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處世三大奇書」最精華30句,深刻說盡人生大智慧,字字珠璣!

2021-02-08 佛道儒三合平臺


《菜根譚》、《小窗幽記》與《圍爐夜話》被稱為「處世三大奇書」,是曠古稀世的奇珍寶訓。三書自問世以來一直備受推崇,對於讀者感悟中國文化、修養心性、做人處世,都大有裨益。三部書字字珠璣,句句真理,我們分別從中精選出10句,與大家一起學習體悟。

  

《菜根譚》

  《菜根譚》是明代洪應明收集編著的一部論述修養、人生、處世、出世的語錄世集,對於人的正心修身、養性育德有不可思議的潛移默化的力量。《菜根譚》文字簡煉明雋,兼採雅俗,似語錄,而有語錄所沒有的趣味;似隨筆,而有隨筆所不易及的整飭;似訓誡,而有訓誡所缺乏的親切醒豁。讀《菜根譚》,思人間事,我們一起靜心細讀,從中汲取有用的智慧。

  

  1. 徑路窄處,留一步與人行;滋味濃的,減三分讓人嘗,此是涉世一極安樂法。


【釋義】 在經過狹窄的道路時,要留一步讓別人走得過去;在享受甘美的滋味時,要分一些給別人品嘗,這就是為人處世中取得快樂的最好方法。


  2. 處世讓一步為高,退步即進步的張本;待人寬一分是福,利人實利己的根基。


【釋義】 為人處世能夠做到忍讓是很高明的方法,因為退讓一步往往是更好地進步的階梯;對待他人寬容大度就是有福之人,因為在便利別人的同時也為方便自己奠定了基礎。

  

  3. 花看半開,酒飲微醉,此中大有佳趣。若至爛漫酕醄,便成惡境矣。履盈滿者宜思之。


【釋義】鮮花要在半開的時候欣賞最美,醇酒要飲到微醉時最妙,這裡面有很深的趣味。如果等到鮮花盛開,酒喝得爛醉如泥時,那麼已經是惡境了。那些志得意滿的人,要仔細考慮這個問題。


  4. 不責人小過,不發人陰私,不念人舊惡,三者可以養德,亦可以遠害。


【釋義】 做人的基本原則,就是不要責難他人犯下的輕微小過,也不要隨便揭發他人私生活中的秘密,更不可以對他人過去的壞處耿耿於懷,久久不肯忘掉。這三大做人的基本原則,不但可以培養自己的品德,也可以避免意外的災禍。

  

  5. 蓋世功勞,當不得一個矜字;彌天罪過,當不得一個悔字。


【釋義】 一個人即使立下了舉世無雙的汗馬功勞,如果他恃功自傲自以為是的話,他的功勞很快就會消失殆盡;一個人即使犯下了滔天大罪,能夠浪子回頭改邪歸正的話,那麼他的罪過也會被他的悔悟所洗淨。


  6. 攻人之惡,毋太嚴,要思其堪受;教人以善,毋過高,當使其可從。


【釋義】批評別人的過錯不要太嚴厲,要顧及到別人是否能夠承受;教人家做善事,也不要要求過高,要考慮對方是否能夠做到,不要使其感到太困難。



  7. 覺人之詐,不形於言;受人之侮,不動於色。此中有無窮意味,亦有無窮受用。


【釋義】 發覺別人的欺詐行為時,並不以言語表現自己的不滿;受到別人的欺侮,並不表現出憤怒的情緒。這種處事方法中有無窮的意蘊,也含有一生受用不盡的智慧。


  8. 人生減省一分,便超脫一分。如交遊減,便免紛擾;言語減,便寡衍尤;思慮減,則精神不耗;聰明減,則混沌可完。


【釋義】 人生如果能減少一分事,就能夠超脫一分俗務。如減少交際應酬,就能免除不少紛擾;如能減少一些言語,就能減少很多過失和責難:如減少一些操心著急,那麼就少耗些精神;如減少一些小聰明,就能保持純樸自然的本性。

  

  9. 熱鬧中著一冷眼,便省許多苦心思;冷落處存一熱心,便得許多真趣味。


【釋義】 在極為熱鬧喧囂的場合,如果能用冷靜的眼光觀察外物,便可省去許多令人煩惱的事情;在失意落寞的時候,如果能有一個奮發向的決心,那就可以得到許多人生真正的樂趣。


