持廢除反墮胎法,然而該國反墮胎群體的抗議活動仍在進行當中。英國廣播公司(BBC)稱,投票結果公布後,愛爾蘭「挽救第八修正案」運動的負責人麥克吉克表示「心碎」。在他看來,反墮胎法是在挽救生命,新法案生效後會導致「胎兒慘遭殺害」。麥克吉克說,只要愛爾蘭出現「墮胎診所」,反對人士的抗議就會進行到底。

相關焦點

  • 愛爾蘭推翻墮胎禁令:孕期12周前,有醫生證明允許墮胎
    【觀察者網綜合報導】 當地時間26日,愛爾蘭實行了35年的墮胎禁令最終被推翻。為支持廢除這條「第八修正案」,不少愛爾蘭女性不惜搭乘幾小時至數十小時的飛機,返回愛爾蘭參加相關全民公投。 視頻截圖 根據愛爾蘭政府在公投前公布的建議,如果「第八修正案」被廢止,新制定的墮胎法將大幅放寬對墮胎的限制,但依然規定只有懷孕12
  • 墮胎不是重點,重點是女人有決定自己身體的權利!
    5月25日,愛爾蘭正式開啟了是否修改「禁止墮胎」法案的全民公投。愛爾蘭公民們幾乎屏息以待這項公投結果,因為這項公投將決定,是否廢除當前愛爾蘭憲法第八修正案的墮胎禁令。現在的第八修正案,究竟代表了什麼呢?
  • 愛爾蘭墮胎合法化開始實施,但依然有保守人士反對
    在 2018 年的最後一天,愛爾蘭衛生部長 Simon Harris 宣布合法墮胎將於 2019 年的第一天開啟,允許女性在孕期 12 周內自由墮胎。自去年的公投廢止墮胎禁令至今,這是愛爾蘭第一次迎來墮胎合法。
  • 廢除離婚、墮胎禁令後 愛爾蘭新法將精神虐待列為刑事犯罪
    ▲愛爾蘭新法將精神虐待列為刑事犯罪。 從今年起,婚姻關係間的心理、精神虐待在愛爾蘭是犯法的!禁止離婚的天主教國家愛爾蘭,在新版的家庭暴力防治法讓「高壓控管」(coercive control)的受害者可以尋求保護。
  • 希臘前第三大政黨「金色黎明」被定性為犯罪組織
    當地時間10月7日,希臘首席大法官瑪麗亞·勒本尼奧圖宣布希臘政黨「金色黎明」為犯罪組織的罪名成立,並對其在2012年-2019年期間的一系列謀殺和犯罪活動宣判。當天,包括前總理齊普拉斯在內的近兩萬名希臘民眾到雅典法院門口舉行集會,高喊反法西斯口號並等待最終判決結果。
  • 韓國墮胎罪被廢除,女性們上街高唱少女時代的歌曲,這就是影響力
    近日,韓國法院通過決議,終於通過了修改墮胎罪的相關法案,這段對女性公的法案從1953年便存在的韓國墮胎罪將於2020年結束。讓人興奮的是,法案通過廢除後,在當天晚上,韓國部分女性不約而同的在大街上高歌慶祝,這同時以為這韓國女權主義的又一大進步。
  • 美國墮胎爭論為何又起波瀾?-虎嗅網
    在當年的羅伊案事件中,羅伊案的主角諾瑪最後並沒有進行墮胎,而是將小孩生了下來。1995年,諾瑪向世人公開表明她已經轉變立場,成為反墮胎主義者。諾瑪一直保持這樣的立場,直至其生命的終結。羅伊案在爭取婦女權益方面起到了很大的作用。羅伊案的擁護者認為,最高法院的裁決保護了婦女的權利、人身自由、身體完整和婦女的隱私;而獲得安全墮胎和生育自由,則是婦女應得的基本權利。
  • 國內墮胎隨便國外卻禁止人流,墮胎的女性甚至會被判刑
    就在國內墮胎大行其道的情況下,國外很多國家卻把禁止墮胎寫入了法律。瑞士:瑞士禁止墮胎的法律是歐洲最古老的關於禁止墮胎的法律,制定於1937年。法律規定,在孕後12周以內墮胎屬於合法的範圍,12周以後如果孕婦自行墮胎或者由他人協助墮胎,將會被判處5年監禁和嚴厲的罰款。愛爾蘭:在這個信仰羅馬天主教的國家,墮胎是國家法律的。
  • 澳大利亞進入全國墮胎合法時代
    來源:環球網【環球網報導 見習記者 李桐佑】據英國廣播公司(BBC)消息,當地時間26日,澳大利亞新南威爾斯州通過墮胎合法化法案,標誌著在該州存在長達119年的墮胎禁令宣告終結,也意味著澳大利亞全國墮胎合法時代的到來。
  • 西方的宗教與世俗權利:墮胎不僅是女性權利,更是一場政治博弈
    事實上,很多女性會通過網絡了解墮胎相關的知識,甚至購買墮胎所使用的藥物,尤其是在一些禁止墮胎的國家。今年5月25日,愛爾蘭公投通過廢除第八修正案,政府可就墮胎展開立法程序。隨愛爾蘭放寬限制,鄰近另屬英國的北愛爾蘭同樣要求改革墮胎法例。但是受制於當地政治社會因素,北愛爾蘭在墮胎合法化這條上走得更加艱難。
  • 國民黨大罵蔡英文「東廠復闢、惡法還魂」!
