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文不是網文的全部,躲在暗處的晉江正在悶聲發財

2021-01-09 鈦媒體APP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文丨藍媒匯(ID:lanmeih001),作者丨腳麻嗎,編輯丨顧盼

「年輕人,你對耽美的力量一無所知。」

閱文掀起的風浪還在繼續,資本化的進程正在攪亂網文的半壁江湖。

但坦白講,將閱文的動蕩上升至整個網文圈的動蕩多少誇張了,從起點到盛大再到騰訊,爸爸的名字換了無數個;從崛起到融資再到IPO,每一次主體的變更都在推高這個網文老大哥的聲量……

但閱文變了嗎?並沒有。

18年的江湖沉浮,玩的依舊是那十萬種馬文的生意,整合了20多家網文平臺,從起點進化來的閱文,還是只能掀起網文江湖的半壁腥風。

剩下半壁,是六大門派千萬俠士都圍攻不下的光明頂——晉江。

1

其實,現在的晉江和閱文在聲量上早就不可同日而語。

前者是背靠資本折騰到上市的「中國版漫威」,後者卻依舊是一個默默無聞的私有化企業,員工人數不到100。但我敢保證,聲量的差別並不影響公司的運營,晉江不說話,但從未停止悶聲發財。

或許,從創始人團隊的屬性就可以看到這兩個公司寫在基因中的差異。

閱文的創始人是以吳文輝為代表的六人兄弟幫,聽聽他們的網名——寶劍鋒、藏劍江南、黑暗之心、意者、黑暗左手、5號螞蟻。不用說也能知道這裡充滿了江湖上的快意恩仇。

而晉江則是徹底的夫妻店,從開始到現在都是黃豔明(網名iceheat)與劉旭東夫妻的愛情結晶。

所以無論戲裡戲外,閱文的故事都寫滿了廝殺、決鬥與熱血,晉江則只關心愛情、愛情和愛情。

年輕人,你對愛情的力量一無所知。

夫妻是受法律保護的利益共同體,分手容易分家難(沒錯說的就是噹噹);而兄弟一天不打架就渾身難受,最容易搞出分贓不均的幫派鬥爭。

這一點在晉江和閱文身上投射得極其明顯。

18年來的沉浮,兄弟幫輪流拜了多少個資本山頭?曾經的「爸爸」盛大文學有過無限接近一統網文江山的可能性,起點、縱橫、瀟湘、榕樹下……散落在各地的番邦小鎮全被100%收至麾下。唯獨晉江,只讓渡了50%的股權,成為了盛大得到了身也得不到心的美人白月光。

而隨著吳文輝這個關鍵人物在資本局中的來來往往,晉江又回歸到了黃豔明夫妻二人掌權的時代。在這場持續了17年勢均力敵的較量中,晉江以不變應萬變,光看對手喊打喊殺地自己折騰自己了。

2

如果說晉江曾為自己的商業化做過什麼努力,或許只有一件事——哄好作者。

雖然,晉江在作者圈內的口碑也是起起伏伏伏伏伏伏伏伏,但還是那句話,不是它做對了什麼,只能怪對手做錯了什麼。

「江湖」平靜的時候,總有人大罵晉江黑心壓榨,而一旦「江湖」掀起風雨,晉江作者一水兒地握緊合同乖乖閉麥。

沒什麼秘訣,全靠同行襯託。

就像這次閱文轟轟烈烈的「五五斷更節」,歸根到底還是收益分成引發的矛盾。根據新版合同的規定,閱文與作者要評分訂閱銷售淨收益,但要刨除渠道費用等成本。也就是說分成比例還是5:5,但跟你分多少是我閱文說了算。

