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歲→→碌碌無為 一事無成

2020-12-11 警戒今天

今天刷新聞的時候看到了一個薪酬統計,突然就發現作為一個工作近3年的90後和人家的平均薪資差了一半。

瞬間感覺自我進入了一個迷茫期,22歲大專畢業投入通信工作,在這個進入平穩發展的行業裡苦苦掙扎,曾幾何時,自命不凡,但是被現實的風雨洗刷的自我一事無成,找不到前進方向,就像大海中的一葉扁舟,本身就被大海的波濤洶湧吹亂了步伐,現在還被一個大浪拍丟了船槳,找不到前進的方向。

從的父母的教導「人生在世,要做一個對國家有貢獻的人」自此便為此奮鬥(倒不如說活得渾渾噩噩,但未為國家拖什麼後腿),但是這個工資單出來以後我便發現了自我其實是為國家增添了負擔,不禁有了一絲感嘆,國家在發展,社會在進步,只有我,在向後退步,找不到自我的前進方向和存在的價值。

人生進入了迷茫和低谷,爸爸說這個我這個歲數有四次機會,第一次機會是投胎:投個好胎,就算你能力不行,只要你沒有野心,也能保證你一輩子衣食無憂。第二次機會是高考:千軍萬馬過獨木橋,考上個好的學校,是一個人生的轉折點,好多人說「上學有人什麼用啊!現在的首富有幾個是上學上出來的啊」。對你說的對,但是對於大多數人來說,他要是不讀書,現在的生活有多糟糕。帶三次機會是擇業,俗話說,男怕入錯行,女怕嫁錯郎,進入一個好的行業,的確可以讓你少走一些彎路,也是需要努力的。第四次機會是從業兩年。我記得我問過爸爸 ,為什麼是兩年,爸爸說「兩年時間在社會這個染缸中,你不至於做到被染透了,兩年足夠你做出一些基本的判斷,比如適合做什麼,你能做什麼,什麼你可以做好,兩年時間足夠你做出判斷了,再決定你自己走的路」。我記得我當時問過爸爸 我自己的路應該怎麼走,爸爸看著我說:「人的路要自己一步步的來,我沒有那麼大的能力為你鋪路,只能做到你走不動了,想回頭了,就坐下來歇歇,爸爸媽媽給你做個排骨吃」。

