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絕世寶劍:第2是秦始皇佩劍,第3被英國博物館當鎮館之寶

2020-12-15 迷彩前沿

中國古代冷兵器在悠久的歷史長河中誕生了很多精品,它們被稱為國之瑰寶。但有的兵器伴隨著歲月的流逝,漸漸銷熔,失傳。有幸流傳下來的也作為文物陳列在歷史博物館內。今天我們來認識一下中國的3大絕世寶劍,每一款都是經典之作,第二款是秦始皇的佩劍,第三來自永樂皇帝最喜歡的兵器之一,如今被英國博物館當鎮館之寶。

1. 越王鼫與劍:臥薪嘗膽使得越王勾踐名留青史,這把鼫與劍跟著越王馳騁沙場,立下了汗馬功勞。該劍極其鋒利,劍體寬闊。由青銅製造,雙刃呈弧形條理清晰,劍身完好無缺,留傳至今已有2000多年,卻寒光耀目,依舊如新。清朝末年,該劍被殖民者掠奪,遺落海外,直至1996年,浙江省博物館費了很大精力和金力才得以將其回歸祖國,現被奉為國寶。

2. 秦始皇劍:古代帝王第一者,非秦始皇莫屬。秦始皇用十年時間統一了六國,建造長城鎮固華夏九州大地,保子民永世不受狄戎侵擾。他功績斐然,尤其愛劍,去到哪裡都劍不離身。這把劍是斬斷了荊軻向他刺來的利刃,鋒利無比,長五尺。它跟著秦始皇埋於地下2000多年,出土時刀身混通凌厲,工藝精湛無比,是難得的好劍,具有重要的歷史價值和文化意義,現被收於國家博物館。

3. 大明永樂劍:這把劍是永樂大帝送給西藏一位活佛的禮物,劍身中間有劍脊增加了劍的強度,樸素而經典。劍鞘為交錯紋案,以及浮雕花面。當時由八國聯軍侵略中國之時被掠奪走,1991年,英國皇家軍械局博物館出資十萬英鎊購入永樂劍,並被譽為英國皇家軍械局博物館古兵收藏品之首。

