射頻知識?-之二:傳輸線對數位訊號的影響

2020-12-16 電子產品世界

通過前面的研究我們知道數位訊號頻譜是分布很寬的,其最高的頻率分量範圍主要取決於信號的上升時間而不僅僅是數據速率。當這樣高帶寬的數位訊號在傳輸時,所面臨的第一個挑戰就是傳輸通道的影響。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201701/337972.htm

真正的傳輸通道如PCB、電纜、背板、連接器等的帶寬都是有限的,這就會把原始信號裡的高頻成分銷弱或完全濾掉,高頻成分丟失後在波形上的表現就是信號的邊沿變緩、信號上出現過衝或者震蕩等。

另外,根據法拉第定律,變化的信號跳變會在導體內產生渦流以抵消電流的變化。電流的變化速率越快(對數位訊號來說相當於信號的上升或下降時間越短),導體內的渦流越強烈。當數據速率達到約1Gb/s以上時,導體內信號的電流和感應的電流基本完全抵消,淨電流僅被限制在導體的表面上流動,這就是趨膚效應。趨膚效應會增大損耗並改變電路阻抗,阻抗的改變會改變信號的各次諧波的相位關係,從而造成信號的失真。

除此以外,最常用來製造電路板的FR-4介質是玻璃纖維編織成的,其均勻性和對稱性都比較差,同時FR-4材料的介電常數還和信號頻率有關,所以信號中不同頻率分量的傳輸速度也不一樣。傳輸速度的不同會進一步改變信號中各個諧波成分的相位關係,從而使信號更加惡化。

因此,當高速的數位訊號在PCB上傳輸時,信號的高頻分量由於損耗會被銷弱,各個不同的頻率成分會以不同的速度傳輸並在接收端再疊加在一起,同時又有一部分能量在阻抗不連續點如過孔、連接器或線寬變化的地方產生多次反射,這些效應的組合都會嚴重改變波形的形狀。要對這麼複雜的問題進行分析是一個很大的挑戰。

值得注意的一點是,信號的幅度衰減、上升/下降時間的改變、傳輸時延的改變等很多因素都和頻率分量有關,不同頻率分量受到的影響是不一樣的。而對數位訊號來說,其頻率分量又和信號中傳輸的數字符號有關(比如0101的碼流和0011的碼流所代表的頻率分量就不一樣),所以不同的數字碼流在傳輸中受到的影響都不一樣,這就是碼間幹擾ISI(inter-symbol interference ISI)。

為了對這麼複雜的傳輸通道進行分析,我們可以通過傳輸通道衝擊響應來研究其對信號的影響。電路的衝擊響應可以通過傳輸一個窄脈衝得到。理想的窄脈衝應該是寬度無限窄、非常高幅度的一個窄脈衝,當這個窄脈衝沿著傳輸線傳輸時,脈衝會被展寬,展寬後的形狀和線路的響應有關。從數學上來說,我們可以把通道的衝擊響應和輸入信號卷積得到經通道傳輸以後信號的波形。衝擊響應還可以通過通道的階躍響應得到,由於階躍響應的微分就是衝擊響應,所以兩者是等價的。

看起來我們好像找到了解決問題的方法,但是,在真實情況下,理想窄的脈衝或者無限陡的階躍信號是不存在的,不僅難以產生而且精度不好控制,所以在實際測試中更多地是使用正弦波進行測試得到頻域響應,並通過相應的物理層測試系統軟體得到時域響應。相比其它信號,正弦波更容易產生,同時其頻率和幅度精度更容易控制。矢量網絡分析儀VNA(vector network analyzer)可以在高達幾十GHz的頻率範圍內通過正弦波掃頻的方式精確測量傳輸通道對不同頻率的反射和傳輸特性,動態範圍達100dB以上,所以現代在進行高速傳輸通道分析時主要會用矢量網絡分析儀去進行測量。

