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完昨天的疫苗感覺還有很多想給大家分享的還沒有分享完,所以今天繼續吧,希望可以幫助寶爸寶媽哦。
part1
選擇寶寶疫苗,該不該只聽別人說?
1、之前有碰到過媽媽給我聊到疫苗,甚至有點「驕傲」的給我說,我家寶寶從不打自費疫苗,因為我家某某某親戚是某大醫院的醫生,給我說免費的就夠了。亦或是有散步時碰到寶媽很糾結的和我交心,不知道該不該給寶寶選擇二類疫苗,因為同事的親戚的以前是兒保醫生,現在是在疾控中心工作(反正繞一大圈,和醫生沾邊的)說,沒必要打自費。。。。。
2、如上所舉,相信很多寶媽都經歷過。包括我自己,寶寶的爸爸就在疾控中心工作,但是爸爸說他不是做免疫規劃的,術業有專攻,他也需要學習研究再做定奪。最後也請教了他做免疫規劃的同事說,其實很多二類疫苗,接種的必要性還是很高。比如,輪狀病毒,是造成嬰幼兒死亡的第二大病因。而接種二類疫苗五價輪狀,可同時預防5種輪狀病毒毒株引起的感染。
3、再來說說所謂的醫生親戚朋友,第一個,術業有專攻,我相信一個牙科的醫生可能對於疫苗可能研究還是不夠的吧(牙醫只是舉一個稍遠的例子吧)。其次,可能以前是從事兒童保健這一塊。但是我們都知道活到老學到老這個道理,是因為知識體系是在不斷更新,科研在不斷進步,所以我們的醫生這個群體會在自己所學所研的領地不斷的學習。感覺如果現在不涉獵這個領域,知識還是有一定的差距吧。
4、總之(總結,劃重點啦),我覺得在帶娃這個問題上真的不是簡單的抄作業。你可以請教別人,但別人的最多是建議,你要根據寶寶的個體差異性去選擇疫苗。這就像一群人去聚餐,只有我一個人拉肚子,因為個體差異性的存在。作為家長,可能我們要去更加了解自己的寶寶,再去下結論,而不是單純的聽聽隔行醫生的一面之詞。
part2
疫苗接種能不能推遲時間?
1、真實案例:前兩天看寶媽群裡好多人都在說接種麻腮風反應很大,寶寶過了八天才發燒,發燒37.8。有一個寶媽附和,我的也是,發燒37.5。所以寶媽群裡得出結論,聞風喪膽的麻腮風,要不是一類疫苗就該划進黑名單。另一個寶媽說,我寶寶還差三天八個月,那我推遲接種好了,太恐怖了。。。
2、首先了解一下這個疫苗的重要性,先科普一下。麻疹是兒童最常見的急性呼吸道傳染病之一,它的傳染性很強。如果沒有及時接種含麻疹成分的疫苗,寶寶患麻疹的風險會非常大。根據2020年最新免疫規劃疫苗接種程序,寶寶最早在8月齡接種1劑麻腮風疫苗,18月齡再接種第2劑(部分省市要求在4至6歲接種第3劑)。遺憾的是,我國麻疹患者中,小於8月齡的寶寶比例已經超過20%,也就是說有許多寶寶還沒等到接種麻疹疫苗的月齡就已經中了麻疹的招。然而,8月齡以下的嬰兒因自身免疫系統尚不成熟,暫不適合接種;即使接種了,通常也不會產生免疫反應。這樣看來,8月齡接種麻腮風疫苗,顯得格外重要了。
3、所以(又來劃重點啦),借麻腮風疫苗,我想說明,寶寶的疫苗是有嚴格的接種程序,如果寶寶沒有不合適接種的情況,儘量不要推遲接種哦。而且寶爸寶媽都知道,寶寶的疫苗本來就多,有時候感冒拉肚子或其他不適合接種的情況,推遲接種怕安排不過來。
最後給大家附一張寶寶各類疫苗的接種時間圖哦,第二張是我們社區醫院的接種方案,可以作為參考看看哦。畢竟為人父母,只有不斷的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