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自然博物館|大力士的私密生活

2021-01-17 新華網客戶端

特別聲明:本文為新華網客戶端新媒體平臺「新華號」帳號作者上傳並發布,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新華號的立場及觀點。新華號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

誰是自然界的大力士?幼兒園的小朋友都能回答出來:螞蟻!

是啊,螞蟻能舉起超過自身體重400倍的物體,也能拖動超過它身體重700倍的食物或物體,相當於一個體重25公斤的小朋友,舉起了10噸重的物體,比如3隻大象!

圖源:網絡

誰也不可能見到小朋友舉起3隻大象的真實影像記錄,因為這不科學。接下來要欣賞的一組昆蟲科學攝影作品,則生動而真實地記錄了黃猄蟻(Oecophylla smaragdina)如何舉起了龐然大物。

圖2 《我是大力士》曾國忠 (中國臺灣) 探路自然特別獎

黃猄蟻是我國南方也是整個東南亞地區常見又有特點的一種金黃色螞蟻。它們是森林中高效的獵手,會大量捕食巢穴周邊的昆蟲。蟻群中的工蟻運動靈巧更擁有十足的默契,野外常能見到它們集體狩獵的場景。

圖3 這幅圖片中黃猄蟻正在搬運一隻雌性繁殖蟻 作者:曾國忠

往往是幾隻工蟻分別用強健的上顎咬住獵物的「六肢」和觸角,進行五馬分屍般的操作,同時釋放蟻酸進行「生化攻擊」,獵物動彈不得,在蟻酸的侵蝕和螞蟻的拉扯下不久便一命嗚呼,不要小瞧了這些金黃色小蟲的力量,工蟻們普遍可以用顎舉起體重50倍的重量——甚至100倍。

圖4 這幅圖片中黃猄蟻正在搬運一隻莖甲 作者:曾國忠

除此之外,黃猄蟻還有一個有趣的行為在於它們的建築。黃猄蟻是樹棲蟻類,善於在葉片樹枝間遊走,連巢穴都在樹梢枝頭。它們用樹葉築巢,多隻工蟻拉扯枝條上的葉片使其邊緣靠近,另有工蟻會從舊巢穴中用上顎銜著幼蟲,用幼蟲頭部左右觸碰兩片葉片邊緣,幼蟲會分泌粘液形成絲線,從而粘合兩片葉片。最終會用枝條上的一簇葉片粘合成內部有不同功能區室的「葉子包」作為巢穴,蟻后與幼蟲久居其中。

圖5 黃猄蟻工蟻正在建造「葉子包」 圖片提供:金宸

但葉片巢不能持久,包裹住的葉片會逐漸枯萎。加之南方溼潤多雨,不久就會黴變。黃猄蟻會繼續做新的巢穴之後搬家,當小區域內的獵物不足以維持家族生計時,黃猄蟻也會遷徙到更遠的樹上築巢,過遊獵生活。

令人擔心的是野外黃猄蟻面臨著人類威脅。在神奇的雲南菜市場,開水燙熟的黃猄蟻的鯒和幼蟲可能會在三四月份登場,名為「螞蟻蛋」。在日益重視保護生態環境的今天,好吃、功效、資源豐富其實都不該是「抓來吃」的理由,肆意採捕野外的各類動植物並不符合當代的文明發展,近年來黃猄蟻作為一種相對小眾的經濟動物進入了人工飼養的名單。

圖6 雲南市場上的「螞蟻蛋」 ,黃猄蟻的蛹和幼蟲 圖源:www.sohu.com@愛旅遊的哆啦

其實早在公元304年晉代嵇含所著的《南方草木狀》一書中曾有如下記載:「交趾人以席囊貯蟻鬻街市者,其巢如薄絮皆連枝葉,蟻在其中,並巢詞賣。蟻赤黃色,大於常蟻。南方柑橘若無此蟻,則其實皆為群蠹所傷,無復一完者矣。」可以算是最早的」生物防治「案例。如今現代人追求生活質量,重視食品安全,使用黃猄蟻這一「傳統」方法值得被重視。當然生物防治也有很多門道,引種的種類數量甚至種源都要深思熟慮,畢竟生態系統是極其複雜且精妙的。

圖源:網絡

這組昆蟲科學攝影作品的作者曾國忠,是臺灣自然科學博物館的一位老年志願者,他每年都會投稿參加兩岸科學攝影大賽。憑藉自己較好的攝影技術,再加上日常受博物館薰陶而積澱的科學基礎,每年也都會有所斬獲。這組作品拍攝於臺灣省臺中市豐原山區,是他近些年關於自然觀察和記錄的新收穫。