且刨除的這部分成本並不透明。日前閱文在補充聲明中強調,所謂的淨收益不等同於財報公示的淨利潤。

而對於頭部作者更看重的版權收益,閱文的胃口更大,合同規定,包括電子銷售、音頻改編,閱文與作者的分成比例為5:5,紙質圖書收入分成為3:7。

聽聽,這都是什麼厥詞?翻譯過來就是,版權大頭都是我的,至於付費收入,鬼都別想知道我究竟分走了多少錢。

相比之下,晉江的胃口就小多了,根據網傳2016的一份籤約合同可以看到,在付費收入方面晉江與作者依舊平分,甚至web端的收益平臺會讓利為4:6。

而同樣是面對頭部作者,晉江和閱文的態度幾乎是天壤之別,前者規定紙質圖書收入分成為2:8。是的你沒看錯,佔8的是作者,不是晉江。

影視化、動漫化等特殊版權收入在晉江是白紙黑字的5:5,在閱文則需要另擬合同因人而異。

閱文和晉江,誰有良心並不好說,但誰沒良心可是一目了然。

3

大概是因為兄弟的江湖裡要的就是「大家一起發財」,閱文擔負的是股東的收益與市值的想像空間,必須不斷書寫新的增長點,所以網文寫作早就不是這裡的核心,新的故事屬於版權運營。

閱文不是不要兄弟了,它只是不要這幫碼字的兄弟了。

晉江不一樣,大部分女孩子都(裝作是)小鳥胃,我只分「一點點」收入就夠了。所以,17年來,晉江始終維繫著這種與作者之間微妙的平衡,無論閱文如何崛起,總能憑藉這股平衡保持著蛇隨棍上的糾纏。

呵,女人,還真是難纏。

女人最擅長哄女人,從創始人哄作者,再到作者哄用戶,屢試不爽。這一點體現在晉江對題材的把握,無論面對多大的政策與輿論壓力,晉江從未放棄耽美,甚至給予了它足夠的生長空間。

這麼多年來,晉江對耽美題材最過火的打壓,大概就是給它改了一個「純愛」的名字,並將這個貨真價實的「頭牌」,藏在了「言情」這個擋箭牌之後。(耽美/純愛=同性之間的愛情故事,以男男為主;言情=異性之間的愛情故事)

直至耽美成長為晉江、甚至是整個網文生態下「女頻」的代名詞。

年輕人,你對男人和男人之間愛情的力量,一無所知。

2019年的中國作家富豪榜上,江南、天下霸唱已經讓位,榜單中第一次出現了晉江耽美作家Priest的名字,名列17。

十年前,在晉江寫耽美還得夾著尾巴做人,老老實實呆在小眾圈子裡,出版都要擔心政策風險,影視化更是想都不敢想的事情,多數作者抱怨自己寫到死也不如言情版塊掙錢。誰知道十年之後,時代不一樣了,男人和男人也能在屏幕上搞對象大談「社會主義兄弟情」了。

如今打開晉江首頁的各大排行榜,多數是蟄伏了十年以上的耽美作者在吊打言情。

差距有多懸殊呢?晉江作者積分榜前20名中,只有一位言情作者,排名17,其他全部是耽美。如果按照作品積分排名的話,言情總榜第一的作品在耽美總榜中大概只能排到30名開外,且差距是數十倍的量級。不僅如此,言情榜裡還總是能混入耽美大神「玩票」的身影,你說找誰說理去?

舉例來說,截至5月8日言情榜第一的《斂財人生》字數達到1000萬,作品總積分為87億,而耽美榜第一墨香銅臭的《天官賜福》字數只有100萬,作品總積分超過了327億。

而這些積分,都是靠粉絲的點擊、收藏、購買、打賞刷出來的,實打實的真金白銀。

談到墨香銅臭和《天官賜福》,或許多數人並不熟悉,但這位作者在去年有一部「小試牛刀」的作品名為《魔道祖師》,被改編成網劇名為《陳情令》,直接將肖戰和王一博捧上了超級頂流的位置。

