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報評「杜甫很忙」現象:文化產品不能娛樂至上

2020-12-13 中國青年報

  文化是一個民族生存和發展的重要力量。近年來,我國文化繁榮興盛,國家文化軟實力明顯提高。但也要清醒地看到,在文化商業化浪潮的助推下,「娛樂至上」的文化泛娛樂化現象開始出現。警惕文化泛娛樂化、守護中華民族精神家園,是當前建設社會主義先進文化需要高度重視的問題。

  文化泛娛樂化,簡單地說就是娛樂價值被推至文化的一切領域,是否有娛樂性、能否取樂成為衡量文化產品價值的法則。在「娛樂至上」的價值追逐中,歷史可以被戲說,經典可以被篡改,崇高可以被解構,英雄可以被調侃。 近年來層出不窮的「杜甫很忙」「李白很酷」等名人惡搞事件,各類選秀、真人秀的強力圈粉,都是文化泛娛樂化的表現。追求上座率、獲得收視率、博取點擊率是文化泛娛樂化背後的動力,受眾心理上圖消遣、求輕鬆、避思考的傾向是文化泛娛樂化贏得市場的重要原因。文化泛娛樂化以消費、技術、快感、世俗等因素的融合消解文化的深度與厚度,當眾多嚴肅的新聞、正統的歷史、經典的敘事以「娛樂」包裝的形式呈現時,其負面作用不可小覷。

  文化泛娛樂化帶來的最大問題,就是社會價值觀念和中華民族共有精神家園受到侵蝕。「我們是誰」「我們從哪裡來」「我們到哪裡去」,這是每一個國家和每一個民族都要面對的哲學追問,幫助求解這些追問是文化的深層意義與存在價值。文化泛娛樂化信奉娛樂至上,動搖了對「我們是誰」的認知,模糊了對「我們從哪裡來」的追尋,弱化了對「我們到哪裡去」的引領,是對社會價值觀和人們精神家園的侵蝕。

  首先,文化泛娛樂化衝擊主體身份認同,動搖對「我們是誰」的認知。主體身份認同是主體對自我身份的認可與贊同。中華民族從某種意義上說就是基於「我們是中華兒女」身份認同而形成的文化共同體,民族文化能夠幫助回答「我們是誰」的追問。然而,文化泛娛樂化在戲說、調侃、惡搞中解構宏大敘事,使民族文化碎片化,動搖了對「我們是誰」的認知。

  其次,文化泛娛樂化衝淡民族歷史記憶,模糊對「我們從哪裡來」的追尋。民族歷史記憶具有喚醒民族情感、強化國家認同的重要功能,它讓我們知道「我們從哪裡來」。文化泛娛樂化將娛樂價值置於歷史價值之上,為了娛樂可以隨意篡改、編造歷史,為歷史虛無主義的傳播推波助瀾,模糊了對「我們從哪裡來」的追尋。

  最後,文化泛娛樂化消解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弱化對「我們到哪裡去」的引領。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當代中國精神的集中體現,也是當代中國發展的價值引領。文化泛娛樂化背後充斥的物質欲望、個人主義等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背道而馳,弱化對「我們到哪裡去」的引領。

  面對文化泛娛樂化,我們必須增強文化自覺,共同守護我們的精神家園。文化自覺是指生活在一定文化歷史圈子的人對其文化有自知之明,並對其發展歷程和未來有充分的認識。增強文化自覺,共同守護我們的精神家園,既要求文化生產者主動擔當,又要求文化消費者能動省思。文化生產者的主動擔當主要指文化生產者應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生產導向,堅持追求真善美,衝破以取樂為目的的文化產品生產模式。當代中國正處於一個偉大的新時代,文化生產者要努力挖掘時代元素,讓自己的文化產品與優秀傳統文化對接、與未來發展趨勢對話,傳播好真善美。文化消費者的能動省思主要是指文化消費者在消費文化產品時要堅持主體思考的能動性,堅持高尚的精神追求,不為譁眾取寵的泛娛樂化作品買單,不在文化泛娛樂化中迷失自我。 只要文化消費者始終堅持追求文化精品的品位,對戲說歷史、篡改經典、解構崇高、調侃英雄堅決說不,文化泛娛樂化就會失去生長空間。(作者單位:南方醫科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

