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從1986年就開始實行九年制義務教育,並在2006年對《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進行了修訂,法律規定,凡具有中華人民共和國國籍的適齡兒童、少年,不分性別、民族、種族、家庭財產狀況、宗教信仰等,依法享有平等接受義務教育的權利,並履行接受義務教育的義務。也就是說,只要孩子到了該上學的年紀,就必須到學校接受9年義務教育,在此期間,學校不收取學費、雜費。
九年制義務教育旨在減小家庭負擔,讓更多的孩子接受文化教育。但是近年來,不斷有家長抱怨,供孩子上學越來越困難了,壓力非常大。經過調查數據顯示,中國人最願意在教育培訓上花錢,支出佔據了總支出的32%左右,比住房的支出還要高,排名第一位。為什麼實行了九年制義務教育,大家反而在教育培訓上的支出更高了呢?這些錢都花到哪去了?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1、學雜費
雖然國家免去了學費,但是學校還是會收取其他費用,比如買校服、班費、捲紙費等等,總之亂七八糟的收費項目有很多。就那校服來說,就分為夏季校服和秋季校服兩套,每套將近200多,隔一年就要換一套新的。
再加上學校組織其他活動,比如外出參觀旅遊,每個人要收2千到3千不等,而這些錢是家長必須要交的。儘管家長不用交學費了,但是學校總有理由從家長的錢包裡掏出錢來,而且數額還不算小。
2、輔導材料
現在學生們光靠學習教材上的那點內容,已經不管用了,必須要有輔導教材才行,不然成績就要被落下。現在很多老師甚至已經不把重點放在教科書上了,而是以輔導教材,講練習冊為主。而且一本輔導教材還不夠,每科至少得兩本。
只要是對孩子學習成績有幫助的事情,家長從來不會吝嗇錢,什麼樣的輔導材料都願意買。如果按照一科兩本來算的話,一年最少需要20幾本輔導書。光是買輔導材料,家長一年就得花個幾百上千塊。
3、補課班
補課班是每個家庭的教育經費支出的大頭,從幾千到上萬不等。補課機構根據不同的課程,設立了不同的收費標準,分別包括錄像課、直播課、大班課、小班課、一對一輔導,收費是逐漸增加的。儘管很貴,但是補課班總是不缺生源。家長之所以願意花這麼多錢送孩子去補課,主要有2點考慮。
首要原因就是,希望通過補課能提高孩子的成績,成績是「命根」,尤其是對於初中生和高中生來說,面臨著中考和高考的壓力,如果不補課,成績就可能被落下。次要原因就是,家長工作普遍都比較忙,沒有時間輔導孩子作業,為了不讓他們放學後瞎玩耽誤學習,乾脆花錢送去上補習班,有補課老師看著,孩子還能稍微認真學習。
雖然義務教育免去了學費,但是其他費用,尤其是上補課班花的錢就更多了。很多家長都表示壓力很大,可是又不能不讓孩子上補課班。因為如果不補課,孩子的成績就可能下降,被其他同學超越,再想追趕不僅要花更多的精力,錢也一樣不能少花,因此家長寧願自己壓力大一點,也不能把孩子的補課班停掉。
你每年在補課班上要花多少錢?你覺得補課班收費合理嗎?歡迎在評論區留言交流!喜歡內容就點讚加關注吧!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