  10. 冷眼觀人,冷耳聽語,冷情當感,冷心思理。


【釋義】 要用冷靜的眼光去觀察他人的行為,要用冷靜的耳朵去細聽他人的言語,要用冷靜的心情去處理事物,要用冷靜的頭腦去思考事理。



  

《小窗幽記》

  《小窗幽記》為明代陳繼儒編著,內容涵蓋了立德、修身、讀書、為學、立業等諸多人生話題。《小窗幽記》陳說利害、指點迷津,以言醒世,讚美人世間一切真情實感,勸勉人們要有高尚的品德、豐富的學識和良好的性情,是助人修身養性、為人處世的經典寶訓。《小窗幽記》所選格言妙語、小品片句,或含蓄蘊藉,令人回味悠長;或情趣盎然,讀來津津有味。

  

  1. 大事難事看擔當,逆境順境看襟度,臨喜臨怒看涵養,群行群止看識見。


【釋義】 遇到大事和困難的時候,可以看出一個人擔負責任的勇氣。遇到逆境的時候,可以看出一個人的胸襟和氣度。而遇到喜怒的事時,則可看出一個人的涵養。在與人群相處的行為舉止中,也可看出一個人對事物的見解和認識。


  2. 有譽於前,不若無毀於後;有樂於身,不若無憂於心。


【釋義】 追求當面的讚美,不如避免背後的誹謗;追求身體上的快樂享受,不如追求無憂無慮的心境。



  3. 花繁柳密處撥得開,才是手段;風狂雨急時立得定,方見腳跟。


【釋義】在花繁葉茂的美景下能撥開迷霧不受束縛,來去自如,才看出德行高尚;在狂風急雨、貧困潦倒的環境中能站穩腳跟,不被擊倒,才是立場堅定的君子。


  4. 喜時之言多失信,怒時之言多失體。


【釋義】高興時說的話多半沒信用,發怒時說的話多半失體面。


  5. 無事如有事,時提防,可以弭意外之變;有事如無事,時鎮定,可以銷局中之危。


【釋義】 在平安無事時要如有事時一樣,時時提防,才能消除意外發生的變故;在發生危機時要像無事時一樣,時時保持鎮定,才能消除發生的危險。


  6. 不可乘喜而輕諾,不可因醉而生嗔,不可乘快而多事,不可因倦而鮮終。


【釋義】不可趁著興奮而輕易許諾,不可因為醉意而生嗔怒,不可趁著快活而多生事端,不可因為疲倦而辦事有頭無尾。

  

  7. 心為形役,塵世馬牛;身被名牽,樊籠雞鶩。


【釋義】如果心靈被外在的東西所驅使,那麼這個人就像是活在人世間的牛馬;如果人被名聲所束縛,那就像關在籠中的雞鴨一樣沒有自由。


  8. 輕財足以聚人,律己足以服人,量寬足以得人,身先足以率人。


【釋義】不吝嗇錢財可以集聚眾人,對自己嚴格約束可以使人信服,寬宏大量容易獲得人心,凡事身先士卒才能領導別人。

  

  9. 剖去胸中荊棘以便人我往來,是天下第一快活世界。


【釋義】 去除心中容易傷己傷人的棘刺,開放平易的心胸和人交往,這是天下最令人舒暢歡喜的事了。


  10. 一失足為千古恨,再回頭是百年人。


【釋義】 一旦犯下錯誤會造成終身的遺憾,發現後再回頭來看已經時過境遷難以挽回了。


  

  

《圍爐夜話》

  《圍爐夜話》為清鹹豐時人王永彬所寫,全書以「安身立業」為總話題,分別從道德、修身、讀書、安貧樂道、教子、忠孝、勤儉等十個方面,揭示了「立德、立功、立言」皆以 「立業」為本的深刻含義。《圍爐夜話》語言簡短精粹,三言兩語,卻蘊含深刻的人生哲理,讀來讓人警醒。

  

  1.一信字是立身之本,所以人不可無也;一恕字是接物之要,所以終身可行也。


【釋義】 一個「信」字是人在世上立身的根本,所以人不可沒有信用;一個「恕」字,是待人接物最重要的品德,所以人應該終生奉行


  2. 十分不耐煩,乃為人大病;一味學吃虧,是處事良方。


【釋義】 對人對事不能忍受麻煩,是一個人最大的缺點。對任何事情都能抱著寧可吃虧的態度,便是處理事情最好的方法。

  