 

相關焦點

  • 「杜甫很忙」現象的文化解析
    摘 要:從「網絡一代」身處的社會環境和媒介環境,以及自身富有激情、創造性、叛逆性的特徵來看,文化上的反抗有其出現的土壤和存在的條件,但事實上類似「杜甫很忙」的網絡文化現象,並不沒有多大的文化抗爭性,沒有自己明確的目標指向,而是淪為一種娛樂、惡搞、戲謔。
  • 解讀"杜甫很忙"現象不能一刀切
    解讀"杜甫很忙"現象不能一刀切 如同當初「賈君鵬,你媽媽喊你回家吃飯」的火爆毫無徵兆,此次,「詩聖」杜甫突然走紅網絡,只是源自一組流傳網絡的對於中學課本上杜甫插圖的「惡搞」塗鴉帶來的娛樂效應。  今年2月12日,是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杜甫誕辰1300周年的日子。
  • 「杜甫很忙」現象的文化解析【2】
    二、「杜甫很忙」現象的文化反抗意味 「杜甫很忙」這一網絡文化現象,應當說有其一定的抗爭性。將杜甫、李白、關公等古代的名人、權威、神聖的人物那種古板的形象生活化、日常化、個性化、戲謔化、豐富化,是一個祛魅的過程。網絡媒體引領了後現代文化的流行。
  • 公務員面試熱點預測之「杜甫很忙」現象
    近日,一組有關杜甫的塗鴉圖片在微博上瘋轉,被人們成為「杜甫很忙」,對此事件你有什麼看法?在這些對語文課本圖片的「再創作」裡,杜甫時而手扛機槍,時而揮刀切瓜,時而身騎白馬,時而腳踏摩託……被網友戲稱為「杜甫很忙」。對於該事件,引起了熱議,反對者有之,這是典型的惡搞,庸俗文化,不尊重歷史人物,不尊重先賢;贊成者有之,這是一种放松和娛樂,沒必要上綱上線。【京佳預測】近日,一組有關杜甫的塗鴉圖片在微博上瘋轉,被人們成為「杜甫很忙」,對此事件你有什麼看法?
  • 杜甫很忙
    80、90後的網友,對杜甫這樣的人物非常的熟悉,都是自己的小學語文課本中的人物,因此,面對著對杜甫很忙圖片的惡搞,很多一部分是對自己兒時的回憶,有網友戲稱,這是對那些年,我們一起惡搞過的古代人物!  還有一點就是穿越劇情的影響,面對著穿越劇的瘋狂上映,大家都希望自己能夠穿越,但是苦於沒有條件,無法實現,但是這不能阻止網友們的惡搞娛樂精神,因此杜甫,不幸中槍了!
  • "杜甫很忙"實為策劃 惡搞太過娛樂是否有失恭敬
    「杜甫李白都太忙」現象引發熱議 網絡炒作無止境今年網絡的第一紅人非杜甫莫屬。近日,在「杜甫很忙」的塗鴉漫畫中,語文課本中側坐望天、消瘦憂鬱的杜甫,時而手持機關槍,時而腳踏電動車,時而在NBA打球,時而揮刀切西瓜,各種形象數都數不過來,不少網友感嘆:「杜甫也太忙了!」這股風還刮向了李白、白居易等歷史文化名人身上。
  • 成都杜甫草堂「調皮」了:「杜甫很忙」開始了
    原標題:卡通杜甫有點忙 2012年,以「杜甫很忙」為主題的塗鴉一時掀起網絡狂歡,在國內引發了文化熱議現象。今年,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館萌發了將「杜甫很忙」主題和文創結合的念頭,以引導人們對「杜甫很忙」文化現象進行正面的解讀,鼓勵廣大傳統文化愛好者積極探索傳統文化和現代生活的融合。
  • 「杜甫很忙」:解構也是一種創造
    熱點快評  周雲  其實對於經典做出與眾不同乃至另類的解讀,並不是從網絡時代開始,也不是網民的專利。比如我有個師兄告訴我,他小學的時候,正值文革後期,有天下著滂沱大雨,突然全校緊急集合,傳達最高指示。