年輕人,你以為這就是晉江耽美文的全部實力了嗎?圖樣圖森破。

再提幾個經典IP吧,剛剛扭轉了曉明哥油膩口碑的《鬢邊不是海棠紅》只是榜單之外的一個「小透明」;前年捧紅朱一龍的《鎮魂》在這個積分榜上排名44;上述那位送作者Priest登上富豪榜的《默讀》排名20;以及遠銷海外的《琅琊榜》,雖然因為種種原因該作者出走晉江,將寫了一半的小說搬到了起點……

但晉江,依舊是對手翻不過去的耽美大山。

當然,在耽美大幅崛起之前,晉江的言情也是能打的,《甄嬛傳》《步步驚心》《琅琊榜》《何以笙簫默》《歡樂頌》《三生三世十裡桃花》《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均出自晉江之手。

只不過這其中某些作品因涉嫌抄襲、融梗以及更多利益問題最終出走。不得不說,在這方面「阿晉真的很嚴格」,誰讓他們敢抄耽美作品呢?

所以,這份過度保護也傷了不少言情作家和讀者的心,公認的說法是耽美板塊的崛起最終讓傳統言情作者在晉江沒了立錐之地,一時間各方謠言四起。

無論如何,「晉江三千小吊帶,起點十萬種馬文」的時代已經過去,現如今耽美才是女頻中的王者。

4

晉江維護耽美,也是有理由的。無論從版權化還是日常運營的角度來看,腐女的消費能力都無法想像,甚至形成了一種類似飯圈流量的「腦殘」邏輯,成為了晉江和耽美作者的提款機。

在晉江寫耽美究竟有多賺錢?隨便挑一個上榜作者算算她的打賞收入就可見一斑。

在晉江純愛總分榜(原耽美總分榜)排名第六的一部作品中,作者每章都會統計虛擬禮物,也就是打賞的贈送名單,以示感謝。

在隨機挑選的一章中,虛擬禮物共計562300點晉江幣,折合人民幣5623元。這部小說共計84萬字,161章,粗算下來打賞收入就接近100萬元。

而這個數字,只是基於連載當天的統計,完結後的長尾收益並未算入其中。

那麼這位「躺著賺錢」的作者有多少部作品呢?24部,僅打賞收入就超過千萬元。

當然,這還是在線收入中的一部分,比打賞更大體量的訂閱數和訂閱金額並不公開,無從估量。

眾所周知,對於頭部作者來說,無論是訂閱付費還是打賞數字都只是收益中的小頭,真正的大頭是版權收益。

這位躺賺的作者11年間的24部作品中,版權籤約情況為:影視劇7部、廣播劇8部、漫畫5部、遊戲4部、動畫1部、有聲讀物4部、實體書出版8部(不含再版次數)、音樂籤約1部。

你看到人民幣閃耀的光芒了嗎?

而在晉江,以這樣的吸金能力,放在「收入金榜」中,充其量算個中位數。

與之同級別的競爭者共計14個分榜,336部作品,這份金光閃閃的榜單,少說也能給晉江帶來幾億的收入了。

336個每日刷新的變動席位,為晉江種下了一片名為「搖錢樹」的森林。

再強調一遍,上述計算的僅是在線收入,也就是閱文財報中是主營但增長乏力的那一部分。這樣回頭再看後者一年37億元的營收,仿佛也就沒那麼耀眼了。

除此之外,由於體量只是閱文的四分之一,且在版權收益上只管賣了分成絕不自主運營,晉江肉眼可見地省了下一大部分行政開支和運營成本。晉江的官網頁面,除了把「耽美」改成了「純愛」,十多年來都沒有發生一絲一毫的改變。

APP端也只是象徵性地維護了一下閱讀界面,除此之外的UI設計看起來仿佛上個世紀的產物。

公開資料顯示的融資進程,還停留在2014年的天使輪。天使輪,恐怕還不到一部榜單級作品的打賞收入吧?這條信息是開玩笑的吧?