  3. 處世以忠厚人為法,傳家得勤儉意便佳。


【釋義】 在社會上為人處世,應當以忠實敦厚的人為效法對象,傳與後代的只要能有勤勞和儉樸之意便是最好的了。


  4. 但責己,不責人,此遠怨之道也;但信己,不信人,此取敗之由也。


【釋義】 只責備自己,不責備他人,是遠離怨恨的最好方法。只相信自己,不相信他人,是做事情失敗的主要原因。

  

  5. 打算精明,自謂自計,然敗祖父子家聲者,必此人也;樸實渾厚,初無甚奇,然培子孫之元氣者,必此人也。


【釋義】 凡事都斤斤計較、毫不吃虧的人,自以為很成功,但是敗壞祖宗的良好名聲的,必定是這種人。誠實儉樸而又敦厚待人的人,剛開始雖然不見他有什麼奇特的表現,然而使子孫能夠有一種純厚之氣,歷久不衰的,就是這種人。


  6. 無論作何等人,總不可有勢利氣;無論習何等業,總不可有粗浮心。


【釋義】 無論選擇什麼樣的做人方法或你是什麼樣的人,都不能夠有趨炎附勢、追名逐利的習氣;無論你選擇什麼樣的事業,都不能夠有心氣輕浮、粗俗急躁的心思。

  

  7. 處事有何定憑,但求此心過得去;立業無論大小,總要此身做得來。


【釋義】 為人處事,以什麼作為判斷是非的標準呢,只要做到問心無愧就行了;事業不一定要說什麼大小,一定要根據自己的能力來選擇,只要適合自己就行。


  8. 和氣迎人,平情應物;抗心希古,藏器待時。


【釋義】 以祥和的態度去和人交往,以平等的心情去應對事物;以古人的高尚心志自相期許,守住自己的才能以等待可用的時機。

  

  9. 一言足以召大禍,故古人守口如瓶,惟恐其覆墜也;一行足以玷終身,故古人飭躬若璧,惟恐有瑕疵也。


【釋義】 一句話就可以招來大禍,所以古人言談十分謹慎,不胡亂講話,以免招來殺身毀家的大禍。一件錯事足以使一生清白的言行受到汙辱,所以古人守身如玉,行事非常小心,惟恐做錯事,會讓自己終身抱憾。