親近博物館、走進大自然,必然能夠更多發現身邊、發現自然界中的有趣事物。

作者:金宸專家審校:常凌小

來源:新華號 北京市科學技術研究院

相關焦點

  • 北京自然博物館預約參觀須知
    (見門戶網站http://www.bmnh.org.cn 或展場公示標誌)  北京自然博物館網上預約購票:點擊進入  團隊參觀須知  1、團體組織者負有該團體參觀安全的監護責任。並作為團隊安全第一負責人,參觀前應向團體觀眾進行安全教育,防止發生意外傷害事件。非展品問題引發的意外傷害,北京自然博物館不承擔任何責任。
  • 209位「古獸」集體現身北京自然博物館
    大連馬、猛獁象、披毛犀……209位「遠古巨獸」集體現身北京自然博物館。今日,由北京自然博物館、大連自然博物館合作舉辦的《古獸傳奇——大連第四紀古生物化石特展》在自然博物館臨時展廳(幼兒廳)開展。本次展覽以新生代最後(最新)的一個紀——第四紀為背景,以大連自然博物館館藏的第四紀古生物化石標本為主,介紹大連地區第四紀的考古新發現、新進展,同時展示大連遠古時期的動物群面貌。
  • 北京自然博物館聯合北京郵政推出《雞年說雞》珍藏郵冊
    千龍網北京1月6日訊 據北京自然博物館網站消息,1月5日上午,由北京郵政和北京自然博物館聯合策劃推出的《雞年說雞》珍藏郵冊在京城亮相。《雞年說雞》珍藏郵冊中涉及與「雞」相關的自然科學內容,無論是標本和科普展覽圖片,還是文字介紹,都是經過北京自然博物館的專家老師和郵政部門的策劃團隊一一遴選和反覆推敲編輯,通過精雕細琢,最終打造出了集「自然科學文化」、「集郵文化
  • 北京自然博物館增開「恐龍公園」
    新華社供圖自9月30日起,北京自然博物館每天預約人數上調至1200人,增加開放「恐龍公園」主廳。自9月30日起,自然博物館全天分兩時段預約,上、下午各600人,全天1200人。觀眾參觀前至少提前1天網上預約。票務系統每天上午11時更新,可預約三天內門票。一張證件只能預約1人,每個身份證號每日僅可預約1次。
  • 北京自然博物館「水·城市」主題展覽開展(圖)
    北京自然博物館值此之際推出《「水·城市」主題展覽》,並拉開了其2011年「水·城市」主題活動周的序幕。《「水·城市」主題展覽》採用數百張精美圖片,以2011年世界水日「城市與水」為主題,分為水、水與人類文明、水與城市—北京的水、地球水的亞健康、水危機5大板塊。北京自然博物館希望通過這個展覽呼籲全社會,要像珍惜生命一樣,愛護和保護人類賴以生存的地球水資源。
  • 北京自然博物館:國際礦物寶石精品展
    北京自然博物館:國際礦物寶石精品展發布時間: 2020-10-16 10:21:57 | 來源: 中國網 | 作者: 王肇鵬 | 責任編輯: 王肇鵬
  • 北京自然博物館預約攻略(方式+時間段+入口)
    北京自然博物館免費門票預約  ➤入館流程:  限量預約開放期間,觀眾須在入口處完成體溫檢測,出示北京市(健康寶)健康碼(通過北京健康小程序申領)或通信大數據行程卡等防疫行程檢查,出示本人二代身份證(未辦理身份證的兒童請監護人出示戶口本信息)驗證預約信息,方可進入館區。
  • 北京自然博物館免費門票預約方式預約須知
    北京自然博物館免費門票預約方式  1. 官網預約:北京自然博物館官網  2.電話預約:010—67027702,電話預約時間為每周二至周日 9:00—16:00  北京自然博物館免費門票預約須知  1. 北京自然博物館實行實名制預約參觀。  2. 門票提前3天預約,約完為止。當日票未約滿時,支持當日預約。
  • 大開眼界,大寶、二寶帶你開啟自然博物館的奇幻之旅
    昆蟲王國的大力士說的是誰?答案就在腳下,讓我們一起探秘吧!今天來到自然博物館真是大開眼界,這裡有恐龍的整個骨架,超級震撼。我們自己實在是太渺小了,也就像它腳下的一隻螞蟻。這裡實景展示了恐龍的生活環境,好像我們穿梭進了侏羅紀公園。你們也來體驗一下吧!
  • 北京自然博物館恐龍展
    復原的汝陽龍骨架  2014年12月2日—2015年4月19日,38件恐龍化石及模型在北京自然博物館營造了一個恐龍世界這個《龍騰中原——「路易貝貝」及中原巨龍特展》,是世界上最大的恐龍骨架——巨型汝陽龍以及著名的恐龍胚胎化石「路易貝貝」首次在北京亮相。  巨型汝陽龍是目前世界上發現的最粗壯、最重的恐龍。復原後體長38.1米,頭部離地面高度達14.5米,體重可達130噸。
  • 北京自然博物館:探索神秘 夜間參觀即將開啟
