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聽說過腎結石、膽囊結石,
但是你有聽說過「耳石」嗎?
這是一種能讓你暈的「石頭」,
抬頭暈,低頭也暈。
起床時暈,睡覺躺下也暈,翻身時還是暈。
只能朝著一個體位睡覺,
改變體位就加重,肢體活動好。
過去常常被別人誤以為是「頸椎病」、「梅尼埃病」、「後循環供血不足」等而發生誤診。
那它究竟是何方神聖?
不要急,我們先來看一個案例:
近日,家住長沙的中年男子李先生,早上起來突然覺頭暈,天旋地轉很難受,並伴有噁心、嘔吐等症狀,這下可慌了神。
他趕緊來到湖南泰和醫院神經內科就診,經過接診醫生詳細詢問病史並做了一些檢查後,原來李先生患上了耳石症。
什麼是耳石症?
「耳石症」的專業稱呼是良性陣發性位置性眩暈(BPPV),是一種最常見的外周性眩暈。
病因是內耳的耳石脫落進入半規管引起發病,並非外面的石頭進入耳朵。
主要臨床表現為與頭位活動相關的反覆、短暫眩暈發作,並伴隨特徵性的眼震,每次眩暈發作時間大部分不超過1分鐘。
以下是耳石症患者常常關心的一些問題,聽聽湖南泰和醫院神經內科主任魯玲給的解答吧!
一、耳石是我們常說的耳屎?
當醫生跟患者說,你的眩暈是耳石症導致的,很多患者經常很迷茫,第一反應就是問醫生,我經常掏耳朵,怎麼還會有「耳屎」。但其實,你誤解了醫生的意思。
醫生通常說的「耳石」,並非耳道內的「耳屎」。耳石來源於我們內耳,而耳屎是在我們的外耳道內。兩者其實相隔十萬八千裡。
二、既然它不是耳屎,那麼這個「耳石」從何而來,是真的石頭嗎?
這個耳石,是一種真的石頭,研究發現它其實是一種碳酸鈣結晶,跟腎結石和膽結石是不一樣的。它與生俱來,自出生便伴隨著我們。
它來源於我們內耳耳石器官(又叫橢圓囊斑和球囊斑),我們每個人都有這個耳石顆粒,正常情況它維繫著我們人體的平衡。
三、既然耳石每個人都有,那麼為什麼我的耳石會脫落?
目前關於耳石脫落的機制及誘發因素尚不清楚。目前的研究認為可能與以下情況有關:
(1)勞累、熬夜;
(2)高血壓、糖尿病導致的末梢循環供血障礙;
(3)女性更年期時,雌激素水平下降,導致的缺鈣;
(4)老年性的,耳石器官老化,導致的退行性改變。
此外,我們還經常遇到一些繼發性的因素,比如:突發性耳聾;感冒後繼發前庭神經炎導致耳石脫落;一側耳部外傷之後出現耳石脫落;......
四、耳石脫落後,為什麼體位或頭位改變後出現眩暈呢?
其實在臨床上並非所有耳石脫落的患者都會出現耳石症的臨床表現。
當各種原因導致耳石顆粒脫落,游離進入半規管時,只要頭位移動,受重力影響,如翻身、起床、抬頭、低頭動作時,耳石碎片就在半規管內沿管壁移動,或者粘附管壁晃動,使人產生眩暈、或頭暈。
五、耳石症原來是這麼回事,那得了耳石症該咋辦呢?
由於脫落的耳石顆粒,主要為碳酸鈣結晶,常規通過藥物,是無法將這些碳酸鈣顆粒化解掉。
因此,目前耳石症的主要治療方法是通過耳石復位治療(一種物理治療方法),即將滑落至半規管內的耳石顆粒通過體位的變化(半規管角度的調整)將其重新復位至前庭的橢圓囊和球囊。
(編輯Anne。圖片來源網絡,僅供參考)
湖南醫聊特約作者:湖南泰和醫院 神經內科 李建華
湖南醫聊每日分享健康科普資訊,歡迎關注點讚轉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