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在買保險時,偷懶不好好填寫受益人,如果沒有指定受益人,就默認法定受益人,但如果默認法定受益人,會有以下兩個影響:
1. 影響拿到理賠金速度
如果指定受益人,一旦發生了保險事故,錢給誰,給多少都是確定的,帶上身份證材料,理賠金就可以拿到手,很速度!
如果是法定受益人,麻煩了點,因為牽扯到多個法定繼承人,就需要一起到場同時籤名,還得辦理各種公證,有可能還出現「你媽是你媽」這種直系親屬證明。這樣理賠效率大打折扣。
2. 影響到手的是賠償金還是遺產
很多人說買保險是避債避稅,其實只有指定受益人才有可能做到這一點,而法定受益人是不能做到的。
如果沒指定受益人,或者受益人指定不明確沒法確定,保險金就會被當作是被保人的遺產。一旦保險金作為遺產,生前還有各種車貸房貸債務沒還完,那麼就要先償還被保險人生前的債務,剩餘部分才能繼承,並且將來可能還要繳納遺產稅。
在法律上,受益權>債權>繼承權。
但如果明確指定了受益人,保險公司直接把賠償金打到受益人帳戶,不用徵稅費,直接拿到一筆完整的的賠償金,也可以不用先還清債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