爸爸和我說這話的時候,顯得特別無奈。當時小不懂爸爸的話,現在自己懂了,自己也到了最後一個轉折的時候,自己不應在給國家添負擔了,加油!!!明天的太陽會很溫暖。

相關焦點

  • 25歲一事無成,害怕自己30歲還是碌碌無為,莫名恐慌怎麼辦?
    今天在網上看到這樣一段話:25歲一事無成,很害怕自己30歲還是碌碌無為,莫名恐慌怎麼辦?提問的人說道,現在的工作不溫不火,重複工作。自己不想幹這份工作,但是又不知道去做什麼好,有前進的動力,沒有前進的方向,我該怎麼辦?看到這個問題,不由想到了自己。
  • 25歲一事無成,月薪3500,出路在哪裡?
    截止前天已經25歲了,畢業也快三年了,感覺自己到現在一事無成,每月拿著3500的工資,做著重複一日又一日的工作,看不到前路,感覺很迷茫。和我預想中這個年紀的自己差別真大!一個前輩告訴我,二十多歲是最好的年華,是一個人事業打拼的基礎階段,要在這個年紀沉下心,一點點打磨自己,這樣才不會留下遺憾。培養一技之長是我們最好的出路不管做什麼工作,總要有一個專精的。
  • 工作多年,30歲了為什麼還是一事無成?
    本來想寫另外一個標題的:工作多年,30歲了為什麼你還是一事無成?想想還是把「你」這個字眼去掉了,因為這也是我自己的反思,估計有不少人跟我犯過同樣的毛病,所以到現在依然是碌碌無為。以前從來沒有想過 30 歲的自己會這麼狼狽。那個時候總覺得30歲還沒有自己的事業是很丟臉很無能的一件事。
  • 碌碌無為的職場排雷:碌碌無為本就是自己的潛意識職場選擇
    明明很努力,卻還是一事無成,碌碌無為,無端讓人有一種備受生活挫折的感覺。但其實碌碌無為的生活也是自己的一種職場選擇不是嗎?是不是有種莫名其妙的感覺,誰又甘願平凡,為什麼說自己現在的碌碌無為是自己的選擇,自己明明也是很努力,班也加了,領導也討好了,到底是哪一方面出了差錯。這就是錯誤理解職場,不小心沒拐過思維的彎道,陷入了職場思維迷宮。
  • 你希望自己費心血撫養長大的高材生長大一事無成嗎?
    你希望自己費心血撫養長大的高材生長大一事無成嗎?這3個愛孩子的做法,實際給未來埋下了隱患前段時間看到這樣一個新聞。一位畢業的大學生,今年已經29歲了,在本該替父母分擔壓力,為自己前程不斷奮鬥的時候,卻選擇在家裡一事無成,終日碌碌無為,混吃混喝,更過分的是,竟然將自己的女友帶回家同居。父母幾次勸導孩子,孩子不僅無動於衷,還大言不慚,說自己的父母有義務撫養自己。最後父母實在沒有辦法,將自己這位不懂事的孩子告上了法庭。這條新聞裡的孩子就是我們經常提到的「啃老族」。
  • 不要相信鍾南山說的「我35歲以前一事無成」
    我旁邊有個講解的人說,鍾南山三十五歲前也是個很平庸的人,後來父親和他談心,他才意識到自己已經三十五歲了,不能就這樣碌碌無為過一生。我發現,很多成功人士特愛說自己小時候笨、三十歲之前一事無成。就拿曾國藩來說,關於他「小時候很笨」的故事,我都聽得起老繭了。說是他小時候在家裡背書,背誦很多遍也背誦不出來,後來,躲他們家梁上的小偷都背出來了,他還是背得磕磕巴巴。
  • 港媒:蔡英文碌碌無為 林「內閣」荒腔走板
    評論指出,民進黨當局搞「轉型正義」、對國民党進行政治清算倒是熱火朝天,但「拼經濟」卻是一事無成。這三個月來蔡英文碌碌無為、林「內閣」荒腔走板,臺灣民眾大概已看清楚了民進黨當局的「能耐」了。評論摘編如下:島內最新民調顯示,4成人不滿意臺當局領導人蔡英文和「行政院長」林全的施政表現,尤其對林全的不滿意度已超過滿意度。
  • 一個男人如果三十歲還一事無成,要注意幾個原因
    三十歲作為一個人一生的前期階段,似乎成了很重要的年齡節點。而如果男性在三十歲還一事無成的話,就要想明白幾個道理。1、三十歲還一事無成,並不一定因為你不努力相當一部分男性在年齡尚小的時候,初中還沒畢業就外出打工。但因為學歷不高,只能做廉價勞動力的工作,工資很低。
  • 30歲前,我害怕一事無成,更害怕孤身一人
    在太多年輕人看來,30歲是一道門檻,30歲後,就老了。還沒到30歲的時候,他們害怕一事無成,更害怕孤身一人。一個患上30歲焦慮症的年輕人,他的典型病症如下:25歲後的每個生日,都過得心驚膽戰;當別人問起年齡,總是支支吾吾一臉尷尬;開始保養身體,自動屏蔽「皺紋」、「老」
  • 英語美文:你是碌碌無為還是平凡可貴?
    根據他們得到的數據,75%的人都說是年輕的時候不夠努力,以至於現在一事無成。   Nowadays it seems popular for young people to deliberately stay confused and do nothing seriously.   如今,年輕人似乎流行故意保持迷茫,做什麼都不認真。
  • 30多歲一事無成,除了上班還能幹啥?
