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水被稱為寶寶的「守護神」,可以起到緩和外部衝擊、穩定子宮內溫度、抑菌降低感染、破水後潤滑和產道消毒等作用。
懷孕後羊水作為寶寶生長發育重要組成部分,每次產檢孕媽都一定要注意羊水量。
① 「羊」和「養」是諧音,也被稱為「養水」。
② 寶寶出生後,身上會裹著一層膜。因為羊水是為寶寶提供營養成分的水,就有了「羊水」的名詞。
③ 最為貼合的解釋其實在醫學上有個詞「amniotic fluid」,中文翻譯過來就是「羊膜的液體」,簡稱「羊水」。
羊水的由來有「養」「陽」但其寓意具有養育、陽光、生長的意思,但其實最貼切且最科學的便是羊膜的液體這一解釋。
因為胎兒是包裹在羊膜內的,通過羊膜內的營養液體生長發育。因此羊水的清澈也代表著寶寶能夠吸收更多更好的營養。
孕媽默默在孕檢時被告知羊水渾濁,醫生建議儘快生產。
雖然默默一直想順產,但為了寶寶的健康和安全,在距離預產期一個月,默默提前進行了剖腹產手術,生下四斤重的女兒。
其實想要孕期遠離羊水渾濁,一定要做好這三點。還能幫助有輕微羊水渾濁的孕媽,自我調節到正常水平。
1)保持好心情
孕期時孕媽一定要保持好心情,多休息別太累。如果孕婦長期處於精神緊張狀態,也會導致羊水渾濁。
2)清淡飲食
寶寶的營養來源於孕媽,孕期時飲食要保證均衡有營養,還要注意飲食儘量清淡一些。
孕媽吃的太過油膩,會容易造成羊水渾濁。
3)多喝水
俗話說「女人是水做的」。成年人的身體中,70%的細胞都是水,及時補水很重要。
其實孕媽消耗的水分,除了來自於自身,還有寶寶消耗的水分。早上喝一杯水,對孕媽和寶寶都好。
建議:孕媽每天早起後,可以先喝一些溫水,可以清腸也能補充一晚消耗的水分。
有些孕媽不愛喝水,頻繁的上廁所在多喝水,會出現尿失禁的情況,著實讓孕媽感到尷尬。
即使不愛喝,也要堅持每天適量喝水的,2-3小時喝一次,一次300ml。這樣可以幫助增加羊水量,還能將羊水中渾濁垃圾排出身體。
1)睡眠姿勢不對
有些孕媽在孕期的睡眠姿勢不對,長期壓迫子宮,造成羊水渾濁。
這時由於孕媽壓到肚子後,造成寶寶有些缺氧,引起寶寶的糞便排出,出現羊水異常。
這種情況常發生在孕中期和孕晚期。懷孕後,孕媽在睡覺的時候,儘量採用左側臥的姿勢,對寶寶更好。
2)不良的健康習慣
懷孕後肚子一天天變大,會讓孕媽行動不便,所以有些孕媽在個人衛生會有些偷懶,而孕期的分泌物會有所增加,這也讓細菌有了可乘之機。
細菌進入了孕媽體內,造成了羊水被感染,出現了羊水渾濁。這種情況的發生,對孕媽和寶寶健康不利,孕媽要注意個人衛生,勤換洗別偷懶。
3)太過重口味飲食
有些孕媽喜歡吃重口味的食物,比如麻辣燙、火鍋、醃製食品等。
這類食物中的調味料、添加劑、鹽含量很多,容易引發孕期糖尿病和高血壓。食物中的有毒有害物質,會增加腎臟負擔,而且很難被排出。
這就增加了通過血液循序,進入羊水中的可能,造成羊水渾濁。所以孕期的孕媽,少吃太過重口味的飲食,儘量清淡飲食。
很多孕媽在孕檢時,羊水都出現過偏多或偏少的情況。
但只要在正常範圍,或偏離的不是很嚴重,經過慢慢調節是可以恢復的。但嚴重時,一定要聽從醫生的建議。
即便發現了羊水渾濁,只要不太嚴重,孕媽無需過於緊張。
【糖果育兒寄語】
時刻保持好的心情、調整健康的生活習慣、清淡飲食,根據醫生給出的意見保證休息,孕媽新陳代謝正常也有助於羊水恢復正常。
【糖果互動】以前知道為什麼要羊水叫羊水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