相關焦點

  • 國家寶藏:12個國內頂級博物館的鎮館之寶
    01中國國家博物館鎮館之寶:陶鷹鼎「 6000年前的猛禽容器卻萌化了無數現代人的心 」在國家博物館中「背手而立」的它,被網友戲稱為「出門遛彎的老大爺」。04瀋陽故宮博物院鎮館之寶:龍虎寶劍「 清太祖努爾哈赤唯一遺物是大明皇帝授予他的…… 」△原諒畫質 瀋陽故宮實在是太神秘了最近有一個文化梗笑話在網上流傳:有一位網友參加漢服活動時,被問到祖上有什麼名人嗎
  • 故宮珍藏百年的永樂劍,被西方列強搶走後,如今已成英國鎮館之寶
    而上世紀90年代初,英國皇家軍械局博物館斥十萬英鎊巨資購入了一把名為永樂劍的藏品,如今已成該博物館的鎮館之寶。 除此之外,永樂劍的劍身長90.3釐米,刃長76釐米。重1.3公斤,拿起來相當趁手。
  • 打卡之旅,探訪浙江省博物館「鎮館之寶」,太漲姿勢了!
    在杭州生活了4年多,我卻直到昨天才第一次前往浙江博物館武林館區參觀。對於浙江博物館,相信大家一定不陌生,曾經在國家寶藏中出境的萬工轎,讓這裡名聲大噪。在眾多的博物館中脫穎而出,成為備受關注的景點。此後很多人來杭州旅行都會來此打卡,而我也用打卡的方式一起來看看這個館藏豐富,擁有眾多鎮館之寶的浙江省博物館。
  • 中國航海博物館鎮館之寶亮相
    原標題:中國航海博物館鎮館之寶亮相 用來確定船舶航行位置的「哈裡森天文鐘」 /晨報記者 鍾暉 英國國家航海博物館珍藏的「哈裡森天文鐘」、上海中國航海博物館鎮館之寶《大明混一圖》、17世紀荷蘭繪製的《中國地圖》……
  • 陝西最高等級博物館及其鎮館之寶,這陣容在全國沒幾個省份能媲美
    秦始皇兵馬俑博物館是在秦兵馬俑陪葬坑遺址上建立的,主要參觀點包括秦兵馬俑一、二、三號坑、銅車馬陳列廳及相關臨時展覽,其知名度、美譽度享譽世界。兵馬俑博物館的鎮館之寶,首先就是兵馬俑了。兵馬俑數量比較龐大,不好說哪個價值比別的高。但是二號館的跪射俑、將軍俑應該是其中的頂級代表。尤其是跪射俑因為酷似陝西地圖,得到了廣泛的關注。
  • 世界5大博物館的鎮館之寶,頻繁出現在教科書上,中國的是這件!
    世界5大博物館的鎮館之寶,頻繁出現在教科書上,中國的是這件! 1.大英博物館——羅塞塔石碑:羅塞塔石碑高1.14米,寬0.73米,製作於公元前196年,刻有古埃及國王託勒密五世登基的詔書。這快石碑解讀出已經失傳千餘年的埃及象形文之意義與結構,而成為今日研究古埃及歷史的重要裡程碑。
  • 博物館日 探尋世界頂級博物館的鎮館之寶
    1977年,為促進全球博物館事業的健康發展,國際博物館協會將5月18日定為國際博物館日。今天,小編帶大家走進世界頂級博物館,去尋找每一家博物館的鎮館之寶、人類文明寶藏。那故宮的「鎮館之寶」是什麼呢?故宮博物院院長單霽翔曾說,很難挑出一件代表性的寶貝。這是因為故宮的藏品呈倒金字塔結構,93.2%的文物都是國家珍貴文物,6.4%藏品為普通文物,資料留存僅0.4%。也就是說,故宮博物院的文物藏品中夠「鎮館之寶」級別的寶貝太多了,幾乎件件都是壓箱底的寶貝。
  • 八國聯軍搶走的「永樂寶劍」,估價超10億元,英國博物館拒不歸還
    鄭和下西洋,是我國歷史上非常重要的一個歷史事件,這件事發生在明朝永樂年間,這時候的統治者是明成祖朱棣,朱棣是明朝的第三位皇帝,他統治期間的明朝非常的繁榮,社會穩定,國力強盛,他不僅重視文學的發展,也非常重視武力的發展。
  • 省博物館十大「鎮館之寶」評出
    長江日報訊(記者萬建輝 通訊員孫夏)12月13日,備受期待的湖北省博物館十大「鎮館之寶」揭曉,除曾侯乙編鐘、越王勾踐劍、鄖縣人頭骨化石、元青花四愛圖梅瓶現有四大「鎮館之寶」外,曾侯乙尊盤、雲夢睡虎地秦簡、虎座鳥架鼓、彩繪人物車馬出行圖、石家河玉人像、崇陽銅鼓等6件文物瑰寶新晉「鎮館之寶」。
  • 姜松點評世界五十大博物館及其鎮館之寶
    也許還有第四、第五……第N個要去博物館的理由。  博物館是文化遺產的保存、延續和交流的地方,具體文化多樣性、公益性和非正式教育性,能引領社會大眾,促進社會變化發展。法國思想家託克維爾曾說:當過去不再照亮未來,人心將在黑暗中徘徊。  姜松是博物館專家、中國國家博物館協會會員、中國傳媒大學客座教授。他從小喜歡博物館和藝術史,熱愛旅遊,博覽群書,喜歡研究。
  • 世界四大博物館鎮館之寶