被測系統對於不同頻率正弦波的反射和傳輸特性可以用S參數(S-parameter)表示,S參數描述的是被測件對於不同頻率的正弦波的傳輸和反射的特性。如果我們能夠得到傳輸通道對於不同頻率的正弦波的反射和傳輸特性,理論上我們就可以預測真實的數位訊號經過這個傳輸通道後的影響,因為真實的數位訊號在頻域上看可以認為是由很多不同頻率的正弦波組成的。

對於一個單端的傳輸線來說,其包含4個S參數:S11、S22、S21、S12。S11和S22分別反映的是1埠和2埠對於不同頻率正弦波的反射特性,S21反映的是從1埠到2埠的不同頻率正弦波的傳輸特性,S12反映的是從2埠到1埠的不同頻率正弦波的傳輸特性。對於差分的傳輸線來說,由於共有4個埠,所以其S參數更複雜一些,一共有16個。一般情況下會使用4埠甚至更多埠的矢量網絡分析儀對差分傳輸線進行測量以得到其S參數。

如果得到了被測差分線的16個S參數,這對差分線的很多重要特性就已經得到了,比如說SDD21參數就反映了差分線的插入損耗特性、SDD11參數就反映其回波損耗特性。

我們還可以進一步通過對這些S參數做過反FFT變換得到更多信息。比如對SDD11參數變換得到時域的反射波形(TDR:Time Domain Reflection),通過時域反射波形可以反映出被測傳輸線上的阻抗變化情況。我們還可以對傳輸線的SDD21結果做反FFT變換得到其衝擊響應,從而預測出不同數據速率的數位訊號經過這對差分線以後的波形或者眼圖。這對於數字設計工程師都是些非常有用的信息。

用矢量網絡分析儀(VNA)對數位訊號的傳輸通道進行測量,一方面借鑑了射頻微波的分析手段,可以在幾十GHz的頻率範圍內得到非常精確的傳輸通道的特性;另一方面,通過對測量結果進行一些簡單的時域變換,我們就可以分析出通道上的阻抗變化、對真實信號傳輸的影響等,從而幫助數字工程師在前期階段就可以判斷出背板、電纜、連接器、PCB等的好壞,而不必等到最後信號出問題時再去匆忙應對。