富從簡中來,論雞賊誰也比不過晉江。

我們幾乎可以想像黃豔明和劉旭東夫婦在日常談戀愛的間隙,背後偷偷數錢的身影。但一位不願具名的熱心網友提出了一個犀利的問題——看了十年晉江文的我和我身邊所有小夥伴,從未在晉江充過一分錢,始終沒底線地靠盜版資源「白嫖」。

晉江真的如想像中那般賺錢嗎?

答案細思極恐:數錢數到手軟的人是沒空管盜版生態的,因為他們的付費用戶足以支撐整個生態的運行。

十幾年大規模的盜版泛濫都沒有讓這些作者放下手中的筆,相反可看的網文越來越多,頭部作者的坑品不降反增,可見晉江已經構建起來的網文生態有多牢固了。

夫妻店發展而來的晉江沒有複雜的股東結構,不存在資本化的套現需求,就像國內另一大資產成迷的夫妻店德雲社,賺錢是肯定的,但數錢的工作就不需要吃瓜群眾操心了。

胃口小一點、投入少一點,對手摺騰的動靜再大一點,不出意外晉江這種悶聲發大財的日子至少會比閱文更久一點。

能夠打倒晉江的,可能只有掃黃打非辦了,但據說現在阿晉在這方面變得愈加嚴格,已經到了脖子以下都不能裸露的程度,作者們為了討好讀者,只能暗搓搓地找到更多新的途徑「燉肉」、「開車」。

