蜱蟲是什麼?為何被稱為「奪命蟲」?夏季要小心提防,別被咬到

2020-12-17 三九養生堂

五月一直有個不好的說法,古人講五月稱之為「毒五月」、「爛五月」。很多年輕人聽到這一說法,都覺得不可思議,無法理解。

五月是個特殊的季節,每逢五月,各種毒蟲會增多,比如說蚊子、蒼蠅之類的。加上氣候轉熱,機體抵抗能力又低,一些年紀大的人就無法撐過五月份。相比之下,五月份的死亡率就要比其他月份更高。

和現在不同,古代的技術有限,面對毒蟲叮咬並沒有好辦法,對生命是會構成威脅的。時至今日,人們拿一些毒蟲,依舊沒有辦法。在忽視的情況下,也會危及到生命,比如說蜱蟲。

很多人對蜱蟲並不熟悉,但它卻被稱為「奪命蟲」。為什麼蜱蟲如此厲害,竟然會奪命呢?今天就來了解下這種小蟲子。

蜱蟲在一些地方又被稱之為牛蝨,經常躲在草叢裡。也有些蜱蟲會寄宿在動物身上,其宿主包含了常見的鳥類、爬行動物等。在宿主體內靠吸取宿主的血液為生,這就意味著蜱蟲會影響到血液健康。

蜱蟲對身體的傷害,也是從血液開始,一旦接觸到蜱蟲,其會吸附在皮膚上,不斷吸食身上的血液。由於蜱蟲爬在皮膚上,就好像一顆黑痣,不會讓人注意,開始時也沒有其他表現,就會讓人忽視。

隨著時間推移,症狀會變得明顯,有發熱、四肢無力、肢體酸痛以及拉肚子等各種異常表現,好似受涼感冒一般。應該說,這不是什麼大問題,對身體也無影響。關鍵這個蟲子會攜帶病毒。

其中有一種病毒被稱作布尼亞病毒,一旦由蜱蟲傳給人類,並隨著血液進入到身體後,會破壞身上的器官,使得一些器官提前衰竭,人的壽命就會受到影響,有著15%左右的致死率。

為何蜱蟲會在夏季叮人呢?

這和蜱蟲尋找宿主的特性是有關的,蜱蟲有個不尋常的能力,對動物身上散發出來的汗液以及二氧化碳等物質非常敏感。在15釐米遠的地方,就可敏銳地感知到,不斷尋找時機,向宿主身上跑去。

夏季人類的出汗量明顯增多,身上散發出來的汗臭味以及二氧化碳等氣體也會增多。再加上衣服穿得少,完全暴露在空氣上,就為蜱蟲叮咬提供了有利條件。在夏季對這種蟲子,就需要小心提防。

第一不要穿著短袖在草叢行走,儘量避開鳥類等哺乳動物聚集的地方。如有必要在這些地方行走,要做好保護措施,儘量穿長袖,擦拭身上的汗液,避免汗液味道散發出來。

第二在有了身體不適時,要儘早發現並處理,比如當感到身上突然有了黑痣時,就要仔細觀察是否是小蟲子。在感到噁心嘔吐以及無緣無故拉肚子時,更要提防,此前如果在草叢中行走過,需要儘早就醫檢查。

總之,夏季蚊蟲增多,需要預防的不僅是蚊子,還有其他的一些小蟲子。像蜱蟲這樣的蟲子一旦被咬到,對身體的危害是很大的。儘量做好預防措施,避免在草叢和一些可能存在蟲子的地方活動。尤其是要避免帶著小孩子在這些地方活動,小孩子的抵抗力要比成年人低好多。