相關焦點

  • 數位電視無信號怎麼辦
    數位電視無信號怎麼辦?數位電視就是指從演播室到發射、傳輸、接收的所有環節都是使用數位電視信號或對該系統所有的信號傳播都是通過由0、1數字串所構成的數字流來傳播的電視類型。那麼,數位電視無信號時該怎麼辦呢?
  • 高精度數位訊號中和器的設計與實現
    而利用超高速數位訊號中和器進行測量時,由於可以同時採集到脈衝的幅度和時間信息,故可以進行高速、高時間解析度的定量分析。 本文主要介紹了一種高精度數位訊號中和器的設計與實現方法,其最小時間解析度為333ps,測量時間範圍為0~20μs,系統死時間50ns,並已在飛行時間質譜儀器中得到應用。
  • 【乾貨總結】射頻電路PCB設計處理技巧
    布線的總體要求是:RF信號走線短且直,減少線的突變,少打過孔,不與其它信號線相交,RF信號線周邊儘量多加地過孔。以下是一些常用的優化方式:在射頻線寬比IC器件管腳的寬度大比較多的情況下,接觸晶片的線寬採用漸變方式,如圖8所示。射頻線不能直的情況下,作圓弧線處理,這樣可以減少RF信號對外的輻射和相互問的耦合。
  • 通信數位訊號處理基本知識
    AAA2:只有IFFT後的信號才是OFDM信號,並且是基帶信號,IFFT之前的信號還不能稱之為OFDM信號。IFFT可以理解為完成的是OFDM基帶調製,即使普通的信號在基帶也要佔一定的基帶帶寬,OFDM基帶調製就是完成在這一基帶帶寬上的信號處理,使之有一定的特性。而完成基帶調製後,其他的處理可以套用一些成熟的技術,例如:中頻和射頻處理。
  • 基於新型儀器精確測量EVM的射頻放大器性能詳細分析
    在無線通信設備中,由功率放大器造成的相位和幅值失真對通信質量有著直接的影響。在最新的通信系統協議中,分析功率放大器性能最重要的測量就是測量誤差矢量幅值,即EVM。它衡量的是調製的精度,即功率放大器傳輸由不同相位和幅值的射頻信號表示的信息的優劣。通過EVM測量能夠觀察到通信鏈路內部的情況,是衡量發射器性能的關鍵。
  • 射頻信號分析儀的應用案例簡介
    解決方案:應用虛擬儀器和軟體無線電技術,使用通用化的射頻硬體模塊進行數據採集,依託PXI總線的高速數據吞吐能力,對射頻基帶信號進行軟體數據處理,實現各種調製方式的解調,和任意參數的測量。 軟體無線電 軟體無線電(Software Defined Radio,簡稱 SDR),就是採用數位訊號處理技術,在可編程控制的通用硬體平臺上,利用軟體來定義實現無線電臺的各部分功能:包括前端接收、中頻處理以及信號的基帶處理等等。即整個無線電臺從高頻、中頻、基帶直到控制協議部分全部由軟體編程來完成。
  • 射頻電路阻抗匹配原理
    在電磁波頻率低於100khz時,電磁波會被地表吸收,不能形成有效的傳輸,但電磁波頻率高於100khz時,電磁波可以在空氣中傳播,並經大氣層外緣的電離層反射,形成遠距離傳輸能力,我們把具有遠距離傳輸能力的高頻電磁波稱為射頻,英文縮寫:RF
  • 淺談:射頻同軸電纜衰減受哪些因素的影響
    電纜的衰減表示電纜在行波狀態下工作時傳輸功率或電壓損耗程度。下面我們就來分析下射頻同軸電纜衰減受哪些因素影響。          衰減是射頻電纜最重要的參數之一,它反映了電磁能量沿電纜傳輸時的損耗大小。電纜的衰減表示電纜在行波狀態下工作時傳輸功率或電壓損耗程度。電纜的衰減越大,則表明信號的損耗越嚴重,導電率的金屬來製造內導體,而為了提高,當然電纜的傳輸效率也越差。
  • 採用LabVIEW和射頻技術實現性能自動測試臺的設計
    採樣系統與接口電路之間通過射頻進行信號傳輸。被測傳感器固定在測試臺的圓盤上,圓盤的半徑為0.2米。圓盤通過電動機驅動旋轉,電動機採用伺服電機,它由電機調速系統驅動,工控機通過串口控制電動機的轉速。接口電路通過射頻傳輸獲得採樣系統的數據,它將該數據通過串口傳入工控機。
  • 射頻板疊層結構與射頻板布線要求
    即使是數模混合板,數字部分可以存在電源平面,但是 RF 區仍然要滿足每層都大面積鋪地的要求。 B) 對RF雙面板來說,頂層為信號層,底層為地平面。四層RF單板,頂層為信號層,第二層和第四層為地平面,第三層走電源、控制線。特殊情況在第三層可以走一些RF 信號線。更多層的RF 單板,以此類推。
  • 射頻晶片是什麼_射頻晶片的用途是什麼