具體是什麼?我不說,我得積德。

相關焦點

  • 悶聲發財的這些人都不簡單!(深度好文)
    而生活中另有一些高手,他們的發財方式,卻鮮為人知,他們屬於悶聲發財的一類型。而這些悶聲發財的一類型的人,才是發財中的高手,也是的不平凡的人物類型。別人發財都發的人人所見,名聲四揚,而他們發了財卻還像個悶葫蘆似的,不見吱聲。他們把錢早賺到了口袋裡,卻沒有人知道。這些悶聲賺錢的人還真不簡單,他們普遍擁有著下面這些特質。
  • 閱文:網文豪門愛與痛
    經歷過意氣風發的少年時代,閱文正在經受外部環境的重重考驗。單看成績似乎不錯,但對比前幾年的財務數據,增速明顯放緩,再加之今年文化產業大環境的「多事春夏」, 至13日港股收盤時,閱文集團股價暴跌17.81%,報24港元每股,創下一年來盤中最大跌幅。  作為集騰訊諸多寵愛於一身的「親兒子」,閱文經歷過意氣風發的少年時代,正在經受外部環境的重重考驗。
  • 閱文合同風波中的網文平臺與作者:誰在議價?
    (IC photo/圖) 2020年4月27日,閱文管理團隊調整第二日,網上關於閱文新合同的爭議開始發酵。 一些網文作家對新合同中的多項條款表示不滿,甚至自發組織「斷更節」——在5月5日當天,以停止更新作品的方式來抵制新合同。
  • 網文作者聯合起來後,閱文看到了房間裡的大象
    在高管團隊集體離任的同時,一份閱文集團與旗下作者的籤約合同在社交網絡引起爭議。合同規定:閱文根據作品開發出的翻譯、改編作品及衍生品等全部作品歸閱文所有;網文作者協議作品創作不符合閱文發布要求,閱文可自行委託第三方續寫作品且其版權歸閱文所有。
  • 閱文IPO,簡書做出版:這是網文的「掘金時代」
    閱文在港IPO,市值近千億港元,加上早先登陸A股的掌閱和中文在線:網文曾經那個「賺眼球不賺錢」的「小說網站」,在20年後的今天,商業價值已規模化地捧起了多個「身價過億」的網文作家。網文為什麼突然這麼值錢?背靠移動網際網路分發渠道,全民化創作,和IP上下遊產業鏈的打通,效率和規模使商業在「網文富礦」中完成「快速掘金」。
  • 閱文的難題不止一份「老合同」
    「當年盛大文學就因為大量優秀作者出走導致其快速衰落,如今閱文比誰都清楚這種『殺雞取卵』做法的結果,所以它肯定會更謹慎。」對於近日閱文集團的「合同風波」,一位網際網路行業分析師告訴懂懂筆記:「閱文有810萬作家,但絕大多數作者無法通過寫作來維持正常生活開支是現實狀況,這也是目前市場和讀者自主選擇的結果。」
  • 閱文大換血,起點創始人、原閱文CEO離職,付費模式或成變過去式
    首先我們先來了解一下閱文集團!閱文集團由騰訊文學與原盛大文學整合而成,成立於2015年3月。閱文旗下囊括QQ閱讀、起點中文網等個文學品牌。 旗下的創作寫手接近千萬,這還不包括他持有百分之五十股份的晉江文學。
  • 晉江網文禁止出現自殺情節,只要作者不寫,自殺現象就不存在了?
    繼閱文買斷網文作者著作權,導致大規模抗議式斷更後,晉江網文作者們的日子也開始不好過了。近日,網傳晉江文學城開始禁止網文創作中出現自殺情節,違者將被嚴肅處理,這一消息引發網文作者的恐慌。這一規定對具體的實施細則、邊界並沒有詳細的說明,晉江對此的回應也很官方,聲稱"並非不讓出現'自殺情節',而是不讓'宣揚自殺',希望大家不要過度解讀,造謠傳謠。"不過,已有作者因正在連載的作品出現了自殺情節,要修改前文設定,只能暫停更新。
  • 網文巨頭陣營各自擴軍:閱文拉攏中文在線,掌閱引入B站
    正在此時,騰訊的深圳利通和閱文集團以及百度的七貓這三家對中文在線的投資,如同雪中送炭,三家共計9億元的價格獲得了中文在線15%的股權。隨著這9億元的外部資金注入,中文在線終於可以暫緩一口氣,重整旗鼓。
  • 閱文功成名就,能否「越過山丘」?
    作者/小鄧 霍超 藍蓮花今天傍晚7點左右,閱文集團副總裁羅立發了一條朋友圈:「16年前的躊躇滿志,7年前的無所畏懼換來今天的圓滿。向過去說聲再見,前路尚遠,仍未放棄。今天祝自己「自」萬歲!」他給自己評論:我們必將成為歷史。
  • 這4個「生意」:門檻不高,卻「悶聲發財」,有人年入百萬
    不過市場上總有一些生意,看似不起眼,收入卻相當驚人——下面4個生意,門檻雖然不高,卻經常跟能夠「悶聲發財」,有人甚至年入百萬。奶茶店如今的奶茶店可以說越開越多,大量年輕人都願意為此買單;尤其是很多女孩子,即便不吃飯,也要喝一杯「秋天奶茶」才能心滿意足。