相關焦點

  • 夏季實用防蟲手冊,小心這些「奪命蟲」!
    被咬後怎樣正確處理呢?這份防蟲指南請收好!奪命蜱蟲多位市民身上出現「黑點」進入五月,有多位市民因身上出現「黑點」,來到醫院就診,經診斷,這些「黑點」是深深扎在皮膚裡的蜱蟲。「被蜱蟲咬傷不能自己往下拽,否則口器留在皮膚裡,容易感染。」
  • 蜱蟲咬傷大意不得 醫生:夏天要多提防這些蟲子
    仔細詢問得知,白天家長帶著孩子到西山上玩,孩子開心地在草叢裡打滾。回家後準備洗澡時,家長發現孩子身上多了個「黑痣」,仔細一看好像還會動。家長不敢硬來,連夜帶孩子到醫院求助了。  杜晨仔細觀察發現蟲子很可能是吸血的蜱蟲。確切地說,蜱蟲不是「蟲」,屬於蛛形綱動物,也是寄生蟲的一種。
  • 「奪命蜱蟲」再出沒!八旬老太被不明飛蟲叮咬鑽進皮肉
    本文轉自【揚子晚報】;「奪命蜱蟲」再度現身!26日,鎮江揚中市人民醫院介紹,該院收治了一名被蜱蟲叮咬的八旬老太。所幸送治及時,蟲體被完整取出,目前老太已無大恙。老人的家人告訴醫生,早晨發現老人右耳耳廓紅腫而且有一「黑點」,仔細一瞧好像是只蟲子,而且一半蟲體已經鑽進老人耳廓的皮肉裡。張奶奶已經年過八旬,老人回憶:13日傍晚她外出散步時,耳朵好像被什麼叮咬了一下,當時也沒有太在意。
  • 小心奪命蜱蟲!12歲女孩上山踏青,被它咬進醫院,醫生警告:千萬別...
    小心奪命蜱蟲!12歲女孩上山踏青,被它咬進醫院,醫生警告:千萬別自己拔!、人少空氣好的地方踏青,很多市民都選擇到附近的山上遊玩,但近日,有人就在山上中招了。
  • 今年蜱蟲好像挺活躍5月就有人被咬了
    有人身上出現異常「黑點」    日前,大連市皮膚病醫院皮膚科副主任醫師李兆研接診了一位男性患者,自述前日發現大腿部有「黑點」,因在農村生活,知道有可能是被蜱蟲叮咬了,便自行用酒精溼敷患處嘗試取出,但沒成功,因此來醫院就診。經診斷,的確是蜱蟲叮咬。無獨有偶,該院皮膚科主任中醫師唐春蕾在近日也接診了一位被蜱蟲叮咬的7歲女孩。
  • 蟲!時下是蜱蟲叮咬高發季 杭州採茶老農被咬不自知
    接診的杭州市第一人民醫院皮膚科醫生鍾劍波一看,這哪是痣,分明是蟲。每年四月起蜱蟲叮咬高發 咬了人就不會鬆口「這種昆蟲叫硬蜱蟲,一般在丘陵地帶出沒。」「它只在產卵和蛻皮的時候才會自行脫落,一般快也要兩三天,隨著攝入人血,體積也會變大,後面可以長到平時的十倍大小,所以你會覺得黑點變大了。」老傅覺得有點暈:「這蟲子也奇怪,咬的時候沒感覺,咬在身上也沒感覺,要不是剛好摸到了,根本不會發現。」被蜱蟲咬了會怎麼樣?
  • 怪蟲入侵 40歲大姐被咬哭 蜱蟲還是蟎蟲傻傻分不清
    發現怪蟲的窩點後,蔣女士趕緊跑到樓下超市買滅害靈,最後因為沒貨,只好買了兩壺1.8升的老白乾。蔣女士將烈酒裝到噴壺裡,朝著蟲子窩點猛烈噴灑,一口氣噴了兩壺。不過,這並沒有什麼效果。白酒不奏效,蔣女士又去買了一瓶滅害靈,朝著衣櫃裡蟲子的「基地」噴灑。「噴了多次,一瓶滅害靈都噴完了,裡面的蟲子還是活著。」
  • 提醒:預防蜱蟲,夏季出門要牢記兩點
    但是如果不慎被下面的這種蟲子咬到了,可能就不是這麼簡單了,嚴重的甚至可能會丟掉性命!到底是什麼蟲子,能有這麼大的殺傷力呢?下面小編和大家一起來深究一下。它是夏季「奪命蟲」,被咬到,輕則咬傷重則身亡6月初,安徽的一位男子就因為被這種蟲子——蜱蟲,咬傷後不治身亡。
  • 夏季被蟲咬傷患者驟增 男孩頭皮長「黃豆」竟是蜱蟲
    「今年5月以來,浙江省人民醫院陸續接到5例蜱蟲叮咬引發的重症『新型布尼亞病毒』患者,其中1例已死亡。」這幾天,這則新聞刷爆了微信朋友圈,人們在驚呼「蜱蟲兇猛」的同時,也很好奇,這到底是一種什麼蟲?溫州有沒有蜱蟲?夏季悶熱,還有別的兇猛昆蟲要提防嗎?記者就此進行了採訪。
  • 夏季小心「奪命」蜱蟲 義烏曾有市民被咬傷
    根據血液檢驗報告顯示,老方白細胞只有1.12×10^9/L【成人正常值:(4.0~10.0)×10^9/L】,血小板也已經掉到了58×10^9/L【正常值:(100~300)×10^9/L】。「綜合病人的居住環境、症狀表現、檢查指標,我們高度懷疑是『發熱伴布尼亞病毒』感染後引起的發熱伴血小板減少症候群,也就是人們常說的『蜱蟲病』。」義烏中心醫院感染科主任樓蓮青給出了自己的判斷。
