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刷新聞的時候看到了一個薪酬統計,突然就發現作為一個工作近3年的90後和人家的平均薪資差了一半。
瞬間感覺自我進入了一個迷茫期,22歲大專畢業投入通信工作,在這個進入平穩發展的行業裡苦苦掙扎,曾幾何時,自命不凡,但是被現實的風雨洗刷的自我一事無成,找不到前進方向,就像大海中的一葉扁舟,本身就被大海的波濤洶湧吹亂了步伐,現在還被一個大浪拍丟了船槳,找不到前進的方向。
從的父母的教導「人生在世,要做一個對國家有貢獻的人」自此便為此奮鬥(倒不如說活得渾渾噩噩,但未為國家拖什麼後腿),但是這個工資單出來以後我便發現了自我其實是為國家增添了負擔,不禁有了一絲感嘆,國家在發展,社會在進步,只有我,在向後退步,找不到自我的前進方向和存在的價值。
人生進入了迷茫和低谷,爸爸說這個我這個歲數有四次機會,第一次機會是投胎:投個好胎,就算你能力不行,只要你沒有野心,也能保證你一輩子衣食無憂。第二次機會是高考:千軍萬馬過獨木橋,考上個好的學校,是一個人生的轉折點,好多人說「上學有人什麼用啊!現在的首富有幾個是上學上出來的啊」。對你說的對,但是對於大多數人來說,他要是不讀書,現在的生活有多糟糕。帶三次機會是擇業,俗話說,男怕入錯行,女怕嫁錯郎,進入一個好的行業,的確可以讓你少走一些彎路,也是需要努力的。第四次機會是從業兩年。我記得我問過爸爸 ,為什麼是兩年,爸爸說「兩年時間在社會這個染缸中,你不至於做到被染透了,兩年足夠你做出一些基本的判斷,比如適合做什麼,你能做什麼,什麼你可以做好,兩年時間足夠你做出判斷了,再決定你自己走的路」。我記得我當時問過爸爸 我自己的路應該怎麼走,爸爸看著我說:「人的路要自己一步步的來,我沒有那麼大的能力為你鋪路,只能做到你走不動了,想回頭了,就坐下來歇歇,爸爸媽媽給你做個排骨吃」。
爸爸和我說這話的時候,顯得特別無奈。當時小不懂爸爸的話,現在自己懂了,自己也到了最後一個轉折的時候,自己不應在給國家添負擔了,加油!!!明天的太陽會很溫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