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費9年義務教育,教育培訓卻佔中國家庭第1位!錢都花哪去了?

2020-12-09 博學教育說

我國從1986年就開始實行九年制義務教育,並在2006年對《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進行了修訂,法律規定,凡具有中華人民共和國國籍的適齡兒童、少年,不分性別、民族、種族、家庭財產狀況、宗教信仰等,依法享有平等接受義務教育的權利,並履行接受義務教育的義務。也就是說,只要孩子到了該上學的年紀,就必須到學校接受9年義務教育,在此期間,學校不收取學費、雜費。

九年制義務教育旨在減小家庭負擔,讓更多的孩子接受文化教育。但是近年來,不斷有家長抱怨,供孩子上學越來越困難了,壓力非常大。經過調查數據顯示,中國人最願意在教育培訓上花錢,支出佔據了總支出的32%左右,比住房的支出還要高,排名第一位。為什麼實行了九年制義務教育,大家反而在教育培訓上的支出更高了呢?這些錢都花到哪去了?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1、學雜費

雖然國家免去了學費,但是學校還是會收取其他費用,比如買校服、班費、捲紙費等等,總之亂七八糟的收費項目有很多。就那校服來說,就分為夏季校服和秋季校服兩套,每套將近200多,隔一年就要換一套新的。

再加上學校組織其他活動,比如外出參觀旅遊,每個人要收2千到3千不等,而這些錢是家長必須要交的。儘管家長不用交學費了,但是學校總有理由從家長的錢包裡掏出錢來,而且數額還不算小。

2、輔導材料

現在學生們光靠學習教材上的那點內容,已經不管用了,必須要有輔導教材才行,不然成績就要被落下。現在很多老師甚至已經不把重點放在教科書上了,而是以輔導教材,講練習冊為主。而且一本輔導教材還不夠,每科至少得兩本。

只要是對孩子學習成績有幫助的事情,家長從來不會吝嗇錢,什麼樣的輔導材料都願意買。如果按照一科兩本來算的話,一年最少需要20幾本輔導書。光是買輔導材料,家長一年就得花個幾百上千塊。

3、補課班

補課班是每個家庭的教育經費支出的大頭,從幾千到上萬不等。補課機構根據不同的課程,設立了不同的收費標準,分別包括錄像課、直播課、大班課、小班課、一對一輔導,收費是逐漸增加的。儘管很貴,但是補課班總是不缺生源。家長之所以願意花這麼多錢送孩子去補課,主要有2點考慮。

首要原因就是,希望通過補課能提高孩子的成績,成績是「命根」,尤其是對於初中生和高中生來說,面臨著中考和高考的壓力,如果不補課,成績就可能被落下。次要原因就是,家長工作普遍都比較忙,沒有時間輔導孩子作業,為了不讓他們放學後瞎玩耽誤學習,乾脆花錢送去上補習班,有補課老師看著,孩子還能稍微認真學習。

雖然義務教育免去了學費,但是其他費用,尤其是上補課班花的錢就更多了。很多家長都表示壓力很大,可是又不能不讓孩子上補課班。因為如果不補課,孩子的成績就可能下降,被其他同學超越,再想追趕不僅要花更多的精力,錢也一樣不能少花,因此家長寧願自己壓力大一點,也不能把孩子的補課班停掉。