  • 作家稱"杜甫很忙"是好現象:他是鄭州及河南的名片
    在該劇中,青年演員富大龍飾演一代詩聖杜甫,重現他坎坷的一生。  《大唐詩聖》的原著作者程韜光說,「杜甫很忙」是一個好現象,杜甫生於河南鞏義,他的詩歌流傳後人並傳遍東南亞和世界華人地區,這是鞏義的驕傲,更是鄭州乃至河南的名片。
  • 「杜甫很忙」背後人們的迷失
    但是,詩聖杜甫或許沒想到,時值他誕辰1300周年,他卻成了再創造的「插圖模特」第一人,從課本上馬不停蹄地跑向網絡,杜甫變成了狙擊手、送水工、肌肉男、短裙女郎,還有更高難度的高達戰士、傑克船長等影視或動漫角色,甚至「懷抱小姐」……  對於這一系列名叫「杜甫很忙」的「惡搞」,有的網友持寬容、理解的態度,認為這表現的是近年來流行於亞洲歐美的「漫畫減壓」風,通過塗鴉來發洩情緒,投射了當代人的生活審美觀念
  • 由「杜甫很忙」到「魯迅手遊」,名人被這樣宣傳合適嗎?
    2012年3月,是我國偉大詩人杜甫誕辰1300周年,原本網上此時應該是紀念杜甫的各種言論和文章的,可是等到的卻是漫天的「杜甫很忙圖」。下面發圖看看:事實上杜甫遠遠不止以上那麼忙,網絡上杜甫形態各異,看著更忙:有端著狙擊槍凝視遠方的,有開著坦克向前衝的,有戴著墨鏡騎電動車出門的,有騎著自行車去買菜的,有吃上洋快餐的,有跟美女翩翩起舞的,有穿著運動服打籃球的,有坐在桌前切西瓜的,有變身成惡魔,還有玩轉千元安卓機的。
  • 被惡搞、被代言網上「杜甫很忙」系人為策劃
    杜甫周邊產品賣火了  其實,有關杜甫的周邊產品,早已經隨著口水衍生了出來。  目前,嗅覺靈敏的商家已經開發了「杜甫很忙」系列產品,有印花T恤、手機殼、電腦保護套等。記者在淘寶上搜索發現,光是杜甫T恤就有200多件商品;連一些書在促銷時,也都搭上了「杜甫很忙」的順風車。
  • 網友塗鴉惡搞「杜甫很忙」
    網友塗鴉惡搞「杜甫很忙」  「據說,今天杜甫很忙,開完摩託騎白馬,送水過後賣西瓜。 」一幅普通的語文課本插圖,最近被網友塗鴉成「杜甫很忙」系列,讓詩聖杜甫瞬間成了「微博紅人」。  今年是詩聖杜甫誕辰1300周年,不知是網友紀念還是純屬爆發性的惡搞,一套「杜甫很忙」的課本塗鴉紅極一時。在這輪杜甫畫像「再創作」中,杜 甫已成為「插圖模特第一人」,簡單的狙擊手、送水小工、肌肉男都已經「弱爆」了,高難度的高達戰士、神龍鬥士、孔雀王爺、傑克船長等角色也紛至沓來,畫面 精美,背景融合得毫無破綻,只有杜甫原畫中深思熟慮的臉沒變,顯得喜感十足。
  • 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館:讓世界讀懂「杜甫很忙」
    2019年9月5日—11月5日,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館(以下簡稱「博物館」)在其草堂文創館公眾號發布了一則以「杜甫很忙」為主題面向全國徵集文創產品設計作品的徵集啟事。這是繼2012年「杜甫很忙」網絡文化現象七年之後的再次發聲。主辦方希望藉助這次的徵集活動,為廣大創作者傳承傳統文化提供一個平臺,並再一次引導人們對「杜甫很忙」文化現象進行正面的解讀。
  • 杜甫塗鴉圖火爆語文課本脫銷 遭疑過度娛樂
