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承優秀文化 鼓勵個性表達
——點評2020年高考全國Ⅰ卷作文
湖北省宜昌市夷陵中學 楊勝利
2020年高考全國Ⅰ卷作文命題穩中求變,守正出新,深入貫徹「立德樹人」的教育根本任務,充分體現《中國高考評價體系》「一核」、「四層」、「四翼」的總體要求,注重情境設置,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滲透核心價值,考查學科核心素養,引導學生在閱讀中學會獨立思考,理性思辨,面向未來。
作文命題延續往年形式,由三部分組成:一是閱讀材料,二是情境任務,三是基本要求。這些形式考生都很熟悉,有親和感。不同的是,文體由2019年的演講稿,轉變為今年的發言稿,本質上相差不大;內容上,則由2019年的弘揚勞動精神、加強勞動教育,轉變為今年的引導考生談對經典文本中相關人物的最深感觸。
閱讀材料由歷史經典切入,簡述管仲、鮑叔牙、齊桓公三人之間的佳話。鮑叔牙輔佐國君,知人善薦,唯才是舉,可謂慧眼識才,以國事為重,不計個人得失;管仲事主先是竭忠盡智,全力以赴,後雖改換門庭,不變的仍是竭盡其才,為國君執政和國家富強服務,是為大賢;齊桓公不計前嫌,知人善用,可謂胸懷寬廣,富有遠見卓識,終成霸業。材料在簡述歷史後,分別引用孔子和司馬遷的評價,對管仲和鮑叔牙進行了讚美,其中又暗含比較。
情境任務是班級讀書會討論,要求考生選擇自己感觸最深的一個人物,寫一篇發言稿。可以說,門檻低,路徑寬,視野廣,考生人人有話說,審題難度不大。
形式上,發言稿是平時多次訓練的文體,考生比較熟悉,容易上手。內容上,考生需在三個人物的比較權衡中選擇其一重點談,需要談準、談深、談透,既能夠設身處地,合理評價人物的精神品格和歷史作用,又要能聯繫社會現實和時代發展,談出對當下的啟示。
名為發言稿,本質上還是一篇以議論說理為主的文章或類似於讀書心得體會,考生只需稍加注意一下發言稿的語言形式即可。
在高三複習備考中,筆者曾多次強調閱讀經典的重要性,引導學生多讀經典史書,比如《史記》,並要求學生寫讀書心得。竊以為,提倡今人讀史,未必是要做專業的研究,也不是要我們盲目崇拜古人或苛求古人,而是要穿越歷史的煙塵,既要能入乎其內——通過文本走進特定的時空,與歷史人物同頻共振,去感受他們的興衰榮辱、喜怒哀樂、愛恨情仇;又要能出乎其外——讀出一種對歷史人物性情的感同身受,對人物命運的悲憫情懷,讀出一種對歷史規律的理性思考,讀出一種新時代的生存智慧和文明之光。
(2020年7月7日午後)
傳承經典文化培養思辨能力
——關於2020年高考全國Ⅰ卷作文的幾點淺見
2020年高考全國Ⅰ卷作文命題繼續深入貫徹「立德樹人」的教育根本任務,充分體現《中國高考評價體系》「一核」、「四層」、「四翼」的總體要求,注重情境設置,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滲透核心價值,考查學科核心素養,引導學生在經典文本的閱讀中學會獨立思考,理性思辨,面向未來。
一、穩中有變,守正出新。作文命題延續往年形式,由三部分組成:一是閱讀材料,二是情境任務,三是基本要求。這些形式考生都很熟悉,有親和感。名為發言稿,本質上還是一篇以議論說理為主的文章或類似於讀書心得體會,考生稍加注意一下發言稿的語言形式即可。不同的是,文體由2019年的演講稿,轉變為今年的發言稿,本質上相差不大;內容上,則由2019年的弘揚勞動精神、加強勞動教育,轉變為今年的引導考生談對經典文本中相關人物的最深感觸。
二、文史融合,角度多元。閱讀材料由歷史經典切入,簡述管仲、鮑叔牙、齊桓公三人之間的佳話。鮑叔牙輔佐國君,知人善薦,唯才是舉,可謂慧眼識才,他能以國事為重,不計個人得失;管仲事主先是竭忠盡智,全力以赴,後雖改換門庭,不變的仍是竭盡其才,為國君執政和國家富強服務,是為大賢;齊桓公不計前嫌,知人善用,可謂胸懷寬廣,富有遠見卓識,終成霸業。材料在簡述歷史後,分別引用孔子和司馬遷的評價,對管仲和鮑叔牙進行了讚美,其中又暗含比較,富有思辨性。
三、設置情境,貼近生活。情境任務是班級讀書會討論,要求考生選擇自己感觸最深的一個人物,寫一篇發言稿。可以說,門檻低,路徑寬,角度多,視野廣,考生人人有話說,審題難度不大。形式上,發言稿是平時多次訓練的文體,考生比較熟悉,容易上手。內容上,考生需在三個人物的比較權衡中選擇其一重點談,需要談準、談深、談透,既要能夠設身處地、合理評價人物的精神品格和歷史作用,又要能聯繫社會現實和時代發展,談出對當下的啟示。
四、引導教學,傳承文化。在高三複習備考中,筆者曾多次強調閱讀經典的重要性,引導學生多讀經典史書,比如《史記》,並要求學生寫讀書心得。竊以為,提倡今人讀史,未必是要做專業的研究,也不是要我們盲目崇拜古人或苛求古人,而是要穿越歷史的煙塵,既要入乎其內——通過文本走進特定的時空,與歷史人物同頻共振,去感受他們的興衰榮辱、喜怒哀樂、愛恨情仇;又要出乎其外——讀出對當時情境的感同身受,對人物命運的悲憫情懷,讀出對歷史規律的理性思考,讀出新時代的生存智慧和文明之光。
(來源:語文師說。作者:楊勝利。本號尊重原創,如有侵權,請留言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