你每年在補課班上要花多少錢?你覺得補課班收費合理嗎?歡迎在評論區留言交流!喜歡內容就點讚加關注吧!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九年義務教育免費,家長卻稱「上不起學」,錢都花哪去了?
    這也是千萬父母共有的心願,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的生活水平也越來越高,經濟條件比較好的家庭還會送孩子去國外留學,這也是普遍存在的現象。 九年義務教育免費 從1986年開始,我國人大會議就通過了《義務教育法》規定,正式實行九年義務教育,這也標誌著我國已經確立了義務教育制度。
  • 9年義務教育免學費,為何家長每年還會花很多錢,錢都花哪了?
    說起義務教育相信很多朋友都會豎起大拇指來,這確實是我國教育事業發展史中的一次大的飛躍。記得在我讀小學的時候,還是需要交學費的,對於很多家庭經濟狀況不好的孩子來說,當時的學費可以算得上非常一大筆支出了。而9年義務教育政策的實施,確實給了很多家庭經濟困難的孩子希望,幫助他們重新返回課堂接受教育。不知道各位家長朋友們有沒有發現這麼一個現象:雖然九年義務教育免除了學費,但是孩子們每年讀書依然會花掉很多錢。那麼這些錢究竟花在了哪些地方呢?今天我們就一起來看一下吧。
  • 9年義務教育加重了家長的負擔,錢都去哪兒了?
    就在前幾天,教育部發布了最新消息,目標是到2020年在全國普及初中和高中之間的義務教育也就是說,從2020年開始,原來的9年制義務教育將改為12年義務教育孩子讀的書越多,文化程度就越高,自己的優勢也就越大,很多孩子對中學的成績不抱太大的期望,但是到了高中,很多孩子卻選擇了名牌學校十二年義務教育的推進為孩子提供了更多容錯的機會由於初高中階段孩子多處於叛逆期
  • 九年義務教育不收費,為什麼家長覺得負擔更重了,錢都花在哪了
    #我國的九年義務教育階段是小學階段到初中階段這九年,以前,學生們需要交學費和書費,但是現在的九年義務教育階段是已經不再需要學生們繳納學費和書費的,但是現在雖然說學生在九年義務教育階段是花不了太多的費用,但是家長們覺得現在學生花費的錢,好像也沒比之前少多少,甚至還比之前的多了,這讓家長們很疑惑。
  • 為啥義務教育免費,花在孩子身上的錢反而多?過來人說多了都是淚
    他跟老婆一年一共賺9萬多塊錢,而倆孩子的教育投資就佔了6萬,再加上在縣城買房也要供房貸,他現在月月靠信用卡續命。我們知道,縣城工資不高,他老婆為了接送孩子找了一個時間自由但工資很低的工作,兩人個收入少可以理解。但是我納悶的是,現在孩子上學是九年義務教育免費,他們在孩子教育上怎麼還花這麼多錢呢?
  • 九年義務教育下,家長卻都覺得小學、初中學費貴,錢花哪去了?
    眾所周知,我國的小學教育和初中教育是義務教育,而義務教育是強制且免費的。也就是說,孩子上小學和初中的九年是不需要學費的,也就是幼兒園的學前教育和之後的高中、大學需要學費。 按理說,在小學和初中的這九年應該是孩子讀書期間最省錢的時候,畢竟學費已經減免了,這能為家長們省下不少錢。
  • 九年義務教育免費,為何家長花的錢更多,學校:家長是自願的
    按理來說,現在學生在義務階段上學應該花不了太多的費用了,但是大部分家長都表示現在學生上學花的錢好像並不比之前少,甚至還比之前花得更多了,錢都花到哪裡去了?家長的錢都花到什麼地方了呢?1.補課費現在大部分學生家長都會為自己的孩子在假期報上至少一兩個補習班,有的是學習文化課的,有的是學習才藝的,為的就是讓學生能夠好好學習,發展才藝,不能輸在起跑線上,這些培訓機構的收費一般都不會很低,所以家長的大部分錢都花在了這方面。2.
  • 普及九年義務教育 從「必須上學」到「免費上學」
    中新社記者 張斌 攝 (改革開放40年)普及九年義務教育 從「必須上學」到「免費上學」中新社北京8月26日電 (記者 馬海燕)8歲半的汪心心今年9月即將進入小學三年級。在北京上小學不花一分錢,還免費領課本。這讓她的奶奶感到驚訝,「想當年,她爸爸上學時一學期還要交2塊錢呢。」
  • 夏長江:中國教育不斷完善,錢都投到哪裡了?
    韓國、馬來西亞、新加坡等家庭教育支出佔家庭消費總支出的比也較高,這與家庭傳統上注重教育有關(學而優則仕,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二是教育價格。據世界銀行測量,中國教育購買力平價,1美元相當2.909人民幣,是美國教育價格的42.7%(盧森堡最高,美國第5),全球180個經濟體,中國排名36位左右。三是義務教育年限。
  • 義務教育了,花錢卻越來越多,錢花哪了?
