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暈是一種常見症狀。餓了、沒睡醒會頭暈,嘔吐、感冒會頭暈,血壓升高也會頭暈。不過,有一種天旋地轉的暈,很可能不是普通病因引起,而是耳石掉了,叫耳石症。昨天,杭州市紅十字會醫院耳鼻喉科管驊醫師就接診了一位這樣的病人。
管醫師說,耳石症又叫良性陣發性位置性眩暈,得這種毛病的原因是耳朵平衡被打破了。
兩個耳朵的調節功能就像一架天平,天平不平衡了要倒,耳朵的調節功能不平衡了就會頭暈。也就是說,調節功能雙耳要強一起強,要弱一起弱,一強一弱就會頭暈。
耳石症引起的眩暈,就是因為耳朵的調節功能不平衡了。
人耳分為外耳、中耳和內耳。在內耳中有一種能感受到直線加速度的結構,稱為囊斑,其表面有一層耳石膜,有很多碳酸鈣的結晶,醫學上稱之為耳石。
老年性衰老、內耳供血不足、震蕩、中耳炎等原因,都可能引起耳石脫落。就好比天平託盤裡的砝碼跑到了託盤外,天平就不平衡了。
管醫師說,眩暈病人中,20%是由耳石症引起。耳朵有兩個功能,聽聲音和調節人體平衡。
怎樣判斷是否得了耳石症?管醫師說,關鍵是看有沒有「天旋地轉」。如果感到周邊的東西都在轉或上下左右擺動,並且意識是清醒的,就要懷疑自己的耳石是否掉了。
耳石的手法復位非常簡單:在床上坐好,然後仰臥,再翻幾次身,來回幾個動作,眩暈就可緩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