    塗鴉杜甫,是否過度娛樂  今年是杜甫誕辰1300年,恐怕很多文化機構還沒想好如何紀念,杜甫卻已經以這樣的方式「火」了起來。  「杜甫是偉大的詩人,我們應該尊重他、敬仰他。現在是娛樂時代,網友塗鴉詩聖杜甫畫像,可能沒有惡意。但惡搞他,是非常不應該的。杜甫精神是我們民族的精神之光,我們決不允許抵毀杜甫形象。」
  • 來看這些腦洞大開的文創-「杜甫很忙」設計大賽揭曉了
    四川在線記者 吳曉鈴讓博物館活起來,文創產品的開發已越來越受到博物館關注。2012年,以「杜甫很忙」為主題的塗鴉一時掀起網絡狂歡,在國內引發了文化熱議現象。今年,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館萌發了將「杜甫很忙」主題和文創結合的念頭,以引導人們對「杜甫很忙」文化現象進行正面的解讀,鼓勵廣大傳統文化愛好者積極探索傳統文化和現代生活地融合。從9月至11月,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館面向社會展開了一場以「杜甫很忙」為主題的文創產品設計徵集大賽。開賽起便受到設計業界內外的廣泛關注,徵集活動期間,主辦方收到了各大設計機構、設計從業人員及各大高校的設計作品100餘組。
  • 來看這些腦洞大開的文創——「杜甫很忙」設計大賽揭曉了
    四川在線記者 吳曉鈴讓博物館活起來,文創產品的開發已越來越受到博物館關注。2012年,以「杜甫很忙」為主題的塗鴉一時掀起網絡狂歡,在國內引發了文化熱議現象。今年,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館萌發了將「杜甫很忙」主題和文創結合的念頭,以引導人們對「杜甫很忙」文化現象進行正面的解讀,鼓勵廣大傳統文化愛好者積極探索傳統文化和現代生活地融合。從9月至11月,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館面向社會展開了一場以「杜甫很忙」為主題的文創產品設計徵集大賽。
  • 「杜甫很忙」主題文創設計大賽頒獎 一等獎空缺
    近幾年,文創風潮席捲全國各大博物館,繼成都博物館開啟一場文創大賽後,今年,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館也萌發了將「杜甫很忙」主題和文創結合的念頭,以引導人們對「杜甫很忙」文化現象進行正面的解讀,鼓勵廣大傳統文化愛好者積極探索傳統文化和現代生活的融合。
  • 評論:對「杜甫很忙」不必忙於唾棄 可寬容解讀
    經塗鴉後的杜甫,或手扛機槍,或身騎白馬,或腳踏摩託……這些塗鴉讓一些網友樂翻的同時,也引起包括杜甫草堂博物館負責人在內的許多人士的強烈不滿,認為「將杜甫畫像拿來塗鴉,是對杜甫的一種褻瀆,也是對傳統文化的不尊重」。
  • 杜甫很忙 杜甫圖片遭網友塗鴉惡搞(圖)
    最近,杜甫突然網絡爆紅,他的塗鴉在微博客瘋狂轉動,成為微博紅人。在語文教材插圖的「創造」在他們手中,杜甫、機槍和刀,切瓜,有時騎白馬,踏板摩託車……好朋友戲稱為「杜甫很忙」。  記者就此事採訪,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館的工作人員,他們說,這張蔣兆和「喜歡」原杜甫在博物館,作為一個收集重要文物收藏。為用戶的「創造」,促進有關負責人認為,這個現象引起關注是一件好事,但我也要考慮設立杜甫的地位。