    我們都知道,義務教育是免費的,學生只收少量的作業費。按說都不花錢上學了,家長負擔最輕才對。但看看周圍的年輕父母,普遍反應,現在養一個孩子太花錢了,真不敢再生了,光上學都養不起。為什麼呢?以前沒實行義務教育的時候每家都是幾個孩子,很多也都上學了。現在義務教育了花錢為什麼還多了呢?作為老師,我這方面的體會更深。
  • 家庭教育年支出20萬,我都花在哪了?
    2019年,我們的家庭支出在100萬左右,這100萬裡,用到孩子身上的,大概佔了1/5——20萬,一半是現花的,另一半是存起來給她日後讀書的。每年現花的10萬花在哪了呢,來看回2019年的帳本:(1)幼兒園大班下學期學費16640元;(2)幼兒園在校興趣班學費1800元;(3)幼兒園暑假夏令營學費4500元;(4)幼兒園畢業照+畢業禮服600元;(5)小學一年級上學期學費20000
  • 2017年中國教育財政家庭調查:中國家庭教育支出現狀
    圖片來源:Unsplash本文為北京大學中國教育財政科學研究所博士後魏易在「第三屆中國教育財政學術研討會暨2017年中國教育發展戰略學會財政專業委員會年會」上的主旨發言。2005年以來,我國教育財政體制機制經歷了一系列顯著的改變。
  • 民間報告05年中國教育:免費義務教育定時間表
    「2005年從年初開始,教育界的論爭不斷,與以往不同的是,這些討論促進了教育的價值和教育政策的調整、轉變,取得了一系列的實效。」這是著名教育學者、21世紀教育發展研究院院長楊東平對2005年中國教育的基本判斷。他所指的這些論爭主題包括實行免費義務教育、推進義務教育均衡化、以及教育產業化等等。
  • 報告:中國家庭教育年總支出超1.9萬億
    報告:中國家庭教育年總支出超1.9萬億 2017-12-29 091.9萬億 佔2016年GDP比重達2.48%  中青在線訊(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 李新玲)2016年下學期和2017年上學期,全國基礎教育階段家庭教育支出總體規模約19042.6億,佔2016年GDP比重達2.48%,這是北京大學中國教育財政科學研究所(北大財政所)12月27日公布的「2017年中國教育財政家庭調查(CIEFR-HS)」中的數據。
  • 9年義務教育免學費,為什麼家長還要支付很多費用?錢都花哪了?
    小學到初中是屬於9年義務教育的範圍,在這個範圍內學生的學費是免除的,是不用交的,但為什麼從小學到初中家長每年還是要為孩子交不少的費用呢?有家長就反映自己上初中的學生隔些日子就要交一筆費用,雖然數額不大,但交得繁而多。
  • 免費九年義務教育利國利民,課外補習班讓家庭教育負擔反而加重!
    自1994年國家實行九年義務教育確實是一大壯舉,利國利民。讓全國適齡兒童都能上學,教育水平的提高直接使中國的綜合國力在末來的幾十年突飛猛進,老百姓無不為這一項利國得民的措施叫好。經濟越發展,貧富差距就越大。
  • 中國義務教育年投入超2萬億元 15年免費教育暫不可行
    (新中國70年)中國義務教育年投入超2萬億元15年免費教育暫不可行  中新社北京6月6日電(記者馬海燕)中國教育部前不久發布的統計快報顯示,2018年全國教育經費總投入為46135億元
  • 好消息: 我國部分農村地區, 將增加9年義務教育為15年免費教育
    ,正所謂「再窮不能窮教育「,我國也實行了九年義務教育制度,即凡具有中華人民共和國國籍的適齡兒童、少年,不分性別、民族、種族、家庭財產狀況、宗教信仰等,依法享有平等接受義務教育的權利,並履行接受義務教育的義務。
  • 延長義務教育令人期待 九年義務教育更應落實
    在有據可查的170多個國家當中,平均的義務教育年限為8年。北美、歐洲的部分國家執行12年義務教育,古巴也是。但同樣經濟發達的日本,義務教育已經實施百年,至今也沒有變成12年,日本用了6%的財政保障義務教育在實施質量上的均等,花了大力氣扶持薄弱、邊遠地區,貧困家庭孩子受教育還能享受牛奶、午餐及校車等的補助。在中國,義務教育的「義務」目前還僅僅體現在「學費」層面。
  • 義務教育明明免費,為啥每年開學季卻成了花錢季?家長錢花哪了
    但是我們國家在教育上現在一直是九年義務教育其實,家長們都不想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為了培養孩子,家長們付出的金錢和精力遠遠超出我們的想像,而我們的錢大多也都花在這些方面。明明是義務教育,家長們的錢到底都花哪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