  • 警惕蜱蟲!夏季小心「奪命蜱蟲」一家三人被蜱蟲咬傷,兩人喪命
    5月底6月初,盱眙宋先生的嶽母和妻弟先後因蜱蟲叮咬不治身亡。6月9日,就在為家人辦喪事時,宋先生又小臂被蟲子叮了一下,留下壓印,由於沒有看到蟲子,宋先生就到當地的衛生所簡單的處理了一下傷口。醫生介紹說,一部分蜱蟲體內有一種發熱伴血小板減少症候群病毒,人被叮咬後輕則發熱乏力、重則休克多器官衰竭等,致死率達到15%,每年5~11月份是高發期! 一旦發現被蜱蟲叮咬後,千萬不要強行拔出,以免拽傷皮膚。因為蜱蟲嘴上的倒刺可能深入體內,將蜱蟲的頭部留在皮膚內。
  • 武漢發生蜱蟲咬人事件 女白領被迫挖肉取蟲(圖)
    據有關專家稱,蜱蟲在武漢市區咬人非常少見。華科三學子被蜱蟲咬傷近來在華中科技大學的多個學生網絡群裡,常見關于謹防蜱蟲叮咬的提示。據了解,近日該校有3人遭受蜱蟲叮咬,其中兩人是在校內被咬的。據介紹,三名學生在就診前分別去過學校東操場、喻家山及校外的森林公園。
  • 青島出現蜱蟲咬傷人病例 患者被咬後傷口黑腫
    22日早晨,鄭女士發現自己的右腳趾縫中間有點腫,看起來中間還有點發黑,像是裡面有什麼東西,可是摸上去不痛也不癢。這是啥?鄭女士有點害怕,懷疑是什麼東西鑽到了皮膚裡。     越看越不對勁,鄭女士使勁摳了摳,果然從紅腫的地方摳出了一個小黑點。仔細一看,這個小黑點還有八條細細的腿,還在亂動呢。
  • 又到蜱蟲活躍期,出遊當心各種會咬人的「蟲」!
    周末,天氣晴朗,上小學的龍龍和爸媽一起去爬山,晚上回到家洗澡,他發現肚子上多了一個小蟲子,趴著一動不動,感覺要鑽到肉裡去了。爸媽趕緊帶他到醫院,醫生說這是蜱蟲,隨後給龍龍的肚皮上打了一點麻藥,用鑷子把蜱蟲完整地取了下來,然後對傷口進行了消毒,又囑咐了龍龍媽媽一番。
  • 被蟲咬了一口,十堰女子竟然...遇到這種蟲千萬別拍!
    來,科普一下:▼隱翅蟲(rove beetle)又被稱為「影子蟲」、「青腰蟲」,是鞘翅目隱翅蟲科甲蟲的通稱劉文韜表示:「目前正值隱翅蟲活動高峰期,到野外或草地活動,儘量穿長衣長褲。如果遭隱翅蟲叮咬,要用嘴將它吹走或抖落,切忌將其拍死,以免蟲體內的強酸濺到皮膚上。
  • 夏天毒性很大的幾種蟲類,看到後要遠離,以免孩子受到傷害
    多年之後,我們都成為了孩子的母親,而且現在也是炎炎夏季了,夏季蟲子多,自然也有一些毒性很大的蟲類,今天我幫大家列舉幾個,大家看到後要遠離,也要警告自己愛玩蟲子的孩子遠離,以免受到傷害。吸血蜱蟲這種蟲類在我們老家那邊還是能見到的,聽說見到的人很遭殃,我還沒有見過蟲子本身,但是我有一個同學的媽媽在地裡幹活的時候,就被這種蟲子給咬了,幸虧搶救及時,才沒有生命危險。
  • 小區遛狗現蜱蟲居民心慌 醫生:別徒手揪蟲
    信息 小區遛狗現蜱蟲居民心慌 醫生:別徒手揪蟲 2016參與互動    醫生:別徒手揪蟲應及時就醫
  • 夏季千萬小心這6種蟲 易喪命
    蚊子咬一口、蒼蠅碰一下都不會有大礙,但以下這6種小蟲請您一定要遠離,萬一不幸被咬,一定要先做好緊急對策、及時送醫,否則會危機生命!第一類:恙蟲目前,恙蟲多分布於我國海南、廣東、廣西、福建等熱帶、亞熱帶沿海地區,大都生存在潮溼的草地、樹林裡,春季、夏季比較活躍。其通過叮咬老鼠、山羊等吸收毒素,再將毒素傳播到人體,隨著血液傳播。
  • 一個風箏,導致夫妻雙雙被截肢,這些「隱形奪命殺手」要小心!
    口罩一定要戴好,別因為太悶,就隨意取下來,儘量少聚餐,少去人多的地方。五一假期時吉林市的確診病例之一,就曾逗留過吉林的某大型商場的超市,那個時候大家都已經放鬆警惕,商場裡的人流量還不少。沙沙本來也要去那個商場逛街,好在被我制止了,現在想想真的後怕。當危險真正逼近時,才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其實已經晚了。
  • 在海邊被咬,數天後仍舊奇癢難忍!夏季要小心它
    夏季到海邊!小心「看不到」的叮咬被咬後奇癢難忍 越撓越癢「去海邊玩了一會,被咬了10來個包,別提多難受了,癢得受不了,最可氣的是根本沒看到什麼咬的……」夏季到海邊遊玩、釣魚的人越來越多,可不少人在海邊卻「中招了」,他們被一種神秘的蟲子咬傷,奇癢無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