  10. 敬他人,即是敬自己;靠自己,勝於靠他人。


【釋義】 敬重他人,便是敬重自己;依賴他人,倒不如靠自己去努力。


相關焦點

  • 「處世三大奇書」最精華30句,深刻說盡人生大智慧
    《菜根譚》、《小窗幽記》與《圍爐夜話》被稱為「處世三大奇書」,是曠古稀世的奇珍寶訓。
  • 「中國三大處世奇書」最精華30句,人心寬處皆是路!
    《菜根譚》《圍爐夜話》《小窗幽記》,並稱為修身養性、處世做人的三大奇書,從問世以來一直備受推崇,對於讀者感悟中國文化、修養心性,都有很大助益。 《菜根譚》最精華10句《圍爐夜話》最精華10句《小窗幽記》最精華10句
  • 處世奇書《增廣賢文》,句句大智慧,早讀早受益
    《增廣賢文》這本書通常被當作兒童啟蒙讀物,但是其中的觀點和看法卻是深刻而洞徹的,該書包含了天文地理、禮儀道德、風俗習慣等,涉及領略廣泛、見解獨特,但是其重點還是在人生哲學、處世之道上,可以說是一本處世奇書。
  • 中國處世三大奇書至理良言三十句!人生不可不讀的處世寶典!
    菜根譚:是明代還初道人洪應明收集編著的一部論述修養、人生、處世、出世的語錄世集。具有三教真理的結晶,和萬古不易的教人傳世之道,為曠古稀世的奇珍寶訓。對於人的正心修身,養性育德,有不可思議的潛移默化的力量。其文字簡煉明雋,兼採雅俗。
  • 老祖宗的5句話,說盡人生百態,古訓的智慧!
    在中國的古典文化裡,「古訓」因凝聚著無數先人的智慧,而成為今人汲取文化精華的典範。「古訓」往往寥寥數語、言簡意賅,卻是後世不可多得的精神食糧。老祖宗的5句話,說盡人生百態,「古訓」的智慧!·朱熹作為理學大師,對於如何讀書學習、如何鑽研學問,體會無疑是深刻的。·所謂心到即專心致志、認真思考;所謂眼到即仔細閱讀;所謂口到即出聲朗讀甚至擇優背誦。
  • 修身養性三大奇書精華20句,每天品一品,心智更清明,越活越通透
    明清是中國古代出版的鼎盛時期,不僅誕生了四大名著,在修身養性,為人處世等方面也有許多著作問世,影響最為久遠的莫過於《菜根譚》、《圍爐夜話》、《小窗幽記》三部,這三部書可謂字字珠璣,簡潔明了,一看即懂,被後人稱為「明清三大處世奇書」,書中絕大多數道理,放到今天仍然受用。
  • 處世奇書《菜根譚》:做到這五句,所有應酬都能應對自如!
    《菜根譚》是明朝還初道人洪應明收集編著的一部論述修養、人生、處世、出世的語錄集,為曠古稀世的奇珍寶訓,被譽為古代三大處世奇書之一。《菜根譚》書名的由來,取自於孔謙語「譚以菜根名,固自清苦歷練中來,亦自栽培灌溉裡得,其顛頓風波,備嘗險阻可想矣」。
  • 處世奇書《圍爐夜話》經典20句,句句走心!
    其所寫《圍爐夜話》分為二百二十四則,以「安身立業」為總話題,論及道德,修身,讀書,安貧樂道,教子,忠孝和勤儉等十個方面,揭示「立德,立功,立言」皆以「立業」為本的深刻含義。《圍爐夜話》是王永彬將自己對生活的感悟,隨得隨錄,匯集而成。文筆典雅,意蘊悠長。在平淡而優美的敘述中,娓娓道出了瑣碎生活中做人的道理。與明人洪應明寫的《菜根譚》,陳繼儒寫的《小窗幽記》並稱「處世三大奇書」。
  • 傳世奇書《素書》6大處世精華,洞穿人性,直指人心!
    有一本奇書,來歷很不一般,內容也非同尋常,它叫《素書》。《素書》相傳為秦末黃石公所作,黃石公在橋上扔下鞋子,三試張良,認定張良品行優良之後,才把天書傳給他。《素書》全書僅六章,一百三十句,一千六百三十字,卻道盡了人性善惡與世間百態。書中既有治國安邦的大謀略,更有修身處世、為人之道的智慧。本篇歸納書中6句精妙之言,加以註解,一窺智慧天機。
  • 古人云「種瓜得瓜,種豆得豆」,精華在下半句,老祖宗的處世智慧
    意思就是說人在某方面極具努力的話就會有某方面相應的成就,現在很多人也會用這句諺語來表示因果輪迴。但是很多人都不知道種瓜得瓜,種豆得豆,後面還有半句而這半句才是前半句的總結和精髓。這個農業諺語看起來是在說植物的生長曆程,但實際卻在暗指人生道理。畢竟每一個人都應該為自己的人生而確立一個非常明確的目標,之後我們便要儘自己全身的力氣去向這個目標前進,只要我們方向正確了那麼一定會迎來一個圓滿的結果。
  • 老實人不懂怎麼為人處世,4句處世良言,讓你左右逢源,無往不利