    什麼是射頻晶片   射頻晶片指的就是將無線電信號通信轉換成一定的無線電信號波形, 並通過天線諧振發送出去的一個電子元器件。其中射頻最早的應用就是Radio——無線廣播(FM/AM),迄今為止這仍是射頻技術乃至無線電領域最經典的應用。   基帶則是band中心點在0Hz的信號,所以基帶就是最基礎的信號。有人也把基帶叫做「未調製信號」,曾經這個概念是對的,例如AM為調製信號(無需調製,接收後即可通過發聲元器件讀取內容)。
  • 展館中信號傳輸設備如何選型?
    信號傳輸設備我們常用有VGA線、HDMI線、DVI線、DP線、HDMI雙絞線(網線)延長器、DIV、DP或者HDMI光纖延長器。其中VGA線為模擬信號,HDMI線、DVI線、DP線、HDMI雙絞線延長器、DIV、DP或者HDMI光纖延長器為數位訊號。
  • 射頻開關模塊功能電路PCB板的設計
    1.3 數據傳輸應答狀態機  數據傳輸總線是一組高速異步並行數據傳輸總線,是VMEbus系統信息交換的主要組成部分。數據傳輸總線的信號線可分為尋址線、數據線、控制線三組。  該部分的設計採用MAX+PLUSⅡ的文本輸入設計方式。由於DTACK*的時序比較複雜,所以採用AHDL語言來進行設計,通過狀態機實現。
  • 如何正確選擇射頻測試電纜組件
    在本文中,詳細討論了射頻電纜的各種指標和性能,了解電纜的性能對於選擇最佳的射頻電纜組件是十分有益的。 射頻同軸電纜是用於傳輸射頻和微波信號能量的。它是一種分布參數電路,其電長度是物理長度和傳輸速度的函數,這一點和低頻電路有著本質的區別。射頻同軸電纜分為半剛,半柔和柔性電纜三種,不同的應用場合應選擇不同類型的電纜。
  • MRI分系統技術講解 | 射頻放大器
    MR技術博大精深,上一節我們學習了射頻線纜的相關知識,通過學習我們知道了一個非常重要的信息:射頻信號的傳播與普通電力信號傳輸完全不同,簡單來總結就是射頻能量的傳播更像是水管流水。本節我們就學習射頻知識,探討射頻放大器的奧秘。前面射頻基本知識章節裡面我們學習過,射頻最初是由信號發生器產生的制式波形。
  • 射頻工程師入門:定向耦合器
    汽車雷達、5G 蜂窩、物聯網等射頻 (RF) 應用中,電子系統對射頻源的使用量與日俱增。所有這些射頻源都需要設法監測和控制射頻功率水平,同時又不能造成傳輸線和負載的損耗。此外,某些應用需要大功率發射器輸出,因此設計人員需要設法監測輸出信號,而非直接連接敏感儀器,以免受高信號電平影響導致損壞。
  • 單片射頻控制器如何促進Doherty放大器在更多射頻應用中的使用
    這篇論文詳細介紹了可以提高射頻功放效率的一種解決方案——即現在大家都知道的Doherty功率放大器。雖然Doherty放大器創建之初是用於寬帶無線電發射機的,但就像許多偉大的發明一樣,在預料之外的舞臺上也大放異彩。Doherty肯定從未預料到,隨著WCDMA和LTE網絡的興起,他的放大器能夠這麼快地得到普及。
  • 抑制信號線的高頻噪聲--磁珠的作用
    地的連接一般用電感,電源的連接也用電感,而對信號線則常採用磁珠。片式磁珠的功能主要是消除存在於傳輸線結構(PCB電路)中的RF噪聲,RF能量是疊加在直流傳輸電平上的交流正弦波成分,直流成分是需要的有用信號,而射頻RF能量卻是無用的電磁幹擾沿著線路傳輸和輻射(EMI)。
  • RF射頻技術在無線通信領域的應用及發展
    射頻技術在無線通信領域具有廣泛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藍牙射頻技術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261398.htm  藍牙無線技術採用的是一種擴展窄帶信號頻譜的數字編碼技術,通過編碼運算增加了發送比特的數量,擴大了使用的帶寬。藍牙使用跳頻方式來擴展頻譜。
  • 監控傳輸:無線應用範圍與傳輸技術分解
    據天地偉業陳虹旭介紹,該種方式布網簡單,只需一個無線路由器,即可進行傳輸,且無網絡附加費用,在一些區域較小又需要使用監控的場合,採用此種方式來傳輸視頻,不失為一個比較好的方式。  但此種方式應用範圍有限,在完全無障礙的空曠場所,其傳輸距離可達到200米。而在相距較近的建築群中也可實現視頻傳輸,但相對來說,其傳輸質量會受到影響,還需要有待改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