  • 起點國際聯手北美網文平臺Gravity Tales 閱文集團海外布局升級
    近日,閱文集團海外門戶起點國際正式宣布與知名中國網文英文翻譯網站Gravity Tales達成合作,雙方將協力推動中國網文海外傳播邁向正版化、精品化。作為全球首個對網文譯者進行培訓考核,對翻譯工作施行標準化、規範化及持續優化的平臺,其相關審核標準與流程,已成為當前垂直市場的標準模式。Gravity Tales憑藉翻譯的精準與技術的創新脫穎而出,成為中國網文海外傳播的先行者與領軍者,以極高的成長速度受到行業內外的關注。此次,基於推動中國網文海外正版化發展的共識,閱文集團達成了與Gravity Tales的深度合作。
  • 觀法瀾|網文江湖的繁榮與隱憂
    按在線閱讀收入計,閱文、掌閱、中文在線、百度文學及阿里文學已形成網文江湖五大陣營。其中,閱文、掌閱的市場份額分別為43.2%、14.9%,佔據了網文市場半壁江山。網文行業能夠成就如此大的體量,付費閱讀模式的推行功不可沒。在此之前,網文平臺的生存依靠廣告收入。除了一些頭部作者可以通過出版獲利,大部分作者收入寥寥。
  • 晉江口口文完形填空,是網文作者最後的花式開車
    需要做的只是聯繫上下文,通過後文「著涼」二字,我們就能輕易推出前面的內容很可能和體溫有關,再結合一下「口口」前後的文字,我們就能找到那個正確答案。「量 下體 溫」。連這都能想出來,有沒有覺得自己被完型傷害的自尊又回來啦?當然,以上兩道「完形填空」並不真的是什麼考試題,而是真真正正的被和諧後的晉江網文。
  • 23年,中國網文江湖「輪迴」史|深鮮企劃·閱文「翻轉」
    編者按自2002年發展以來,騰訊旗下的閱文集團一直是數碼閱讀和IP衍生領域的行業龍頭。然而在近些年,隨著其他網際網路公司用「免費閱讀」的模式攻佔相關市場,以「付費閱讀」為主營業務的閱文受到了極大的衝擊。由於主營業務的營收逐年下降,閱文正在不斷尋求突破。
  • 免費閱讀正在殺死騰訊閱文?
    財報顯示,今年上半年,閱文集團實現總營收29.7億元,營收同比增長30.1%,用戶規模達到2.1億。同時閱文以25.8%的市場份額,牢牢佔據著網文市場的頭把交椅。在網絡文學發展二十年的時間裡,網絡文學與年輕一代共同成長,這期間出現了無數影響力巨大的神作。近年來網文的影響日漸突破文字的範圍,成為影視劇、遊戲等創作的源泉。
  • 騰訊接管閱文 網文作者維權 大多數作者版權沒用
    騰訊接管閱文 網絡文學作者維權 免費付費之爭騰訊接管閱文 網文作者維權 大多數作者版權沒用據新京報客戶端、搜狐、懂懂筆記、新浪5月4日報導,騰訊接管閱文,引發網絡文學作者維權。這事在貼吧,甚至百家號吧都有網絡文學作者發帖討論,起點是網文大站,閱文佔據了網文半壁江山,盤踞了大量優質作者和優質IP。網際網路精神是免費,起點是個靠付費閱讀起家的另類,同樣情況下,榕樹下是免費閱讀走向沒落。
  • 新閱文的「陣痛期」
    文 │ 骨朵4月27日,網文巨頭閱文宣布換帥。曾經叱吒網文江湖十幾載的傳奇人物、閱文執行長吳文輝宣布榮退,這次和他一同退出的,還有其他多位高管人員。閱文集團管理團隊開始調整,現任騰訊集團副總裁、騰訊影業執行長、新將程武上任,新舊團隊交替。閱文換帥也被外界看做是網文生態向IP生態的全面變革。
  • 閱文集團總裁侯曉楠:構築網文作家起點,創意寫作人才搖籃
    發布會上,閱文集團總裁、騰訊平臺與內容事業群副總裁侯曉楠發布《構築中國網文作家新起點》主題演講,指出閱文起點大學的落地與建成,是閱文作家生態建設進入2.0階段的重要措施,並詳細介紹了閱文對作家培訓需求的洞察、閱文起點大學的設置及未來願景等。
  • 這些人,屬於「悶聲發財」類型!不簡單!(深受啟發)
    原創┃萬紅雲原創作品,抄襲必究當我們用心發掘生活的時候,會莫然發現,我們賺錢那麼難,而身邊有些人卻悶聲發著財,賺得盆滿缽滿,一家人跟著過上了幸福的生活。下面,這些屬於「悶聲發財」類型的人,著實不簡單!悶葫蘆型:口小心大悶葫蘆這樣的人,口小心大,內心裝事。而我們平常大多數的人,都是那種口多話多,心簡單的人。雖然人每天過得很快活,啥事一說都沒了,然而就是這種有口無心的性格,比起那些心中裝事的人,成事的把握還是少了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