    是我們該討論的問題,我們一般傳統而言,三十而立,就是指30歲了,應該有獨立生活的能力,一來不應該向父母伸手,二來應該有自己的事業,也就是工作,其實一事無成也不能這樣說,好歹你也有份工作啊,每天也能有事幹,有收入。那麼你現在其實已經不錯了,能夠掙錢養家,能夠扶養娃娃,其他你還需要什麼呢?
  • 王陽明:如果不給自己立一個志向,這輩子或許一事無成
    他有著獨到的見解,他覺得一個人一生不管做什麼事要先立志,你如果想做一番事業,一定要立志,否則你將一事無成。很多人聽到這裡就誤以為做大事的時候一定要立志,其實做一些小事同樣要立志。比如說,在生活中想學一門獨到的手藝,需要靠著堅定的意志才能夠完成。
  • 人到四十歲,一事無成,最好的「出路」,無非6個字
    人到四十歲,一事無成,最好的「出路」,無非6個字人生的每個階段都有一個任務要完成。這是一個漸進的過程,如果你犯了任何錯誤,你會落後於別人。比如四十歲的時候不應該被外面的世界所迷惑,這需要有自己獨立思考的能力,有一種判斷衡量和對待人的方式,有些人在年輕時做事效率低下,漂泊不定,直到四十歲才發現自己一無所有,看到別人有幸福的家庭,幸福的事業只有幹羨慕。所以40歲真的沒有什麼可以接受命運嗎?
  • 40歲之前的他一事無成,直到40歲之後他創辦了肯德基
    肯德基現在可以說是隨處可見,很受歡迎的一家快餐店,但是直到山德士上校40歲的時候他才創辦了肯德基,在此之前,山德士上校可以說是一事無成。40歲之前的山德士上校稱得上是命途多舛。直到他40歲的那年,突然出現了轉機。40歲的山德士開了一家加油站,原本只是負責加油,但是山德士突然發現,這些來往加油的旅客總是一臉倦意,並且經常都是飢腸轆轆的,他突然想到,既然自己做飯那麼好吃,經常被人稱讚,他為什麼不做一些方便的食物給這些旅人們吃呢?於是他想到就去做了,做了很多種食物,其中尤其是炸雞深受好評,後來很多人都是衝著炸雞而不是加油而來到加油站。
  • 24歲一事無成,想貸款100萬買大吊車搞工程怎麼樣,幾年能回本?
    其實,你就是想參與,我估計你也參與不了,我們先不說其他的人,單單就你這個24歲了,一事無成,你憑啥在銀行貸到100萬元來買吊車?24歲,一事無成,沒有正當的工作,沒有固定資產,沒有穩定的收入來源,甚至可能還背負著不少的信用卡欠款以及網貸,就這個條件,別說是銀行,就是P2P網貸都不一定敢給你貸100萬元,而且就算網貸公司敢給你貸100萬元,你賺錢的速度足夠歸還網貸的利息嗎?難道說你也想走賀氏吊裝公司的路線?所以大前提根本就不成立了,你這個也只能個空想而已。吊車費用與收入?
  • 33歲,一事無成,很迷茫,已提出離職申請,如何度過迷茫期?
    網友留言:33歲在深圳一事無成,現在很迷茫,已提出離職申請,打算沉澱下來度過迷茫期,如何度過?後臺經常收到類似的留言「我今年三十多歲,沒有一技之長,對自己現在所從事的工作一點也不滿意,我想辭職,該怎麼辦?」
  • 鬼谷子:人到中年一事無成?不要洩氣,記住三句話,便能越過越好
    導讀:鬼谷子:人到中年一事無成?不要洩氣,記住三句話,便能越來越順定會越過越好。 一個人的生命是應該這樣度過的:當他回首往事的時候,不因虛度年華而悔恨,也不因碌碌無為而羞恥。
  • 膽小怕事的男人面相,在外受欺負家中強勢,註定一事無成受苦受窮
    在事業上這種男人表現的不積極,懶惰沒有上進心,通常會一生會碌碌無為,是屬於得過且過沒有富貴命的面相。這種面相的男人婚姻中自身不會給妻子帶來安全感,而且還會把妻子當成自己的救命稻草,註定一事無成。男人耳朵過低膽子小自己可以對照鏡子對比一下,耳朵跟眼睛的位置相比,如果耳朵的高度低於眼睛的高度就是耳朵過於低的面相,這樣面相的男人頭腦不是很聰明,沒有主見而且膽子小。
  • 心理學:男人到了40歲,若還是一事無成,請堅持做3件事
    三十已經成家立業,四十歲時應該可以做到不受外界的幹擾,這樣方為一個成功之人。但是到底多少男人能做到這些呢?我們不得而知。只是四十歲一事無成的也大有人在,不過,請堅持做以下三件事,因為這還不是結束。自我提高四十歲從來不是一個限制他人發展的年紀,有句話說得好,叫做好飯不怕晚。實際上有很多四十歲以下的人,依舊還在不斷積累,而等到四十歲以後才能進入爆發期,比如說在《蝸居》裡扮演宋思明的演員張嘉譯,直到四十歲才演繹了這個角色而一炮而紅。
  • 三十歲的你,如果仍一事無成,請早點改變自己,才能改變生活
    最近在網絡上有人問,三十歲明白了發奮讀書來改變自己的命運,並且想通過努力提高自己的生活質量,是不是有點晚了,我想說一點都不晚。有句話說得好:「男人三十一枝花」,一個人到了三十歲應該是人格自立、學識自立、事業自立的年齡,也就是到了而立之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