    他們遺留下來的智慧是幾近無邊無際的,儘管伴隨著科學技術和社會經濟的發展,逐漸增多的新知識產生在了人們的眼前。可是那一些珍貴的文化和精神財富卻始終難以被磨滅。他們象徵的便是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古典符號,是真真正正應當被傳頌的……鬼谷子可能是古代中國思想家中最傳奇的一個了,大伙兒連他真正的名字都不清楚,唯有傳說他叫王詡,生卒年也不詳,唯有尊號「鬼谷子」。
  • 夜讀丨6個成語,說盡老子一生的處世智慧
    綠標收聽朗讀音頻文/民生周刊老子,又稱李耳,中國古代偉大的思想家、哲學家、文學家和史學家,他所著的《道德經》雖然只有5000字,但字字珠璣,句句哲理。下面這6個成語,可以說老子一生的智慧盡在其中。富在知足「人之所以痛苦,不是因為擁有的太少,而是想要的太多。」對外物的渴求是人的本能,衣食住行,皆是欲望,沒有欲望,就沒有人生。但是慾壑難填,索求太多,卻是人一生悲劇的開始。
  • 《鬼谷子》做人大智慧:4句為人處世的制勝名言
    就是這樣一位擁有通天徹地智慧的先賢,早早已洞察了人性中的罪惡,以及為人處世方面的哲學。要是依照鬼谷子的觀念,認為人活一世、草木一秋,絕對不能渾渾噩噩的得過且過。第二、貧看其所不為有句俗話叫作「富長良心,窮生奸計」,從字面意思上看來,說的是富人都較為有良心。在古代社會如果一旦碰到天災人禍的情況下,許多富裕的士紳便會施粥。儘管說並不是所有的富人都是有良知,不能否認的是富人長張良知的多。
  • 曾國藩捧讀的處世奇書《智囊全集》:汲取官場智慧,習得為人處世
    汲取官場智慧,習得為人處世都繞不過他。但你可知,曾國藩這一身文韜武略,離不開一位好老師:千古謀略第一書——《智囊全集》。《智囊全集》共10部28卷800餘節。全書可分「上智」、「明智」、「察智」、「膽智」、「捷智」、「術智」、「語智」、「兵智」、「閨智」、「雜智」等十大部和「見大」、「知微」、「得情」、「威克」、「委蛇」、「辯才」、「靈變」、「賢哲」、「不戰」等二十八卷。《智囊全集》是馮夢龍以摘取先秦至明代的歷代正史及民間外史作為參考所寫的讀書筆記。是一部反映古人巧妙運用智術計謀來排憂解難、克敵制勝的處世奇書。
  • 人情社會,有哪些處世規則你一定要知道?
    而「為人處世」的學問,我們老祖宗也留下諸多處世寶典,其中透徹、實用的,當屬這本被譽為「曠古稀世的奇珍寶訓」的《菜根譚》了。明代一部論述修身、處世、待人、接物的格言集,深得儒釋道三家精髓,不教你做窮兇極惡的「狼」,也不做任人宰割的「羊」,而是做一個率真自在的「人」。
  • 《小窗幽記》10句經典,心煩氣躁時讀一讀,從容淡定,笑看風雲
    《小窗幽記》與《菜根譚》、《圍爐夜話》並稱為中國修身養性的三大奇書,主要表達的是文人雅士淡泊名利、寧靜致遠、超凡脫俗的內心世界和精神追求。《小窗幽記》文字清雅,格調超拔,論事析理,獨中肯辯,為明代清言的代表作之一。
  • 老祖宗留下的這2句處世忠告,句句經典,耐人尋味
    琢磨君專欄——弘揚傳統文化精髓,傳播國學經典智慧,歡迎大家訂閱專欄,閱讀更多精品文章!《圍爐夜話》和《菜根譚》、《小窗幽記》並稱為中國古代的三大處世奇書。在之前的專欄文章中,我向大家講述了很多關於《菜根譚》的處世智慧(如果大家感興趣,可以查看專欄往期文章)。
  • 世界三大奇書是哪三本
    在波瀾壯闊的人類歷史長河中,事物漸漸泯滅,但人類思想的智慧卻永存。《君主論》、《孫子兵法》、《智慧書》正是記載人類永恆智慧的三部奇書。《君主論》是馬基雅維利的傳世名著。它從人類的倫理道德的束縛中脫離出來,展示了人性惡的一面。
  • 奇書《格言聯璧》精華50句:字字珠璣,句句中肯
    其中,不乏為人處事的智慧法則,治家教子的諄諄教誨,修身養性的道理箴言,字字珠璣,句句中肯,雅俗共賞,發人深省,堪稱立身處世的金科玉律,修心養性的人生智慧,千古不移的至理名言。本文摘編自微信公眾號「儒風大家」(ID:rufengdajia),不代表瞭望智庫觀點1.大事難事看擔當,逆境順境看襟度。臨喜臨怒看涵養,群行群止看識見。
  • 《增廣賢文》5句處世名言,小學就學過,深藏大智慧
    」我們小的時候讀書,可能沒有什麼深刻理解,只是老師讓我們背誦記住就可以了。可是到了長大後,經歷了世事的打磨以後,認真反思曾經讀過的書,才知道真的有用。《增廣賢文》是明朝的時候就流行的啟蒙文化讀物,幾百年來讀書人從小就要背誦《增廣賢文》,我們小時候老師也是這樣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