    從英國大英博物館到法國巴黎羅浮宮,從俄羅斯的冬宮到美國紐約的大都會博物館,這世界知名的四大博物館中,哪些是它們的鎮館之寶?   大英博物館:《亞尼的死者之書》國家接受了他的贈品,並於1753年6月7日批准建立大英博物館。   大英博物館位於英國倫敦新牛津大街北面的大羅素廣場,包括埃及文物館、希臘羅馬文物館、西亞文物館、歐洲中世紀文物館和東方藝術文物館。1759年1月15日,大英博物館正式對公眾開放,成為世界上第一座對民眾開放的博物館。   大英博物館的鎮館之寶《亞尼的死者之書》,創作於公元前 1300~前1200 年。
  • 如數家珍,西安各大博物館的「鎮館之寶」娓娓道來
    今天小編就給大家盤點一下西安各大博物館的鎮館之寶,為喜歡逛博物館的朋友劃重點哦~西安博物院鎮館之寶秦代玉高足杯該杯於1976年在西安市東張村的秦阿房宮遺址出土。杯本是青玉材質,因千年置身地下受沁,現在呈焦黃色。
  • 湖北省博物館十大「鎮館之寶」揭曉!
    12月13日,經廣大網友和專家委員會歷時一個月的評選,湖北省博物館十大「鎮館之寶」正式揭曉!新當選十大「鎮館之寶」:曾侯乙編鐘、越王勾踐劍、曾侯乙尊盤、雲夢睡虎地秦簡、虎座鳥架鼓、鄖縣人頭骨化石、元青花四愛圖梅瓶、彩繪人物車馬出行圖、石家河玉人像、崇陽銅鼓。
  • 西安各大博物館「鎮館之寶」,你打卡了嗎?
    《國家寶藏》節目截圖除了上面3件國寶陝歷博還有這些鎮館之寶鑲金獸首瑪瑙杯唐朝的文物,1970年窖藏出土於陝西省西安市南郊何家村,高6.5 釐米,長15.6釐米,口徑5.6釐米。西安各大博物館的鎮館之寶大家逛博物館的時候可以重點參觀哦~西安博物院鎮館之寶秦代玉高足杯該杯於1976年陝西省西安市東張村,秦阿房宮遺址出土。
  • 山東博物館十大「鎮館之寶」——「聚先秦文明之精華」
    八角星紋彩陶豆(大汶口文化)2011年的時候,山東博物館進行了一次「鎮館之寶」的評選活動,從當時館藏的150餘萬件藏品中,通過層層的評選,最終確定了10件文物作為「鎮館之寶」。這十大「鎮館之寶」,絕大多數都屬於先秦時期。其餘的四件,是兩漢、明清的文物。這六件精美的先秦古物,有彩陶、青銅、玉器等等,反映了這裡曾經存在的久遠而古老的文明。
  • 【走進博物館】廣西博物館的「鎮館之寶」令人驚嘆
    【走進博物館】廣西博物館的「鎮館之寶」令人驚嘆 2018年12月22日 14:22  來源:廣西新聞網        廣西博物館「鎮館之寶」之一——101號雲雷紋大銅鼓,是世界上最大的銅鼓,被譽為「銅鼓王」。侯宇寧攝
  • 河南有座古橋,橋下插著一把寶劍,為何無人敢拔?
    這些玉石和寶劍一半都是上等好物,1965年出土的越王勾踐劍就是一把絕世好劍。而說起佩劍,自愛河南的駐馬店有一座古橋,橋下有一把千年寶劍,關於這把劍的背景,居然與秦始皇有關!我國古代有十大名劍,其中排名第九的純鈞劍也是被越王勾踐所收藏。
  • 揭秘自貢恐龍博物館鎮館之寶:太白華陽龍(圖)
    太白華陽龍頭骨 世界博物館日在世界著名的「大山鋪恐龍化石群遺址」上就地興建的自貢大型遺址類博物館,是中國繼半坡遺址和秦始皇兵馬俑坑之後,又一大型現場博物館,也是我國第一座專業性恐龍博物館、世界三大恐龍遺址博物館之一,被美國《國家地理》雜誌評價為「世界上最好的恐龍博物館」。
  • 中國最值錢文物,大英博物館鎮館之寶,英國:潛艇還是文物二選一
    二戰時期,英國為了感謝中國軍隊在緬甸解救被日軍圍困的英軍,讓中國政府在潛水艇和文物裡頭二選一,當做禮物送給中國政府。當時中國正處於抗戰時期,急需潛艇以增強海上戰鬥力,於是中國政府毅然決然地選擇了潛艇。雖說在一幅畫和一艘潛艇裡面選擇潛艇是無可厚非的,但是這幅畫也不是普通的文物,不然也不會拿來跟潛艇作比較,它是中國最值錢的文物,也就是大名鼎鼎的《女史箴圖》,錯過了英國這次歸還它的機會,現在要想看見它的真容還得到大英博物館去,而且去了也不一定看得到。
  • 英國博物館中十件鎮館之寶,其中三件來自中國,每一件都價值連城
    英國博物館是一座著名的國際博物館,一談到國際大家應該就猜到了,在博物館中除英國本國的文物之外,還有很多是外國的,五花八門,其中有一半的文物都是當年從中國掠奪的,或者是英國商人在中國購買然後流落到英國,最後被存放在博物館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