    2020年全國科技活動周和北京科技周活動將於8月23日至29日舉行。今年的北京科技周以「科技戰疫創新強國」為主題,以科技戰疫為重點,全面展示科學技術對戰勝疫情的重要支撐作用和系列成果。北京自然博物館作為國家一級博物館、全國科普教育基地和全國青少年科技教育基地,一直秉承「普及科學知識,服務社會公眾」的辦館理念,始終在做好標本收藏、科學研究、陳列展覽和科學普及的基礎上,努力利用自身的優勢,為公益文化傳播發揮積極引領作用。受疫情原因今年的許多科普活動都轉為線上活動。雖然精彩紛呈,但畢竟不在現場,仍留有遺憾。
  • 北京自然博物館實現立體化展陳 讓觀眾暢享大自然神奇之旅
    內容提要:為把收藏的珍稀標本「活化」,更好地呈現給觀眾,北京自然博物館一方面堅持內容為王,精心選擇新穎有趣的主題,把最新科研成果展示給觀眾,另一方面努力實現立體化展陳、場景化布展。進入博物館,一座座巨型恐龍化石矗立,令人驚嘆,仿佛置身於侏羅紀時代。北京自然博物館現有建築面積2.1萬餘平方米,前身為中央自然博物館籌備處,始建於1951年。該館是新中國依靠自己力量籌建的第一座大型自然歷史博物館,主要從事古生物、動物、植物和人類學等領域的標本收藏、科學研究和科學普及工作,為國家一級博物館、全國科普教育基地。
  • 「熱河生物群—揭秘中生代的龐貝城」展在北京自然博物館開展
    11月28日,「熱河生物群——揭秘中生代的龐貝城」展在北京自然博物館開展。展覽由北京自然博物館與臺中自然科學博物館、財團法人臺中自然科學博物館文教基金會共同舉辦。圖為市民在展覽上參觀展品。
  • 「畫框裡的科學——中國科學院首屆科學畫展」在北京自然博物館開展
    2018年5月18日,由中國科學院科學傳播局、北京自然博物館、中國科學院文聯主辦,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江西省中國科學院廬山植物園
  • 培訓基地巡禮 | 北京自然博物館:館校結合助科技輔導員「穩挑...
    北京自然博物館位於首都南城中軸線上的天橋地區,它的前身是成立於1951年4月的中央自然博物館籌備處,1962年正式命名。作為新中國依靠自己的力量籌建的第一座大型自然歷史博物館,北京自然博物館主要從事古生物、動物、植物和人類學等領域的標本收藏、科學研究和科學普及工作。北京自然博物館現有30多萬件館藏標本,許多標本在國內、國際上都堪稱「孤品」。
  • 一池熱湯中躲過春寒料峭 盤點北京私密好溫泉
    ■ 更多北京私密溫泉推薦   益泉休閒會所   溫泉水來自小湯山溫泉水系,出自地下2400米,出水溫度達70攝氏度,既有適合二人世界的竹籬小院溫泉標間、也有適合三口之家的溫泉套間以及可以開Party的溫泉四合院,都是有露天溫泉的獨立私湯
  • 北京自然博物館在夜幕中等你 探索自然科學、學習科學知識
    2020-08-25 08:12:11 來源:北京自然博物館 8月23日,為期一周的北京自然博物館夜間參觀活動正式拉開帷幕。廣場上,「博物館之夜」的字形標示燈亮起,與溼漉漉的地面輝映成趣,給夜色中的博物館增添了神秘氣息,成為中軸路上引人注目的亮點。
  • 北京自然博物館夜場兒童怎麼預約門票?附預約入口
    ➤北京自然博物館夜場兒童怎麼預約門票?  答:兒童也需提前完成預約。兒童門票可由家長代約,家長預約時需提供兒童身份證號。  》》2020北京自然博物館夜間參觀預約辦法  ➤官網預約入口:點擊進入  ➤溫馨提示:微信搜索公眾號 北京本地寶 (ID:bdbbeijing
  • 北京自然博物館原館長周國興教授:軍山變樣了
    北京自然博物館原館長周國興教授:軍山變樣了 2019-09-13 06:53:16 來源: 南通網 雖然常年居住在北京,但他無時無刻都在牽掛著家鄉的發展,對於軍山東南麓這片自然生態保護區,他有著一份特殊的情懷。    曾任北京自然博物館館長的周國興,長期從事人類學與博物館學研究,先後倡議並參與籌建了7座自然科學技術博物館。10多年前,他開始關注軍山東南麓這塊自然生態保留地,持續記錄相關物種及自然生態環境的變化。
  • 大力士嶽洋在潞州航空飛行俱樂部雙臂支撐直升機降落成功
    2020年11月29日,中國大力士嶽洋在北京潞州航空飛行俱樂部挑戰雙臂支撐直升機降落成功,持續支撐1.3噸飛機16秒,創造了一項新的力量挑戰紀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