    此舉一方面是為了確保其贏得即將到來的2020年臺灣地區選舉;另一方面,更是為了搞「臺獨」,抗拒祖國統一大勢。在海叔看來,「反滲透法」就是蔡氏絞盡腦汁想出來的「臺獨」「保險箱」。然而,這種搞法,註定徒勞。中國國民黨方面已經稱,「反滲透法」案蔡氏搞的是「東廠復闢、惡法還魂」。
  • 墮胎藥:擾亂了美國
    女權主義者提出廢除禁止墮胎的法律,並展開大規模的宣傳、教育和遊說活動。隨著婦女平等權利觀念的傳播,公眾逐漸改變了在墮胎問題上的看法。1973年,正值婦女解放運動達到高潮之時,美國聯邦最高法院一改在墮胎問題上的保守立場,在著名的「羅訴韋德案」(Roev.Wade)中判決婦女擁有自由墮胎權。
  • 好萊塢電影演員艾瑪.沃特森就全球女性墮胎問題公開書函
    英國電影演員兼聯合國婦女親善大使艾瑪沃特森昨日(當地時間10月1日)在網站"Porter"上通過公開書函的形式表達了自己關於女性墮胎問題的主張。艾瑪沃特森認為:「全世界都應該廢除禁止墮胎的規定.......」
  • 蔡英文喊話各政黨領袖:放下不同立場 坐下來談
    華夏經緯網10月10日訊:據臺灣媒體報導,2017年臺灣「雙十節」大會10日上午9時登場,臺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致詞時表示,在這一天,不分黨派、放下不同立場,一起祝賀,並強調未來需要一個團結的臺灣來共同面對,因此邀請各政黨領袖坐下來談,只要團結,一定可以將臺灣再一次推向全世界。
  • 被強姦也不能墮胎?這些美國政客憑什麼決定所有女人的子宮?!
    法律究竟在保護什麼樣的人物難道說將子宮交給國家?胎兒的生命是無價之寶,母親的生命卻一文不值?在2012年的時候31歲的女生薩維塔懷孕17個星期之後感覺自己要流產於是去醫院裡做人工流產手術可是根據愛爾蘭嚴格的墮胎法律醫院認為胎兒仍有心跳,拒絕為她做流產手術
  • 美國兩大政黨發展演變簡史
    他們擔心中央集權會造成皇權復闢,必須將國家權力分給各州 (也就是後世所稱的小政府主義)。民主共和黨人積極反對國家銀行、國債、國軍等概念,並且認為投票權應給所有白人男性,並不僅限有房產的資產階級。在外交政策上他們對法國親善。民主共和黨是後世學者給的稱謂,在當時被稱之為「傑佛遜黨人」「共和黨人」「民主人士」等。
  • 澎湃思想周報丨希臘法西斯政黨覆滅;菅義偉內閣被指幹預學術
    儘管曾在希臘製造了數年恐怖的新納粹政黨領導人將被關進監獄,該黨的名字將從希臘政治舞臺上被抹去,但其危險、分裂乃至致命的意識形態,仍深深植根於希臘社會。卡拉庫拉基簡要描述了金色黎明從崛起到覆滅的歷史。金色黎明誕生於上世紀80年代初希臘軍政府(1967-1974)的廢墟之上。
  • 一位反墮胎女法官或將接替金斯伯格席位
    人們發現,當時美國禁止墮胎的法律,從內容到來源都十分荒唐:比如,在19世紀50年代,成立初始的美國醫學會曾推動將墮胎入罪,目的是減少當時婦產醫生所面臨的競爭;一些反移民的團體也曾大力反對墮胎,因為他們擔心本土白人婦女的生育率會因此降低,從而使移民的後代人口比例增大。
  • 「惡法非法」與「惡法亦法」
    「惡法非法」與「惡法亦法」命題的對立性曾引起了法學界持久的爭論。在分析實證法學於19世紀佔據法學研究主流的時代,二者勢不兩立的特質更是達到了極致。實際上,以不同的視角觀之,兩個命題之間不僅不存在矛盾,甚至還互為表裡、交相呼應,從而使「法治」的目標變得更具現實性。
  • 科普|淺談美國兩大政黨的歷史
    他們擔心中央集權會造成皇權復闢,必須將國家權力分給各州 (也就是後世所稱的小政府主義)。民主共和黨人積極反對國家銀行、國債、國軍等概念,並且認為投票權應給所有白人男性,並不僅限有房產的資產階級。在外交政策上他們對法國親善。民主共和黨是後世學者給的稱謂,在當時被稱之為「傑佛遜黨人」「共和黨人」「民主人士」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